03.08 铁路沿途有重兵把守,张作霖的专列为何还被炸了?

雲绯


皇姑屯的铁路沿线的确有“重兵”把守,但这个重兵可不是中国军队,而是早有预谋的日本军队,事实上皇姑屯事件日本能够得逞,自身的运气和张作霖的过度自信,都成了置张作霖于死地的重要因素。

1928年,随着张作霖与日本利益纠葛的谈判破裂,刺杀张作霖已成了关东军的重要目标,抗击蒋介石北伐失败,急于撤回东北的张作霖,也想通过最快方式返回奉天,结合当时的交通形式,最稳妥的莫过于铁路。



虽然东北军当时已建立了空军,但那一时代缺乏民航能力,飞机载重量不大,想迅速安排张作霖和他的团队返回奉天,空运只是一种遥不可及的运输方式;如果伴随大部队行军返回辽宁,重兵保护之下虽然保险,但公路行进耗时太长;选择铁路似乎是最快方式,但恰恰也是最致命的方式!

铁路运输虽然快,但也意味着张作霖会提前大部队之前到达奉天,在缺乏有效保护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在中途遭到日本毒手,但考虑奉军在北伐战争节节败退,局势一片混乱人心浮动的情况下,乘坐铁路一天之内赶回奉天重新稳定人心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张作霖还是自信的选择了铁路。



也许这个时候他犯下了三年后跟自己儿子张学良一样的错误,以为当时辽东地区的日本军事力量不足,短期之内不足以发动军事行动,在没有完成军事侵略准备之前,很难对他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同时在出发前张作霖连续变更出发时间,以迷惑日本方面。尽管做足了准备工作,但最终还是低估了日本,确切地说低估了日本的渗透能力,更低估了日本的冒险精神。

虽然不断隐藏出行时间,但日本方面还是根据潜伏在奉系中的内线获得了这一重要情报,尽管在辽东地区日本关东军力量军事不足,但早已狂热的日本关东军宁愿冒险。更致命的,是由于日本在事件发生前在辽宁享有多种权益,日本关东军可以在辽宁铁路沿线多个重要地点活动,军事演习为名趁机勘察地形选择炸药起爆点,而在辽宁多个重要地点进行中日共管的尴尬局面下,占领辽宁大部分地区的奉系军阀,反而不能及时的对日本关东军进行有效监督,也成为了最终致张作霖与死地的重要因素!



即使在张作霖出行前,他本人也接到了铁路沿线多个地点有日军活动的情报,但由于早期日军的活动较为频繁,加之自己太乐观于眼前的局面,对于事情的风险没有做出正确的判断,当然退一步讲,在日本对东北长达几十年的渗透下,想躲过日本的目光也实在太难,在日本一系列精心密谋的情况下,张作霖最终失去了胜算!


辽宁资深球迷


1928年6月4日清辰五时许,时任民国政府海陆空大元帅、“东北王”张作霖乘坐的专列,从北京返回奉天,途经皇姑屯时,专列被炸,车上人员伤亡惨重,张作霖也身负重伤,后终因伤势太重,不治身亡。
据现场证据及各方面汇集的情报来看,此次爆炸的罪魁祸首系日本人所为。这主要是张作霖在经营东北时期,与日本为了各自的利益,有过多次合作,期间,张作霖也口头答应将来可以为日本的在华利益提供方便与合作。但到了张作霖做了海陆空大元帅,也就是实际的民国元首后,张作霖对日本的要求一推再推,甚至不承认日本在华的进一步要求,这就使日本方面认为,张作霖不可能为日本利用,甚至成为日本在华利益的绊脚石。因此,日本决定除掉张作霖为后快。这也是日本除掉张作霖的主要原因。
当日本知道张作霖要回奉天时,便决定在皇姑屯炸死他。那么,
从北京至奉天的铁路沿途有重兵把守,张作霖的专列为何还被炸了?这主要是:
皇姑屯一带是日本军队的防区,中国人一般是不能靠近此地的。日军常在这一带进行军事演习,他们若在此处埋设炸药,有军队活动,远远看去,也不会引起中国方面的注意。
从北京至奉天沿途都有奉军重兵把守、警卫,特别是一些桥梁、涵洞等重要地段,但只有皇姑屯地域因是日本军队防区,而不能派兵把守,因此,此处便成了日本埋设炸药的最佳地点。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小方说历史1990


张作霖的寸土不让,埋下了日军决定刺杀的伏笔

有次日本名流举行宴会,邀请张作霖到场。席间某个日本人高官想让张作霖出丑,故意让老张题字,谁都知道老张是大老粗嘛。当时老张也不含糊,直接大笔写了一个虎子,然后提上“张作霖手黑”五个字

字一提完,旁边都笑,副官偷偷的在老张耳边说,大帅,写错了,黑下面应该是加个土,写成墨。张作霖听完眼睛一瞪说,我还不知道墨?对待日本人要寸土不让,让他们知道我张作霖手黑!

当时是爽了,但也埋下了日军刺杀伏笔,日本人认为,谁在东北,都比张作霖强

至于刺杀为什么能成功,因为有老张身边有暗子

抗日战争时期,经过老蒋多方整顿,他的国防军队对于日本依然是筛子,要害部门仍有日方间谍。老蒋如此,何况清末民初那段更为混乱时间的北洋时期?张作霖的部署,瞒不了人……

张作霖自己也知道,他的身边有很多“外人”,所以当年张作霖坐火车返回奉天时,也耍了很多花枪,就为避免行踪泄露遭人暗算,比如更改乘车时间,比如弄个真假专车,让太太先行一步……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从北京到奉天,路上太长了,他那专列也太显眼了,老张更是小瞧了日军暗算他的决心!估计负责保护的认为,伏击专列,就算出击一个团,短期内都干不掉吧,而时间拖的久了,自然有援军出现,有专列在,安全无忧

谁知道日本人会用炸药呢,还用了三十包几百斤的黄色炸药

1928年六月四号,专车经过皇姑屯时,早已埋伏再此的日本工兵,数着数,按响了起爆器,直接炸毁9到12车厢,当时张作霖正在第十车厢……


灵石蕴珠宝


张作霖在自己的老巢重兵把守却被日本人炸死。到底是何缘故?且听笔者说说。

先通俗的说下日本人咋这么恨张作霖,主要是日本对满洲的执着和张作霖的言而无信。张作霖这个人是从流浪儿做到东北土霸王,有个最大的毛病言而无信,有个最好的优点口头爱国。每次自己遇到麻烦,比如自己奉系队伍里的郭松龄倒戈反叛,张作霖就去求日本人,日本人就以在东北的利益以条约形式为允诺,张作霖每次都是嘴上跑火车,求日本人的时候都答应,事后概不承认。之后奉系占领北京也是,凡是出卖东三省土地的,日本人找他签条约,他最常写的就是“阅”字。日本人就是合作不成,直接把人灭了拉倒。

日本人之所以炸张作霖炸的这么准,是因为事先做了很多准备。日本人刺杀张作霖方案是两个,一个是袭击火车,但是日本人不想让所有人知道是他们干的,一个就是炸弹炸火车,因为这个可以不留痕迹。当时是日本的神田、富田两大尉负责勘定埋设炸药的地点,最后选定两处:一是在三洞桥南侧石墩上方与上边铁桥连接处。 二是在中间桥洞的副桥北端。 日本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准备了两道引爆装置,由独立守备队长东宫铁男负责引爆。 如果万一爆炸失败,即采取火车出轨翻车的计划,乘其混乱,由荒木五郎率部射杀张作霖。


日本人又是怎么躲过张作霖的重兵的呢?知道啥叫声东击西吗!当时日本人找几个日本兵故意装作喝醉酒去挑衅,然后和张的人发生争执,趁乱运送炸药。而且最可恶的是日本人还故意让找来三个中国人,企图枪杀,嫁祸北伐军。不巧是有一个中国人跑了,将消息泄露。但是第五天还是被日本特务干掉了。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江湖传言的日本间谍川岛芳子。据说川岛芳子和张作霖新娶的太太马月清关系特别好,川岛芳子博得马月清的欢心和信任,从而得知了张作霖返回奉天的详细情报。张作霖非常喜欢马月清,觉得她是自己的福星,不过确实有福了,马自己就烧了脚趾头点,留下了命。而张倒是被炸的灰都不剩。


文史工作坊


显然许多同学对当时东北的铁路交通线认知不够深刻,张作霖专列被炸的地点是距离奉天站仅有1500米的皇姑屯车站附近,但准确的位置其实是一座“三洞桥”下,而这座铁路桥,恰恰是“京奉铁路”和“南满铁路”的交叉点,也是张大帅的部队唯一不能完全掌控的要点,然而就是这座桥要了张大帅的性命。



(张作相)

“京奉铁路”当时归中国的北洋政府管理,从北京直达奉天,也就是今天的京沈线;而“南满铁路”是日本人通过日俄战争从俄国人手里抢来的,从长春到大连,中间也途经奉天,亦即今天的沈大线。理论上说,张作霖的奉军和日本关东军“满铁守备队”对这个点都有管辖权,其实不然,这个点很有讲究,因为两条铁路形成的是立体交叉。

三洞桥是俄国人为中东铁路而专门所建,桥上是日本人继承的南满铁路,桥下则是奉系当局可以控制的京奉铁路,既然铁路桥归日本人所有,以当年日本人的嚣张,则实际上奉军是不能在这座桥旁边进行警戒的,它是张作霖返奉路上唯一的盲点。张作霖专列离开北京后,东北宪兵司令齐恩铭和奉天警务处长陈奉璋,曾与日方交涉,要求双方宪兵共同警戒此地,遭到日本人的拒绝。



(张作霖)

1928年6月初,在北伐军的大举进逼下,张作霖决定撤出北京缩回奉天老巢,而以张学良和杨宇霆指挥奉军主力第三和第四军团在河南河北继续抵抗,阻击和延缓国民革命军的推进。彼时由于复杂的政治形势以及张作霖不合作的态度,日本人“换马”的呼声很高,关东军激进分子除掉张作霖的风声四起,对此,张作霖还是有一定警惕的。

虽然他拒绝了张学良等人提出的乗汽车绕道热河的方案,坚持坐火车返乡,但仍然部置了严密的沿途警卫。从北京到山海关路段,由其二哥吴俊升负责安保;从山海关到奉天路段,则由其幺弟张作相负责,两个把兄弟调集了大批奉军部队,在铁路两侧以50米一哨的兵力密度布防,几乎可以说是“重兵把守,万无一失”。



然而事情就是这样的百密一疏,张作霖以及吴俊升、张作相等人都忽略了这座三洞桥,也许是他们认为这里距离奉天近在咫尺,日本人不敢明目张胆的动手,并且从皇姑屯到奉天城内,奉军仍有一个团和大批宪兵警察警戒。而“皇姑屯事件”的主谋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大佐,早就盯上了这座特殊的桥梁,并且特地从驻朝鲜日军调来了工兵专家进行勘察和计算,足足准备了30麻袋烈性黄色炸药。

1928年6月3日晚6时,张作霖自北京站登上早年慈禧太后专用的花车,在开道车的前行下出发。而当日下午,掌握张作霖行程和准确时间的河本,下令关东军出动部队封锁了三孔桥进行炸药安放,周边的奉军无可奈何,亦搞不清楚日本人在干什么,宪兵司令齐恩铭察觉到可能存在的危险,急电北京方面注意,可惜这条重要的情报被忽略掉了。

那会如果有个微信或者无线电对讲机什么的,齐司令亲自通话,也许张作霖就能成功避开这次暗杀。



(三洞桥旧照)

1928年6月4日凌晨5时23分,张作霖的专列到达三洞桥附近,关东军早在附近水塔上安排专人负责瞭望,当慈禧花车正要自桥下通过时,观察哨一声令下,埋伏的东宫大尉按下了起爆器,巨大的爆炸立马摧毁了张作霖的花车车厢,被炸的只剩下一个底盘,而三洞桥桥梁和上面的铁轨也被炸的七零八落,日本人后来因此还倒打一耙。

注意,日本人的炸药是安放在桥上的,是自上而下的爆破,而不是大家想像的自下而上,毕竟桥上才是日本人的势力范围。张作霖身负重伤,吴俊升则当场死亡,闻迅赶来的帅府车队迅速将其载回大帅府,然而终因伤势过重很快死去,一代枭雄,就此落幕。


度度狼gg


所谓“百密终有一疏”。当日本鬼子发现张作霖并不想做汉奸想除掉他时,张作霖是知道的。因此,张作霖从北京回奉天(沈阳)时,将沿途重兵把守。可是在京奉铁路上,却有一段由日本人管理的铁路。张作霖就在这一段自己无法防守的地方被日本人袭击了。

下面,就跟着我一起了解来龙去脉吧。

我们先来看一下,张作霖的发家史以及日本人为什么恨他而欲除之。

张作霖原本出身绿林,本是一个土匪头子。却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混到了东北大帅的位置。后来袁世凯死后自成一派。成为了东北最大的军阀头目与各大军阀混战不停,且最终于1924年起占领了天津,北京等地。

在1928年,又迫于蒋介石北伐带来的压力最后不得不退出了北京,然而这一退则间接造成了张作霖的死亡。

张作霖为什么会被日军炸死,其原因大致是这样。因为张作霖虽然是靠日本人撑腰而发家的。但是他的内心还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别看张作霖是一个土匪头子出身,但是他的家国情怀还是分的很清的。

因此,本来他当初承诺在自己统一东北入主关内后,给日本人开特权优惠的。可张作霖却一次又一次的食言,把日本人骗的团团转,日本人内心非常生气。但是却又迫于张作霖在东北的势力,没有直接爆发出来。

正在日本人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除掉张作霖时,机会来了。

张作霖在清朝末年,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革命后,成为了北洋军奉系的首领。

在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但好景不长,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

张作霖要返回东北的消息,本来是严密封锁的。但在那个时代,日本人对中国各阶层的渗透很深,这个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日本人那里。

收到消息的日本人非常高兴,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就准备在张作霖回奉天的路上实施这次刺杀计划。

张作霖知道日本人会针对他,一方面封锁消息,另一方面沿途重兵把守,但最终还是在皇菇屯被炸身亡,抱憾而终。

前面说了,张作霖回奉天的消息其实早已被间谍给传给日本人了。张作霖的火车要走的京奉铁路沿途也被重兵把守,这样的安排本来是万无一失的,但张作霖终有没考虑到的地方。

在张作霖要经过的铁路上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那就是三洞口铁路。这个地方的特殊就在于,它是南满铁路和京奉铁路的交界点。

南满铁路原是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修建的一段铁路,在日俄战争后,日本取得了这条铁路的控制权。

三洞口铁路这个两条铁路的交界点也被掌握在了日本人的手中,日本人就在这个位置预先埋好了大量的炸药。

1928年6月4日早晨5点左右,张作霖所乘坐的由北京返回奉天的火车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三洞口铁路桥洞时,日本关东军点燃了预先埋设好的炸弹。爆炸中,张作霖身负重伤,53岁的他当日就不治身亡。

张作霖死后,他的儿子张学良东北易帜归附蒋介石。时隔三年后的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起“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按照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几十万关东军撤入关内,可叹我广袤的东三省就此落入日本鬼子的铁蹄之下。



要是张作霖不被炸死,东三省仍至整个中国也许都不一样。可惜人类最忧伤的事就是——历史无法假设。


挚守静笃


前几年,有个叫托托的人写了一本书,说张作霖是苏联特工克格勃给炸死的,这个是相当扯谈的。

事实上,托托原本是中国人,起了个假洋鬼子的名字,然后从俄国地摊书市场上搜罗了几本野史,由此拼凑了这样一个东西蛊惑众听。

张作霖是日本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的“大作”,这是二战后日本人亲口在远东军事法庭承认的,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无可怀疑,说什么克格勃,实在太过哗众取宠了。

那么,有人会问,身为“东北王”、时为北洋政府最高首脑甚至一度有统一中国可能的张作霖张大帅,怎么这么容易被日本特工一击即中呢?



认真说,炸死张作霖真的不难,只能说当时的保密保卫工作实在是太稀松了。

保卫工作也不说,这个做得还是可以的,更何况还是在专列上,如果想混上火车行刺张作霖或者丢炸弹,这个有相当的难度,日本人做不到。

问题主要是出在保密工作上。

张作霖离开北京返回沈阳时,几乎没有任何保密工作,当时甚至有报纸都披露了张大帅离开京城的时间甚至乘坐的专列,全部成了公开信息。

试想,日本人几乎都不用做什么情报工作,张作霖的动向行程已经完全在掌握之中。

如此一来,要炸死张作霖岂不是很容易吗?



再者,要炸张作霖的专列,如果在车上固然有难度,但中国不是有个成语叫“守株待兔”吗?既然这个兔子迟早都要经过这棵树,那提前准备好,等着它来不就好了吗?

是的,张作霖就是那只兔子,等着去撞树!

事实上,在皇姑屯这个地点设置上,也是非常轻松容易的。

原因很简单,张作霖专列经过的这个地方和日本关东军的控制范围有交叉,日本人在这里埋炸弹设导线,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扰,完全处于一种神不知鬼不觉的状态。

如此一来,在准备充分之后,接下来就是等着张作霖的专列开到皇姑屯“送货上门”了。如此,专列上重兵把守又有什么用呢?

当然,之前的各种准备只是准备,真正开炸时,还是没有完全符合日本人的预期。



按日本人的设计,这次的爆炸应该是把这个专列全部炸毁,但实际上,被抓的只是其中一两个车厢。

这次的爆炸,虽然侥幸炸中了张作霖所在的车厢,但张作霖并非当时就炸死了,而是还剩下一口气。

于是乎,张大帅硬撑着回到了宅中,并利用最后的时间交代了后事,尤其是将长子张学良急召回沈阳,这才避免了群龙无首的局面。

最终,张学良毅然宣布改旗易帜,日本人企图借皇姑屯事件迫使奉系军阀投入日方怀抱的阴谋最终未能得逞。


坑爹史册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这就是著名的皇姑屯事件,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日本人能在有严密的保护下还能实施刺杀成功呢。

首先,我们可以从皇姑屯事件的发生结果可以看出关东军对于张作霖的谋杀计划极为严密。在从北京撤往关内的路上,张作霖乘坐的是有20节车厢的火车,据说,这辆火车还尝试慈禧太后的座驾。20节车厢绵延数上百米,而日本关东军所埋设的炸药只有两百公斤,远不足以将整个火车全部炸毁。但是,犹如精准的手术刀一样,日本关东军启动炸药时,正巧炸在了张作霖所乘坐的蔚蓝色车厢段。

其次,日本人在刺杀前做了大量的情报工作。事实上,从张作霖乘坐火车离开北京之时,河间大作就对张作霖的行踪了如指掌。他先是派手下参谋竹义晴也到达北京侦测张作霖的行程,石野芳男上尉前往山海关监视张作霖专列,也派遣了神田泰之助和武田丈夫两个中尉守在奉天西北面约60公里的新民屯,随时利用领事馆的电话报告列车通过情况。他们甚至详细的了解到,前面先走的5节车厢火车乘坐的并非张作霖,而是他的五夫人寿夫人。随后,日本驻北京大使馆、天津军司令部等日本驻华机构都先后向河本大作发送了张作霖行程的情报。因此,从张作霖撤往关内的一举一动,都在关东军的掌握范围之内。更何况,张作霖的专车上还有日本籍顾问。

  因此,从关东军下决心刺杀张作霖开始,张作霖就从始至终一直未脱离日本的视线。而且,张作霖被刺杀的地点皇姑屯,位于满铁线和京奉线的交叉口,而满铁,正是由日本已经控制几十年的铁路,日本想要在这里做手脚,再容易不过。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三洞桥。三洞桥是俄国人为中东铁路而专门所建,桥上是日本人继承的南满铁路,桥下则是奉系当局可以控制的京奉铁路,既然铁路桥归日本人所有,以当年日本人的嚣张,则实际上奉军是不能在这座桥旁边进行警戒的,它是张作霖返奉路上唯一的盲点。张作霖专列离开北京后,东北宪兵司令齐恩铭和奉天警务处长陈奉璋,曾与日方交涉,要求双方宪兵共同警戒此地,遭到日本人的拒绝,因此日本人埋设的炸药就更不容易被人发现了。

正是基于以上的几点原因,日本关东军最终顺利地完成了刺杀张作霖的任务。


汉时明月


东北王张作霖从绿林起家,成为叱咤风云的大军阀,长时间掌握这东北军政大权,成了东北的土皇帝。由于张作霖在关乎国家主权和东北利益等问题上和日本人针锋相对,毫不让步,所以日本人决定将其刺杀。第一次刺杀日本人把汤玉林当成了张作霖,炸弹在汤玉麟身边爆炸,张作霖弃车骑马,飞快的逃离现场,侥幸化险为夷。第二次刺杀张作霖还是没能躲过去的原因有几点:

一:日本安排了间谍在张作霖身边严密监视,对行车路线,乘坐车厢,到达时间等了如指掌。

二:日本人精心策划,势在必得。不但对铁轨做了手脚,还在附近埋伏一队日本兵,如果炸药没把张作霖炸死,那么火车一旦脱轨,日本兵会冲进去混乱之中趁机射杀。

三:张作霖麻痹大意,百密一疏。出发前线人曾告诉张作霖日本兵在皇姑屯一带活动频繁,要加以注意。日本人还特意派两名日本顾问随他返回奉天,但其中一人中途下车,只剩一人随行,这些细节都没能引起张作霖的足够重视。

就这样,张作霖信心满满的离开了北京。随着皇姑屯的一声巨响,一代枭雄张作霖就此落幕三洞桥,走完了他传奇的一声。





学渣张小辉


东北王张作霖因为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因而惹怒了日本人,所以日本人便想除掉张作霖。日本人想与张作霖签订《满蒙新五路条约》,该条约内容是在允许日本在东北修五条铁路,这样一来,日本便可以实现在东北快速运兵的目的。不但东北危矣,华北地区也随时会面临日本人的重兵突袭。


东北王张作霖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对于日本人的请求,他不断推辞。虽然他知道日本人会十分恼怒,却也不知道日本人对他已经起了杀心。

1928年6月4日凌晨五点,随着皇姑屯一声爆炸,张作霖专列被炸毁,东北王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随后重伤不治身亡。沿途十几万东北军守卫,却为何日本人仍然可以得逞?


日本人在三洞桥安放了120公斤炸药,还安排了一队士兵在此埋伏,如果炸药没有炸死张作霖,那么埋伏的日本士兵就会趁乱杀死张作霖。三洞桥是返回东北的必经之地,是京奉铁路与满蒙铁路的交接点,由于日本人控制满蒙铁路,所以不让奉军靠近三洞桥,三洞桥便成了奉军守卫的盲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