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圖圖爸爸
對於大部分的父母來說,看到自家孩子表現出來極其調皮搗蛋的情況,一定會嚴厲的制止,而在這之中父母們最為討厭的可能就是孩子的哭鬧聲。
在孩子剛剛出生之後,他們利用啼哭向所有人表達他已經出生的消息,這對於父母來說是極其期待的。
但是這次之後所有的哭鬧都有可能成為父母內心的負擔,甚至感覺厭煩,畢竟哭鬧不止也是很多孩子的特質。面對孩子哭鬧的時候,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麗麗是一個比較新潮的年輕人,所以在她生完孩子後,她也並不僅僅只是侷限於自己所瞭解到的教育知識,有些時候還會去觀看外國的一些雜誌,去了解外國人的育兒方式。
加上對於外國人育兒方式的尊崇,她也會適當的在自家孩子身上實踐,有段時間自家孩子一直哭鬧,讓她感到非常的厭煩。
後來想了想,在網上詢問說“孩子哭了怎麼辦?”,沒想到卻讓她看到了這樣一條消息:孩子哭就不抱,不哭才抱。
看到這句話之後,她頓時反思自己平時的行為,並且思考自己是不是有些錯誤?原來每每孩子哭鬧之時,她總是第一時間跑過去抱孩子。
可是不管怎麼做,孩子還是無法停止哭鬧,有些時候讓她感到非常的煩躁,看到這條消息後,她在後來就開始慢慢的秉持“孩子哭就不抱”這條教育理念。
在一開始的時候,孩子確實會哭得越來越兇,但是慢慢的麗麗就發現孩子好像哭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在自己把它放在床上忽視的時候,孩子也會停止自己的哭鬧。
看到這樣的情況,她也在感嘆說“這誰提出的教育理念真的太好使了”。
可是後來又看到一條消息,讓她驚恐不已,生怕自己的這種行為影響到孩子未來的成長。
01、華生提出的“哭就不抱,不哭才抱”,影響了一代人,但其中的危害又有誰知道呢?
麗麗在網上所得到的“哭就不抱不哭才抱”這樣的一個教育理念,其實並不是隨意被人提出,而是美國的一個兒童教育專家在自家孩子身上所檢驗出來的。
為了解決很多父母對於孩子哭鬧聲極其煩躁的這一想法,他開始不斷的去尋找答案。
後來發現在孩子哭的時候,將他放到床上,過一會兒看到沒人理,孩子慢慢的就會停止哭鬧,甚至沉睡過去。
如果爸爸媽媽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就會導致孩子哭鬧不止,發現這個定理之後,他就將其不斷的傳播,並且被很多父母尊崇。
我們也相信,很多寶媽確實從中得利,減少了孩子哭鬧的聲音,但華生所提出的教育真的是一種好的方式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後來經過一定的跟蹤調查,很多研究專家發現華生的孩子不同程度的走向了自殺的道路。
特別是他的女兒,甚至多次自殺無果,而他的其他孩子也都伴隨有抑鬱症的情況。
得知這樣的結果之後,很多寶媽才明白:原來自己被騙了。
畢竟在孩子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哭鬧僅僅只是現階段的一個狀態,慢慢的或許已經滲入孩子的身體,總有一天有可能出現逆轉的。
華生的孩子為什麼會走向自殺的道路呢?兒子哭的時候到底應該怎麼做呢?其實華生的孩子最後走向自殺的道路,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1)孩子缺乏安全感
爸爸媽媽是孩子最為依賴的存在,所以,他們在小的時候,對於外界環境的陌生,總是希望爸爸媽媽能夠將他們抱在身上。孩子對於父母身體的感知,也會讓他們變得極其安心。
除此之外,因為孩子並不具有能力去表達自己內心所想,這時候哭鬧就是最好的方式,暗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為什麼孩子不去使用呢?所以當父母無視孩子哭鬧之時,就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長時間如此,也不會將父母列為他們的依戀對象,從而可能走向自殺的道路。
2)親子關係淡漠
但凡華生的孩子對於華生有一定的依戀心理,他們也不會走向自殺的道路。
因為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讓人琢磨不透,但是其中血緣關係的重要性我們也都明白。
只是因為在孩子最為脆弱的時候,父母沒有伸出援手,孩子自然而然會牢記於心。
長時間如此,親子淡漠的情況也會慢慢的出現,走向自殺的道路也是走投無路的選擇。
02、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請給他一個擁抱!
不管是孩子缺乏安全感,還是親子關係變得極其淡漠,相信都不是大家願意看到的。
那麼我們已經明白了,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不抱的後果,就應該考慮選擇用擁抱的方式緩解孩子內心的苦處。
當然不僅僅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其實孩子慢慢長大之後,他們也需要父母的擁抱,這種肢體的接觸會讓孩子變得更安心,同時緩解內心的抑鬱情緒,走上更為開朗的人生。
最近幾天相信大家都被這樣一部動畫片所吸引,那就是俄羅斯出品的育兒類動畫片《瑪莎和熊》,它在豆瓣評評分9.4,被稱為“育兒神作”。
當時看了好幾集之後,其中有一段讓我印象極其深刻,並且感知到父母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大家也都知道,在《瑪莎和熊》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其實並不愉快,甚至熊熊也想要將這位不速之客請出去。
畢竟它原本較為平靜的生活,卻被這樣一個小女孩打亂了,在一開始他收拾的乾淨整潔的院子,被瑪莎錯誤的行為弄得一團糟。
除此之外,收拾乾淨的床鋪也因為瑪莎的到來,而佈滿了腳印,另外,瑪莎還在床上蹦蹦跳跳,毫不顧及形象。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熊熊想了很多辦法,想要讓馬莎離開,但是它越生氣瑪莎越起勁,沒想到孩子玩累之後,竟然說了這樣一句話“我要抱抱”,後來瑪莎也就離開了。
當時看到這樣的情景時,又回想起自己平時在照顧孩子時,所表現出來的狀態。
有一些兒童教育專家研究表示:大部分孩子在小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哭鬧症狀,其實是為了向父母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但是慢慢長大之後,所謂的哭鬧症狀就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希望他們能夠關注自己。所以,這樣的解釋也可以讓我們瞭解清楚,當時瑪莎對於熊熊的行為。
大部分的父母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在聽到孩子哭鬧之時就會變得比較煩躁,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
孩子也是孤獨的,孩子也是需要關注,孩子也需要這樣一個溫暖的依靠。
當然除了我們所謂的抱抱之外,其實父母想要將一個孩子照顧好理解孩子,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下功夫。
03、那麼父母到底應該如何和自己的孩子更好的相處呢?
①多多陪伴自己的孩子
養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但實際上很多父母在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就忽視了自己教育孩子的狀態,甚至有些時候,還是以一種放養式的教育。
長時間如此,孩子也會慢慢的對自己的父母失望,而親子關係淡漠是必然會出現的一種狀態。
想必父母也不希望這樣的情形出現,所以多多陪伴孩子是較為重要,因為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加深彼此之間的情感。
②多多關注孩子的情緒
孩子的情緒是多變的,而孩子也是比較敏感的,所以,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清楚的認知到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敏感狀態。
父母是和孩子相處是較為密切的存在,如果父母僅僅只是給孩子提供衣食住行,這遠遠不夠。
想要和孩子關係好,並且不至於讓孩子缺乏安全感,父母關注孩子的情緒,並且不斷地引導他們變得開朗大方才是最重要的。
③獨特的感情表達方式
在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很多父母都會吝嗇於自己的感情表達,甚至認為這樣的情感表達顯得尤為羞澀,孩子或許會不能夠接受。
比如說簡單的肢體接觸,也會讓孩子異常的抵抗,但實際上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有些時候,所謂的擁抱對於親子之間的相處是極其重要的。
一些兒童教育專家研究表示:肢體接觸最能傳遞感情,所以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如果想要讓之間的關係更加的親密,那麼擁抱一定是我們可以考慮的。
從一開始我們提到了華生的“哭就不抱不哭才抱”的理論,讓我們感知到他背後所表現出來的特徵,同時扼殺了很多父母帶孩子哭鬧之時,不管不顧的想法,而後來我們又從《瑪莎和熊》之中瞭解到了擁抱對於一個孩子的重要性。
所以,也希望每一位父母能夠清楚的瞭解孩子內心所需,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瞭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懂得和孩子親密的相處。
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孩子才能生活在一個快樂的環境之中,成長為較為優秀的人。
閱讀更多 圖圖爸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