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河南这个县,自古就以出产优质蚕丝闻名,得名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河南商丘西南部有一个县,这里自古以来就以出产柘丝闻名,历史有“柘丝为最”的美称。这个县也以柘为名,名叫柘城。

河南这个县,自古就以出产优质蚕丝闻名,得名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柘城县

所谓柘丝,是由柘桑树养的蚕抽的丝,这种丝色泽光艳,韧性和弹力都比一般丝好,因此古代供皇家使用,此外还远销海外许多国家。

柘城这个地方很早就有人类在此生活,西周时期,这里是陈国的所在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因此地遍地是柘树,盛产柘丝,所以设立了柘县。

这是史书上的记载,民间关于柘城县的来源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相传很久以前,柘城只是一个小村庄,村里有几十户人,以务农为生。村里有位黑心的地主,霸占了村里所有的田地,因此几十户人家都是种地主的田,每年辛辛苦苦,除了交租之外,只能吃糠咽菜。

那一年,村里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然而地主还是像往年一样收租。村民们为此十分苦恼,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时村里来了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在村里叫卖。村民一看他挑着一个挑担,左边是枣,右边是桃。老头不断吆喝着“枣桃!枣桃!”吸引了不少孩童。村民们一看这光景,气不打一处来:“我们连糠都吃不到了,哪里还有钱买这些呢?”

那老头也不生气,客气地说:“乡亲们,枣桃啊!”

聪明的人悟出了老头的用意“枣桃”就是“早逃”啊,老人家是要我们逃走啊。于是众人纷纷收拾家当,逃往他乡了。

唯独有一家,只有一个卧病在床的老奶奶和她未成年的小孙子没法逃走。乡亲们临走时,给他们留了一些糠菜,这祖孙二人就靠这维持,恐怕也过不了多久了。

河南这个县,自古就以出产优质蚕丝闻名,得名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古代卖杂货的老头

几天后,村里又来了一个买油的老头。他口口声声说:“奉了玉帝的旨意特来赐油,分文不收。”

黑心地主知道这个消息后,高兴坏了,管他真的假的,拿了家里所有能盛油的东西,让老头给他灌满。

那祖孙二人听到吆喝声后,小孙子也拿了一个瓶子来,对买油老翁说:“老爷爷,也给我打点油吧,我好夜里点灯,为奶奶熬药。”买油老翁笑眯眯地就为他打了一瓶。

转眼间,日落西山,买油的老翁走了。剩下兴高采烈的地主一家人,开始倒腾起油来。这时,突然一声巨响。整个村子都陷入了地下,紧接着那些油就变成了洪水,把地主一家人给淹死了。

奇怪的是那祖孙二人所住的房子没有陷下去,因而也就没被水淹。

时至今日,柘城县方圆百里都一马平川,唯独城区中部有一块高地,据说这就是当年那祖孙二人所住的地方。

豫东这里把“往下陷”叫作“zhe”,人们不知道这个字怎么拼写,就用“柘”字来代替。后来这里建了一座城,便叫作柘城了。

河南这个县,自古就以出产优质蚕丝闻名,得名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柘蚕茧

其实,“柘城县”是隋朝时才出现的,那是隋文帝在位期间,在柘城这里设置了柘城县。明朝嘉靖年间,原来的旧城被洪水淹没了,新城迁到了今天县城所在地。

如今的柘城县商丘市的下辖县,这里的人们许多还在用着古代方法养蚕抽丝,柘丝依然风行海内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