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史书上记载的,就是真的吗?

木子树下看历史


如何鉴别史书记载的史料真伪


中国历史上的史书浩若繁星,除了以浩瀚的钦定二十四史为代表的正史以外,还有不可计数的大量野史杂闻。这么丰富的史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树一帜的。那么我们如何鉴别这些史料的真伪呢?

可信度大致分析

现存的有文字记载的史料可以分为正史和野史。我们可以从各方面综合分析,正史不全部可信,野史部分可信。

如果从史书编写的时间间隔来看可以分为当代史和隔代史。当代史所记载的史料都是近几十年或者几百年的史实。隔代史记载的史料至少几百年或者几千年的史料。所以当代史不全部可信,隔代史部分可信。

史料记载来源分析

1.口口相传,神话传说类的史料。

这类史料在史书记载中随处可见。多见于夏、商、周以及以前的有关记载当中。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充斥着大量的神话传说式记载。特别是关于上古五帝的记载几乎都来源于神话传说。其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

另外各朝正史关于帝王出生的记载明显是神化加美化式的记载,我们读的时候只能付之一笑。

2.各朝代宫廷史官记录的有关史料。

自周代以来各王朝政权内都有正式的史官专门记录当朝的大事,封建王朝内部还有专门记载皇帝起居饮食的官员。他们记录的材料是史官修史的重要来源。这类记录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3.朝廷邸报、政府公文,以及公开的敕令颁行的法律法规。

这类史料也是史官修史的主要依据。他们大量存在于政府的档案管理系统中。我们的明朝伟大的史学家谈迁在收集整理了大量公文邸报的基础上完成了《国榷》。其可信度是比较高的。

4.私人著作,文学作品以及信件。

此类史料多存在于野史杂闻当中。其中参杂了大量的个人好恶,以及记载错误。比如唐代伟大诗圣杜甫的诗中就有大量唐代历史史实,特别是关于安史之乱的史料具有很高的价值。

史书作者的立场分析

在历史上有官方组织有关人力物力来编纂史书不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这就存在官方修史和私人修史的区别。我们知道二十四史中最优秀的代表是上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是因为他们都是私人修史。特别是《史记》,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以其独立的人格以及巨大的勇气秉笔直书,没有遵守为尊者讳的规则。对历史人物进行了爱恨分明的褒贬,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

《明史》由于属于官方修史,清朝统治者对有关女真族起源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大量的篡改删减。我们只能从朝鲜人编纂的《李朝实录》中去探究女真在东北地区的相关历史事实。

结束语:俗语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读历史,探究史料的真伪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有客观中立的态度,敢于质疑的勇气,多甄别比较,去伪存真,才能尽量还原史实,看清楚历史的本来面目!


埋首故纸堆


马未都经常说:历史没有真相 只残存一个道理!

确实!没有任何一本史书是可以完全相信的,

史书 毕竟也是人写的, 而历史大多是后世写前世 当朝写前朝!难免会受个人感情及朝廷政治需要的影响!

我觉得读历史有三个必备的因素

第一

存疑不存惑

无论哪本史书 任何史实我们都是可以问一句,也应该问一句真的吗? 这就是存疑!但既然存疑那就应该去客观证明, 而不可凭个人喜好甚至直觉去定论 ,甚至更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 人一旦刻意就会很容易犯错 ,要推翻一个说法 往往需要几个甚至十几个证据去证明 否则只会落个一知半解有失偏颇!

第二

证有不证无!

! 读史书我们可以怀疑 驳斥 推翻 只要有证据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唯一不可以的就是 ‘这事儿不可能’或者‘根本不存在’

要知道我们研究历史最主要的两个途径就是 史书和实物!而获得实物的最主要方法 就是考古!即使现在铁证如山的历史事件 ,没准哪天挖出来个墓碑 ,刨出来个竹简 一两句话就把这事儿推翻了! 又没准儿挖出来个夜壶,都可能牵扯出另一段历史!.

第三

看史不听史!

当然这句话不是说不能听别人讲, 相反 要想研究历史必须要多听各家言论 尤其是一些权威大师 各个领域的专家 ,都是必须要多听多问的!但

更重要的是看,因为历史观的形成是需要积累的 但如果只听别人说 而自己不去看 那最后形成的也只能是别人的观念,最后落个萧规曹随就有些可惜了!






费率特


史书上的记载并不一定是真的,但也并非子虚乌有、凭空杜撰。

即使在正史中,时间、地点也不一定就100%地准确,对于事件的描述或表述,也肯定掺杂了记录者的某些有目等个人因素。其中也可能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干预或影响,难免有杜撰、制造之嫌,更何况所谓的野史了。反观从历史中流传下来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诗歌,在某种程度上到显得靠谱得多。那些个人色彩及其强烈的文艺作品就像自历史长河遗落碎片,虽不完整,但起码自它们诞生的年代,因容易引发共鸣,才得以世代相传、流传;并非制度之手笔的编纂。既然史由后入所记,那已逝的风月与尘嚣在时间扑朔的风中,已迷离成遥不可及的不确定以及靠想象与演绎架构而起的亭台楼榭……

就拿《史记》为例

司马迁写《史记》,主要资料来源是他之前的史官记录,这些记录真实不真实是没人知道的,或者说哪部分真实那部分不真实也是没人知道的。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已经经过了大量的筛选工作,认为记载不实的都不引用,但是肯定不能去伪存真。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真实度应该能高一点,但是也不能说完全真实,因为历史都是由人记载的,记载的历史会受到记载人主观感受的影响,所以有时候基本历史书记载的同一件事情过程或结果不一样。所以《史记》记载的历史并非完全准确。


奉史为师


史书上记载的内容,肯定有假的。

以大名鼎鼎的《史记》为例,司马迁在高祖本记中,明确的记载了刘邦的亲爹,是一条蛇,还是一条白色的大蛇!同时,刘邦的亲爹还积极响应、现身说法,在多个公开场合多次说明,刘邦不是自己的亲儿子,而自己,带的是绿帽子。

这就是史书上的高级黑!

鉴于这种史料,实在是烂得厉害、假得出奇。也让后世的人都知道了,司马迁确实很苦,如何说实话,那是会掉脑袋的。也让汉武帝的暴君形象,昭然若揭。

然后再说说李世民。当李世民在位的时候,他要求看看史官写的材料,看看史官是怎么写自己的。按照制度设计,为了约束皇帝的行为,皇帝本人,是不能看史官怎么写自己的。这个制度,本来就很假,因为皇帝的儿子,可以看到这些材料的,如果不往好处写,皇帝的儿子也不答应。

就这么一个很微弱的约束,李世民也不愿意接受。

他前后找了史官三次,前两次,史官都没答应给他看,到了第三次,终于还是看到了。这段历史被记载下来,也是史官在甩锅。因为给李世民看到的内容,肯定是经过大量修改、美化后的结果。唐朝的史官,也想多活几年,或者是活好一点。

李世民这样做的结果,让满朝文武都大吃一惊,人人都吓坏了,就连魏征这种,以敢于说实话著称的官员,都赶紧写文字,肉麻的吹捧李世民。

魏征撰写的《醴泉铭》,狠狠的吹捧李世民。“说他二十岁就从事统一天下的活动,三十岁便做了亿万百姓的君主,……皇帝舍身以利天下黎民,风里来雨里去,一心为百姓着想,忧国忧民积劳成疾,皮肤和尧帝一样变成了干肉,手脚上的茧子超过了大禹。 李世民功劳高于大舜,勤劳胜过大禹,空前绝后,超过了三皇五帝。……”

皇帝阅罢,高兴得很。

在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干脆就直接说明,本书就是历史经验合集,供统治者借鉴使用,顺便,还附带了中国历史。

尽信书,不如不读书!所有的历史,都可以看作,是写作者眼中(或者是饭碗里)的世界。

特别再补充一点,历史不会指引未来,我们的老祖宗,根本不会从坟头里,颤颤巍巍的伸出手来,给我们指引未来。


圆窗观点


史书分为两种,一是正史,一曰野史。正史一般指的是26史,是政府也就是官方编纂的。野史是相对正史来说的,一般都是民间编纂的。

所谓历史,都是后世的人写的前世的事情。就拿正史来说,就是后一个朝代写前一个甚至很前一个朝代的事情。更何况,很多史书出于很多政治目的,比如为了突出自己的正统性,会刻意地去编纂史书。这样的情况,历史的真实性就会有折扣了。即便是野史,也会因为作者的情感或者观点有所偏颇,自然也无法做到完全的真实性。

更何况,老早发生的事情,谁能知道真相。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比如说《明史》,是在清朝的时候编纂的,相对于明朝,顺治和康熙都是胜利者,所以就有了书写明史的权利。

负责纂修明史的官员遵照康熙帝为尊者讳的旨意,尽量少记载明朝皇帝的阴暗面。为了掩盖明代皇帝的一些暴虐或昏庸行为,相关官员便把皇帝所犯的错误及责任推到大臣及太监身上,并列名于《明史·奸臣传》,当中的“代罪羊”有胡惟庸、陈瑛、严嵩、周延儒、温体仁、马士英等。

再看《隋史》,李家是因为革命得了杨家的天下,而杨广是因为无道昏庸才会十八路反王诛杀,在写的时候,对杨广就没有一句好话。

其他的也就可想而知了。

史书的政治功用性

很多史书都有其政治功用性。比如孔子修《春秋》,是为了宣化礼教。司马迁写《史记》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其作用是为了服务于帝王。里面的很多观点和事实就有待商榷。

时间太长,无从考证

昨天的事情有时候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虽然古代帝王有起居录,但也还是会有什么事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这些编纂者写史书,一写就是几百几千年的事,即便是现在有考古技术,也不一定能把之前的事情说的清楚,更何况也不是只记录皇帝,其他人没有起居录啥的,只能靠推敲推理了。哪里能说的清。

所以,不管野史还是正史都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信。尽信书不如无书。


疯哥哥l


首先历史是人写的,人是一种感情生物,会受到自己或是外界的干扰而做出不同的选择。历史是一个民族文化流传的载体,对于统治者维持统治有着重大的作用,所以历代史书大都是隔代修史,即当代历史不由当代人修。

其次,历史本身是以前发生的故事,所以一定会有遗漏,歪曲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考古探索,用那个时代遗留下的物件与文字来逐一反驳。

譬如说,《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这样的一句话一直使史学界认为,大泽乡起义是秦朝百姓苦于秦朝严刑峻法,迫不得已掀起的反抗战争。然而通过调查最近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中的刻文却发现这是错误的。

“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曰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水雨,除興”这句话的意思是:“政府征发民夫,不去的,就要罚两套盔甲钱;误了期限三到五天,要被责骂;六到十天,罚一盾钱;过了十天,罚一套盔甲的钱;如果由于大雨而误了期限,则不必惩罚。”

这就意味着,太史公错了,《史记》中对于大泽乡起义的真正原因记载错了,秦朝未必就是亡在苛政,这仍需我们继续去考察。

再次,前文说过历史是由史官编写的,史官是人所以一定有自己的好恶与操守。有的史官在写史书时会带入自己的情感,譬如还是《史记·李将军列传》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史记·高祖本纪》和《史记·项羽本纪》。太史公在这些文章中都带入了大量的私人感情,在描绘李广时,着重渲染了李广有功不得封的悲惨景象,但在斩杀霸陵尉的故事中却自然而然地一笔带过(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远远不如《汉书·李广苏建列传》中记载的详细。同样的也出现在《史记·高祖本纪》与《史记·项羽本纪》中刘邦丑角的形象与项羽英雄的形象被刻画的淋漓尽致,但刘邦狡黠多变和项羽残暴弑杀的一面却暗自隐去,这也是太史公个人感情的一面。

当然,我们不能说,史书都是假的,因为史官这个职位同样不是寻常人等就可以胜任的。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抒弑杀齐国国君,逼迫齐国太史将这件事按下不提。但是齐国太史伯却坚决不干,在齐国史书上坚定地记下:“崔抒弑其君”。崔抒勃然大怒,下令诛杀太史,太史的弟弟仲(春秋战国史官一般是家族内部任职)依然对兄长的笔记一字不改,最终被杀。当崔抒看见太史的幼弟季依旧硬着头皮不改一字时,终于崩溃了,放过了修改史书的想法。

正因为有一代代史官的坚守,我们能在英明神武的唐太宗背后看见玄武门之变的惨烈;我们能在九击匈奴的汉武帝背后看见巫蛊之祸的恐怖;我们能在清朝文字狱的白色恐怖下看见清朝的三大酷政。

所以,不要轻言史书的真假,而应该结合自己的思考,结合考古文献的发掘,我们才能辨别百年乃至千年前尘封历史的正确与否。


手打不易,麻烦看官点个赞撒,更多精彩,请关注头条“潇生谈史”


潇生谈史


司马迁的史记是建立在历史遗留下的记载--史书,以及民间的一些传闻,我们叫他为素材,经过大量的考证,分析,推测。才成就了之后的《史记》

但不乏其中有司马的个人思想感情因素在其中,只是说《史记》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全面,也是比较能为众多学人所接受的一部历史记载书籍。

现在很多学者都在对其中的一些记载抱有怀疑态度,其中有些的东西还待后人进一步考证。但是说实话,《史记》真的是一部很伟大的著作。史记里也有事实错误,自相矛盾的。而且有些事件太过久远,有些事情太过深密,到太史公那里,失实也是有可能的。

  司马迁治史的态度本身相当严谨。


战斗大黄蜂


你好,我是眉画张敞,我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史书上的记载,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就像历史界有句行话:“你永远无法达到真实,只能无限地接近它。”


一、哪些东西较为真实?

1.历史人物,特别是有史书记载以来的人物基本是真实的。

2.大的历史事件,比如皇帝登基、战争、叛乱、自然灾害等是真实的,大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会比较真实。

3.国家法令、政策、改革措施等。


二、哪些东西不真实?

1.一些不应为当事人之外的人所知的情节。编史者站在上帝视角,用文学色彩较浓的文字进行的描述,往往不够真实,这个在《史记》中表现较为明显。

2.一些年代久远的人物和事件。比如现在争议较大的“夏朝的存在与否”这个问题。另外一些事件的意义和影响不够真实。总之,越久远的历史越不可信。

3.一些较为隐秘或者牵涉到统治阶级的丑闻、统治者名誉、不利于国家统治的历史。三、史书为什么会失实?

1.史书是为统治阶级编写的,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个人编史往往是违法的,所以不利于统治阶级的内容是不允许出现的,或者是改头换面出现的。

2.编史者是有个人感情与好恶。编史者会美化自己喜欢的人物或事件,而对自己不喜欢的人物或事件进行丑化,断章取义,甚至颠倒黑白。

3.由于当时通讯和统计等手段不发达。很多史实是根据野史和前人著作编撰的,甚至来源于编史者搜集的轶闻旧事,甚至是传说流言,肯定会导致史书失真。

4.中国历史上的多次焚书和修史对史书的真实性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来历史是可以通过互相佐证来接近真相的,但是统治者的焚书,让很多野史、笔记毁掉,让很多不利于统治阶级统治和形象的东西被删除和篡改,让史书更加失实。


总之,“尽信书不如无书”,史书也只能让你了解部分历史的真实。我们也要抱着存疑和考证之心去读史,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你解决问题。


眉画张敞


史书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在四库分类之中就是史部。早期的史书都是以编年史的形式存在,晋朝太康年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也是编年体。东汉末年,荀悦撰成《汉纪》,开创了编年体的断代史。

史书发展

中国西周末年各诸侯国已有历史记载,如晋国之《乘》、郑国之《志》、楚国之《梼杌》、鲁国之《春秋》等,《墨子》里面说墨翟曾见过“百国春秋”。

早期的史书

都是以编年史的形式存在,晋朝太康年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也是编年体。东汉末年,荀悦撰成《汉纪》,开创了编年体的断代史。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编年体的优点是方便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还避免叙事重复,《资治通鉴》的成功开创了撰写编年史的高潮。陈寅恪曾说:“中国史学莫盛于宋。”。编年体盛行起来,从而产生了纲目体与纪事本末体,梁启超以为:“盖纪传体以人为主,编年体以年为主,而纪事本末体以事为主。夫欲求史迹之原因结果以为鉴往知来之用,非以事为主不可。”

范晔撰著《后汉书》时曾对纪传体和编年体进行过比较。他说:“《春秋》者,文既总略,好失事形,今人拟作,所以为短;纪传体,史班之所变也,网罗一代,事义周悉,适之后学,此焉为优,故继而作之。”张辅根据《史记》、《汉书》字数多寡来评价作者,“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所以认为《史记》优于《汉书》。干宝《晋纪》,“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

袁宏谈及写作动机说:“予尝读后汉书,烦秽杂乱,睡而不能竟也,聊以暇日,撰集为《后汉纪》。”袁山松撰写《后汉书》,他总结说:“书之为难也有五:烦而不整,一难也;俗而不典,二难也;书不实录,三难也;赏罚不中,四难也;文不胜质,五难也。”

杜佑推出《通典》后,史书增加了典制体,又衍生了会要体。

章太炎在《中国通史略例》主张以《表》、《典》、《记》、《考纪》、《别录》等五种体例来撰写历史;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主张以《年表》、《载记》、《志略》、《传志》四种体例撰写历史。

梁启超在《新史学》将史籍划分为十种二十三类,即正史(官书、别史)、编年、纪事本末(通体、别体)、政书(通体、别体、小纪)、杂史(综记、琐记、诏令奏议)、传记(通体、别体二)、地志(通体、别体)、学史、史学(理论、事论、杂论)、附庸(考据、注释)等。

史书分类

按真实性分类

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外,大部分正史是由官修的。

别史:主要指编年体、纪传体之外,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如《东观汉纪》、《东都事略》、《大金国志》以及《通志》等史书都属于别史。由此可见,别史实际上是正史类史籍的重要补充部分,犹正史之别支,所以《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别史类叙》中才有“犹大宗之有别支”的说法。由著名学者创作的,有时与杂史难以区分。如《汉晋春秋》。

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是带有掌故性的史书。它不同于纪、传、表、志等体例齐全的正史,也不同于关系一朝执政的别史。它不受体例限制,博录所闻,虽杂荒疏浅,却可弥补官修史书的疏漏与不足,包括家史,外史,小史,稗史,野史,逸史等类别。

野史:有别于官撰正史的民间编写的史书。

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类钞》,近代人徐珂的《清稗类钞》。有时也泛指“野史”。

按体例分类

纪传体:纪传体史书创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它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用“本纪”叙述帝王;用“世家”记叙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用“表”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书”或“志”记载典章制度;用“列传”记人物、民族及外国。历代修正史都以此为典范。又如《汉书》。有个别的正史没有书或者志,比如《三国志》

编年体:编年体史书按年、月、日顺序编写,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如《左传》、《资治通鉴》等都属于这一类。《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纪事本末体: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这种体裁的特点是以历史事件为纲,重要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现有九部纪事本末体的古籍。

国别体:国别体史书创始于《国语》。国别体史书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分载多国历史。如《战国策》都属于这一类。

按时空分类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

断代史:记载一朝一代历史的史书称为断代史,创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其余都属断代史。

按学科分类

记载各种专门学科历史的史书称专史,如:经济史、思想史、文学史、史学史等。

史书未必一定能如实纪录历史,而是收集各地事件,再编集成书。

中国王朝历史的真实性一直受到质疑,被指是统治者的治国工具。

刘知几称之:“自战国以下,辞人属文,皆伪立客主,假相酬答。”

其中有诸多不合理或以神鬼描述的文字,如皇帝未出生便有龙气包围之类。而在当时修书时皇帝必定会对史官加以控制,增加奉承之说话,删除负面事件,如唐太宗的皇位问题。而后代的皇帝亦会对前朝的历史加以篡改,以保证江山正统,清朝的历史则被指是褒扬满族对中国的贡献。

即便在现代,不论资讯如何发达,也常常出现消息被封锁的情况,所以学者认为史书中也有不少虚构成分。



凝祥聚瑞


1:由于年代久远,对古代的事件人物的相关认识,我们只能通过古人遗留下来的记载来获得。

2:秦代开始正史记载的准确性还是很高的,至少在没有其它佐证证明它是假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来相信。

3:而关于先秦史,我们可以抱着怀疑的态度去研究它里面的事件人物,毕竟秦始皇焚书以后所有的先秦史料几乎都是靠口口相传得来的,并无史书为证。

4:历代还有许多个人记载的历史和民间的野史这些,我们可以经研究考量后选择性的相信。

5: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不管正史野史有值得怀疑的地方,我们都可以,都应该去求证,去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