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秦昭襄王敢扣留楚懷王,為何卻讓趙惠文王在澠池之會中全身而退?


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是一個比較樸實厚道的國家,特別在春秋時代,國家信用還是比較高的。自從商鞅變法之後,秦國走上一條純實用主義的路線,到了張儀等縱橫家登上歷史舞臺,外交更是無底限。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是秦昭王約定與楚懷王會晤,結果竟然把一國之君給扣留軟禁了。然而,秦昭王在與趙惠文王會晤時,趙惠文王卻最終全身而退,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秦國有意與趙國結盟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與秦國的戰略有關。

先來說說澠池之會的歷史背景。

在澠池之會前,齊國由於遭到以燕國為首的五國聯軍討伐,差一點亡國,從此被踢出諸強的第一陣營。而趙國則由於“胡服騎射”改革,國力突飛猛進,取代齊國,成為實力僅次於秦國的軍事強國。

從公元前282年始,秦國連續三年發動對趙國的進攻。第一次攻取藺、祁二城;第二次攻取離石;第三次攻取光狼城。這幾次戰役,秦軍的傷亡情況不詳,我估計傷亡還是比較大,因為此時的趙國正處於國力最強盛的時期。

到了公元前279年,秦國的戰略突然發生重大變化。這是因為楚國形勢出現鉅變。楚頃襄王正派人出使各諸侯,遊說各國聯合起來,合縱攻秦。這無疑是秦國最擔心的事。倘若楚國說服趙國加入攻秦行列,那麼秦國就要面臨巨大的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對秦昭王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與趙國和解,集中力量打垮楚國。正是有這樣的歷史背景,才有秦趙的澠池之會。

第二,對於澠池之會,趙國是做了充分的評估與準備

鑑於秦國在外交上的下三爛手段,特別是扣押楚懷王一事,令趙惠文王在是否參加澠池之會一事上猶豫不決。

這時,廉頗與藺相如的態度非常重要。兩人都一致認為,應該要前去參加會議。為什麼呢?首先,趙國是一個軍事強國,儘管比秦國要略遜一點,但也是秦國的頭號對手。這次會晤,是秦國主動要求和解,結合時局判斷,應該是有誠意的。其次,為了吸取楚懷王被扣押的經驗教訓,機智勇敢的藺相如跟隨趙王前往,而廉頗則陳兵於國境線上,嚴陣以待。只要會議出現變局,趙軍可以第一時間前往救援。第三,趙國有擴張的需求。此時趙國實力強勁,領土擴張的渴望十分強烈。與秦國罷兵和解,秦與趙可以各自擴張,這是雙贏的選擇。

應該說,廉頗與藺相如的主張是正確的。在澠池之會上,秦王有意讓趙王難堪,但是藺相如挺身而出,反而讓趙王處處佔上風,讓秦王下不了臺。同時,廉頗陳兵於邊境線上,秦國也不敢用對付楚懷王的方法來對付趙惠文王。

澠池之會,讓秦、趙兩大軍事大國暫時拋棄前嫌。在此後幾年時間裡,兩國相安無事,也都利用這段時間積極對外擴張,進一步確立了軍事強國的優勢地位。從結果來看,這是一次雙贏的會議。

第三,澠池之會後,秦、趙兩國的擴張

我們來看看秦趙兩國在澠池之會後的軍事擴張,會對這次會議的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

先說說秦國。

秦國在與趙國和解後(公元前279年),立即以白起為將,大舉入侵楚國,攻陷鄢、郢、鄧、西陵等地,楚國軍民死亡數十萬,政府被迫遷都。公元前276年,秦攻魏,取二城。公元前275年,秦攻魏,圍大梁,擊破韓國援兵,斬首四萬,魏國割地求和。公元前274年,秦伐魏,斬首四萬,取四城。公元前273年,秦伐魏,會戰於華陽,斬首十五萬。

再來看看趙國。

公元前276年,廉頗攻魏,取幾邑;公元前275年,廉頗攻魏,取防陵、安陽;公元前274年,趙將燕周伐齊,取昌城、高唐;公元前273年,東胡叛趙,攻略代地,趙破東胡;公元前271年,藺相如伐齊,攻至平邑。

由此可見,在澠池之會後,秦國與趙國均大舉對外擴張。秦國進攻的方向主要是楚國與魏國;而趙國進攻的方向,主要是魏國與齊國。

直到公元前270年,也就是澠池之會後十年,秦、趙兩國反目成仇。秦國派胡陽伐趙,進圍閼與城。趙國名將趙奢率兵救援,大破秦軍於閼與,打破秦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君山話史


打擊楚國是破壞齊楚聯盟

當年楚懷王和齊國結成聯盟,屬於蜜月期,有合縱打秦國的危險,秦王無論如何也不能坐視不管,肯定要破壞齊楚聯盟。派張儀去楚國,許以六百里商於之地為條件,讓楚國和齊國絕交,楚懷王上當,果然和齊國絕交,換來的卻是張儀的欺騙。秦國和齊國痛扁楚國一頓。可楚懷王是個憨厚之人,第二次又上秦王的當,被忽悠到了秦國,客死他鄉。這一下徹底惹怒了楚國,全民對秦國同仇敵愾。在這種情況下,秦國只能先收拾楚國,處處防備楚國。

澠池之會結交趙國,為了一心一意對付楚國

為了好好的對付楚國,秦王只能老老實實的先結交趙國,也防備萬一楚趙聯盟,秦國就危險了,於是就產生了澠池之會,和趙國先暫時的結盟一下。

澠池之會的主旨就是結交趙國,無論藺相如怎麼為難他,秦王為了大局也只能忍氣吞聲,說好聽的這叫能屈能伸,自然不能拿趙王怎麼樣。

再說了廉頗也在國境上佈置了大量的騎兵精銳部隊,秦國也惹不起,如果殺了趙惠文王,秦王也有生命危險。然後就是楚趙聯盟,一塊攻擊秦國,那樣就危險了。

這樣一比,趙王和趙國將相,竟然看不清秦國的目的,而秦王就能掌握全局。


李躍汗青


1.趙惠文王做了最壞的打算。據說連繼承人都選好了。一旦扣押,趙國立刻放棄趙王,由太子決定下一步行動。

2.趙軍做了最壞的打算。趙軍早就準備好了。而且關鍵是趙軍主力是騎兵,與楚國那些步兵不同。趙軍快速反應能力強一大截。搞不好,趙王沒帶走,自己被包餃子了都有可能。

3.趙國君臣,文武和氣且一致對外。二愣子藺相如動不動就拼命,廉頗帶大軍在後面冷笑,趙王安安靜靜的撫琴。秦昭襄王找不出破綻挑撥他們。

秦昭襄王一定在想,我TM一動手,那個瘋子藺相如就會抱著個罐子找我拼命。幹掉他後,趙王早跑了。如果我去追,他姥姥的,等我追上廉頗大軍就到了。不划算!不對呀!廉頗是不是已經帶大軍衝過來了,我可跑不贏騎兵,算了,趕快跑路!趙國惹不起,還是去欺負楚國好玩!

事實上秦昭襄王不愧為一代明君,看見趙國這一代上下一心以後,毅然決然承認此次外交失敗!不以自己的面子為得失,主動放棄正面硬懟趙國,調轉槍口對付楚,魏。為最後決戰繼續積蓄力量。

趙惠文王隨不能成為一代霸主,但面對戰國中期如日中天的秦國,不卑不亢,攜文武官員硬懟秦國,並迫使秦國戰略收縮。使得趙國有足夠的時間默默積蓄力量,為決戰做最後的準備。趙惠文王:一代雄主當之無愧!

20年後,天下大勢已明:世界雙強,秦趙兩國展開了決定天下誰家的大決戰“長平之戰”。


鬥天鬥地鬥自己


這是一個包含了20年時間跨度的問題——公元前299年,秦楚舉行武關之會,秦昭王藉機扣留楚懷王;公元前279年,秦趙舉行澠池之會,秦昭王容趙惠文王全身而退。

這也是一個非常有趣和有歷史意義的問題——如果將戰國時期,各國國君的會晤類比作現在的國家首腦會晤,那麼,楚懷王是秦昭王會晤的第一位國家首腦,而趙惠文王則是其會晤的最後一位國家首腦。

那麼20年的背後,有趣的背後和歷史的背後隱藏著什麼原因呢?

一、一般性原因分析

對秦昭王外交行為分析的說法多種樣,各有其理。

1、軟柿子招捏——懷王昏庸說。楚懷王沒有戰略遠見,既不能明辨是非,也不能採納忠言,先前被張儀欺騙,失去盟友齊國,又遭軍事上的重大失敗;後來又被秦昭王誘惑,於會晤之中被扣留並囚禁於秦國。事後看,懷王確實昏庸,真是不扣白不扣,扣了還想扣。

2、乾坤大挪移——昭王佈局說。公元前299年,秦昭王與趙惠文王舉行澠池之會後,就命白起率軍對楚發動大規模進攻,攻佔楚的鄢、鄧,緊接著次年就攻陷楚國都城郢,取得對楚戰爭的重大勝利,為之後滅楚奠定了堅實基礎。可見,昭王外交在北,在於穩住趙國,削弱秦進攻楚的側翼威脅;實際行動則在南,在於對楚發動大規模戰爭,攻佔其廣大國土。

3、針尖對麥芒——惠文王充分準備說與藺相如智勇說。首先,趙惠文王在會晤前做了充分準備,一是約定三十天後不還,則立太子為王;二是派遣軍隊進駐澠池附近。其次,藺相如在會晤進程中,以血濺五步的勇氣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策略,使秦昭王在奏樂相娛和獻城為壽兩個環節都絲毫佔不到實際和氣勢上的便宜。最終,在趙針尖對麥芒態勢之下,秦昭王不敢輕舉妄動。

以上說法,綜合起來就基本形成了對提問的較為合理的回答。

二、根本性原因探討

但是,晉遠認為諸如以上類似的回答還沒有觸及問題背後的根本性原因。

據《史記》記載統計,秦昭王在位期間與各國國君或太子舉行首腦會晤約12次,其中與楚懷王的會晤是第一次和第三次,分別是公元前304年的黃棘之會、公元前299年的武關之會;與趙惠文王的會晤是第五次和第十二次,分別是公元前285年的中陽之會、公元前279年的澠池之會。

秦昭王外交表現變化背後的根本原因在於外交策略的成效。有良好成效的外交策略才值得執行,沒有良好成效的外交策略就不值得執行,或執行一次後就不會再被使用。就秦昭王在國家首腦會晤中的外交策略而言可以分為“扣王”(借會晤之機扣留對方國君)或“非扣王”(不借會晤之機扣留對方國君)兩種策略。

1、“扣王”的成效和影響。

秦昭王借武關之會扣留楚懷王的目的在於不戰而得人之地,實際效果是沒有實現不戰而得地的目的,並且加強了楚人同仇敵愾抵抗秦國的情緒。

“扣王”策略樹立了自己惡劣的外交形象,自公元前299起至公元前285年止之間的13年時間當中,秦昭王沒有一次與其他國家首腦會晤的記錄,幾乎斷絕了自己與其他國家首腦之間的直接聯繫,也就喪失了在國家首腦層面通過外交渠道解決問題的機會;從而迫使自己更多地選擇消耗物力人力更多的戰爭方式來達到目的。

更糟糕的是,“扣王”可以有利於對手營造反對自己的統一的國際輿論和統一的聯合行動,遭受重大挫敗。正是在楚懷王被扣留3年後,公元前296年,齊、魏、韓合縱攻破了秦的函谷關,這是秦自商鞅變法強大以來,軍事上的一次重大的挫敗。

2、“非扣王”的成效和影響。

秦昭王的首腦會晤,公元前304年到公元前299年,6年中有3次;公元前285年至公元前279年,7年中多達9次。顯然,戰國時期國際形勢瞬息萬變,需要各國國君經常會晤,在縱橫捭闔間感知形勢變化,塑造有利態勢,掌握制勝先機,爭取聯合或對抗的主動權。

可以合理判斷,經過13年首腦外交層面的孤立狀態之後,秦昭王一定深刻體會到了“非扣王”才是真正合理且長久有效的外交策略,而“扣王”雖可能一時間快意恩仇,但更可能連一時之利也不能得到,還會陷入長久的外交困境,並伴隨著長期的潛在損耗。正是有這一重要的原因,秦昭王才會在公元前285年恢復首腦外交之後,至與趙惠文王的澠池之會時,竟在7年中與多國國君進行多達9次首腦會晤,平均每年有約1.28次,與之前的13年共計0次形成了強烈而鮮明的對比。

總之,外交策略的成效才是秦昭王外交行動變化背後的根本原因。


晉遠觀察


簡單的來說,是因為楚王無備,趙國有備。

其一,楚王與秦王的會面,楚懷王茫茫然掉進虎穴。

楚懷王不聽大臣勸阻,也沒有準備萬全之策,完全是毫無準備的入秦地與秦王會面,秦王扣留楚王時,國內毫無應對秦國之軍事準備。

楚王被扣留後,繼承之君也沒有為楚懷王而對秦國施加大的壓力,楚國日益衰落的國勢加上楚國內部的不和,秦王當然敢扣留楚王。



其二,澠池之會則不同。

趙王與秦王相見時,已經安排好了國事,規定時間回不來太子繼位,這樣秦王即使扣留了趙王也無法造成趙國國君缺失而引起暫時的動亂。



而且,趙王赴約之前,廉頗已經率領軍隊陳兵邊界,一旦發生不測,趙軍隨時可以發起進攻。

再者,秦王約趙王進行澠池之會,目的就是穩住趙國,集中精力攻打楚國,如果扣留趙王,只會讓趙國楚國聯合攻打秦國,以當時秦國國力,難以同時面對楚國和趙國兩個對手。



面對趙國的早有準備,胡服騎射之後的軍事力量大大加強,澠池會上藺相如等大臣的鬥智鬥勇,在時機未成熟之時,秦王不敢輕易扣留趙王,只能讓趙王全身而退。

篇篇原創,給你獨特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是我不斷創作的動力。

津城沐雨


當時,秦昭襄王想要攻打楚國,想與趙國交好,將趙王約到了澠池。但是,秦昭襄王奸詐,趙王害怕赴約會出什麼意外。於是,趙國的藺相如和趙王一起去赴約。在席間,秦昭襄王故意羞辱趙王,rag他為自己鼓瑟。幸好藺相如不畏強權,鬥智鬥勇,讓趙王沒有受到秦昭襄王的侮辱。後來,秦國讓趙國給他們十五座城池,趙國是萬萬不可能會答應的。在一番智慧的博弈之下,秦昭襄王最終還是放棄了。趙王也安全的回到了趙國。那麼問題來了,澠池之會,心懷鬼胎的秦昭襄王為什麼沒有扣留前去赴宴的趙王呢?


據史料記載,當初趙王接到秦昭襄王的邀請的時候,其實是不敢去赴約的。秦昭襄王陰險狡詐,秦國又是一個強大的存在,趙王也沒有辦法估計他去赴約的過程當中,會發生什麼樣的意外。但是,藺相如等人卻希望趙王可以去赴約。不管怎麼說,在氣勢上是不能輸給秦國的。但是,趙國也不可能毫無準備就讓趙王以身犯險。

在這之前,他們決定,若是趙王去赴約三十天未歸,那趙國就會將新君擁立上位。因為國不可一日無君,新君上位,秦昭襄王也休想從趙國這裡得到什麼好處。這種安排是十分周密的,但是這並不能成為秦國不敢扣留趙王的原因。因為秦國也不知道趙國到底密謀了一些什麼呀。所以,最根本的還是在於趙國在軍事上的部署。趙國在秦國和趙國的邊境上安排了大軍,一旦趙王出現意外,那麼趙國的大軍就會對秦國發起攻擊。對於秦國來說,他們當時最想對付的還是楚國。即使秦國再怎麼不在意,趙國耳朵大軍壓境,他們肯定也是知道。所以,從心理上來說,這給了秦國壓力,他們也不敢擅自動手。因為戰役一旦觸發,那對雙方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所以,這是秦昭襄王沒有扣留趙王的第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



帶帶大米粥


西周末年,平王東遷,周室衰微,天子失勢,分封宗法制產生嚴重動搖使西周時的整套禮樂制度遭受巨大危機,從此天下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

“周鄭交質”事件,開啟了春秋戰國質子外交之先河,諸侯國之間的信任也遭到嚴重的破壞。春秋五霸之齊桓公在召開諸侯會盟的時候,遭到魯國刺客曹沫的挾持,更使諸侯間的信任危機達到頂點。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國君王對於會盟這樣的事便顯得慎之又慎。

果不其然,在一次秦、楚兩國的外交事件中,楚國國君楚懷王便被秦昭襄王扣留了。而在不久前的秦、趙兩國國君會盟中,趙惠文王卻有驚無險的全身而退。那麼這兩次會盟,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是什麼導致它們不同的結果?我們先來看看這兩次會盟的背景。

一、澠池之會

澠池相會是中國歷史的著名橋段,裡面牽涉有太多的名人和故事:趙惠文王、藺相如、廉頗,趙王鼓瑟、秦王擊缶,藺相如要挾秦王等。總之,實力佔優的秦王此次會盟沒有討到任何好處,反而被藺相如羞辱了一頓。而實情真是這樣嗎?

實情基本是這樣,只是,秦國的初衷和趙國人想得不一樣。大部分趙國人想的是秦國想武力威懾趙國,然後謀取好處。可能只有藺相如等少數人才看得出了秦國的真正目的,所以他才會有恃無恐的和秦王對著幹。

秦國的真正目的是什麼?當時秦國正想集中全力打擊南面的楚國,楚國在楚宣王和楚威王兩代國君的治理下,已經成為南方的一個超級大國,楚懷王即位之初更是勵精圖治,楚國民富國強。它的強大使秦國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這是秦國最不願看到的,可是要打擊楚國,萬一趙國(韓、魏都已臣服秦國)又來摻和怎麼辦呢?於是秦國想先穩定趙國,再全力對付楚國。於是,澠池之會便形成了。所以,秦昭襄王無論如何也不會扣留趙惠文王,那樣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二、武關會盟

武關會盟和澠池之會則情況大不相同,當時秦、楚兩國正處在戰爭狀態,秦國明顯處於上風,而楚國節節敗退。在外交上面,楚國也非常被動,由於之前被張儀忽悠而搞亂了和諸侯的關係,楚國顯得孤立無援。剛好又碰上了楚懷王這個俠客君王,他以江湖義氣般的方式,答應了秦國的會盟要求。換做是別的人,肯定會斷然拒絕,因為這是九死一生。但從楚懷王后來的英勇不屈看,他就是一個大膽的賭徒!可惜這一次他徹賭輸了,輸給了一個也同樣不按套路出牌的羋八子。

秦國不顧天下人的非議,毅然扣留楚懷王,同時也釋放著一個信號:秦國,已經不再懼怕其他諸侯國的輿論壓力了。只要打垮了楚國,其他國家已經無力阻止秦國統一的腳步。

所以,作為阻擾秦國的最後一道屏障——楚懷王,註定要被秦國清除!


我來讀歷史


一哥“俗人讀史記”之——

          一場不辱使命的飯局

     歷史有許多有意思的地方,也演繹著凡人的生活,秦趙澠池之會多象後人喝酒划拳、三打二勝一杯酒啊,其實這時無論是強勢的秦昭襄王還是弱勢的趙惠文王,都沒有真掐的意思,是用口頭的強勢換取兩國在混戰中“喘口氣”的時機,大家或許都明白,此時任何一方想吃掉對方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慘勝,也必將是他人的“漁翁之利”。

   秦的一邊,(秦昭襄王)“二十七年,錯攻楚。赦罪人遷之南陽。白起攻趙,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鄧,赦罪人遷之”。正在全面攻擊楚國,無眠東顧,雖說為報和氏壁之辱而讓白起稍打了一下,只是教訓報復罷了,並無大戰滅國之舉。而趙的一邊,趙惠文王“二十年,廉頗將,攻齊”。正忙於攻齊拒魏,也無意於與秦交惡,於是才有了“王與秦昭王遇西河外”的澠池之會。 

一場狼咬狗兩怕的澠池之會的演員們粉墨登場了,“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這事趙國是相當重視的,強兵猛將良臣出場,並且連後事都交待了。而秦昭襄王或許也並不是沒有防備吧。

“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秦昭襄王一枚勝出。

“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鮓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鮓,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鮓。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鮓。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鮓”。趙惠文王強勝一枚。

“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打了個平局。

其實,古人斗酒如同今人,二王相會,都是不想在列國的酒桌上“打通關”,那樣自是顧頭不顧腚、四面受敵了,至於兩國相鬥,最多是“三打二勝一杯酒”,“酒量不夠指頭來湊”,好歹有個迴旋餘地,古今生活總有強勢弱勢的一方,強者示強,足壯行色,強者示弱,定有陽謀,弱者示強,瞞天過海,弱者示弱,陰謀於心,這二王都看到了,是睜著兩雙大眼在瞎鬥狠啊。

     





一哥於一


楚國當時被秦軍大將魏章破于丹陽,後再慘敗於藍田,“召陵之戰”楚國三戰皆敗;秦國又連續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在這種大形勢下,秦國完全不怕楚國的反抗。

趙惠文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趙國武力空前強大,趙惠文王在位時有藺相如、廉頗、平原君、趙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