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秦昭襄王敢扣留楚怀王,为何却让赵惠文王在渑池之会中全身而退?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是一个比较朴实厚道的国家,特别在春秋时代,国家信用还是比较高的。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走上一条纯实用主义的路线,到了张仪等纵横家登上历史舞台,外交更是无底限。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秦昭王约定与楚怀王会晤,结果竟然把一国之君给扣留软禁了。然而,秦昭王在与赵惠文王会晤时,赵惠文王却最终全身而退,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秦国有意与赵国结盟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与秦国的战略有关。

先来说说渑池之会的历史背景。

在渑池之会前,齐国由于遭到以燕国为首的五国联军讨伐,差一点亡国,从此被踢出诸强的第一阵营。而赵国则由于“胡服骑射”改革,国力突飞猛进,取代齐国,成为实力仅次于秦国的军事强国。

从公元前282年始,秦国连续三年发动对赵国的进攻。第一次攻取蔺、祁二城;第二次攻取离石;第三次攻取光狼城。这几次战役,秦军的伤亡情况不详,我估计伤亡还是比较大,因为此时的赵国正处于国力最强盛的时期。

到了公元前279年,秦国的战略突然发生重大变化。这是因为楚国形势出现巨变。楚顷襄王正派人出使各诸侯,游说各国联合起来,合纵攻秦。这无疑是秦国最担心的事。倘若楚国说服赵国加入攻秦行列,那么秦国就要面临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对秦昭王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与赵国和解,集中力量打垮楚国。正是有这样的历史背景,才有秦赵的渑池之会。

第二,对于渑池之会,赵国是做了充分的评估与准备

鉴于秦国在外交上的下三烂手段,特别是扣押楚怀王一事,令赵惠文王在是否参加渑池之会一事上犹豫不决。

这时,廉颇与蔺相如的态度非常重要。两人都一致认为,应该要前去参加会议。为什么呢?首先,赵国是一个军事强国,尽管比秦国要略逊一点,但也是秦国的头号对手。这次会晤,是秦国主动要求和解,结合时局判断,应该是有诚意的。其次,为了吸取楚怀王被扣押的经验教训,机智勇敢的蔺相如跟随赵王前往,而廉颇则陈兵于国境线上,严阵以待。只要会议出现变局,赵军可以第一时间前往救援。第三,赵国有扩张的需求。此时赵国实力强劲,领土扩张的渴望十分强烈。与秦国罢兵和解,秦与赵可以各自扩张,这是双赢的选择。

应该说,廉颇与蔺相如的主张是正确的。在渑池之会上,秦王有意让赵王难堪,但是蔺相如挺身而出,反而让赵王处处占上风,让秦王下不了台。同时,廉颇陈兵于边境线上,秦国也不敢用对付楚怀王的方法来对付赵惠文王。

渑池之会,让秦、赵两大军事大国暂时抛弃前嫌。在此后几年时间里,两国相安无事,也都利用这段时间积极对外扩张,进一步确立了军事强国的优势地位。从结果来看,这是一次双赢的会议。

第三,渑池之会后,秦、赵两国的扩张

我们来看看秦赵两国在渑池之会后的军事扩张,会对这次会议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

先说说秦国。

秦国在与赵国和解后(公元前279年),立即以白起为将,大举入侵楚国,攻陷鄢、郢、邓、西陵等地,楚国军民死亡数十万,政府被迫迁都。公元前276年,秦攻魏,取二城。公元前275年,秦攻魏,围大梁,击破韩国援兵,斩首四万,魏国割地求和。公元前274年,秦伐魏,斩首四万,取四城。公元前273年,秦伐魏,会战于华阳,斩首十五万。

再来看看赵国。

公元前276年,廉颇攻魏,取幾邑;公元前275年,廉颇攻魏,取防陵、安阳;公元前274年,赵将燕周伐齐,取昌城、高唐;公元前273年,东胡叛赵,攻略代地,赵破东胡;公元前271年,蔺相如伐齐,攻至平邑。

由此可见,在渑池之会后,秦国与赵国均大举对外扩张。秦国进攻的方向主要是楚国与魏国;而赵国进攻的方向,主要是魏国与齐国。

直到公元前270年,也就是渑池之会后十年,秦、赵两国反目成仇。秦国派胡阳伐赵,进围阏与城。赵国名将赵奢率兵救援,大破秦军于阏与,打破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君山话史


打击楚国是破坏齐楚联盟

当年楚怀王和齐国结成联盟,属于蜜月期,有合纵打秦国的危险,秦王无论如何也不能坐视不管,肯定要破坏齐楚联盟。派张仪去楚国,许以六百里商於之地为条件,让楚国和齐国绝交,楚怀王上当,果然和齐国绝交,换来的却是张仪的欺骗。秦国和齐国痛扁楚国一顿。可楚怀王是个憨厚之人,第二次又上秦王的当,被忽悠到了秦国,客死他乡。这一下彻底惹怒了楚国,全民对秦国同仇敌忾。在这种情况下,秦国只能先收拾楚国,处处防备楚国。

渑池之会结交赵国,为了一心一意对付楚国

为了好好的对付楚国,秦王只能老老实实的先结交赵国,也防备万一楚赵联盟,秦国就危险了,于是就产生了渑池之会,和赵国先暂时的结盟一下。

渑池之会的主旨就是结交赵国,无论蔺相如怎么为难他,秦王为了大局也只能忍气吞声,说好听的这叫能屈能伸,自然不能拿赵王怎么样。

再说了廉颇也在国境上布置了大量的骑兵精锐部队,秦国也惹不起,如果杀了赵惠文王,秦王也有生命危险。然后就是楚赵联盟,一块攻击秦国,那样就危险了。

这样一比,赵王和赵国将相,竟然看不清秦国的目的,而秦王就能掌握全局。


李跃汗青


1.赵惠文王做了最坏的打算。据说连继承人都选好了。一旦扣押,赵国立刻放弃赵王,由太子决定下一步行动。

2.赵军做了最坏的打算。赵军早就准备好了。而且关键是赵军主力是骑兵,与楚国那些步兵不同。赵军快速反应能力强一大截。搞不好,赵王没带走,自己被包饺子了都有可能。

3.赵国君臣,文武和气且一致对外。二愣子蔺相如动不动就拼命,廉颇带大军在后面冷笑,赵王安安静静的抚琴。秦昭襄王找不出破绽挑拨他们。

秦昭襄王一定在想,我TM一动手,那个疯子蔺相如就会抱着个罐子找我拼命。干掉他后,赵王早跑了。如果我去追,他姥姥的,等我追上廉颇大军就到了。不划算!不对呀!廉颇是不是已经带大军冲过来了,我可跑不赢骑兵,算了,赶快跑路!赵国惹不起,还是去欺负楚国好玩!

事实上秦昭襄王不愧为一代明君,看见赵国这一代上下一心以后,毅然决然承认此次外交失败!不以自己的面子为得失,主动放弃正面硬怼赵国,调转枪口对付楚,魏。为最后决战继续积蓄力量。

赵惠文王随不能成为一代霸主,但面对战国中期如日中天的秦国,不卑不亢,携文武官员硬怼秦国,并迫使秦国战略收缩。使得赵国有足够的时间默默积蓄力量,为决战做最后的准备。赵惠文王:一代雄主当之无愧!

20年后,天下大势已明:世界双强,秦赵两国展开了决定天下谁家的大决战“长平之战”。


斗天斗地斗自己


这是一个包含了20年时间跨度的问题——公元前299年,秦楚举行武关之会,秦昭王借机扣留楚怀王;公元前279年,秦赵举行渑池之会,秦昭王容赵惠文王全身而退。

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和有历史意义的问题——如果将战国时期,各国国君的会晤类比作现在的国家首脑会晤,那么,楚怀王是秦昭王会晤的第一位国家首脑,而赵惠文王则是其会晤的最后一位国家首脑。

那么20年的背后,有趣的背后和历史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原因呢?

一、一般性原因分析

对秦昭王外交行为分析的说法多种样,各有其理。

1、软柿子招捏——怀王昏庸说。楚怀王没有战略远见,既不能明辨是非,也不能采纳忠言,先前被张仪欺骗,失去盟友齐国,又遭军事上的重大失败;后来又被秦昭王诱惑,于会晤之中被扣留并囚禁于秦国。事后看,怀王确实昏庸,真是不扣白不扣,扣了还想扣。

2、乾坤大挪移——昭王布局说。公元前299年,秦昭王与赵惠文王举行渑池之会后,就命白起率军对楚发动大规模进攻,攻占楚的鄢、邓,紧接着次年就攻陷楚国都城郢,取得对楚战争的重大胜利,为之后灭楚奠定了坚实基础。可见,昭王外交在北,在于稳住赵国,削弱秦进攻楚的侧翼威胁;实际行动则在南,在于对楚发动大规模战争,攻占其广大国土。

3、针尖对麦芒——惠文王充分准备说与蔺相如智勇说。首先,赵惠文王在会晤前做了充分准备,一是约定三十天后不还,则立太子为王;二是派遣军队进驻渑池附近。其次,蔺相如在会晤进程中,以血溅五步的勇气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使秦昭王在奏乐相娱和献城为寿两个环节都丝毫占不到实际和气势上的便宜。最终,在赵针尖对麦芒态势之下,秦昭王不敢轻举妄动。

以上说法,综合起来就基本形成了对提问的较为合理的回答。

二、根本性原因探讨

但是,晋远认为诸如以上类似的回答还没有触及问题背后的根本性原因。

据《史记》记载统计,秦昭王在位期间与各国国君或太子举行首脑会晤约12次,其中与楚怀王的会晤是第一次和第三次,分别是公元前304年的黄棘之会、公元前299年的武关之会;与赵惠文王的会晤是第五次和第十二次,分别是公元前285年的中阳之会、公元前279年的渑池之会。

秦昭王外交表现变化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外交策略的成效。有良好成效的外交策略才值得执行,没有良好成效的外交策略就不值得执行,或执行一次后就不会再被使用。就秦昭王在国家首脑会晤中的外交策略而言可以分为“扣王”(借会晤之机扣留对方国君)或“非扣王”(不借会晤之机扣留对方国君)两种策略。

1、“扣王”的成效和影响。

秦昭王借武关之会扣留楚怀王的目的在于不战而得人之地,实际效果是没有实现不战而得地的目的,并且加强了楚人同仇敌忾抵抗秦国的情绪。

“扣王”策略树立了自己恶劣的外交形象,自公元前299起至公元前285年止之间的13年时间当中,秦昭王没有一次与其他国家首脑会晤的记录,几乎断绝了自己与其他国家首脑之间的直接联系,也就丧失了在国家首脑层面通过外交渠道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迫使自己更多地选择消耗物力人力更多的战争方式来达到目的。

更糟糕的是,“扣王”可以有利于对手营造反对自己的统一的国际舆论和统一的联合行动,遭受重大挫败。正是在楚怀王被扣留3年后,公元前296年,齐、魏、韩合纵攻破了秦的函谷关,这是秦自商鞅变法强大以来,军事上的一次重大的挫败。

2、“非扣王”的成效和影响。

秦昭王的首脑会晤,公元前304年到公元前299年,6年中有3次;公元前285年至公元前279年,7年中多达9次。显然,战国时期国际形势瞬息万变,需要各国国君经常会晤,在纵横捭阖间感知形势变化,塑造有利态势,掌握制胜先机,争取联合或对抗的主动权。

可以合理判断,经过13年首脑外交层面的孤立状态之后,秦昭王一定深刻体会到了“非扣王”才是真正合理且长久有效的外交策略,而“扣王”虽可能一时间快意恩仇,但更可能连一时之利也不能得到,还会陷入长久的外交困境,并伴随着长期的潜在损耗。正是有这一重要的原因,秦昭王才会在公元前285年恢复首脑外交之后,至与赵惠文王的渑池之会时,竟在7年中与多国国君进行多达9次首脑会晤,平均每年有约1.28次,与之前的13年共计0次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

总之,外交策略的成效才是秦昭王外交行动变化背后的根本原因。


晋远观察


简单的来说,是因为楚王无备,赵国有备。

其一,楚王与秦王的会面,楚怀王茫茫然掉进虎穴。

楚怀王不听大臣劝阻,也没有准备万全之策,完全是毫无准备的入秦地与秦王会面,秦王扣留楚王时,国内毫无应对秦国之军事准备。

楚王被扣留后,继承之君也没有为楚怀王而对秦国施加大的压力,楚国日益衰落的国势加上楚国内部的不和,秦王当然敢扣留楚王。



其二,渑池之会则不同。

赵王与秦王相见时,已经安排好了国事,规定时间回不来太子继位,这样秦王即使扣留了赵王也无法造成赵国国君缺失而引起暂时的动乱。



而且,赵王赴约之前,廉颇已经率领军队陈兵边界,一旦发生不测,赵军随时可以发起进攻。

再者,秦王约赵王进行渑池之会,目的就是稳住赵国,集中精力攻打楚国,如果扣留赵王,只会让赵国楚国联合攻打秦国,以当时秦国国力,难以同时面对楚国和赵国两个对手。



面对赵国的早有准备,胡服骑射之后的军事力量大大加强,渑池会上蔺相如等大臣的斗智斗勇,在时机未成熟之时,秦王不敢轻易扣留赵王,只能让赵王全身而退。

篇篇原创,给你独特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是我不断创作的动力。

津城沐雨


当时,秦昭襄王想要攻打楚国,想与赵国交好,将赵王约到了渑池。但是,秦昭襄王奸诈,赵王害怕赴约会出什么意外。于是,赵国的蔺相如和赵王一起去赴约。在席间,秦昭襄王故意羞辱赵王,rag他为自己鼓瑟。幸好蔺相如不畏强权,斗智斗勇,让赵王没有受到秦昭襄王的侮辱。后来,秦国让赵国给他们十五座城池,赵国是万万不可能会答应的。在一番智慧的博弈之下,秦昭襄王最终还是放弃了。赵王也安全的回到了赵国。那么问题来了,渑池之会,心怀鬼胎的秦昭襄王为什么没有扣留前去赴宴的赵王呢?


据史料记载,当初赵王接到秦昭襄王的邀请的时候,其实是不敢去赴约的。秦昭襄王阴险狡诈,秦国又是一个强大的存在,赵王也没有办法估计他去赴约的过程当中,会发生什么样的意外。但是,蔺相如等人却希望赵王可以去赴约。不管怎么说,在气势上是不能输给秦国的。但是,赵国也不可能毫无准备就让赵王以身犯险。

在这之前,他们决定,若是赵王去赴约三十天未归,那赵国就会将新君拥立上位。因为国不可一日无君,新君上位,秦昭襄王也休想从赵国这里得到什么好处。这种安排是十分周密的,但是这并不能成为秦国不敢扣留赵王的原因。因为秦国也不知道赵国到底密谋了一些什么呀。所以,最根本的还是在于赵国在军事上的部署。赵国在秦国和赵国的边境上安排了大军,一旦赵王出现意外,那么赵国的大军就会对秦国发起攻击。对于秦国来说,他们当时最想对付的还是楚国。即使秦国再怎么不在意,赵国耳朵大军压境,他们肯定也是知道。所以,从心理上来说,这给了秦国压力,他们也不敢擅自动手。因为战役一旦触发,那对双方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所以,这是秦昭襄王没有扣留赵王的第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带带大米粥


西周末年,平王东迁,周室衰微,天子失势,分封宗法制产生严重动摇使西周时的整套礼乐制度遭受巨大危机,从此天下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周郑交质”事件,开启了春秋战国质子外交之先河,诸侯国之间的信任也遭到严重的破坏。春秋五霸之齐桓公在召开诸侯会盟的时候,遭到鲁国刺客曹沫的挟持,更使诸侯间的信任危机达到顶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国君王对于会盟这样的事便显得慎之又慎。

果不其然,在一次秦、楚两国的外交事件中,楚国国君楚怀王便被秦昭襄王扣留了。而在不久前的秦、赵两国国君会盟中,赵惠文王却有惊无险的全身而退。那么这两次会盟,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是什么导致它们不同的结果?我们先来看看这两次会盟的背景。

一、渑池之会

渑池相会是中国历史的著名桥段,里面牵涉有太多的名人和故事:赵惠文王、蔺相如、廉颇,赵王鼓瑟、秦王击缶,蔺相如要挟秦王等。总之,实力占优的秦王此次会盟没有讨到任何好处,反而被蔺相如羞辱了一顿。而实情真是这样吗?

实情基本是这样,只是,秦国的初衷和赵国人想得不一样。大部分赵国人想的是秦国想武力威慑赵国,然后谋取好处。可能只有蔺相如等少数人才看得出了秦国的真正目的,所以他才会有恃无恐的和秦王对着干。

秦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当时秦国正想集中全力打击南面的楚国,楚国在楚宣王和楚威王两代国君的治理下,已经成为南方的一个超级大国,楚怀王即位之初更是励精图治,楚国民富国强。它的强大使秦国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这是秦国最不愿看到的,可是要打击楚国,万一赵国(韩、魏都已臣服秦国)又来掺和怎么办呢?于是秦国想先稳定赵国,再全力对付楚国。于是,渑池之会便形成了。所以,秦昭襄王无论如何也不会扣留赵惠文王,那样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二、武关会盟

武关会盟和渑池之会则情况大不相同,当时秦、楚两国正处在战争状态,秦国明显处于上风,而楚国节节败退。在外交上面,楚国也非常被动,由于之前被张仪忽悠而搞乱了和诸侯的关系,楚国显得孤立无援。刚好又碰上了楚怀王这个侠客君王,他以江湖义气般的方式,答应了秦国的会盟要求。换做是别的人,肯定会断然拒绝,因为这是九死一生。但从楚怀王后来的英勇不屈看,他就是一个大胆的赌徒!可惜这一次他彻赌输了,输给了一个也同样不按套路出牌的芈八子。

秦国不顾天下人的非议,毅然扣留楚怀王,同时也释放着一个信号:秦国,已经不再惧怕其他诸侯国的舆论压力了。只要打垮了楚国,其他国家已经无力阻止秦国统一的脚步。

所以,作为阻扰秦国的最后一道屏障——楚怀王,注定要被秦国清除!


我来读历史


一哥“俗人读史记”之——

          一场不辱使命的饭局

     历史有许多有意思的地方,也演绎着凡人的生活,秦赵渑池之会多象后人喝酒划拳、三打二胜一杯酒啊,其实这时无论是强势的秦昭襄王还是弱势的赵惠文王,都没有真掐的意思,是用口头的强势换取两国在混战中“喘口气”的时机,大家或许都明白,此时任何一方想吃掉对方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惨胜,也必将是他人的“渔翁之利”。

   秦的一边,(秦昭襄王)“二十七年,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邓,赦罪人迁之”。正在全面攻击楚国,无眠东顾,虽说为报和氏壁之辱而让白起稍打了一下,只是教训报复罢了,并无大战灭国之举。而赵的一边,赵惠文王“二十年,廉颇将,攻齐”。正忙于攻齐拒魏,也无意于与秦交恶,于是才有了“王与秦昭王遇西河外”的渑池之会。 

一场狼咬狗两怕的渑池之会的演员们粉墨登场了,“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於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这事赵国是相当重视的,强兵猛将良臣出场,并且连后事都交待了。而秦昭襄王或许也并不是没有防备吧。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秦昭襄王一枚胜出。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鲊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於是相如前进鲊,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鲊。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怿,为一击鲊。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鲊”。赵惠文王强胜一枚。

“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於赵”。打了个平局。

其实,古人斗酒如同今人,二王相会,都是不想在列国的酒桌上“打通关”,那样自是顾头不顾腚、四面受敌了,至于两国相斗,最多是“三打二胜一杯酒”,“酒量不够指头来湊”,好歹有个回旋余地,古今生活总有强势弱势的一方,强者示强,足壮行色,强者示弱,定有阳谋,弱者示强,瞒天过海,弱者示弱,阴谋于心,这二王都看到了,是睁着两双大眼在瞎斗狠啊。

     





一哥于一


楚国当时被秦军大将魏章破于丹阳,后再惨败于蓝田,“召陵之战”楚国三战皆败;秦国又连续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在这种大形势下,秦国完全不怕楚国的反抗。

赵惠文王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武力空前强大,赵惠文王在位时有蔺相如、廉颇、平原君、赵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