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137到底有什么魔力,使得众多科学家都为之着迷


137到底有什么魔力,使得众多科学家都为之着迷

解开宇宙奥秘的钥匙是什么?可能是数字137。

精细结构常数

对于物理学家来说,137是精细结构常数(1/137.03599913)的近似分母。精细结构常数是宇宙的关键物理常数之一。“这个不变的数字决定了恒星如何燃烧,化学反应如何发生,甚至原子是否存在。”迈克尔·布鲁克斯最近在《新科学家》的一篇文章中解释道。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物理学教授保罗·戴维斯说:“精细结构常数表征了物质与光耦合的强度,例如被激发的原子在一定时间内衰变的可能性。如果常数更大,原子会衰变得更快。与光速不同,它是一个纯数,不带单位的。”

如果精细结构常数是一个不同的值,物理、化学、生物将完全不同。

实际上,从1915年德国物理学家阿诺德•索末费尔德(Arnold Sommerfeld)发现精细结构常数开始(他最初将其定义为0.00729),精细结构常数似乎也意味着某种更大的形而上学真理。精细结构常数决定了原子的光谱线(原子的DNA)之间的距离,所以它是宇宙之根的一个数字。如果它是任何其他的数值,那么物质的结构将是非常不同的,我们也会变得不一样。人们开始把它称为神秘数字。

人们问它为什么有这种特殊的数值。物理学家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它不可能偶然地有这个值。它就在那里,独立于我们的思维结构之外。

在1929年,英国天体物理学家阿瑟·爱丁顿开始将其表述为1/137,他在确立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有效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也是大爆炸理论的早期倡导者。他还认为它具有更大的精神含义。阿瑟·爱丁顿寻求一种新的神秘主义,这种神秘主义将从自然科学中产生,他认为线索在于特殊的数字137。爱丁顿作为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之一,他的名声对这种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对论与量子理论

奥地利出生的量子物理学先驱沃尔夫冈·保利也对这个数字着迷,因为它出现在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神秘交叉点。科学界对精细结构常数的执着使《自然》杂志在1936年发表了一篇题为“神秘数字137”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