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 韩国电影《寄生虫》以"黑马"姿态成为最大赢家,到底赢在哪里?

为什么取名寄生虫?

寄生虫:是指具有致病性的低等真核生物,可作为病原体,也可作为媒介传播疾病;

其特征为:

在宿主或寄主体内或附着于体外以获取维持其生存、发育或者繁殖所需的营养或者庇护的一切生物;

许多小动物以寄生的方式生存,依附在比它们更大的动物身上;

可以改变寄主的行为,以达到自身更好地繁殖生存的目的。

而由韩国著名导演奉俊昊执导的电影《寄生虫》,正是借用"楼上楼下"这一西方人熟悉的阶层隐喻,

以黑色幽默演绎了社会底层一家人"寄居"上流家庭的荒诞悲喜剧;

揭露了韩国社会贫富阶层悬殊的残酷现实。

影片对人性和社会阴暗面呈现得"真实到残酷",而又不落窠臼。

韩国电影《寄生虫》以

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 (2020)

最佳影片:郭信爱 / 奉俊昊;最佳导演:奉俊昊;

最佳原创剧本:韩进元 / 奉俊昊,最佳国际影片;

最佳剪辑(提名):杨劲莫,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寄生虫》以"黑马"姿态成为最大赢家:横扫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国际影片以及最佳原创剧本四个奖项;

刷新多项纪录,成为奥斯卡史上首部拿到最佳影片的非英语影片。

全片时而诙谐轻松,时而惊悚苦涩,戏剧冲突不断,结局残酷而震撼,引人沉思。

有影评说:

"事实上,我们对于弱者的愤怒,已超出了感知的能力;强者对弱者的漠视,迟早会被暴力反噬"。

《寄生虫》的深刻在于此,艺术高度也在于此。

韩国电影《寄生虫》以

一气呵成的巧妙故事、鬼才导演的出色发挥、新老演员的精湛演技,让这部聚焦社会小人物的电影达到了很高的完成度。

虽然讲述的是韩国本土故事,台词全部为韩国语,但《寄生虫》成功跨越了国界,冲破了语言壁垒。

评论家金亨锡说:"《寄生虫》获奖后,那些以小语种拍片的国家就有了希望;对于奥斯卡而言,这也是拥抱更丰富多彩作品的拐点。"

实际上,在强势登顶奥斯卡之前,该片就已在欧洲大放光彩,斩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等多项桂冠。

第77届金球奖 (2020)

电影类 最佳导演(提名):奉俊昊;

电影类 最佳编剧(提名):韩进元 / 奉俊昊

电影类 最佳外语片。

第7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2020)

电影奖 最佳影片(提名)

电影奖 最佳导演(提名):奉俊昊

电影奖 最佳原创剧本: 韩进元 / 奉俊昊;

电影奖 最佳非英语片。

韩国电影《寄生虫》以

作为一部"韩国制造",《寄生虫》捧回多座小金人既有意外之喜,也在情理之中;

既有主创人员的智慧结晶、公关团队的通力协作,也与韩国电影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勉奋斗密不可分。

更重要的是,《寄生虫》承载了太多韩国电影人的执着与梦想;

曾经被好莱坞影片挤压到濒临危机的韩国电影,正是因为有一大批勇于坚持的电影人锐意进取,以及较宽松的文艺创作环境,才让韩国电影焕发出新的生机。

韩国电影《寄生虫》以

对于奥斯卡而言,《寄生虫》的重磅获奖也顺应了其自身的改革需求;

已有92年历史的奥斯卡奖常因被白人演员"主宰"饱受诟病,也因评审标准过于保守遭受质疑,急需打破禁锢、革新自我。

美国电影协会本年度在获奖作品投票中走向"多元化";

《纽约时报》说:这意味着8000多名投票人摆脱了过去对白人制作的"白人故事"与传统电影手法的崇拜和偏向,拥抱"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