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名兵天下:三国时期登场的各路雄兵诸侯排名,虎豹骑仅排第十

说到三国,我们第一时间是想到三国的名将,马中赤兔,人中吕布,青龙偃月鬼见愁的关羽,斩万计迁校尉的许褚,智勇双全的太史慈,英姿勃发的甘宁……。作为武将,不仅需要个人能力出众,更需要能与他心意相通的士兵,才能将他的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哪些三国时代特种神兵!

第十名 虎豹骑——曹真、曹纯

说到三国特种兵,最让人熟知的就是虎豹骑了。虎豹骑以年轻的曹魏亲兵与宗族为核心,在曹魏集团成立之初,他们负责了一系列攻城拔寨的任务,让曹操得以迅速崛起。作为曹操最精锐的骑兵,担任这支部队主官的都是曹魏宗室,其中鼎鼎大名的坑货大都督、大将军曹真,就是从虎豹骑开始,不断磨练,最终跻身曹魏中央高官行列的。

虎豹骑最为人所知的战绩有两个,一是5000豹骑兵追击刘备,重创刘备,并俘虏刘备的二位郡主,后被张飞、赵云小破,在赤壁遭到周瑜毁灭性打击,一部分逃回北岸。

虎豹骑分位虎和豹两部分,虎骑兵擅长在复杂地形进行突袭,除服役中央系统外,多在西线夏侯渊麾下。曹操曾被马超所破,是在徐晃率虎骑兵绕路百里,偷袭马超后军才得以内外夹攻大破马超的。

虎豹骑多次改变曹魏在战场的不利局面,曹真死后,曹爽继领曹魏军事,虎豹骑负责中央内卫,高平政变虎豹骑与司马师3000死士忍者死战不休,最终被打残建制,司马师政变上台后,解除了虎豹骑的建制,

第九名 车下虎——孙权

车下虎士是孙权自训练的近卫部队,以孙权乘车击破猛虎而得名。孙权亲自担任这支部队的部队长,作为孙权座车的近卫部队,合肥之战中,孙权将主力部队安排后撤后,不幸中伏,精干熟练的车下虎士迅速结成大阵,一边掩护孙权撤退高围,一边给予张辽伏兵重大杀伤。经过几番往来争夺,张辽从以开始趾高气扬,叫嚣和孙权单挑,逐渐落败下来,甘宁的凌统更是给了曹魏致命一击。最后张辽部队几近耗光,仅以身免。很可惜,随着孙权老迈,宗室之间不断摩擦,这支近卫部队逐渐放羊,最后被解散。


第八名 解烦——韩当

解烦是东吴另一只由大帝亲自率领的部队,部队系甘宁锦帆贼改编而成,在周瑜攻略南郡时,甘宁率领数百解烦军偷袭夷陵,成功解除魏军的支援。在夷陵之战前夕,指挥权交给了老将韩当,解烦军在吴蜀之战中充当了先锋军的角色,擅长水战的解烦军在陆地也是先登拔营的角色。而后,随后吴将晋宗叛吴归魏,曹魏封其为蕲春太守,数次渡江侵犯,沿江百里皆受害。孙权使解烦军右部督胡综和贺齐轻装远袭,在六月盛夏出其不意发动进攻,一战生擒晋宗。

第七名 狼骑——董卓 吕布

并州狼骑作为前期来讲,是当时东汉的最精锐骑士。据传说霍去病就曾统帅过这只部队,作为汉武帝时期的虎贲羽林军,随后在吕布的接手下,战绩相当卓著。传闻仅仅十来个骑兵,便冲破了张燕的万众精兵组成的防御圈,而且与曹操的青州兵交战,差点将青州兵全灭,在吕布的带领下,数囧曹操。这支可惜这支部队随着吕布灰飞烟灭,最后也不知所踪,不知道他和我们下边要介绍的部队有没有联系。

第六名 陷阵营——高顺

陷阵营是东汉末期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它的指挥官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全军仅有七百余人,个个骁勇善战,装备配制精良。陷阵营最辉煌的战绩是在保持对刘关张三桃子的胜利之后,继续连战连捷,还让魏军主帅夏侯惇付出了一只眼睛。

陷阵营对主官高顺无比忠诚,堪称吕布之福。有一次,吕布因为和部下发生矛盾,导致大部分部队哗变,吕布本人更是从厕所逃生,连陈宫都造反了。这一次,还是高顺和陷阵营力压群雄,帮助吕布闪击叛军,在哗变扩大前搞定了叛军。

结局大家都知道,由于高顺对曹操一言不发,这些士兵就该改姓了魏。

第五名 飞军——王平张嶷

飞军不愧南中勇士的威名,英勇善战,在蜀汉的历次战争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一出祁山,配属马谡部战张郃于街亭--本来大概也因为马谡熟悉南中情况,希望他能够充分发挥这支军队的特点。--因为马谡的失误而全军溃败,打断后的正是王平率领的仅一千人飞军,击鼓虚张声势迷惑敌军,成功的掩护其他各部撤离战场,自己也全身而退,算是小试锋芒,而后王平被任命为讨寇将军,领五部(是为飞军),兼当营事(日常军事事务),加拜参军。开始成为诸葛亮核心精锐。

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令王平以副师屯南围,自与司马懿对峙于祁山。司马懿命张郃领军攻打南围王平。在王平及其无当和飞军的坚守下,张郃不能取胜。此一战,《汉晋春秋》和《三国志》中都有提到。在第三次北伐中,诸葛亮更用飞军,埋伏击杀了张郃。

飞军是诸葛亮北伐时的核心精锐,在华阳国志中更是给以所向无前的极高评价。这只飞军非常善于野战。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本身武当和飞军并非一种建制,武当是经过训练的蜀汉军精锐,而飞军则是充分发挥了各地军兵的特长所产生,其兵源囊括了我国云南、越南、今缅甸和印度。

飞军由于山地作战的特点,也被用于讨伐叛乱蛮夷。延熙三年(公元240年),汉嘉(今四川雅安北)蛮反,蜀汉出动向宠的宿卫兵代替其前去征讨,装备不可谓不精良,结果这位性行淑均的名将却死在了蛮夷叛军手中,还是飞军从前线调回,才控制了局面。

无当飞军的结局极为悲壮,那是姜维北伐中的第七次(公元254年),为了掩护主帅退却,5000飞军在末任军官张嶷的率领下进行了最后一战,寡不敌众,最终全军覆没,"杀敌辈之",与兵力二倍于己的魏军同归于尽,而张嶷本人也实现了他"杀身以报"的承诺。之后,虽然还有飞军之名,并且在防守阳平关等战斗中有所表现,但作为一个整体的无当飞军,已经不复存在了。

第四名——白马义从 公孙瓒

白马义从原指跟随公孙瓒的那些善射之士,后公孙瓒在与胡人的对战中,深深的感觉一队精锐骑兵的重要性。因此,以那些善射之士为原形,组建了一支轻骑部队。

史料记载中首次出现白马义从是在181年,那么它的组建极有可能在179~180年间。白马义从原指跟随瓒的那些善射之士,后瓒在与匈奴的对战中,深深的感觉一队精锐骑兵的重要性。因此,以那些善射之士为原形,组建了一支轻骑部队。由于瓒酷爱白马,因而部队清一色全是白色的战马,而部队为表达忠心,均高喊:"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因而得名--白马义从。

在三国的征战中,"白马义从"只是一颗流星,它是公孙瓒的精锐骑兵部队,可惜,只经过短暂的辉煌,就在界桥战役中被袁绍的大将麹义歼灭了。公孙瓒是在和北方胡人的作战中以勇猛豪迈而成名的,他善使双头铁矛,《后汉书》曰:"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 。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白马义从后扩充成相当规模的部队,一时威震塞外,乌桓"乃画作瓒形,驰马射之,中者辄呼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可惜,界桥之战公孙瓒碰上了他一生的克星鞠义,白马义从就此一蹶不振。"…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这是一个典型的用弓弩击破骑兵的战例。

第三名 虎士——许褚

读书从古至今都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情,东吴仅仅培养一个吕蒙,就能吹上一本书,但我告诉你,曹魏这种人才,整整有一个排你会是什么表情?

曹操有一只贴身近卫部队,所部全部是侯爵以上军衔,他们不仅拱卫曹操的人身安危,还能为曹操出谋划策,这支部队就是曹操的虎卫军。

自典韦死后,曹操对自己的生命安全就有了恐慌,而猛将许褚的加入,一下子让曹操安心起来,许褚虽然出生乡野,但他天生力大无穷,更兼武艺精良,能倒拉耕牛,还能一遍划船一遍保护曹操,用马鞍遮挡箭雨,还能抽空砍杀也想上船的曹军!

很多次曹操在战场上,如果没有许褚和虎卫军,曹操就危险了!

(是日,微褚几危。其后太祖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

这支虎卫军,士兵最低官爵也是侯爵,开创了士官生、高职低配等特种兵待遇的先河,也一直是反抗者的梦魇。司马师当政后,嘱咐心腹钟会定计除之,钟会果在行军路上,斩杀了许褚之子许仪,自此魏国最让反贼担心的铁杆忠臣离开游戏,魏国遂亡。


第二名 西方上(白耳)——陈到

这是蜀汉王牌步兵,由百战老兵组成,诸葛亮对此部队也讳莫如深,说他们是西方上兵,这支部队兵力不详,但他们能够阻挡陆逊的胜利之师,让刘备从容返回白帝,可见其能力。

这支部队也被刘备称为白耳兵,即"白毦卫",三国时期蜀汉的精锐部队,最开始,是陶谦因为徐州之战,赠送给刘备的丹阳兵扩编而成,也是刘备麾下的近卫军,归陈到统帅,此军曾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之时,后又镇守蜀汉东部,立下赫赫功勋。


第一名 云兵——赵云

蜀国缺马,因而骑兵就成了宝贝,他们负担起更重要的军事使命。所以蜀国骑兵个个精干,以一当十,其中最有战斗力的,当属云兵。

云兵成军于赵云第二次遇到刘备以后,初次遇到赵云的刘备,因身属公孙瓒,只能惜别,后来赵云回家奔丧,此时刘备也来到邺城投奔袁绍,这一次,赵云又见到了刘备,从此二人在一个炕上,一直睡到死,可谓相濡以沫。赵云不仅自己来,还为刘备招募了一支秘密的骑兵部队,自己担任这支部队的主官。从此,这支神秘的骑兵就成了刘备在战场逃生的利器。

长坂坡之战中,这支部队在主官赵云的带领下,先保护刘备诸葛亮等人逃离安全地带,随后返回长坂坡,在乱军之中左冲右突,救下阿斗和夫人,又配合张飞疑兵诱敌,让曹纯不敢前进。

汉中之战中,云兵随黄忠取米,击破曹操运输线,结果陷入重围,赵云当机立断,带兵接应,同时施展空营计,数万曹军陷于慌乱之中,堕入汉水,死伤无数。

第一次北伐期间,云兵担任疑兵,将曹真主力吸引在眉城一线,完成疑兵任务后,赵云所部掩护撤退,军资都没有损失,主帅诸葛亮叹为观止。

一伐后,蜀国名将赵云逝世,由三国志之父陈式担任主帅,又一次完美的完成了疑兵任务,随后,由于大部分主力年事已高,云兵逐渐在蜀汉中销声匿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