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书法如何调锋,请说具体的过程?

狂野女子


您好 我是未涛,专注于书法问答,由我来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书法中的调锋一词,如果做一个完整的描述,应该诠释为“毛笔行进过程中笔尖偏离运行轨道而调整回原来的状态”才能够说的上完整。


所以调锋并不是单一的指侧锋转中锋或者偏锋转中锋,而是让毛笔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发生了不可控的变化时使其恢复到可以控制的状态的一种方法。


学习书法的过程,调锋是必须要掌握的核心技法,关乎到学习者对毛笔驾驭能力的提升,所以调锋是书法学习的重中之重。

那么为什么要调锋呢?

我想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刚学书法的时候,几乎不具备掌握毛笔的能力:

  1. 藏锋藏不好。

  2. 写粗细均匀的线条也做不到,写的开头细后面粗。

  3. 会把线条写的毛毛糙糙,写不光洁

其实这都是归结于调锋没有掌握好的原因。

一、熟悉提按的技法

初学书法的练习,一般围绕中锋用笔进行,不仅仅是因为中锋用笔是最常用最基础的行笔方式,实际上关键是中锋用笔是保证掌握调锋的最佳载体。


以写横为例。

在毛笔行进过程中,毛笔的笔尖在写出来笔画的最中间,一旦发生偏侧就会跑到笔画的一侧,这时笔尖所处的一侧光洁,而另一侧则毛涩,那么说明发生了偏锋。



这时就需要我们通过提起毛笔通过提按将笔尖调整到笔画中间的位置,但是这个笔画的粗细不能发生大的变化。

也就是在提的同时也要有按下的力量使毛笔钉在纸上。

二、熟悉调锋的作用

其实调锋最难的不是单一笔画的控制,而是当笔画发生方向转换时,一旦笔锋没有调整好就容易自然的发生写出来的笔画突然变粗或者笔画只有一半墨色完整的现象。

所以在转折处的调锋最为关键。

转折的时候同样要提得起笔,在行进中关注笔尖的位置,在毛笔发生偏侧的时候及时调正中锋,将偏侧的苗头从根本上扼杀。

写在最后

实际上,我们应当清楚的是并没有绝对的中锋。

在我们书写的过程当中,只要我们是在调整笔锋就说明已经发生了侧锋(侧锋和偏锋的区别在于毛笔是不是出于行进的过程中)。

那么调锋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持绝对的中锋,而是为了保证在你的能力范围内控制的住毛笔。

这也是有些书法家写字经常侧锋但是仍然被认为是高手的原因:

因为他在侧锋的过程中仍然对毛笔有非常强的把控能力,想要什么样的状态随手就可以调整,而我们实际上侧锋书写以后毛笔都不听话了。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够帮到您,感谢您的转发评论。


王舸


用笔法(笔法有八锋:尖峰藏锋露锋破锋中锋侧峰顺锋逆锋)



dreamdh0309


调峰,也就是换锋,通过一定的技巧改变毛笔锋的方向或将散乱的笔锋理顺。使用最频繁是换锋。


我们知毛笔在书写点画过程中,从起笔到收笔的过程,因为笔锋较软,细微的差别或锋颖的变化都可能改变或破坏笔锋原来的状态,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笔锋的运行符合我们理想的要求,书写出符合理想的线条形质。

笔锋在运笔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偏锋状态;二是侧锋状态;三是中锋。

其中中锋是标准状态。侧锋是过度状态,就是由中锋侧锋互相转换过程中的一个状态。偏锋则是病笔,因为无法写出优质的书法点画线条或形质。



从点画形态来看,无论起笔收笔的方圆变化,都要含蓄,这就需要逆锋来实现。逆锋就需要将不同方向的笔锋进行适度的调整,也就是调峰。

比如起笔的运笔路线。以笔尖逆锋入纸以后由上向下作顿以定位起笔的轮廓,这是的笔锋就是出于侧锋状态,笔尖朝上,笔肚向下填满点画起笔位置的轮廓。然后需要我们继续向右运笔,如果不调锋,这样写出的线条就是偏锋线条。该如何将侧锋调整为中锋呢。一般的技法就是提按。提,毛笔笔锋会收拢,恢复圆锥状。按笔,就是毛笔下按使的毛笔的笔锋铺开。提笔形态细,按笔线条粗。无论提按都会是笔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为我们转换笔锋提供了方法。同时还需要在提按的过程中采取挫锋的方法,使得笔法有条理的转换分析,由侧锋,变为中锋运笔状态。这个过程,说起来非常复杂,在具体书写过程中,甚至都看不到,只能意会。



需要我们反复临摹练习过程中去字形体会体悟。

就是看视频示范,对于不熟悉此法者,也可能需要数十次的反复观看才能掌握。

调锋在书法中非常重要,几乎每个点画中,甚至一个点画的节点上都会需要多次进行调峰。

调锋,也也采取捻管办法。就是需要调峰时候,驻锋,然后通过用手指捻动笔杆,带动笔锋改变方向。


翰墨书道


调锋是熟练掌握书写技法之后,在书法创作中一种本能反应,是长期修炼的结果。就像走路时遇到了障碍物,很自然的躲一下。

调锋的概念是,主观上具有明确的用笔意图,在书写过程中为达到某一目的所采取的技术处理方法。通常情况下,主要用于转换笔锋与纸的接触面,运用改变后的笔锋姿态完成理想的造型。

调锋技法有多种,例如: 抵笔、揉笔、搅转、折返、逆回等等,如同在公路上驾车行驶,什么时候需要踩油门,什么情况踩刹车,什么情形打方向盘……如果对书法技术原理不懂,不知道各种各样的笔法概念指的是什么,不了解每种笔法动作都有哪些用途与功效,怎么会调锋呢?

所以,调锋技法是重要的笔法动作,取决于对执笔法要领、运笔法技术的精熟程度,要想掌握它,只有进行系统的感应训练,才能了解和掌握它的属性特点及其功能用途。

首先,要专门进行用笔手法练习。即:指法、腕法、肘法。明确三者职责与分工,熟知它们的协作关系和各自作用。

其次,要专门进行笔法动作练习。重点把中锋、侧锋、偏锋,这三种笔法形式特性掌握了。比如,笔锋姿态与笔画形状、线条质感的关系必须要弄清楚,通过画写各种线段的方式熟练掌握控制笔锋姿态的能力。

再者,要专门进行笔画写法练习。对起笔法、行笔法、收笔法,这三种基本笔法形式所含多个具体笔法动作了如指掌。比如,起笔法里面有顺势、逆势、轻落、重落,挫笔、切笔、掭笔、折返等。行笔法当中有直行、曲行、绕行,提按、驶转、中锋行、侧锋行、偏锋行等。收笔法有驻笔、回提、揉笔、衄笔、顿笔、顺带等。

总之,八种基本笔画中的每一个单画,名称、形状和写法都要记住并能准确无误的默写出来,尤其是,都用什么笔法动作完成的,笔势来龙去脉必须要心知肚明,成竹在胸。

上述三大训练方法内容,只是技法基本功当中的一部分,即: 执法、笔法、笔画。有了这个基础,调锋就不是问题了。反之,单纯的去研究调锋怎么也弄不好。

常见很多初学者,都不注重练习基本功,甚至是不知道什么叫书法基本功,起步入门就直接照着字帖写,并且放大几倍……以至于练了好几个月,甚至练了几年、十几年,没有扎实的基本功。

实践证明,在正式进入训练程序之前,事先学习一下书法原理,掌握必要的应知应会的常识,是十分必要的!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书法调峰跟用筷子吃鱼挑刺差不多,用的基本上都是软硬劲与巧劲,这不但是为了保证其肉质的美味,吃相好看同时反映的是教养了见识。

鱼刺很多的鱼,往往肉质更鲜美,对使用筷子的技术要求较高,有些人就是因为怕麻烦干脆不吃鱼刺多的鱼。

所以古人认为,写字是个心灵手巧的活。

写字高手的调峰,通常都是在书写中不断地在调整笔峰运笔的,这是一个书写毛笔字的基本功,不会纸上调峰就意味着还没有入门,外表描的再好看、再漂亮,还要属于不会写毛笔字。

自学书法等于自杀,拜了个误人子弟的老师等于被他杀!此话在当今的书法界完全是属于业界良心话,可惜很多书法爱好者以为是在开玩笑呢……

再提醒一下,真正会写字的人,每一次提笔离开纸面之时,其整个毛笔的笔尖基本上是处于站立状态的。

顺便说一下怎样出屋檐痕效果,执笔尽量拿笔杆顶部,运笔时毛笔的不稳定性就会自然的造成屋檐痕效果。

相对于现在流行的儿童体,曾经流行过故意抖手书写的老年体,其目的就是为了出屋檐痕效果,这是一个不懂运笔、抓笔方法所闹出的大笑话。



吕永亮


笔锋看起来是个圆锥形,但在书写过程中你会发现或者说感觉到笔锋有四个切面,分别是前后左右面,在书写的时候就要慢慢感受这四个切面。说到调锋就要提到行笔,行笔我们讲究中锋行笔即笔尖在后且始终在笔画的正中间,中锋行笔是调锋的前提。另外书写是有节奏的,有时候你会看到高手写字快的时候笔尖像跳舞,这就是节奏,这个节奏就是下笔要快,笔画完成要迅速抬笔,这个动作很关键,它其实就是一个调锋的动作,抬笔就是让笔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对笔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为下次的行笔做好准备。等你慢慢在书写中找到感觉你会发现,与其说调锋不如说用锋,擅长利用笔锋让所有的笔毫聚力在一个角度行笔,来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说的再多都是理论,更多技巧方法都是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到的,学习书法一定要坚持临帖,刻苦训练,最后祝你早日学成。


与墨情深


这个问题不是你一个人遇到,可以这样说,但凡搞书法的都会遇到这个问题,那就是调峰,无论你是写楷书还是行书或许草书等,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调峰,因为,当你行笔的过程中,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调峰,就会导致你用笔的失败,比如:两个笔画之间的断开,使转,捻管,绞转运腕等等,都是调峰的动作,当然每个字的不一样,笔画处理也不一样,调峰的方式也不一样,所以具体笔画具体对待,不可一概而论!


城市中的二狗子


首先要知道“锋”是什么,这里的“锋”指的就是毛笔尖,调锋就是调整毛笔尖的意思,比如说在书写过程中要中锋用笔时笔尖却歪到了一边,这时就需要做一些提笔捻管的动作,把笔尖调整过来就是所谓的调锋了,当然笔尖散开了捻一下笔管使其聚拢也可叫调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