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現存開鑿最早石窟,須彌山的六個未解之謎

在佛教構築的宇宙觀中,須彌山是三千大千世界中央的諸山之王,高八萬四千由旬(約合數百萬公里)。

現存開鑿最早石窟,須彌山的六個未解之謎

須彌山大佛

在人類生存的地球上,確有一座須彌山,在寧夏固原市原州區西北,但它顯然沒有資格被稱為“諸山之王”。

地球的諸山之王,是喜馬拉雅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

寧夏的諸山之王,是賀蘭山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

固原的諸山之王,是六盤山主峰米缸山,海拔2943米(一說2931米)。

而原州區這座個頭只有2003米的小矮山,竟被稱為“須彌山”,不能不佩服當年起名者的勇氣。

起名者何許人也?

這是須彌山的第一個未解之謎。

須彌山漢代稱逢義山,北魏、隋、唐稱石門山。從須彌山石窟1號窟中一則西夏時的題記“拱化三年七月十五日……須彌山巡”看,“須彌山”的稱謂,最晚應在宋、西夏時就有了。拱化三年,即公元1065年。

固原是古絲綢之路長安至河西走廊最便捷的幹道之一,實際上固原能控扼古絲綢之路,須彌山前的石門關功不可沒。石門關一度是唐朝的國門,也曾是宋和西夏兵戎相見的戰場。

蔫紅雄峻的須彌山有“寧夏敦煌”之稱。在山麓東南向的崖面上,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松樹窪、三個窯、黑石溝等八個風景區的132個石窟,如一幅巨大而美麗的扇面徐徐展開。整個窟群共約113龕,大小造像980餘尊,其中保存較完好的有500餘尊。

須彌山石窟是中國十大石窟之一,專家們基本一致的意見是,它始鑿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公元477至499年),在北周、唐朝掀起了開鑿高潮,至明清時漸漸合上了帷幕。

是誰最早開鑿了須彌山石窟?

這是第二個未解之謎。

開鑿石窟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非“政府行為”很難完成,這樣的“形象工程”歷朝歷代理應都備受關注。

但歷經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近1000年間,令後人歎為觀止的須彌山石窟,包括身軀偉岸的須彌山大佛,竟許久在國史和地方誌中都找不到一點記載。

現存開鑿最早石窟,須彌山的六個未解之謎

須彌山大佛

這是第三個未解之謎。

到了明朝,《萬曆固原州志》才第一次給了須彌山佛教建築在史冊上亮相的機會:“須彌山……元封圓光寺。”誰知這竟是張冠李戴,把本朝的金貼在了前朝的臉上,貽笑大方。圓光寺並非元封,而是明英宗朱祁鎮賜名。

1961年,自治區政府將須彌山石窟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此“須彌山石窟”正式定名。

須彌山現存開鑿最早的石窟,有北魏4窟。其中孝文帝時期開鑿的第33窟,左、右、後三壁開有較大淺龕,這種形制,在中國石窟中絕無僅有。

北周後期開鑿的第51號窟,是須彌山形制獨特、規模最大的洞窟,被譽為“須彌之光”。它由前後主室和兩個耳室組成,方形塔柱上左、右、後三面各開一龕,每龕有一佛二菩薩。讓人稱奇的是後壁長方形的佛龕上,並列著三尊身高6米的盤腿大坐佛,造型氣勢雄偉,栩栩如生。

須彌山最奪人眼球的,當然是5號窟大佛樓的須彌山大佛,高20.6米,又稱彌勒大坐佛,比雲岡、龍門石窟最高的佛像還高,在中國僅次於樂山大佛。

須彌山大佛頭高5米,耳長3米,博帶袈裟、豐腴慈祥,頭部螺髻,雙耳垂肩,嘴角含笑,平易近人。

有人認為,須彌山大佛是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的克隆。

現存開鑿最早石窟,須彌山的六個未解之謎

果真如此嗎?

這是第四個未解之謎。

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是根據唐朝皇后、武周皇帝武則天年輕時的形象鑿成的,須彌山大佛面部顯然更男性化,兩尊大佛有著明顯的不同。

但須彌山大佛的博帶袈裟,尤其是胸前的衣褶,簡直就是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的翻版。

須彌山有一種樹,生長在相國寺、子孫宮一帶,僅有十來棵,當地百姓稱為菩提樹,其實它是小葉樸,一種榆科落葉喬木。林業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期實驗,想人工繁育“菩提樹”,但始終沒有成功。

為什麼會是這樣,這是第五個未解之謎。

據民國《固原縣誌》記載,須彌山“過石壁為桃源洞,通山後之地下洞也。洞已窒,遺蹟宛然。”1953年中共固原縣委統戰部寫的《固原縣三營區四鄉須彌山調查情況報告》也提到,桃花院“有一石洞,據劉和尚說有四十里之深,現在洞口用石頭擋著,說人不敢進去。”

山洞究竟在哪裡?

這是第六個未解之謎。

如果你去須彌山,這樣的未解之謎,還有很多很多。

現存開鑿最早石窟,須彌山的六個未解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