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在大巴山南麓,古稱壁州,處在神奇的北緯32度線上。氣候溫潤,植被茂密,物產富饒:有鹽井、壁州鞭、楠木、桐油、蠶絲、茶葉、銀耳、生漆等特色產品;歷史更是源遠流長,有新石器時代的原始部落,有神秘的厙國、古老的巴國,置縣、設郡、建州,漸次揚名;風流人物層出不窮:蜀王王建、名相鄭畋,狀元謝遷、駱成驤流連於斯,進士向玉軒、向翀、朱昱等生於斯長於斯……
山水之間,生靈瓜瓞;九州大地,道路縱橫。今天單說通江古道上的遺風遺韻。
■古道官建民修
通江古道猶以漢中到壁州的漢壁道、洋州到壁州的洋壁道、荔枝道等最為著名。遺存的幾處古道,如紅花溪古道、梨樹埡古道、閻王碥棧道等,從形制、長度來看,非一隅之力能完成,應是政府統一規劃修建。
通江古道的建設有官建、民修兩種形式。
通江古道上遺存有幾處民修道路的碑誌,足見民眾的巨大作用。草池鄉馮家樑上《修路碑記》:
城子坪下坡至草石(池)壩場大路,雖非通衢街道,然北通秦漢,南經巫峽,士農工商往來絡繹,崎嶇險道,負載維艱。有心之士,動轍關情,將於□□□□第,功非甚鉅,獨力難支。今幸遠方客長,境內仁人,隨意捐資,同結善緣,匹氏經營,不數月而成蕩平焉。自此,商旅出途,彼此興歌;士農旅道,先後頌德,則所施有限,彼澤非窮,爰於功成告竣時,書名刻石,以垂千古不朽雲。清乾隆五十三年四月立
漢壁道與陝西福城接壤的咽喉黃龍背,因山脊似龍背,故名。黃龍背前是水蜿蜒、山嵌入的太極圖,景名“太極鎖黃龍”。黃龍背是風水寶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從湖廣遷來的朱姓人家,落戶周圍,生養將息300多年。黃龍背脊也成為朱家人的祖塋地,現有墳墓1000餘座,有墓碑的就達300多座。漢壁道穿行其中,商賈、背二哥、騾馬隊絡繹不絕。朱家子孫甚覺祖塋受擾,心不得安,便萌改道,免祖受擾。現北緯32°23′48″、東經107°12′13″、海拔639米的黃龍背西北溪邊,有一烏龍玉大理石制刻的《四方碑記》記敘此事。
改修黃龍背xx記:太白曾歌蜀道之難,杜工部亦有山從人面起之句,是兩公所歷之崎嶇,究未若吾鄉之崎嶇,而尤甚。如黃龍背之徑,雖僻,而往來商旅常絡繹。每春夏之交,水流一溪,坡疑九折,茂林豐草,煙村絕少,藏奸最易。即秋冬木落山空,其陰崖大壑半為匪徒所棲息。孤客之被其劫者,恆無從而捕緝之況。淋雨不時,路多崩陷,於吾族祖塋更有礙焉。歷年存改作之念,以遠遊不果,甲辰歸裡,商及寶庭叔,毅然任之,於小陽月,語諸族眾,始為腋集之行。因歲欠囊空,工不巨而費殊不濟,乃募化鄉鄰者,隨其量力佈施,功幸告成。立見奔泉無阻,比匪潛蹤,遊旅有康莊之羨,鄰里無肆掠之驚,是皆樂善諸君子之盛舉。特書其事於石。光緒三十年
改道後的路,坡緩而捷,朱家人又在龍門(俗稱歇埡子)設立么店子,為商旅、背二哥等提供茶水、打尖、住宿。
過往客商積極參與,捐資助力修路架橋。《修造穿雲洞碑誌》記載有本邑和過往客商二百三十人出資,時間是清乾隆二十八年。
■古道上的背二哥和么店子
背二哥、商旅是古道上的主流。他們常年在道上走,走出了經驗,幾時出發、幾時歇腳,在哪打么臺、在哪投宿,心裡瞭然。
朱如順就是背二哥的一員。不到十九歲就加入以三叔為頭的背力隊伍,總人數有二十個,都是本家和附近劉家、張家、聶家的青壯勞力。每次出去的人數要根據貨物的多少而定,一般要十人以上才出行。人多,一是可以互相照顧,二是不怕“棒老二”(土匪)。
說實話,幹這一行,光有蠻力還不行,還要有“眼水”,觀天知氣候,以便進退;聽聲響防敵情、察行人看有無“探子”。背二哥又叫背老二,為啥子離不開“二”呢?因為幹這行是出不了頭的。
初次上路,朱如順準備了六雙草鞋一雙布鞋,用天平背架子,只背了一百二十斤貨物,三叔他們背的達二百斤以上,並詳教他“趟路”。這裡面道道多:上坡要蛇行,下坡要穩準,有青苔的地方腳要打橫,腳指要用力爪地,下陡坡時要側身,以防背架子的腳碰到後面的梯坎,失去平衡就是一個“倒栽蔥”,“閻王扁”就不知有多少人畜被閻王請去了。
背二哥在道上走,很是寂寞。遇到大姑娘、小媳婦定會去挑逗一番,挨一頓臭罵,不怒反喜,因為背上輕鬆了許多。沒有人煙的時候,三叔就要求挨個唱歌,或編編擺擺講葷段子,實在講不出來的,就講和老婆幹那事的細節和感受,目的就是換個輕快的腳步。
背二哥是出去掙錢的,不是花錢的,“緊不過錢袋子,松不過冒耳頭”是三叔掛在嘴邊的話。他們吃住簡單,自帶火燒饃、喝山泉水。住么店子時很勤快,幫老闆劈柴、掃地,以換取一大盆熱水燙燙腳。吃飯就是一碗冒耳頭,也叫打尖,裡面紅苕、洋芋、包穀、高梁、南瓜等佔絕大部分,菜就是米湯煮蘿蔔、南瓜、毛皮洋芋。鹽放得很多,老闆說他們汗水流得多,需要多補充一點鹽,其實就是為了經吃。睡覺就滾二十幾個人的通鋪,蓋的是連成一片的大鋪蓋。快到目的地時,三叔就要求換掉草鞋,衣著要整潔,精氣神要足,不要讓城裡人看扁了,這也是便於找到往回背的活路。
往北方背貨,一般都是山貨:茶葉、鹽巴、木耳、銀耳、蠶繭、生漆、核桃、包穀等。揹回來的貨有:日用品、棉花、棉布、煤油等。出門多了,背二哥會把外面看到的、聽到的、學到的,講給院子裡的老老少少,把買到的新奇物品送給大家,就成了見過世面的人。
■古道石刻“還我使君”
漢壁道上,有一離壁州治所不遠,西去巴州的支線,名曰渡頭鋪。崖壁上刻無識無款四大字“還我使君”,數百年來,無人知曉是誰刻、為誰而刻。
漢代稱呼太守、刺史為使君,漢以後用作對州、郡長官的尊稱。唐武德八年置壁州,天寶元年改為始寧郡,乾元元年復為壁州,先後長達448年,領諾水、廣納、白石、太平(後改為東巴)、符陽。《舊唐書》《新唐書》沒有詳細記錄官員的任免,鬱賢皓先生從史料、拓片、碑記、詩詞中,概括出任過刺史的名錄,著有《唐刺史考》。而任過壁州刺史的僅能找到19人,朱慶餘就是其中的一位。
朱慶餘《送壁州劉使君》:
王府登朝後,巴鄉典郡新。
江分入峽路,山見採鞭人。
舊業孤城夢,生祠幾處身。
知君素清儉,料得卻來貧。
竹鞭即用竹根製作的鞭子,用途是驅牛策馬。《(道光)通江縣誌·食貨》:“唐時邑產竹馬鞭,名極四方,為朝中貢品,人爭得壁州鞭為榮。”從詩中可以讀出,這位使君清廉執政,創品牌“壁州鞭”,暢銷全國,深受達官貴人喜愛,也為當地人帶來實際效益。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贈比雙金。
初開郢客緘封后,想見巴山冰雪深。
多節本懷端直性,露青猶有歲寒心。
何時策馬同歸去,關樹扶疏敲鐙吟?
——這首《酬元九侍御贈壁州鞭長句》是公元810年,元稹因與宦官劉士元爭奪驛站的廳房大打出手,被貶為江陵府士曹參軍時,劉禹錫為了褒獎元稹不屈服於閹豎淫威,特意贈給他一隻文石枕和一首七律,元稹回贈了壁州產的馬鞭和一首答詩。劉禹錫接到元稹的酬贈後,即作《酬元九侍御贈壁州鞭長句》,這首詩通過詠鞭讚揚了元稹的品格,表明了詩人的情操。
元稹回詩《劉二十八以文石枕見贈仍題絕句以將厚意因持壁州鞭酬謝兼廣為四韻》:
枕截文瓊珠綴篇,野人酬贈壁州鞭。
用長時節君須策,泥醉風雲我要眠。
歌眄彩霞臨藥灶,執陪仙仗引爐煙。
張騫卻上知何日?隨會歸期在此年。
渡頭鋪“還我使君”石刻是邑人為懷念劉刺史而作?還需要進一步考證。不留名,是否為規避猜忌,不得而知。
■古道上的“甑子墳”
諾水河鎮潮水壩聶家坡有一處恢弘的墓園,碑文由狀元撰文,榜眼丹書,省議員客串。
甑子墳,三墓三碑,碑高4米、寬1.5米,墓冢用石條圈成圓形,高2米,像蒸飯用的甑子,俗稱“甑子墳”。修建時間為1931年,墓園石料鋪地,左右有石人、石馬,石料全是花崗岩,“文革”時右碑和石人石馬被毀。碑的正面書寫:張受之封翁暨原配朱儒人合葬生壙志銘。
張受之乃前清貢生,杏林高手,川中名醫。碑載:“公明敏嗜學,有大志,文試輒高等,觀察使黃公極稱之,鹹以大器期許焉。……有餘力,則以讀醫與堪輿書精習之,以為為人子者所宜也,亦以其術廉濟人。居常為鄉里排憂解紛事甚多……推私則廣施與。邑宰屢以事褒獎,皆不受。”
駱成驤,資中縣人,清朝最後一科狀元,歷任翰林院修撰、山西提學使等。
李承恩,字廷育,一字召南,晚號樹棠。生於1850年,通江縣楊柏鄉潛龍溝人。18歲中秀才,清光緒丙子武舉人,光緒十六年武科榜眼及第,被封為“御前頭等侍衛”“乾清門行走”兼“頤和園萬壽山東西陵事”之職。八國聯軍入侵後,因護駕有功,簡任湖南澧州參將,欽加“提督銜”,頭品頂戴,授湖南常德鎮總兵。在鎮八年,歷任兩朝。宣統庚戎,屢召赴京,因念國事日非,力以老辭,棄官回鄉。李承恩雖名列武科,尤能善書,筆據顏魯公,神骨必俏。1921年病逝,壽享71歲。
周炳文,別號壁光,清同治五年(1866)出生於今麻石鎮瓦尖山村,光緒三十二年(1906)丙午科增生,壁山書院教習。民國二年(1913)推選為四川省議會議員。任期內,知其清廉正直,推派任羅江縣徵收局長,清理漏額丁銀。民國九年(1920),周炳文出任通江縣勸學所所長,後改任縣視學,民國十三年(1924)任通江縣教育局局長。民國十六年(1927)秋,在縣城梓橦宮(今縣人武部駐地)開辦通江縣初級中學並首任校長。
張受之與周炳文同為家鄉才俊,理當熟絡。周炳文任省駐會議員時,交好駐成都的駱成驤。由碑文推測,天命之年的張受之慾立生壙,條陳其人其事找到周,周又找到駱。於是,一座由省議員客串、狀元撰文、榜眼丹書的墓碑矗立在漢壁道旁。此碑文筆並茂,雕刻精良,珠聯璧合,堪稱一絕。
■古道重鎮毛浴
荔枝道上有兵家重鎮毛浴,扼縣東、縣北水陸交通要衝,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呈半島狀,是古道上最繁華的水碼頭之一。明末設總兵府,清康熙三年設守備署,民國初年置毛浴鄉。1932年底,川陝省蘇維埃政府置赤江縣及毛浴鎮於此。1934年11月1日至9日,紅四方面軍在此召開了連以上幹部參加的全軍黨政工作會議,張國燾、陳昌浩、徐向前等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出席了會議,討論了當時的形勢與任務,總結了反“六路圍攻”以來的政治工作經驗,創造性地提出了“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鬥、不勝不休”的紅軍訓詞,成為“紅軍精神”的精髓。街道沿兩岸,現有明清以來各種遺址數十處。
古鎮一位老人回憶:“1932年,我9歲,紅軍來了,我是個‘紅小鬼’。紅軍‘反三路圍攻’後,毛浴正式建立中共赤江縣委、赤江縣蘇維埃政府,將毛浴鎮上城門至曾家壩命名為馬克思街,上城門至中街水巷子為恩格斯街,中巷子至下城門為列寧街。1933年2月,紅軍總醫院遷駐毛浴鎮,於鎮後和鎮外新設七幢病房,接收病號八百餘人。紅四方面軍在‘反三路圍攻’中,與敵二十九軍第二師在赤江縣背後的雞子頂交火,紅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川軍包圍擊潰,活捉敵團團長曾亞偉和三連連長,川軍傷亡達三百餘人,取得‘雞子頂大捷’。”
■通江境內的荔枝道
唐天寶年間,唐玄宗李隆基為愛妃楊玉環嗜新鮮荔枝的愛好,建起一條運送荔枝的通道“荔枝道”。通江的龍鳳、洪口、澌波等鄉鎮就位於驛道上。
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之一“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道明瞭荔枝的作用。楊貴妃與荔枝的話題雖是唐代荔枝北運進貢的副產品,卻給荔枝道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如今也成為荔枝道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巴山南北的川東北、陝南,歷史上盛產茶葉,號稱秦巴茶區,其中巴州、南江、通江等縣和達州統稱“川東北茶區”。四川還是重要的鹽產地,明清兩代禁止私販鹽、茶,大路均設關置卡,嚴行查禁。正德年間,米倉道設巡檢司,凡販私茶和鹽者同罪,於是商販就利用荔枝道,越老林、繞關卡,私販鹽、茶。學者藍勇據《資治通鑑》卷一八四《隋紀八》的記載,認為隋末義寧元年(617)左光祿大夫李孝恭從金川(今安康)入巴蜀招撫山南,即是取此道而行。
史載隋唐時期中國氣候溫和,四川出產荔枝,主要集中在巴州、壁州、通州、涪州一帶,即四川東北部地帶。公元1110年和公元1178年經歷兩次大冰凍,北宋時開始變冷,南宋尤冷。四川東北部地帶的荔枝被凍死,荔枝生長地南移嶺南。《舊唐書》卷三九·志第一九·地理二載:壁州在京師西南一千八百二十二里,壁州荔枝在2日之內即可運達長安皇宮,換來妃子歡樂的笑聲。
荔枝道雖因荔枝北運而得名,但由荔枝所折射出的南北文化交流並不是從唐代才開始。新石器時代晚期,荔枝道就開始了其早期形成發展的歷史,是當時關中通往巴蜀的重要通道,也是秦、巴、楚文化交融之所,還是古代先民南北遷徙的一條重要通道。通江處在荔枝生長地和轉運道的節點上,拓寬了經濟文化交流的範圍,豐富了縣域經濟文化的發展。
■古道要隘得漢城
得漢城又名安輯寨,位於永安鎮得漢城村山上。得漢城四周皆懸崖陡壁,高30餘米,海拔400餘米,三面臨澗,背靠群山,四面陡峭。東臨大通江河,南北皆為深溪,東南下長嶺陡落,形如蜂腰,獨西南二徑,凌險轉折而上,誠一夫當關之勢,其上平行,可容數萬人。《蜀中名勝記》記載,劉邦為漢中王,招募賨人,平定三秦,國相蕭何留守巴蜀,並以得漢城為根據地儲糧屯兵,漢高帝據此以通餉道,擊敗西楚霸王項羽,滅楚興漢而得天下,故此名為得漢城。
得漢城形如烏龜,它背靠群山、東臨大通江河、南北皆深溪、四周皆30餘米高的懸崖陡壁。因其地險峻扼秦蜀咽喉、雄鎮巴西要衝,得漢城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中國歷史上幾次波瀾壯闊的抗爭都與它結緣。
得漢城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川東北地區重要的軍事重地,南宋淳佑二年(1242)蒙古憲宗蒙哥率兵侵略四川,兵分三路沿長江全線向宋軍發動進攻,四川安撫置使餘玠實行“依山築城恃險拒守”的山城防禦體系的戰略方針,授都統制張實躬率將士,因險壘形,儲糧建邑,堪稱南宋四川“抗蒙八柱”之一。清嘉慶三年為避白蓮教,通江縣衙曾遷於此。1932年紅四方面軍入川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得漢城成為紅四方面軍和川陝蘇維埃政府的主要後勤保障基地,紅軍曾在此設立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紅軍電臺、彭楊軍事學校、保衛局、造幣廠等機構。
得漢城不僅具有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而且還有十分濃厚的文化積澱。得漢城題聯書匾多至一千餘言,當時社會賢達、名流學者爭相唱和,石刻佈滿山崖,是研究通江文化和川東北民俗文化的寶貴實物資料,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向佺,通江縣芝苞鄉人,宋寶慶元年(1225)乙酉科舉人,力能舉牛過頭頂,武藝超群。初任山西平陽刺史,繼任江西吉州刺史。端平三年(1236)十月,蒙軍大舉侵蜀,四川大部州縣被陷,向佺調任巴州知州。向佺抗禦蒙軍有方,屢立奇功,獲“有勇且略,獨守孤城”誥封。寶祐六年(1258年),蒙可汗以重兵擊四川,從兩翼進攻,洋州失守,向佺在檬壩塘激戰中以身殉職,被砍去頭、手邀功請賞。理宗皇帝賜以金頭銀手予以厚葬,諡號“黑都五通”,先後建墓於得漢城和墳頭坪。《(道光)通江縣誌》載:“明英宗天順年間,治南虎臺溪上建龍翔廟以祀向佺。”“治城南岸舊有四賢祠,即唐宰相鄭畋,明監察御史向翀,通判向閣,其一即公也。”
閱讀更多 無線巴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