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在大巴山南麓,古称壁州,处在神奇的北纬32度线上。气候温润,植被茂密,物产富饶:有盐井、壁州鞭、楠木、桐油、蚕丝、茶叶、银耳、生漆等特色产品;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有新石器时代的原始部落,有神秘的厍国、古老的巴国,置县、设郡、建州,渐次扬名;风流人物层出不穷:蜀王王建、名相郑畋,状元谢迁、骆成骧流连于斯,进士向玉轩、向翀、朱昱等生于斯长于斯……
山水之间,生灵瓜瓞;九州大地,道路纵横。今天单说通江古道上的遗风遗韵。
■古道官建民修
通江古道犹以汉中到壁州的汉壁道、洋州到壁州的洋壁道、荔枝道等最为著名。遗存的几处古道,如红花溪古道、梨树垭古道、阎王碥栈道等,从形制、长度来看,非一隅之力能完成,应是政府统一规划修建。
通江古道的建设有官建、民修两种形式。
通江古道上遗存有几处民修道路的碑志,足见民众的巨大作用。草池乡冯家梁上《修路碑记》:
城子坪下坡至草石(池)坝场大路,虽非通衢街道,然北通秦汉,南经巫峡,士农工商往来络绎,崎岖险道,负载维艰。有心之士,动辙关情,将于□□□□第,功非甚钜,独力难支。今幸远方客长,境内仁人,随意捐资,同结善缘,匹氏经营,不数月而成荡平焉。自此,商旅出途,彼此兴歌;士农旅道,先后颂德,则所施有限,彼泽非穷,爰于功成告竣时,书名刻石,以垂千古不朽云。清乾隆五十三年四月立
汉壁道与陕西福城接壤的咽喉黄龙背,因山脊似龙背,故名。黄龙背前是水蜿蜒、山嵌入的太极图,景名“太极锁黄龙”。黄龙背是风水宝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从湖广迁来的朱姓人家,落户周围,生养将息300多年。黄龙背脊也成为朱家人的祖茔地,现有坟墓1000余座,有墓碑的就达300多座。汉壁道穿行其中,商贾、背二哥、骡马队络绎不绝。朱家子孙甚觉祖茔受扰,心不得安,便萌改道,免祖受扰。现北纬32°23′48″、东经107°12′13″、海拔639米的黄龙背西北溪边,有一乌龙玉大理石制刻的《四方碑记》记叙此事。
改修黄龙背xx记:太白曾歌蜀道之难,杜工部亦有山从人面起之句,是两公所历之崎岖,究未若吾乡之崎岖,而尤甚。如黄龙背之径,虽僻,而往来商旅常络绎。每春夏之交,水流一溪,坡疑九折,茂林丰草,烟村绝少,藏奸最易。即秋冬木落山空,其阴崖大壑半为匪徒所栖息。孤客之被其劫者,恒无从而捕缉之况。淋雨不时,路多崩陷,于吾族祖茔更有碍焉。历年存改作之念,以远游不果,甲辰归里,商及宝庭叔,毅然任之,于小阳月,语诸族众,始为腋集之行。因岁欠囊空,工不巨而费殊不济,乃募化乡邻者,随其量力布施,功幸告成。立见奔泉无阻,比匪潜踪,游旅有康庄之羡,邻里无肆掠之惊,是皆乐善诸君子之盛举。特书其事于石。光绪三十年
改道后的路,坡缓而捷,朱家人又在龙门(俗称歇垭子)设立幺店子,为商旅、背二哥等提供茶水、打尖、住宿。
过往客商积极参与,捐资助力修路架桥。《修造穿云洞碑志》记载有本邑和过往客商二百三十人出资,时间是清乾隆二十八年。
■古道上的背二哥和幺店子
背二哥、商旅是古道上的主流。他们常年在道上走,走出了经验,几时出发、几时歇脚,在哪打幺台、在哪投宿,心里了然。
朱如顺就是背二哥的一员。不到十九岁就加入以三叔为头的背力队伍,总人数有二十个,都是本家和附近刘家、张家、聂家的青壮劳力。每次出去的人数要根据货物的多少而定,一般要十人以上才出行。人多,一是可以互相照顾,二是不怕“棒老二”(土匪)。
说实话,干这一行,光有蛮力还不行,还要有“眼水”,观天知气候,以便进退;听声响防敌情、察行人看有无“探子”。背二哥又叫背老二,为啥子离不开“二”呢?因为干这行是出不了头的。
初次上路,朱如顺准备了六双草鞋一双布鞋,用天平背架子,只背了一百二十斤货物,三叔他们背的达二百斤以上,并详教他“趟路”。这里面道道多:上坡要蛇行,下坡要稳准,有青苔的地方脚要打横,脚指要用力爪地,下陡坡时要侧身,以防背架子的脚碰到后面的梯坎,失去平衡就是一个“倒栽葱”,“阎王扁”就不知有多少人畜被阎王请去了。
背二哥在道上走,很是寂寞。遇到大姑娘、小媳妇定会去挑逗一番,挨一顿臭骂,不怒反喜,因为背上轻松了许多。没有人烟的时候,三叔就要求挨个唱歌,或编编摆摆讲荤段子,实在讲不出来的,就讲和老婆干那事的细节和感受,目的就是换个轻快的脚步。
背二哥是出去挣钱的,不是花钱的,“紧不过钱袋子,松不过冒耳头”是三叔挂在嘴边的话。他们吃住简单,自带火烧馍、喝山泉水。住幺店子时很勤快,帮老板劈柴、扫地,以换取一大盆热水烫烫脚。吃饭就是一碗冒耳头,也叫打尖,里面红苕、洋芋、包谷、高梁、南瓜等占绝大部分,菜就是米汤煮萝卜、南瓜、毛皮洋芋。盐放得很多,老板说他们汗水流得多,需要多补充一点盐,其实就是为了经吃。睡觉就滚二十几个人的通铺,盖的是连成一片的大铺盖。快到目的地时,三叔就要求换掉草鞋,衣着要整洁,精气神要足,不要让城里人看扁了,这也是便于找到往回背的活路。
往北方背货,一般都是山货:茶叶、盐巴、木耳、银耳、蚕茧、生漆、核桃、包谷等。背回来的货有:日用品、棉花、棉布、煤油等。出门多了,背二哥会把外面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讲给院子里的老老少少,把买到的新奇物品送给大家,就成了见过世面的人。
■古道石刻“还我使君”
汉壁道上,有一离壁州治所不远,西去巴州的支线,名曰渡头铺。崖壁上刻无识无款四大字“还我使君”,数百年来,无人知晓是谁刻、为谁而刻。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为使君,汉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唐武德八年置壁州,天宝元年改为始宁郡,乾元元年复为壁州,先后长达448年,领诺水、广纳、白石、太平(后改为东巴)、符阳。《旧唐书》《新唐书》没有详细记录官员的任免,郁贤皓先生从史料、拓片、碑记、诗词中,概括出任过刺史的名录,著有《唐刺史考》。而任过壁州刺史的仅能找到19人,朱庆余就是其中的一位。
朱庆余《送壁州刘使君》:
王府登朝后,巴乡典郡新。
江分入峡路,山见采鞭人。
旧业孤城梦,生祠几处身。
知君素清俭,料得却来贫。
竹鞭即用竹根制作的鞭子,用途是驱牛策马。《(道光)通江县志·食货》:“唐时邑产竹马鞭,名极四方,为朝中贡品,人争得壁州鞭为荣。”从诗中可以读出,这位使君清廉执政,创品牌“壁州鞭”,畅销全国,深受达官贵人喜爱,也为当地人带来实际效益。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这首《酬元九侍御赠壁州鞭长句》是公元810年,元稹因与宦官刘士元争夺驿站的厅房大打出手,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时,刘禹锡为了褒奖元稹不屈服于阉竖淫威,特意赠给他一只文石枕和一首七律,元稹回赠了壁州产的马鞭和一首答诗。刘禹锡接到元稹的酬赠后,即作《酬元九侍御赠壁州鞭长句》,这首诗通过咏鞭赞扬了元稹的品格,表明了诗人的情操。
元稹回诗《刘二十八以文石枕见赠仍题绝句以将厚意因持壁州鞭酬谢兼广为四韵》:
枕截文琼珠缀篇,野人酬赠壁州鞭。
用长时节君须策,泥醉风云我要眠。
歌眄彩霞临药灶,执陪仙仗引炉烟。
张骞却上知何日?随会归期在此年。
渡头铺“还我使君”石刻是邑人为怀念刘刺史而作?还需要进一步考证。不留名,是否为规避猜忌,不得而知。
■古道上的“甑子坟”
诺水河镇潮水坝聂家坡有一处恢弘的墓园,碑文由状元撰文,榜眼丹书,省议员客串。
甑子坟,三墓三碑,碑高4米、宽1.5米,墓冢用石条圈成圆形,高2米,像蒸饭用的甑子,俗称“甑子坟”。修建时间为1931年,墓园石料铺地,左右有石人、石马,石料全是花岗岩,“文革”时右碑和石人石马被毁。碑的正面书写:张受之封翁暨原配朱儒人合葬生圹志铭。
张受之乃前清贡生,杏林高手,川中名医。碑载:“公明敏嗜学,有大志,文试辄高等,观察使黄公极称之,咸以大器期许焉。……有余力,则以读医与堪舆书精习之,以为为人子者所宜也,亦以其术廉济人。居常为乡里排忧解纷事甚多……推私则广施与。邑宰屡以事褒奖,皆不受。”
骆成骧,资中县人,清朝最后一科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山西提学使等。
李承恩,字廷育,一字召南,晚号树棠。生于1850年,通江县杨柏乡潜龙沟人。18岁中秀才,清光绪丙子武举人,光绪十六年武科榜眼及第,被封为“御前头等侍卫”“乾清门行走”兼“颐和园万寿山东西陵事”之职。八国联军入侵后,因护驾有功,简任湖南澧州参将,钦加“提督衔”,头品顶戴,授湖南常德镇总兵。在镇八年,历任两朝。宣统庚戎,屡召赴京,因念国事日非,力以老辞,弃官回乡。李承恩虽名列武科,尤能善书,笔据颜鲁公,神骨必俏。1921年病逝,寿享71岁。
周炳文,别号壁光,清同治五年(1866)出生于今麻石镇瓦尖山村,光绪三十二年(1906)丙午科增生,壁山书院教习。民国二年(1913)推选为四川省议会议员。任期内,知其清廉正直,推派任罗江县征收局长,清理漏额丁银。民国九年(1920),周炳文出任通江县劝学所所长,后改任县视学,民国十三年(1924)任通江县教育局局长。民国十六年(1927)秋,在县城梓橦宫(今县人武部驻地)开办通江县初级中学并首任校长。
张受之与周炳文同为家乡才俊,理当熟络。周炳文任省驻会议员时,交好驻成都的骆成骧。由碑文推测,天命之年的张受之欲立生圹,条陈其人其事找到周,周又找到骆。于是,一座由省议员客串、状元撰文、榜眼丹书的墓碑矗立在汉壁道旁。此碑文笔并茂,雕刻精良,珠联璧合,堪称一绝。
■古道重镇毛浴
荔枝道上有兵家重镇毛浴,扼县东、县北水陆交通要冲,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呈半岛状,是古道上最繁华的水码头之一。明末设总兵府,清康熙三年设守备署,民国初年置毛浴乡。1932年底,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置赤江县及毛浴镇于此。1934年11月1日至9日,红四方面军在此召开了连以上干部参加的全军党政工作会议,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等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出席了会议,讨论了当时的形势与任务,总结了反“六路围攻”以来的政治工作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训词,成为“红军精神”的精髓。街道沿两岸,现有明清以来各种遗址数十处。
古镇一位老人回忆:“1932年,我9岁,红军来了,我是个‘红小鬼’。红军‘反三路围攻’后,毛浴正式建立中共赤江县委、赤江县苏维埃政府,将毛浴镇上城门至曾家坝命名为马克思街,上城门至中街水巷子为恩格斯街,中巷子至下城门为列宁街。1933年2月,红军总医院迁驻毛浴镇,于镇后和镇外新设七幢病房,接收病号八百余人。红四方面军在‘反三路围攻’中,与敌二十九军第二师在赤江县背后的鸡子顶交火,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川军包围击溃,活捉敌团团长曾亚伟和三连连长,川军伤亡达三百余人,取得‘鸡子顶大捷’。”
■通江境内的荔枝道
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为爱妃杨玉环嗜新鲜荔枝的爱好,建起一条运送荔枝的通道“荔枝道”。通江的龙凤、洪口、澌波等乡镇就位于驿道上。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道明了荔枝的作用。杨贵妃与荔枝的话题虽是唐代荔枝北运进贡的副产品,却给荔枝道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今也成为荔枝道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巴山南北的川东北、陕南,历史上盛产茶叶,号称秦巴茶区,其中巴州、南江、通江等县和达州统称“川东北茶区”。四川还是重要的盐产地,明清两代禁止私贩盐、茶,大路均设关置卡,严行查禁。正德年间,米仓道设巡检司,凡贩私茶和盐者同罪,于是商贩就利用荔枝道,越老林、绕关卡,私贩盐、茶。学者蓝勇据《资治通鉴》卷一八四《隋纪八》的记载,认为隋末义宁元年(617)左光禄大夫李孝恭从金川(今安康)入巴蜀招抚山南,即是取此道而行。
史载隋唐时期中国气候温和,四川出产荔枝,主要集中在巴州、壁州、通州、涪州一带,即四川东北部地带。公元1110年和公元1178年经历两次大冰冻,北宋时开始变冷,南宋尤冷。四川东北部地带的荔枝被冻死,荔枝生长地南移岭南。《旧唐书》卷三九·志第一九·地理二载:壁州在京师西南一千八百二十二里,壁州荔枝在2日之内即可运达长安皇宫,换来妃子欢乐的笑声。
荔枝道虽因荔枝北运而得名,但由荔枝所折射出的南北文化交流并不是从唐代才开始。新石器时代晚期,荔枝道就开始了其早期形成发展的历史,是当时关中通往巴蜀的重要通道,也是秦、巴、楚文化交融之所,还是古代先民南北迁徙的一条重要通道。通江处在荔枝生长地和转运道的节点上,拓宽了经济文化交流的范围,丰富了县域经济文化的发展。
■古道要隘得汉城
得汉城又名安辑寨,位于永安镇得汉城村山上。得汉城四周皆悬崖陡壁,高30余米,海拔400余米,三面临涧,背靠群山,四面陡峭。东临大通江河,南北皆为深溪,东南下长岭陡落,形如蜂腰,独西南二径,凌险转折而上,诚一夫当关之势,其上平行,可容数万人。《蜀中名胜记》记载,刘邦为汉中王,招募賨人,平定三秦,国相萧何留守巴蜀,并以得汉城为根据地储粮屯兵,汉高帝据此以通饷道,击败西楚霸王项羽,灭楚兴汉而得天下,故此名为得汉城。
得汉城形如乌龟,它背靠群山、东临大通江河、南北皆深溪、四周皆30余米高的悬崖陡壁。因其地险峻扼秦蜀咽喉、雄镇巴西要冲,得汉城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上几次波澜壮阔的抗争都与它结缘。
得汉城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川东北地区重要的军事重地,南宋淳佑二年(1242)蒙古宪宗蒙哥率兵侵略四川,兵分三路沿长江全线向宋军发动进攻,四川安抚置使余玠实行“依山筑城恃险拒守”的山城防御体系的战略方针,授都统制张实躬率将士,因险垒形,储粮建邑,堪称南宋四川“抗蒙八柱”之一。清嘉庆三年为避白莲教,通江县衙曾迁于此。1932年红四方面军入川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得汉城成为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维埃政府的主要后勤保障基地,红军曾在此设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军电台、彭杨军事学校、保卫局、造币厂等机构。
得汉城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而且还有十分浓厚的文化积淀。得汉城题联书匾多至一千余言,当时社会贤达、名流学者争相唱和,石刻布满山崖,是研究通江文化和川东北民俗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向佺,通江县芝苞乡人,宋宝庆元年(1225)乙酉科举人,力能举牛过头顶,武艺超群。初任山西平阳刺史,继任江西吉州刺史。端平三年(1236)十月,蒙军大举侵蜀,四川大部州县被陷,向佺调任巴州知州。向佺抗御蒙军有方,屡立奇功,获“有勇且略,独守孤城”诰封。宝祐六年(1258年),蒙可汗以重兵击四川,从两翼进攻,洋州失守,向佺在檬坝塘激战中以身殉职,被砍去头、手邀功请赏。理宗皇帝赐以金头银手予以厚葬,谥号“黑都五通”,先后建墓于得汉城和坟头坪。《(道光)通江县志》载:“明英宗天顺年间,治南虎台溪上建龙翔庙以祀向佺。”“治城南岸旧有四贤祠,即唐宰相郑畋,明监察御史向翀,通判向阁,其一即公也。”
閱讀更多 無線巴中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