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孩子上幼兒園卻“丟了”玉墜,奶奶大鬧後,結果孩子被“勸回”了

孩子去幼兒園前,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一些生活技巧,方便孩子適應學校生活。家裡的老人們,都會有一點"迷信"。尤其是小孩子上幼兒園,在他們心中這是孩子第一次真正的遠離家人。


孩子上幼兒園卻“丟了”玉墜,奶奶大鬧後,結果孩子被“勸回”了

有的孩子,從小身上帶著家裡人給求來的護身符,這其中包含著大人們對孩子的愛。其實,護身符是一個寄託,真正能夠保護孩子的,是教會孩子變得懂事。

讓孩子能夠變得獨立,並且保護自己的利益。奶奶給上幼兒園的孩子買了一個玉墜,卻沒想到玉墜"丟了"。脾氣火爆的奶奶直接大鬧幼兒園,結果卻是自己家孩子被"勸退"。


孩子上幼兒園卻“丟了”玉墜,奶奶大鬧後,結果孩子被“勸回”了

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奶奶花重金買了一個玉墜,祝福孩子健康長大。卻沒想到孩子頭一天上學回來,脖子上的玉墜就不見了。問孩子玉墜怎麼沒見了,他卻只是哭喊。

奶奶趕緊帶孩子去幼兒園,問老師孩子的東西怎麼丟了,老師也表示自己沒有見到。奶奶一直說是老師把孩子的東西給偷了,在學校也沒有找到。

孩子上幼兒園卻“丟了”玉墜,奶奶大鬧後,結果孩子被“勸回”了

老師表示自己根本沒有拿小朋友的東西,最終幼兒園給孩子奶奶賠了錢。而之後老師們整理孩子們午睡的被褥時,發現了這個玉墜。

趕緊告訴孩子家長,這才證明了老師的清白。隨後,幼兒園方委婉的勸退這個孩子。

孩子上幼兒園卻“丟了”玉墜,奶奶大鬧後,結果孩子被“勸回”了

因為知道孩子們很難保管好自己的東西,因此很多幼兒園直接禁止家長們給孩子戴一些貴重物品。

防止孩子們玩耍時不小心丟失,而引發誤會。並且他們對於這些物品,沒有一個認知,有些人一鬨騙,孩子們就有可能上當。

正是因為太多孩子經常丟三落四,以至於家長們在給他們買學習用品時,都得"留一手"。

孩子上幼兒園卻“丟了”玉墜,奶奶大鬧後,結果孩子被“勸回”了

一些媽媽在買作業本時,經常時批量購買,就害怕他們一不小心就丟了。還得日常給他們的小書包中,每一件物品都多備一件。

家長們要告訴孩子,自己的東西要看管好。並且一定要教育好孩子,對於自己物品最好做到經常整理。家長們可參考這幾點:

第1、 讓孩子經常盤點自己的東西

小的時候,最容易丟失的就是鉛筆,很多人都有過借筆的經歷。家長們會經常查看孩子的書包,看他們是不是缺東西。卻沒想到,前一天晚上剛放好鉛筆,第二天回來書包裡又是空空如也。

孩子上幼兒園卻“丟了”玉墜,奶奶大鬧後,結果孩子被“勸回”了

不要看到孩子書包中東西沒了後,就直接質問孩子。先詢問下孩子,是否有人欺負他,書包中的筆怎麼都沒見了。

有的孩子是因為不細心,放學的時候忘了帶走自己的東西。家長們要告訴孩子,學會盤點自己的東西。如果記不清楚,可以列一個清單。

回家的時候,媽媽可以再次查看下,如果沒有東西缺失,一定要誇獎寶貝。給孩子獎勵,讓孩子知道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孩子上幼兒園卻“丟了”玉墜,奶奶大鬧後,結果孩子被“勸回”了

這樣更能夠促進孩子的思維邏輯,讓他們懂得管理自己的所屬物品。

第二、把自己的東西,都歸納好

好東西要分享,這是很多家長經常給孩子說的一句話。其實,不如說是讓孩子和夥伴們分享著玩,而並不一定送給別人。

自己的東西,千萬不能弄丟了。平常和孩子一塊玩玩具以後,監督孩子擺放好自己的玩具。

孩子上幼兒園卻“丟了”玉墜,奶奶大鬧後,結果孩子被“勸回”了

對於孩子們,家長們要教育孩子,必須把自己的東西放好;也可以在他們丟失東西后,詢問孩子放東西的位置,並且最後一次看到這件物品是在哪裡。

讓他們知道,歸納好自己的東西,這樣下次使用的時候,就不會出現找不到的情況。各位家長們,你們家孩子可以歸納好自己的東西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