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湖南疾控抗疫娘子軍,譜寫新冠戰"疫"最強音

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湖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上,有一支披荊斬棘守望明日之晨曦的"娘子軍",她們不愛紅妝愛武裝,在一線抗疫的實驗室裡,巾幗不讓鬚眉,她們沉著、冷靜;耐心、細心,她們不畏艱險、衝鋒在前,在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裡留下了她們英勇追擊病毒的英姿……

他們就是佔據了微檢科大半江山的17個女性成員。她們穿起防護服後,義無反顧地挑起抗疫重擔,做起病毒檢測實驗來,心思更是縝密清晰,完全不輸錚錚男兒!

湖南疾控抗疫娘子軍,譜寫新冠戰

湖南疾控抗疫娘子軍,譜寫新冠戰

2019年12月以來,從武漢市陸續爆發直至傳遍全國的這種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比當年的SARS更狡猾更聰明,不到一個月就傳染了1000多例病人。作為與湖北交界的湖南省,疾控人迅速嚴陣以待,不敢輕敵。

微檢科的科長湛志飛及時組建了"新冠病毒檢測團隊",這個團隊裡,就以娘子軍為主要力量,她們在萬家團聚、爆竹聲聲的春節假期之時,就開始了生物安全培訓以及病毒檢測實驗培訓,24小時輪流值守。

這間實驗室,除了在疫情前期完成了所有陽性病例標本的確認;還在疫情的快速增長期,及時指導並培訓了湖南14個地市CDC微生物實驗室總計約4萬份病毒核酸檢測。即使在當前疫情連續零增長或低增長的平臺期,實驗室仍然在進行恢復期病人以及疑似病人的核酸檢測,血清學抗體的實驗,甚至大便肛拭子和尿液的病毒核酸的進一步提取與研究,以期為疾病的傳播發展模式提供更多的實驗室依據。

湖南疾控抗疫娘子軍,譜寫新冠戰

這支檢測團隊裡的娘子軍們,冒著隨時可能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做著跟病毒短兵相接的最危險的工作。說是戰士,但她們其實也是一群平凡的人,她們也是母親、是妻子、是女兒……只是在這個抗疫的特殊時分,不得不暫時告別生活中的角色,忘記自己背後的牽掛。

防護裝備加身,進入BSL-2實驗室,她們就變成了全副武裝的兵,更不會有一絲一毫退縮,一心只想著如何儘快獲得準確的實驗結果,跑贏這場與病毒的賽跑——讓疑似病人第一時間確診,為疫情防控爭取寶貴時間。

湖南疾控抗疫娘子軍,譜寫新冠戰

呼吸道病毒組的李芳彩,是“70後”的大姐姐,平日裡無論是打針、抽血、採樣、實驗樣樣都是一把好手,對年輕的同事們也是傳幫帶、關愛有加。萬家團聚的大年三十,她與賀子翔就已經在實驗室裡穿脫防護服實驗進行了三輪體力活。

三輪實驗做完,已經到晚上11點多了,為了讓第二天工作的同事能有個無菌、清潔的環境,她還細緻耐心地把每一個醫療垃圾高壓滅菌,用84擦拭桌面和地面、用過氧化氫噴灑空氣,紫外燈照射,每一個步驟都仍舊認認真真做完。直到凌晨12點鞭炮聲響起,她才想起家裡還有在等著自己吃團年飯的家人。

但比起年輕人來,李芳彩的體力經常要扯她的後腿,儘管她從來沒有抱怨過,穿著厚厚的雙層防護服,戴著令人缺氧的N95口罩,雙層手套,每一輪實驗四五個小時的時間過去後,本就疲憊不堪了,她的老腰更是覺得快要斷了一般。

即使湖南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經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標本量減少,但由於新開始的血清抗體研究ELISA試驗,用的新的試劑盒和新的方法,她仍然需要經常進入實驗室檢測。記得第一次使用一種同時檢測的IgG和IgM的試劑盒後,儘管自己已經完成了上午的一輪實驗,可以出去休息了,但由於擔心後續的檢測團隊沒有經驗,為了讓檢測更順利地進行,即使過了吃飯時間,李芳彩硬是沒捨得脫掉防護服出來,就在實驗室裡等著下一輪的娘子軍們。跟她們認真仔細、共同完成了第一批標本的檢測,才終於放心地從實驗室裡出來休息了。這時候,她才終於皺起了她的眉頭,露出滿臉印痕的臉。

湖南疾控抗疫娘子軍,譜寫新冠戰

陳雨,腸道病毒組成員,平日裡做病毒核酸的分子生物學實驗,也是她碩士研究生時期的專長。春節期間,她原本計劃去探望在海南過年的父母,好好給自己放個假,但看到新冠病毒的疫情主要靠核酸檢測來確診,這也是自己最能發揮作用的時刻,深深覺得自己重任在肩,於是早早把飛機票也退了,跟爸媽說了抱歉,從春節起就一直留守在長沙到現在。

因為決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擊新冠疫情的戰鬥中,從大年初二值班起,陳雨就自動與所有親戚朋友隔離了,想著自己比起科裡有孩子的同事們更加沒有牽掛,甚至還主動報名了去湖北援助疫情。因為年輕,陳雨凡事都是搶著幹,上午、下午、晚上三班倒,經常會主動跟別的組交換成夜班。時間長了以後,這樣不規律的工作時間嚴重影響了健康,她自己都沒發覺,心臟越來越不舒服了,只偷偷準備了硝酸甘油在口袋裡。每次準備長時間的試驗之前,就偷偷吃點再進實驗室,這些她都一直瞞著沒說,還是跟她同組的李世康無意中發現以後,才知道了她這個秘密。可她還一直笑著解釋:"沒事,就是最近累了點,預防一下,等這週末睡個好覺就沒事了。"

湖南疾控抗疫娘子軍,譜寫新冠戰

周帥鋒,在讀博士,中國CDC病毒病所馬學軍研究員的弟子,腸道病毒組成員。周帥鋒的老公一直在外地醫療部門做技術支持,7歲的女兒和身體不太好的父母,都是周帥鋒一手照顧,博士的課題本來就很繁重,工作也需要她獨當一面。今年過年,她原本是可以跟老公一起回老家團聚休息的,也是因為突發的疫情,從大年初一起,就與夏昕在長沙值班堅守,上午、下午各進行了兩輪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實驗,之後一直是檢測團隊裡的中堅力量。

2月下旬,周帥鋒的父親住院了,甚至一度被醫院下了病危通知,她卻一直隱忍著沒有告訴同事,該輪值的時候,從不推拒;自己則是利用工作間隙,在醫院和實驗室之間兩頭奔忙。當湛志飛科長從其它同事那裡得到此消息的時候,關切的問她,並且準備把她從新冠檢測團隊裡面撤下來找別人替換時,她仍然堅定地說,不用了。她說,每個小夥伴都有要忙的事情,不需要替換,自己仍然可以扛過去。

湖南疾控抗疫娘子軍,譜寫新冠戰

陳帥,微檢科一名平凡的微生物檢驗師,卻是最不平凡的"戰地攝影師"。作為科裡的通訊員,除了日常的新冠檢測實驗,還需要額外負擔起科室宣傳的工作,記錄下大家在實驗室工作的影像;常常上午還在實驗室與病毒短兵交戰,下午沒來得及休息,就帶著她的長焦相機又進了實驗室。

由於生物安全的原因,不能進入實驗室核心區域,只能用長槍大炮隔著實驗室的雙層玻璃,尋找時機、找好角度搶拍。一輪好的拍攝下來,一點也不比做實驗輕鬆,每一幅圖片都完整記錄了同事的汗水和英姿,唯獨卻沒有拍到經常加班做實驗的自己。

由於住得離單位近,陳帥經常主動加晚班。大年二十九的時候,她就跟兩位科長一起進入了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加班到了凌晨。她還通過她的攝影機,讓更多的人有機會見到了厚厚防護服下最真實、樂觀的檢驗師,讓更多人瞭解了疾控人和他們的實驗室。

湖南疾控抗疫娘子軍,譜寫新冠戰

螢燭末光,增輝日月;塵埃之微,補益山海。

微檢科的紅色娘子軍團裡,每一個人的背後,都有著平凡卻令人感動的事蹟。

湖南疾控抗疫娘子軍,譜寫新冠戰

時局再艱難,疫情再嚴峻時,微檢科的娘子軍們也都一直都在互相鼓勁。她們既是同事、戰友,更是姐妹、家人…… 她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是彼此的後盾與支撐。

湖南疾控微檢科“紅色娘子軍團”,必將譜寫新冠戰"疫"最強音!

記者:陽瑜

通訊員:張亞娜、夏昕、陳帥

湖南疾控抗疫娘子軍,譜寫新冠戰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湖南電臺“馬欄山新聞”頭條號↓↓↓

湖南疾控抗疫娘子軍,譜寫新冠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