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三國景點遊—綿陽平武縣江油關

三國時西蜀江油關是個藏在深山的彈丸之地,但卻因它的失守導致了蜀漢的滅亡,因此它又是個歷史重地。公元263年,魏國兩路大軍攻蜀,滅蜀大戰由此展開。

三國景點遊—綿陽平武縣江油關

江油關在綿陽市平武縣南壩鎮。由於只有從江油市來這裡最為方便,一直誤以為隸屬江油市。

三國景點遊—綿陽平武縣江油關

江油關位於陰平古道和松潘到南壩鎮道路的交匯處,又是涪江通航段的起點,這樣就扼住了自西北而來的陸上通道和水上通路。

三國景點遊—綿陽平武縣江油關

江油關其實是一座城,城的北面有一座關樓,名為江油關。這個名字取自“江由此出”的意思,即江由,後來叫成了江油。

三國景點遊—綿陽平武縣江油關

關內地勢平坦,且靠近水源,便於長期堅守。關外三座大山、兩條急流環繞,是禦敵天然屏障。

三國景點遊—綿陽平武縣江油關

當年,魏國鍾會統率的一路10餘萬大軍,攻取漢中,沿金牛道而下,直抵劍閣,被蜀將姜維拼死阻於劍門關下。

三國景點遊—綿陽平武縣江油關

由徵西將軍鄧艾統率的一路,走的是七百餘里渺無人煙的陰平小道,途中在摩天嶺被陡峭的山谷阻隔。鄧艾帶領將士身裹毛氈從摩天嶺上翻滾而下,三萬人摔死過半,餘下的人如神兵天降般來到江油關前。

三國景點遊—綿陽平武縣江油關

蜀國守將馬邈大驚欲降,其妻李氏苦勸丈夫決一死戰,馬邈不聽,李氏遂咬破手指寫下血書自縊身亡。馬邈獻關投降後,鄧艾得以順江而下,攻克綿竹、陷落成都,滅了蜀漢。

三國景點遊—綿陽平武縣江油關

站在涪江大橋旁便可看到江油關關口左邊是刀削壁立、直入雲天的陡崖,關口右邊是鄧艾滾氈而下的左擔山餘脈,真是一夫當關萬夫無奈的絕險之處。

三國景點遊—綿陽平武縣江油關

涪江大吊橋

三國景點遊—綿陽平武縣江油關

有一出京劇《亡蜀鑑》,說的就是這個故事。江油守將馬邈見兵敗國危,意欲投降,其妻李氏曉以大義,苦口勸諫。馬邈佯為應允,暗地開門降魏,李氏憤而自盡。

三國景點遊—綿陽平武縣江油關

此劇也叫《江油關》《李氏殉節》,由程硯秋先生改編並首演。首演之時,正值日寇侵華,國民政府採取不抵抗政策,程乃演此劇,以抒公憤。

三國景點遊—綿陽平武縣江油關

劇中李氏規勸馬邈時的唸白及唱腔,情真意切,義正辭嚴;最後來說自刎前與嬌兒訣別時的大段唱腔更是充滿了激情,盡訴不堪亡國之辱的一腔憤懣。因此,只演出兩場,即遭禁演。

三國景點遊—綿陽平武縣江油關

群山疊嶂,險峰陡立,方圓區區幾公里的壩子中,這座巍峨挺立的關樓,默默承載著流傳幾千年的歷史故事,令我感慨萬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