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宅家防疫,北京特级校长的这三句话令人深思

宅家防疫,北京特级校长的这三句话令人深思



在亲子关系中,“我的眼里只有你”,虽然是孩子享受极致父爱或母爱的幸福,但也常常是令人窒息的爱的枷锁。防疫期间,孩子和父母都有漫长的时间共同宅在家里,在面面相觑中,“我的眼里只有你”就逐渐演变成了“越看越不顺眼”,家庭内战一触即发。


为了他,歇斯底里



很多家长瞪大眼睛看着自己的孩子,事无巨细地高度关注自己的孩子,当家长的眼里只有孩子时,孩子的一切都被无限放大,孩子的每一个小缺点都被放大到家长不能承受之大,于是家长就变得歇斯底里,在歇斯底里中,亲子双方都濒于崩溃。


为了他,若即若离



其实,回想我们小时候,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或者由于父母工作生活繁忙,我们的很多小缺点都没能进入父母的法眼,因此我们就小确幸地自在愉快地长大了。因此,孩子的缺点没有那么不可饶恕,假若我们能主动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份距离能帮助我们忽视掉一些不必要看到的小缺点,才能保持母慈子孝的亲子气氛,才能给孩子自由呼吸的自主成长空间。若即若离,不是真的疏离,而是保持维持良好氛围的适度距离。


为了他,举重若轻



确实,孩子有时真的会出现必须干预的严重问题。问题越严重,越要认真对待。认真对待的前提是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思考对策、审慎行动。每一个严重的问题,都不会仅仅是孩子的责任,其根源一定有父母的责任;每一个严重的问题,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个严重的问题,都不可能药到病除,都得有抽丝剥茧的耐心。因此,假如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确实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好采用“举重若轻”的办法认真解决。


为了他,若无其事



一个朋友的儿子非常优秀,身心健康,成绩优异,大家向孩子的母亲取经。孩子妈妈的回答颇有深意:我没有为儿子阅读过任何一本育儿书,但是我读的每一本书都是为了儿子的成长。我针对自己的心理问题阅读了很多自我救赎的书,我知道最好的育儿方法是给他一个身心健康的妈妈。


一位心理学教授自从女儿出生后,就开始帮助女儿在将来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但是教授的方法不是教女儿提前学习算术,而是“在她玩的时候,不打扰她”,因为“专注”的品质是取得优异学习成绩的基本前提。


相反,我们常常看到很多看似重视孩子学习的家长,天天咋咋呼呼地训斥管教,日日絮絮叨叨地扰乱心性,最终气没少生、钱没少花、力气没少费,孩子的学业成就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研究表明:在提高孩子学业成就的影响因素中,父母对孩子的“期待”的作用远远大于父母对孩子的“监管”的作用。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家孩子天天管也不见长进,人家的孩子不用管就那么成器?


总之,防疫期间,亲子共同“宅”在家里,千万不能崩盘哦!


把对孩子的过度关注放进“若”里吧——若即若离、举重若轻、若无其事……


文| 曹彦彦(北京市特级校长、北京市大峪中学校长)

内容来源| 门头沟教育;“京城教育圈”获作者授权转载


宅家防疫,北京特级校长的这三句话令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