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流量如何成为“腕儿”?

流量如何成为“腕儿”?

关注 『娱姬电影』▲ 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偶像失声”四个字,从肖战事件上升到了全娱乐圈偶像层面。


饭圈恶臭,也再次被推上众矢之的。


最近两天,我已经看到微博多家粉丝后援开始自查自醒。


如果用行业个例来纠正整个行业,让那些饭圈所谓的习以为常得到收敛,在长久看来,未必不是件好事。


昨天高晓松一席话,意在点醒这个时代的流量艺人。

流量如何成为“腕儿”?


但事实上,一个流量明星真正要走到“腕儿”这个阶段,也不是那么不容易。


“腕儿”的成长模式与如今打包式流水线艺人,相对还是有所区别。


不过即使时代不一样,艺人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成为一个“腕儿”。


我们娱乐圈真的没有清醒的偶像艺人吗?


偶像都在失声吗?


不是,有很多偶像的所作所为,完全可以引导娱乐圈的新艺人去学习。


偶像如何管理自己粉丝?


这个问题这几天被说的比较多。


偶像要流量,与粉丝有关,粉丝犯错,与偶像无关。


这无法发展成为一个真命题。


粉丝无法管理吗?


那就看偶像本人怕不怕脱粉。


偶像说的话,粉丝也不一定爱听。不听怎么办,就请他脱粉。


偶像对于粉丝的教导和管理就应该是这样的。


炎亚纶其实在对于粉丝的言论上很值得一些爱豆学习,行为规矩是偶像影响最深。机场、高铁、交通要塞造成的混乱,必须得艺人挺身而出教诲。

流量如何成为“腕儿”?


这个事情,不是没有成功的典范。


王凯,虽然是作品出名的,但当初也是一个流量。


王凯粉丝很多,也成立了自己的后援会。


有一次,王凯的后援会自作主张,粉丝要注册会员才能看到王凯的祝福视频,很多粉丝怕泄漏个人信息不同意就撕了起来。这个事情被王凯知道后,直接解散了粉丝后援会,一直到现在,王凯都没有官方后援会。

流量如何成为“腕儿”?


同样,王凯还拒绝粉丝接机和应援。并且身体力行写着拒绝,表明态度不让接机,粉丝接机直接黑脸不理会。得罪了很多站姐。


应援也是,王凯粉丝给工作人员和剧组应援,被王凯知道,自己掏腰包还给粉丝,以后粉丝就再也不敢了。


后来王凯的大部分粉丝都已经达成共识:抵制私生,除了公开场合,不与王凯见面。下面还有王凯粉丝的一个联合倡议,建议各家粉丝学习。(但我相信很多人做不到)里面提到了不接机,不转评机场图,不关注私生,遇到私生反黑,给王凯一个安心工作的空间。

流量如何成为“腕儿”?


真的规范不了粉丝吗?


只要偶像真的抵制,粉丝自己的权利有多大呢?


而这些全部都是在王凯爆红的时候所作出的举动。他所抵制的全部是流量,关注度,话题,热点,甚至是隐形的“商业价值”“钱”......


饭圈的规则,就是接机,流量。但他心里有自己的坚持,就无视规则,不被规则牵着走。


他拒绝粉丝后影响到自己了吗?


《大江大河2》还在开拍中,《孤城闭》马上要播,资源完全没受到影响。粉丝没减少,路人缘反而更好了。

流量如何成为“腕儿”?


流量明星像高晓松说的,真的不要只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光想着眼前的利益,根本就走不长远。


而且流量,要学会适当的隐藏,那不是其他粉丝眼中的“扑了”,反而是有了更多的机会。

流量如何成为“腕儿”?


不仅是偶像艺人,就连偶像直播李佳琦,都知道不搞饭圈的规则,劝自己的粉丝不要与他人争吵。

流量如何成为“腕儿”?


有意识有头脑,并能够看的长远很重要,不然一个主播走不了这么远。


偶像管理粉丝,很多人都觉得管不了......一个人怎么能管一群人呢?


但偶像之所以被称为是偶像,他本身是可以有引导作用的。


假如做不到,也不过是本人和公司手段不够强硬,舍不得人气,内心不够坚定罢了。


偶像如何看待同性文化和自我专业素养?


市场畸形,很多艺人是为了所谓的“红”而出演耽美剧,或者“同性恋”角色的电影。


而当这些艺人因此出名之后,却避而不谈从前。

流量如何成为“腕儿”?


为什么不谈?究竟是害怕什么?


其实内心里还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去正视“演员”这个职业。如果心里认可,坦坦荡荡,那么就不需要避讳。


当记者问段奕宏考虑演同性恋吗?


他的回答:“这有什么可考虑的呢?同性恋为什么不能去演呢?人物好,性格好,变性人也演。”

流量如何成为“腕儿”?


还有一个笑话。原本《霸王别姬》,陈凯歌想让姜文演段小楼,但是姜文想要演程蝶衣,觉得段小楼没有挑战,甚至觉得虞姬有挑战......

流量如何成为“腕儿”?


胡歌被问到演同性恋的角色,也是根据角色需要都可以尝试。

流量如何成为“腕儿”?


而刘奕君的这个采访,我建议所有人都看一下。张开宙导演的《他来了,请闭眼》,刘奕君在里面演一个反派。


原著里裴泽是有同性戏份的,但是因为审查原因,剧本改掉了,刘奕君觉得特别遗憾。他的回答是:“我完全可以把这个角色既演出双性恋的设定,又能通过审查,通过细微肢体的表现,那种说不清的东西,观众懂,审查也挑不出毛病。”最后一段他对于同性题材影视剧的见解也很通透。

流量如何成为“腕儿”?


其实,关于同性题材,没有什么特别需要避讳的。都是影视作品,演活一个人物才是最大的挑战。


像是胡军,他们对于自己曾经的同性作品,都可以拿出来讲。

流量如何成为“腕儿”?


不论是年轻艺人,还是有经验的演员,其实都是一样的。


因为提及同性作品会影响观众形象?影响戏路?影响代言?影响粉丝?


根本不会。


这对于一个想成为真正演员的人,根本就不算什么。


其实,认可多元文化,就是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偶像如何看待自己?


关于偶像流量的碎碎念。


中国的偶像明星真的不要学韩国媚粉那一套恶习。(不是一杆子打死,韩流也有好的方面)


但韩流在没进入中国市场之前,饭圈没有像今天这样。


我们国内目前在“按部就班”走向“腕儿”阶段的年轻偶像,发展比较好的基本都是学院派。也就是类似北影、中戏的毕业生,他们相对“选秀艺人”,好像更知道自己要什么,对自己的认识也比较清醒。

流量如何成为“腕儿”?


而纵观我国娱乐圈,走的相对长远,也有出色作品的,也是学院派偏多。(就内地来说)


这不是偶然事件。文化程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其实这也是学校老师所做的引导和传承。


不要相信所谓的经纪公司真的会为艺人做思想教育,为他规划,大部分经纪公司的眼里只有资本和钱。而学院派的老师,是真正像高晓松说的,希望这个行业好,所以更告诉这些艺人专注于行业本身。


所以流量与否,重要吗?在真正要走远,真正心里有行业的艺人眼里,不重要。


前几年电影盲目相信流量,后期亏的血本无归。如今资本盲目相信流量,很多品牌也吃了大亏。


“流量”的风险在影视剧、品牌眼里越来越大。流量明星真的是流星,一部剧刚火,下一部剧还没播就已经没声的艺人比比皆是。

流量如何成为“腕儿”?


而资本慢慢就会选择那些更“靠谱”的实力派,市场也就能恢复正常。


当饭圈影响不了艺人,更影响不了资本的时候,饭圈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不过目前这仍旧是一个美好的畅想,毕竟如今资本和流量之间还是“相互勾结”的关系。


但未来能不能做到,要看艺人自己,要看粉丝,更要看我们每个路人。


因为环境的好坏,与你,与我,都相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