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別人一惹你就惱,學會3招,輕鬆搞定情緒不受干擾

你是不是經常會因為受到別人的影響,而使自己被情緒困擾?


“心情莫名煩躁,做什麼事都心不在焉。”

“被領導批評,就會十分沮喪。”

“焦慮萬分,沒法集中精力工作。”

......

雖然心裡明白要怎樣做,可就是會被情緒牽著走。

因為情緒不會撒謊,它擁有足以控制我們的巨大力量。

有川真由美在《整理情緒的力量》書中指出:“人生能否過得順遂,如果說全取決於情緒,或許也不算嚴重。決定我們人生的,不是在我們身上發生了什麼,而是我們要用怎樣的態度去接受它們。想要完全活出自我而順著感情走,就會與現實或周遭的人產生摩檫。如果想要協調好自己與周圍和現實的關係,那必須整理好自己的情緒。”

一些成功人士的共同點,都是懂得善於整理情緒,協調自己的情緒和現實之間的關係,避免使情緒被牽著鼻子走。


那麼,今天我們就從以下3個方面,來探討如何使自己的情緒不受別人干擾。

首先,克服3種錯誤思維,4個步驟調整非理性思考方式;

其次,以情緒更新法改善情緒,避免情緒成為“提線木偶”;

最後,將問題與情緒分開思考,理性控制情緒反應。

別人一惹你就惱,學會3招,輕鬆搞定情緒不受干擾

01克服3種錯誤思維,4個步驟調整非理性思考方式

人的情緒為什麼總是容易被別人干擾呢?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和阿瑟.蘭格合著的《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一書中提出,主要源於3種錯誤的思維方式:

災難性思維(catastrophic thinking):就是把什麼都看成災難,甚至把不是災難的事情放大成災難。

具有災難性思維的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萬一...... 怎麼辦”。當他們準備去做某件事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萬一失敗了怎麼辦?”

比如去參加求職面試,他們會想到許多個這樣的問題:

“萬一我答不上問題怎麼辦?萬一面試官不喜歡我怎麼辦?萬一面試失敗了怎麼辦?”

在災難性思維的主導下,情緒自然會出現恐慌,使得精神崩潰,結果只會是不戰而敗。

絕對論者思維(absolutist thinking):就是習慣於把事情絕對化,“我應該......""我必須......"”非......不可“

這種人往往整天糾結於自己的想法中。“我應該做這件事,我必須和某人搞好關係,我非得到這個獎不可。”

一旦自己沒有達到目標,則會苛責不已,愁眉苦臉,陷入情緒的低谷。


合理化思維(rationalization thinking):這是一種對發生的事否認或不當一回事的拙劣舉動。

他們往往以這種思維形式出現:“這有什麼?”“誰會當回事?”“那又能怎樣?”比如說,沒有得到升職,馬上會想“誰在乎啊?關我什麼事。”

合理化思維容易使情緒走向另一個極端,抑制情緒產生任何反應,然後騙自己接受自己的行為。

如當我們的情緒被某人或某事所左右的時候,則會認為是合理的,而不想面對。

心理學家將這種類型的合理化稱為認知失調,往往使一些不好的行為合理化。


別人一惹你就惱,學會3招,輕鬆搞定情緒不受干擾


人的情緒發生變化,容易受他人影響,主要原因在於我們的思考方式。很多人面對困擾時,不能理性地去思考自己的言行。這種思考方式,我們稱為非理性思考。

就象我們在工作中,經常會有情緒被人或事左右的時候。如一個剛愎自用的上司或一個優柔寡斷的上司,往往會令我們無所適從。還有的時候,我們則會被事所困擾,不合理的任務、枯燥的會議、繁重的工作等,都有可能把我們的情緒攪得亂七八糟。那麼,這些影響我們情緒的就是我們的非理性思考方式。

我們應該如何來調整非理性思考方式,從而調節自己的情緒?

《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書中提出,當面對困擾自己的人和事時,可以通過4個步驟來調節情緒。

接下來,我們就通過實例來看如何實施這4個步驟的操作。

職場案例:忙閒不均,是職場上一種經常見到的現象。你工作效率高,又能幹,上司往往會佈置給你越來越多的工作,即使你已明顯感到工作量超負荷,但還是不斷往你這裡安排任務。可氣的是,部門裡的其他同事整天無所事事,悠閒輕鬆,還說你是能者多勞。

面對這種情況,產生情緒影響是必然的。那麼應該怎樣來調節情緒?

1、我該如何感受和行動?

  • 正確的:雖然感到自己吃了虧,但也無可奈何,還是先把工作做好;
  • 不正確的:非常氣憤和怨恨,動不動就發脾氣,跟上司說話不耐煩,對同事更是脾氣暴躁。

2、我有哪些非理性思考方式致使自己過分焦慮、生氣、抑鬱和容易譏諷別人?

  • 關於自己,有哪些非理性思考方式?

憑什麼我工作要乾的比別人多,這太不公平了;我太累了,不行,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 關於其他人,我有哪些非理性思考方式?

憑什麼別人整天悠閒自在,上司就應該多分配一些工作給他們。

3、我如何反制和回擊自己的非理性思考方式?

  • 我的工作比別人多,雖然這不公平,但犯得上把自己氣個半死嗎?是因為上司就必須分配均勻,還是我想要他公平一些?如果不公平,我有必要這樣生氣嗎?

4、我應該用什麼好方法來替代非理性思考方式?

  • 如果上司能把工作分配平均一些就好了,我希望他別把這個當做能者多勞。我最好找他溝通一下,談一談我的想法。如果他表示理解,同意更好地平均分配工作,那再好不過。如果他不理解,甚至漠不關心,那我再考慮下一步是不是離職。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按照這4個步驟,來調整自己的非理性思考方式,可以達到調節自己情緒,使情緒不被其他人和事所左右的目的。

別人一惹你就惱,學會3招,輕鬆搞定情緒不受干擾

02用情緒更新法改善情緒,避免情緒成為“提線木偶”

如果因為他人或事的原因,已經使我們的情緒變得很糟糕,怎麼辦?那就要想辦法來改善情緒,儘量避免情緒如“提線木偶”一樣,任意被他人所操縱。

任何情緒都不會自行消失,即使你不去理會,也絕不會自行排解。唯一的方法就是想辦法來改善情緒。

有川真由美在《整理情緒的力量》書中提出,用情緒更新法來整理負面情緒。

我們一般會認為行動、語言和思考方式,是由情緒引導的。也就是說,情緒在先。但實際上,按心理學的觀點看,情緒是在行動、語言和思考之後。

那麼,這裡我們就從這3個方面來更新負面情緒:

1、行動

不同的行動最終都會導致不同的情緒。比如說,你因為工作上的事情感到非常生氣,但是在與朋友聊聊天或去參加了聚會後,是不是感覺已經可以忘掉那些不開心的事了?

我們情緒不好的時候,完全可以通過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如運動、娛樂、整理房間,將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情上,為自己創造可以轉換心情的環境,以緩解不良情緒。

2、語言

心情不好的人大多會說一些消極的話,讓人更加變得煩躁不安、消極低沉,情緒也會愈發不好。

如果我們嘗試著多說一些積極的語言,也許會變得心情開朗。可以多從生活中尋找陽光的、積極的方面,再通過語言表達出來。

比方說,你接到了一項挑戰難度極大的工作,“這也太難了”,“我怎麼可能完成?”如果你一直這麼認為,那麼你的情緒也會隨之變壞。我們不妨反過來說:“這有什麼?簡單,能搞定。”這樣是不是感到心情不會那麼糟糕,而且也會覺得自己能行。

把最好的、最有希望的結果用語言表達出來,就可以描繪出美好的未來,心情自然也會豁然開朗。

別人一惹你就惱,學會3招,輕鬆搞定情緒不受干擾

3、思考方式

可能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無論怎麼努力轉換心情,無論事情過去多久,仍然會覺得“這樣還是不行”,怎麼也忘記不了那些不愉快的事。

遇到這種情況時,就只能改變思考方式了。放棄現在有所侷限的消極想法,從對自己有利的角度來解釋。

舉一個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例。假如你得知自己信賴的朋友在暗地裡中傷你,還洩露了你的秘密,你會不會感到很憤怒?肯定會。

你心想:我那麼相信她,竟然還出賣我。想著想著,不免怒上心頭。

那麼,我們可以換一種思考,試著問自己:我真正希望的是什麼?是想讓對方道歉,還是從此不想再和這樣的人來往了?

如果是想讓對方道歉,那就直接向她提出來;如果不想再來往了,那就直接不再來往就可以了。

這樣是不是就可以安撫住自己的憤怒情緒,慢慢地從這件不愉快的事中解脫出來。

情緒更新法的目的,就是通過行動、語言以及思考方式,來改善存在的不良情緒,使情緒不被他人所左右。

別人一惹你就惱,學會3招,輕鬆搞定情緒不受干擾

03將問題與情緒分開,理性控制情緒反應


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點事就會心煩意亂,這實際上就是習慣性地把情緒和問題放在一起思考。也就是說,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摻入了情緒。

比如說,我們在做一件工作時出了差錯。這個問題,可能會帶給我們許多不好的情緒。不妨暫時撇開問題,思考一下“我工作是想獲得什麼樣的結果?”結果當然是把這件工作做好做完美。

清楚了目標,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向,也有利於調整好情緒反應。

將問題與情緒分開的好處,就是能夠及時地把情緒反應控制在理性範圍內。

我們在工作中,是不是經常會有這樣的情緒問題:

因為過於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感到憂慮;當事情的結果不是我們堅持的那樣時而感到生氣;當我們得到不公平待遇時而感到憤怒,等等。

擁有這些情緒,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對,但關鍵是下一步如何去改善情緒、解決這些問題。那就要通過問題和情緒的分開,首先減少情緒對問題的過激反應,以避免情緒結果的惡化。

《整理情緒的力量》中提出情緒過激反應的3種解決辦法:

  1. 不要頻繁反應過激。比如,工作中與同事鬧矛盾,甚至發生爭吵,這是情緒反應過激。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想這是工作上的問題,還是想法把工作做好,沒必要鬧矛盾。如果已經發生了矛盾,那就避免再發生這樣的事。
  2. 降低激烈程度。如果已經發生了,最好心平氣和地去解決矛盾,不要爭吵。
  3. 不要讓過激反應持續時間太長。
    發生爭吵後,不要慪氣,多少天見面不說話,甚至老死不相往來。

將情緒反應控制在理性的範圍內,也是為了避免情緒受到人為地影響和操控,導致情緒出現惡化的結果。

別人一惹你就惱,學會3招,輕鬆搞定情緒不受干擾

結語:


人是感情動物,經常會受到別人的影響而使自己被情緒困擾。

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就好如“提線木偶”,往往是在被他人左右的情況下產生的。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讓自己的情緒不被左右呢?重點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首先,克服3種病態思維,4個步驟調整非理性思考方式;

其次,以情緒更新法改善情緒,避免情緒成為“提線木偶”;

最後,將問題與情緒分開,理性控制情緒反應控制。

通過這3個方面的解決方法,可以避免情緒困擾,從而達到控制情緒、改善情緒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