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聲聲慢·尋尋覓覓》|一首詞說盡1129年李清照的國恨家愁

說起李清照,不由自主地就讓人想起那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愛國女子,那個“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可愛少女,那個“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痴情女生。而最讓我們痴迷的詞應該就是那: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聲聲慢·尋尋覓覓》|一首詞說盡1129年李清照的國恨家愁

按照崇文書局出版的《李清照全集(詩詞文匯·編匯評匯校)》,《聲聲慢·尋尋覓覓》是李清照在1129年秋冬時候所作。詞中更多的是對天氣的抱怨,對亡夫的思念,以及對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的煩愁。然而要真正地讀懂這首詞,我們更應該的去從1129年發生在李清照身上的事情去尋找一些蛛絲馬跡。

1129年,李清照人生的轉折點

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舉入侵宋朝已經兩年多了,北宋變成了南宋,新朝廷仍然岌岌可危。在金兵的全境壓迫下,南宋一退再退,從應天到江寧,從建康到杭州,並把杭州升級為行宮。然而,上半年發生了苗劉兵變,下半年趙構被金兵趕到了海上,整個國家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同樣的在二月,趙明誠(李清照的老公,時任南京市市長)因為屬下叛亂,慌亂之中自己跳下城牆跑了,把老婆丟在了城裡,幸虧叛亂很快被鎮壓了,要不然李清照就已經成為階下囚了,不過夫妻的感情再次出現了一些裂縫。

《聲聲慢·尋尋覓覓》|一首詞說盡1129年李清照的國恨家愁

趙明誠被革職後,看著前線來勢洶洶的金兵,他們只能往南逃跑去往江西。路過烏江,李清照有感而發寫下了《夏日絕句》來諷刺自己的丈夫和國家,“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到貴池之後,李清照留在了貴池,而趙明誠單獨去往湖州赴任。而這一次,竟成永別,趙明誠因病死在了建康。

國勢危機,哪裡都不安全。1129年10月,李清照去南昌投奔親戚,結果11月金兵攻破南昌,李清照只得倉皇逃跑,為了給自己的丈夫正名,她就開啟了追隨趙構的模式,只是每一次都差那麼一點點,就是追不上,而身邊帶的東西在路途之中損失了一大半。

一個幸福美滿的小家庭,一年之間就支離破碎,老公過世,身邊的值錢的東西也大部分都丟失了,自己還在到處顛沛流離過著非人的生活,未來在哪裡還不知道。已經46歲了突遭鉅變一無所有,李清照百感交集悠然淚下,才有了這首《聲聲慢·尋尋覓覓》。

《聲聲慢·尋尋覓覓》賞析

晚上心煩意燥難於入睡,只能借酒消愁,以酒入睡。而到了白天又感覺時間過得很慢,何時才能夠到夜晚。李清照用這首詞,把自己的狀況描繪的入骨三分。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跟著趙構的行蹤已經尋覓了這麼久了,依然找不到他的身影,周圍都是逃難的,身邊沒有一個可親近的人。尋找找不到,陪伴沒親人,都是可憐人,國破家亡兵荒馬亂,有比這個更悽慘的嗎?

《聲聲慢·尋尋覓覓》|一首詞說盡1129年李清照的國恨家愁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冬春交替的季節,看似回暖了實則還非常冷,心情苦悶更難於入眠。起來找點酒喝,卻不知不覺地喝多睡著了,早上被那寒風吹醒,才發現又喝多了。一群大雁在空中盤旋著飛過,正在想著傷心的事情呢,卻發現,這群大雁似曾在北方看過,也似曾幫忙寄過家書,想家了,想他了。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菊花已經凋謝了花瓣堆積得滿地都是,還有誰回來採摘這凋謝的殘花。獨自坐在窗前,看著眼前的景象,何時天黑?年齡大了容顏不再,心中的那個他已經不在了,未來的路誰能夠陪伴走下去。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天空突然下起了雨,雨水順著梧桐樹上的葉子,點點滴滴落下來,不知不覺已經黃昏了。此情此景,一個“愁”字怎能說出我心中的種種苦悶和憋屈。

冰冷的雨滴、刺骨的寒風、凋殘的菊花給這首詞的開頭冷冷清清做了最好的陳述,再聯想起國家破滅、丈夫身亡、無家可歸這些事情堆積在一起,把“慘”和“愁”顯得更加突出。而生活中最為典型的時間慢、睡不著更是貫穿整篇,漫漫長夜,孤單一人,才是最為可怕。

詞裡詞外李清照的生活習慣

這首詞更多的是展示李清照個人的愁緒萬千,深入的挖掘以後發現原來不止如此。裡面也包含了李清照的個人生活寫照。喜歡喝酒、喜歡相思、喜歡發愁,喜歡菊花和梧桐,喜歡依靠窗前。除了酒,其他小女人有的形態李清照一樣不落全部都有了。

《聲聲慢·尋尋覓覓》|一首詞說盡1129年李清照的國恨家愁

酒算是李清照的最愛了,“

沉醉不知歸路;酒意詩情誰與共;酒美梅酸;未成沉醉意先融;忘了除非醉,香消酒未消;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等等詩詞裡面都能看出她對酒的熱愛之情“。三杯兩盞淡酒對她來說,隨意且經常為之的,特別是在這種情況下,不醉不休很是正常。

畢竟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做一個相思的小女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每天盼望著大雁寄回相思信。“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好把音書憑過雁”。沒事發愁算是李清照的常態了,“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載不動、許多愁;柔腸一寸愁千縷;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

《聲聲慢·尋尋覓覓》|一首詞說盡1129年李清照的國恨家愁

喜歡花是女孩子必須具備的特定,除了梅花,菊花和梧桐算是她的最愛了。“人比黃花瘦;梅定妒,菊應羞;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沒事依靠在窗前,依靠在樓前,也是李清照的一大愛好。“誰伴明窗獨坐;倚樓無語理瑤琴,倚遍闌干”。

所以在這首詞裡,我們看到了李清照一樣的在喝酒,一樣的在相思,一樣的在發愁。只是,愁緒更多,煩惱更雜,困難更大,無處消遣只能對酒當哭。

《聲聲慢·尋尋覓覓》的國恨家愁

一個“愁”字,引出了悽悽慘慘慼戚,引出了日不能思夜不能寐的悲涼氣氛,引出了國破家亡四處逃生地悲壯氣氛。我們在賞析這首詞的時候,再重溫一下1129年李清照所經歷的事情,就會更容易理解一些。

《聲聲慢·尋尋覓覓》|一首詞說盡1129年李清照的國恨家愁

詞裡的李清照,猶如一個怨婦,獨自一人愁緒萬千。自身經歷以及所見所聞在這個時候,都顯得冷清悽慘。輾轉反側難於入眠,只能借酒消愁一醉方休。醒來之後依然時間難熬心結難開,此時窗外的一切,都像是有了人性和她產生了共鳴,一起發愁一起悲歌。

詞外的李清照,四處奔波漂泊不定無處為家。國家沒了,皇帝在跑路;家庭沒了,丈夫已過世;住處沒了,到處流浪到處過。愁緒已經夠多了,還要幫已逝的丈夫正名,不能讓他含恨而終。而為了及時地跟上趙構的腳步,身邊值錢的東西都損失得差不多了,還要舟車勞頓拼命追趕。

因為戰爭導致了國家的滅亡,也導致了家庭的破滅。青州的老家被燒了,趙明誠在戰亂中也死了,收藏的東西一件一件地消失了。國仇家恨堆積在一起,對一個女生來說,更多的只能是愁雲籠罩心力交瘁。而如今,自己孤苦伶仃無人為伴,還要到處奔波為夫正名,壓抑更是無處消遣,只能壓在心中,融為詩詞。

結語

《聲聲慢·尋尋覓覓》|一首詞說盡1129年李清照的國恨家愁

1129年因為戰爭,李清照失去了所有。通過這首詞,她把自己的融入了詞裡,悽慘的國家,悽慘的人們,悽慘的自己,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弱女子,在困難一排排壓過來的時候,她一樣也承受不起,卻要硬生生的扛起來,悲涼愁苦的心緒一湧而出。讓人讀了以後,深深地被裡面的凝重詞風所感染,去感受她那孤獨寂寞愁緒萬千的心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