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上甘岭失守,团长要枪毙营长!护士解开营长绷带,恍然大悟

浴血上甘岭血色⑤不确定性

有人说,1952年10月19日是15军战史上最荣耀的一天。这一天,15军以5个连的兵力,重新夺回了597.9高地和537.7高地所有阵地。不管“最荣耀的一天”这种提法能不能站得住脚,但15军在这一天展现的血性,确实让人们肃然起敬。

上甘岭失守,团长要枪毙营长!护士解开营长绷带,恍然大悟

志愿军炮兵部队以猛烈而准确的炮火支援步兵

先看看这些年轻的面孔吧。黄继光,四川中江人,牺牲时年仅21岁;赖发均,四川中江人,牺牲时年仅19岁;龙世昌,贵州松桃人,牺牲时年仅24岁……这一天,许许多多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如鲜花凋零。

这一天17时30分,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2个营1次齐放后,志愿军5个突击连分别向507.9高地阵地和537.7高地北山阵地发起反击。有人说当时应该是7个连,包括原坑道里的2个连,但多数文献记载里都说是5个连。另外,有关“喀秋莎”参加上甘岭战役的描述也是从19日的反击开始出现的。

上甘岭失守,团长要枪毙营长!护士解开营长绷带,恍然大悟

“喀秋莎”车载火箭炮

5个突击连龙腾虎啸,134团8连从1号坑道跃出,直至打到9号阵地,135团6连从454.4高地出发依次夺取6号、5号、4号、0号阵地,在主峰与134团8连会合。我们用文字将这一过程描述出来,不过简简单单几十个字,但是这一段征程中流下的鲜血,陨落的生命,却是一部无法用文字描述的史诗,波澜壮阔,惊天地泣鬼神。

龙世昌,贵州苗家小伙,当年被蒋军抓壮丁,后加入我军,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随志愿军入朝作战。10月19日晚,8连反击开始,坑道上面四五十公尺的地方,敌人火舌不断,龙世昌二话没说,拎起一根爆破筒,猫着腰便向地堡爬去,就要接近敌地堡的时候,敌人一发炮弹将他左腿齐膝斩断,龙世昌忍着剧烈的疼痛,用一条好腿蹬地,继续向敌人地堡爬去。

上甘岭失守,团长要枪毙营长!护士解开营长绷带,恍然大悟

在后面关注龙世昌行动的8连连长李宝成,眼见这下要成功了,敌人的地堡要飞上天了。可是就在龙世昌准备离开的时候,伸进敌地堡里的爆破筒,又被推了出来,导火索“哧哧”冒着烟,龙世昌抓住爆破筒使劲往里面推,但是推到半截就推不进去了,敌人在里面堵着呢。受伤的龙世昌比力气那是敌人的对手,他把爆破筒抵在胸膛,使劲往里抵,没多久爆破筒就爆炸了。龙世昌整个人被炸没了,8连干部战士含着泪,想找到这个英雄的战友,但一点残骸也没能找到。

这也体现出了上甘岭战役的惨烈,一些九死一生从上甘岭上下来的志愿军老战士回忆,当时一部分志愿军烈士根本没有从上甘岭上运下来,一是战斗太惨烈,根本没有条件运下来;另一个是,当时有些烈士被敌人的炮火炸得什么都找不到了。20年后,上甘岭一场大雨冲出的美军少校,也算的上是另类奇迹,另类幸运。

上甘岭失守,团长要枪毙营长!护士解开营长绷带,恍然大悟

志愿军反击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冲上山头,夺回地面阵地,和坚守坑道的部队会师

这个少校的身份,笔者无法考证。只是在美国人沃特尔•G.赫姆斯所著的《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一书中看到了这样的描述:

10月19日天黑几个小时后,中国军队第134团的2个连向L连所在的阵地蜂拥而上,双方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以后来纪实的消息可知,中国军队是受命战斗到死的。斯波尔门上校马上请求加强连的援助,当时坎茨尔中尉已经被击中,敌人有攻下了笔锋。来自17团的M连、H连士兵跑步前往支援L连。

此时的L连是怎样一种境况呢?L连的全部军官不是阵亡就是失踪,该连士兵就像是无头苍蝇四处退却,支援的炮兵怕将他们误伤,只好停止射击。不知道这名少校是不是这些阵亡和失踪军官里的一员?

战争有很多不确定性,就像激战上甘岭的志愿军指战员,他们英勇顽强、以身殉国的壮志,我们怎么说也说不完,怎么赞美都不过分,但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整个上甘岭战役中,15军为什么又有44名官兵被俘,8名开小差的人员为什么会开小差,我们现在也没搞清楚美军对15军被俘人员中职务最高的那位的审讯记录里,为什么会涉及15军兵力部署、武器装备、部队编制、思想状况、医疗伙食等内容,尽管除了本连队情况,他供述无几,美军也觉得他没有如实供述。

上甘岭失守,团长要枪毙营长!护士解开营长绷带,恍然大悟

英勇的志愿军战士

这种不确定性有时候是很要命的。10月19日,6号阵地坑道失守的情况,报到134团团长刘占华手里时,刘占华差点气疯掉。他怒不可遏,把团政治处干部股股长喊来,说,你去把他叫来,我非要亲手枪毙了他不可。刘占华要枪毙谁?他手下的一位营长。按说在上甘岭反复拉锯的情况下,丢失一次阵地,罪不至死,为什么这次刘占华大发雷霆?

那时候,刘占华团长的夫人还是45师师医院的一名护士。当天,她看到这位营长从战场上下来,脖子到头裹满了绷带,只露出了一双眼睛,身后还跟着通信员。刘团长的夫人还以为这位营长受了重伤,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准备为他护理。这时,134团干部股股长急匆匆赶来,要把这位营长带走。刘团长夫人不干,干部股长说,刘团长要把这位营长送军事法庭。大为不解的刘团长夫人解开这位营长的绷带一看,恍然大悟,原来他只是额头上擦破一点皮。

这也算是战争中的不确定性吧,不过我觉得这更应该是人性的不确定性。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