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清代武解元是如何一关一关考下来的?

道光十四年(1834年)秋天。

金风送爽,凉气习习,甚是宜人。保定直隶总督府的武科考试现场,人山人海,有等待比武的考生,有看热闹的老百姓,围了里三层外三层。考试分三场,第一、第二场称“外场”,在一片宽阔平坦的场地上举行。


清代武解元是如何一关一关考下来的?


考试开始了,只见主考官正襟危坐,喧嚣的百姓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首先比的是射箭,轮到一位三十来岁的后生上场了,但见他神情镇定,从容不迫,分别完成了骑射和步射等项目,合格过关;然后比的是拉弓,分八力、十力、十二力之弓,后生依次握弓在手,屏气凝神,拉得弓弦铮铮作响,满如圆月当空,一次成功,又顺利过关。场里场外自然是一片赞叹声。


清代武解元是如何一关一关考下来的?


这个后生叫田广玉,唐山县(今隆尧县西部)公子村人,生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田广玉不仅武艺高强,技压群雄,而且宽厚和善,周济乡邻,仗义疏财。田家人崇尚武艺,习武之人众多,与田广玉同代人中武秀オ的就达二十七名。田广玉从小喜爱武术,身体素质好,加上勤学苦练,二十八岁成为武秀才后还想考举人。


清代武解元是如何一关一关考下来的?


古代科举分文武两科,省级考试也叫“乡试”,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雅称为解元。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

田广玉的前两关顺利通过。接下来是舞刀,弓已开满,刀要舞花,难度在一步步增加。舞刀考试不比射箭与拉弓,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弄不好还会伤及自身,并且要求严格,刀尖拂地即不合格。


清代武解元是如何一关一关考下来的?


田广玉刻苦习武,跌打滚爬多年,自然毫不畏惧。刀分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三号,前两号大刀不在话下,练得呼呼带风,寒光四射,只见刀光不见人影。他又拿起最大号一百二十斤大刀,攥刀当胸,鼓足了气力,只见他身形晃动起来,刺、撩、砍、拦、抛等刀法纯熟,辗转腾挪,潇洒自如,叶里藏花、猿猴摘桃、二马分鬃、金鸡独立,刀刀套路不同。时而裹脑缠头、时而劈扫翻转,提溜溜乱转,看得人眼花缭乱,观众席中发出阵阵叫好声,四个主考官也频频点头。


清代武解元是如何一关一关考下来的?


恰恰到了关键的时刻,谁也没料到却出了意外。突然,田广玉手中的大刀脱手飞出,直奔人群,观众中传来惊叫声,几个考官也欠起身,额头上渗出了汗珠。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田广玉稍微迟愣了一下,随即一跃而起,一个箭步闪电般追刀而至。大刀快要挨到地面时,他用脚尖一挑,双手顺势紧紧抓住,然后收招定势。人群中又是一阵惊呼。

考官大声问道:“最后一招是什么招数?”田广玉答道:“海底捞月。”田广玉虽然表面平静,但内心也狂跳个不停,幸亏化险为夷,如果这次失手不能及时挽回,不仅考场夺魁无望,而且还会落得名声扫地。他暗暗庆幸。


清代武解元是如何一关一关考下来的?


接着又精神抖擞地完成了剩余的掇石,以及默写武经的考试。整场武举考试结束了,田广玉以高超的技艺夺得桂冠。考取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甲午科的解元。

更奇的是,田广玉夺冠这一天,他的家乡,唐山县衙门口有一座石碑无风无火、无缘无故地轰然倒地。衙门里的几个衙役听到响声急忙跑了出来,议论纷纷。其中一个兴奋地说,咱们当地有个传说:碑倒出元衔。就是说石碑倒了,当地要出科考第一的功名人物了。其他几个人好奇地说,那咱们就等着瞧好吧。可是等了几天,一切如常、没有动静。过了几天,北方的大路上烟尘滚滚,飞马疾奔而来,是官府派人给田广玉考中武解元送“响报”,并带来四百吊钱,那是田广玉上任报到的盘缠。


清代武解元是如何一关一关考下来的?


有人问,为什么迟了几天?原来,报喜的差使误将喜报送到了京东的唐山镇(今河北唐山市),一打听没有公子村,又急忙掉转马头奔赴南边的唐山县,中间耽搁了时间。唐山县在历史上存在了754年,民国十七年(1928年),唐山县更名为尧山县。1947年8月隆平、尧山两县合并为隆尧县。


清代武解元是如何一关一关考下来的?


据《唐山县志》记载,唐山县在清代出过武进士三名;明清两代出过武举三十四名,武举人中注明“解元”的就是田广玉。也就是说,田广玉是隆尧县历史上唯一有明确记载的武解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