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商鞅失勢後,為何六國皆發國書誅殺商鞅以謝天下?

大秦鐵鷹劍士


這大概是小說或電視劇的說法吧,不符合歷史事實。

商鞅失勢後,逃到魏國,但是魏國不收留他,把他驅逐出境,又趕回秦國。商鞅沒辦法,只得回到秦國的封邑,起兵造反,最後被秦王殺掉了。在這裡,沒有什麼六國皆發國書誅殺商鞅的事。

這裡我就分析一下,為什麼魏國不願意收留商鞅,要把他驅逐出境呢?

首先,魏惠王是個死不認錯的人

商鞅本是衛國人,早年他在魏國混,投靠相國公叔痤。公叔痤十分賞識商鞅,在臨死時,向魏惠王推薦商鞅,希望魏王把國家大事交給商鞅治理。這時商鞅只是名不見經傳的人物,魏惠王認為公叔痤是病得神志不清了,對他的話顯然不上心。公叔痤看出來了,又說:如果不用商鞅,就把他殺了,不要讓他去別的國家。

對於公叔痤臨終前這一番語重心長的話,魏惠王就當是個笑話。回到宮裡,他對左右的人說:相國真是病得太厲害了。真可悲啊,他居然要寡人把國家交給公孫鞅治理,這豈不是太荒謬嗎?

然而,事實證明公叔痤的遠見卓識。後來商鞅去了秦國,搞了轟轟烈烈的變法,秦國國力於是大增,開始取得對魏國壓倒性的軍事優勢。很顯然,這時的魏惠王意識到自己沒聽公叔痤的話,是大錯特錯。然而,有些人心裡明明知道錯,卻死都不認錯。在商鞅落難時,魏惠王完全可以收留商鞅,但這麼做就證實自己當年無視商鞅是鼠目寸光。對於好面子的魏惠王來說,丟不起這張老臉,於是他拒絕收留商鞅。

其次,商鞅把魏國坑慘了

魏惠王不止是好面子,他對商鞅也是恨透了。為什麼呢?

商鞅變法對魏國是有所傷害的。變法的一個內容,是廢井田,開阡陌,“以盡人力墾闢,棄地悉為田疇”。當時秦國地廣人稀,魏國土面積較小,又是四戰之地,戰爭太頻繁,民生艱辛。於是商鞅就挖魏國的牆腳,大力從魏國引進勞動力,分給他們田地與住宅,允許三代人不用服兵役。這樣做,既增加了秦國的勞動力,又削弱了魏國的勞動力以及兵源後備力量,可謂是一箭雙鵰之計。

如果商鞅只是在秦國搞搞變法,還不是大問題。偏偏商鞅親自帶兵,幾番攻打魏國。

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商鞅被提拔為大良造,這也是秦國最高官職,相當於相國兼將軍。這一年,商鞅親自領兵,東渡黃河,進攻魏國,包圍安邑城。安邑是魏國舊都,重要性僅次於大梁城。安邑守軍在孤城無援的情況下,被迫向商鞅投降。

一年後,商鞅再度帶兵殺入魏國,兵圍固陽城,迫使守軍獻城投降。


第三,商鞅以卑劣手段誘擒魏公子卬,這是魏惠王無法原諒的

魏國在馬陵之戰慘敗給齊國後,商鞅乘機對秦孝公進言,這是攻打魏國的良機。

商鞅又親自領兵,殺入魏國。在這場戰爭中,商鞅幹了一件極不厚道的事:誘擒魏公子卬。當時鎮守西疆的公子卬是魏軍統帥,以前商鞅的魏國混時,兩人就是老相識,好朋友。商鞅寫了一封書信,差人送到魏軍兵營。這封信是這樣寫的:“吾始與公子歡,今俱為兩國將,不忍相攻,欲與公子面相見盟,樂飲而罷兵,以安秦魏之民。”

這封信,寫得極為誠懇。公子卬本是心胸坦蕩之人,哪知老朋友一肚子壞主意呢?他還真信了商鞅的話,動身前往秦國兵營,打算罷兵會盟。可是他也不想想,倘若商鞅真的“不忍相攻”,帶著這麼多人馬來幹嘛呢?

商鞅假惺惺地請公子卬喝酒,公子卬一點疑心也沒有。正當公子卬喝得有點醉意時,事先安排埋伏在外的甲士突然殺出,將他生擒。統帥被俘虜,魏國軍隊群龍無首。商鞅果斷地對魏軍發動致命一擊。

這一戰,魏國人慘敗,伏屍數里,血流成河。

此役對魏國的打擊力度,堪比孫臏所指揮的馬陵之戰。這兩大戰役,使魏國在東、西兩線全部遭到慘敗,魏國的霸業就此泡湯。魏國的強盛始於魏文侯,經魏武侯而終結於魏惠王。後世學者雷學淇曾這樣評論說:“惠王之敗於齊、秦,此盛衰一轉關也。”

第四,商鞅落難,魏惠王拒絕收留

從以上三點分析可以看出,魏惠王拒絕收留商鞅,既有好面子的因素,也是長期以來積累的怨氣與仇恨。特別是誘擒公子卬一事,足見商鞅人格之低劣。

秦孝公死後,商鞅就徹底失勢了。曾被他大力壓制的太子黨如今成為掌握者,商鞅覺得大事不妙,於是打算出逃。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逃到魏國。然而,魏惠王卻拒絕收留,他不懷好意地下一道命令:“商鞅是秦國的犯人。秦國強大,得罪不起,犯人逃到魏國,必須把他遣送回去。”

把商鞅遣送回秦國,與殺了他有什麼不同?

魏惠王說不收留的原因,是因為秦國強大,得罪不起,這只是個託詞罷了。儘管此時魏國霸業凋零,但也不致於怕秦國,河西之地不還在魏國手裡嗎?再說了,在商鞅之後,魏國還收留過公孫衍、張儀等秦國宰相級人物,就不怕得罪秦國麼?所以,魏惠王的目的只是一個:借刀殺人。何必自己動手,在一旁幸災樂禍地看看秦國人處死自己的英雄與救星,豈不快哉!


君山話史


商鞅雖然不是秦國人,但是他對秦國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即便是就整個的歷史而言,他都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一個人,商鞅變法改變了整個戰國時期的格局,秦國最終笑到了最後。但除去這些,我們單看商鞅這個人,就會發現他的死亡是充滿著因果報應的,至少太史公在《史記·商君列傳》中呈現出來的是這樣的。

為什麼說他的死充滿因果報應呢?這裡就簡單的說一下。當初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開始變法,自然是受到了很多阻礙,因為變法本身就是在動舊貴族們的大蛋糕,但商鞅和秦孝公還是說服了秦國的貴族和百姓們,變法得以進行。但在最開始卻進行的並不順利,很多人陽奉陰違,變法進行得很緩慢,沒什麼效果。當時秦國的太子是公子駟,他也觸犯了律法,商鞅認為律法面前人人平等,既然你太子將來是一國之君不能受刑,那麼就由你的老師來接受刑罰吧。

於是“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公子虔受劓刑,割掉了鼻子,公孫賈受黥刑,在臉上刻字。這一下子,秦國的百姓再也不敢質疑商鞅制定的律法了,於是,變法開始走向順利。公子虔覺得這件事是奇恥大辱,一度八年不出門。後來秦孝公去世後,正是公子虔帶頭舉報商鞅將要謀反。

舊貴族們一起鬨,繼位之後的公子駟,也就是秦惠文王藉此對商鞅下達拘捕令。但商鞅是誰啊?他豈會坐以待斃,於是星夜趕往關下,結果在住店的時候被自己下的律令給攔住了,店主人的理由非常充分:“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住不了店的商鞅只能繼續他的逃亡之路,既然身上沒有帶著證件,那就只能逃出秦國了。

但是,很不幸運的是,商鞅想到魏國去,卻被魏國人拒絕了,這同樣源於商鞅曾經做過的一件事,即欺騙魏國的公子卬。馬陵之戰中,齊國大敗魏國,龐涓兵敗自殺,商鞅看到了機會,於是勸說秦孝公攻打魏國,戰爭在第二年打響,這次戰爭秦國贏得非常不光彩。當時魏國派出的是公子卬,商鞅在魏國的時候和此人關係還不錯,因此在戰爭開始之前,商鞅就給公子卬寫了一封信,約見面,商量結盟免戰的事情,公子卬不疑有他就赴約了,然後就被商鞅的部下擒住了。

秦國非常順利的打敗了魏國,之後魏國讓出河西之地,並遷都大梁,這樣的恥辱魏國自然不敢忘,商鞅想逃到魏國去,魏國人不僅不會接受,反而將商鞅抓住直接扭送回秦國,他們想看一下秦惠文王會怎麼處置眾叛親離、刻薄寡恩的商鞅。之後商鞅回到封邑組織兵力攻打鄭國,想從鄭國打開一個缺口出逃,但是並未如願,最終被秦惠文王車裂而死。

商鞅從被追殺到被車裂,除了秦國,就只有魏國有所行動,魏國自然也是希望商鞅死,其他的諸侯國尚來不及作出反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們有時間做出行動並能執行的話,商鞅或許就不會死。商鞅是個人才,是很多國君都知道的,他們自然也渴求這樣的人才,會不惜代價收留商鞅,以期為他所用,畢竟商鞅在秦國的變法已經深人人心,那麼這個時候殺了商鞅並不會改變什麼,還不如收歸己用,也能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

但是從秦國往東逃走的話,其實路並不是很多,而通過魏國幾乎是必須的,但魏國恰好是不歡迎商鞅的,又或者說是魏國的貴族們不歡迎商鞅,他們自己不用商鞅,也決不允許商鞅為他國所用,因此阻斷了商鞅往東逃到其他強國的道路。齊國、楚國、趙國這樣的大國未必不歡迎商鞅,但是他們很可能還來不及展開外交手段將商鞅保住。

至於說到秦孝公去世後,六國發國書要求誅殺商鞅則是不可能的,這隻能是小說中才會出現的情節,畢竟春秋戰國時期,士人並沒有太多的愛國情懷,畢竟當時的天下共主是周天子,所有的諸侯國至少名義上都屬於周王室的,士人們在列國間尋找機會,你不用我自然有用我的人,這是很正常的事。

商鞅本是衛國的公族之後,但卻到魏國尋找機會,魏惠王不用他,他就跑去找了秦孝公;吳起也是,在齊國為將,後來跑到魏國,等在魏國失勢後又跑到了楚國,在楚悼王支持下進行變法。因此這些有抱負的人從來不會拘泥於一國,而很多國君也是非常歡迎人才的,除去結果不談,至少國君們都喜歡人才給他的國家帶來利益,至於用完了之後的處置,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尚宮女史


山東六國,從君臣到平民百姓,都不待見商鞅。


1.商鞅的變法使秦國強大。秦國強大,欺壓三晉,威脅齊楚,六國君臣自然痛恨商鞅。

2.當時儒學興盛,商鞅與孟子處同一時代,商鞅的嚴刑峻法,不遵周禮,不施仁政,為六國所不恥。

3.天下不樂為秦民

民弱有利於國強,在那個時代,某種意義上說也確實是事實。矇昧無知,習慣於服從並渴望在戰場上獲益的秦人組成的軍隊確實所向無敵。荀子比較各國的軍事實力後說:

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當然,作為一個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不甘心承認秦軍是無敵之師。他又說:“秦之銳士不可以當桓、文之節制,桓文之節制不可以敵湯、武之仁義。”但這話說了等於沒說。齊桓公、晉文公、商湯、周武王這幾位,早就往事已如風,只是傳說。


但秦國再強大,秦國人民的生活,六國人絕對不美慕。前面已經說過,當時人民本普遍沒有什麼愛國心,除了秦國搞非常嚴厲的戶籍制度,人口遷移基本由政府決定外,其餘各國的人,覺得哪個國家好就搬家到哪國去乃是常態。但沒誰想去秦國,相反一且有置身秦國統治下的可能,大家就都很恐慌。

最顯著的例子如魯仲連。長平之戰後,趙國都城邯鄲被秦軍團團圍住。有人出了個主意,讓趙王尊秦王為帝,也就是表示承認秦王對天下的統治權,希望這能滿足秦國的虛榮心,從而讓他退兵。

這時一個叫魯仲連的齊國人,本來明明事不關己,卻主動留在邯鄲圍城裡,堅決反對這事。他說:“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

那個秦國,是一個拋棄禮義,崇尚砍別人腦袋的功績的國家。那裡用陰謀和陽謀來對待它的知識分子,把它的人民,像奴隸一樣使喚。


這意思是,我們齊國、趙國再不怎麼樣,比秦國強。所以:

彼即肆然而為帝,過而為政於天下,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

要是讓秦國滿足心意稱了帝,進而在普天下都推行它的這種政策,那我魯仲連寧可流亡海外,也不甘做這野蠻的統治下的臣民。

這就是著名的“魯仲連義不帝秦”。當然,魯仲連是天下高士,有很高尚的理想主義情懷,他的態度,不見得能代表一般老百姓。

但長平之戰之所以會打起來,就是因為韓國的上黨地區本來已經是秦的囊中之物,而上黨的“吏民皆安為趙,不欲為秦”,我們韓國人變成趙國人沒關係,變成秦國人可不行。


回望五千年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商鞅失勢以後,六國發國書誅殺商鞅以謝天下,願意就在於商鞅的性格,太過於不近人情,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首先,他在變法的時候得罪了大量的秦國人,這點及不用多說了,例子很多,比如太子犯了事要處罰太子,就割了他老師,也就是秦孝公的哥哥的鼻子,搞得人家躲在家裡十幾年沒出了,窩了一肚子火,等到秦孝公死了,商鞅失勢了自然沒他好果子吃。另外,商鞅在秦國沒有積德下來,有時候他做了很多好事,把秦國發展起來了,一些秦國的貴族就讚美商鞅,商鞅卻說,你們讚美我也是犯罪,因為我是依法而行而已,搞的人們也不敢和他親近,自然沒什麼朋友,口碑很差。

其次,他在秦國對外擴張的時候是大大得罪了六國的貴族,尤其是魏國的公子卯。當年秦魏河西大戰,商鞅是秦軍統帥,公子卯是魏國統帥。商鞅給公子卯發了書信(當初商鞅在魏國的時候和公子卯是朋友)說如今為了國君才不得已發兵攻打的魏國,今天刀兵相見實在不忍心,不如我們聚一聚,談一談感情,順便再看看能不能談和,不打最好。

公子卯念在過去朋友情分,也想著如果不打也好(當時魏國實力不如秦國了)於是就去商鞅哪裡赴宴,不想商鞅竟然在宴會上直接就綁架了公子卯,然後乘著魏軍沒有主帥的情況發兵攻打魏軍,把魏軍殺的大敗。這個做法實在就太不人道了,公子卯後來戰敗回去以後,會對商鞅怎麼看呢,估計是咬牙切齒了,而且他之前的朋友知道這個事情之後估計也會對他避而遠之。

主要來說,按照商鞅的活動軌跡來說,一方面他徹底得罪了秦國的貴族,另一方面也徹底得罪了魏國的貴族,當然也包括魏國的百姓。而當時來說,貴族之間聯姻是很複雜的,基本把當時兩個大國的貴族得罪了個遍,那就等於是把全天下的貴族全部得罪了,這些人在朝中都有勢力,自然會形成乾死商鞅的言論。

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商鞅的變法是革除貴族的特權,你看秦國的貴族被整的多慘,所以其他六國的貴族會願意商鞅過來麼?商鞅如果過來的話,他會幹什麼?他只會變法吧,那麼變法的結果是什麼?不就是把自己搞的嗚呼哀哉麼?所以其他六國誰都不願意商鞅過來,不要商鞅過來最好的辦法就是下誅殺令,只要你來了我就殺了你,這樣商鞅就肯定不會來了,自己也能安心了。

這就是我分析的原因。一是冷酷無情,把秦國本身得罪了遍,其次是不念舊情,得罪了魏國,三是名聲在外,沒有那個國家願意他過來,而不讓他過來最好的方式就是下誅殺令。


老威觀史


一,商鞅的能力太強了,他的目標是要讓秦國奪取天下,六國感到恐懼不安,生怕商鞅東山再起,秦國越來越強大,這對六個諸侯國來講都是深感不安的。

二,商鞅變法成功後,由於秦國軍事實力的日趨強大,已經構成了對鄰近幾個諸侯國的威脅,這些諸侯國多少也認識一點唇亡齒寒的道理,在六國中間就會形成一種共識,也就會採取一致的行動,要將商鞅置之死而後快。

三,這個時期的六個諸侯國,已經意識到人才對富國強兵的巨大作用,秦國擁有商鞅這樣的人才,就會遭到忌恨,靠軍事手段給秦國施壓已經很難達到目的,如果能夠用一紙國書借秦國國王之手,剷除掉商鞅,不損兵折將也能解決問題,這是最為上策的。

商鞅之死,當然主要是秦國內部矛盾造成的,六個諸侯國推波助瀾也起到輔助的作用,但這個影響是很有限的。


求圓4


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那得先看看商鞅做了什麼事情。

在孝公用商鞅變法之前,天下悲秦,秦國是一窮二白,六國誰想打他就打他,更甚至連秦國的諸侯國地位都不想承認。這個時候想必是六國是最舒坦的時候。然而,自從商鞅開始變法,秦國的實力飛速提升,尤其是經過河西一戰,秦國新軍的戰鬥力使六國大為震驚。從此刻開始,天下悲秦的局面徹底扭轉,秦國一躍成為當時非常有實力的諸侯國。這時候六國對秦國是既害怕又生氣,但是還沒有任何辦法,而這一切,全拜商鞅所賜。

這個時候的秦國和變法之前的秦國,哪個更能讓六國覺得放心?那不用說,肯定是變法之前。誰會願意和這樣強大的國家並立於世?進而孝公死,惠文王繼位,秦國的貴族由於在商鞅變法中失去原有的利益,他們不敢遷就於君王,只好拿商鞅出這口惡氣。而此時六國也深受商鞅變法帶來的恐懼,群起而攻之,紛紛要求惠文王處死商鞅。他們覺得,一旦聯合秦國失去利益的舊貴族殺死商鞅,秦國就會廢除所有新法,從新迴歸到變法之前那個窮困潦倒的秦國。而秦國帶給他們的壓力和恐懼就會迎刃而解。再者,商鞅用了短短几十年讓秦國改頭換面,這等人才六國既然用不了,那隻能讓他死。

因此,他們紛紛要求秦惠文王處死商鞅,來達到弱秦的目的。歡迎發表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討論哦!!!




野史集001


首先我要說的是,現有的史料沒有這件事的記載,倒是在孫皓暉先生的長篇歷史小說《大秦帝國》中第一部《黑色裂變》裡有提到這個情節。我不想去論證這件事是否屬實,因為史料無記載,所以就很難說清楚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雖然知道歷史不能假設,但不妨礙我們去假設這件事屬實的想法,如果是這樣就需要去分析其合理性。 可以這麼說,商鞅成為了當時的各個諸侯國的公敵,到了啖其肉、寢其皮的地步。所以被山東各諸侯國聯名要求殺掉商鞅,為此各國甚至摒棄前嫌不惜開戰來要挾。那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可以從山東各國當時的政治生態來分析。自從周朝建立以來,天下分封近千個諸侯國。同時周公創立了一套周禮樂制度來約束各諸侯國,也就是嫡長子繼承和家族分封的制度。通過周天子分封下去的各諸侯公室和諸侯國內部的貴族階層,他們遵循著周王朝確立的禮樂制度,他們掌握著各諸侯國的權力,組成了諸侯國的政治生態。


隨著時間往前推移,各個諸侯國開始不安分起來,諸侯國之間的兼併戰爭頻出。同時諸侯國內部也出現了權力爭鬥,君臣相互殺戮奪權時常發生,也就是孔老夫子所感嘆的禮崩樂壞的時代。

但不管諸侯國如何兼併,互相爭奪,還是諸侯君臣鬥爭,但有一個前提是沒有改變,各諸侯國的政治權力結構依然是以貴族公室為主,他們享受著家族帶來的爵位和榮耀,以及相應的特權,都是一代接著一代傳承下去。

但商鞅變法的軍功授爵和為行法而刑治太子師和太子傅這兩大舉措和取得的效果來看,改變了歷來周王朝確立的政治生態。《史記 商君列傳》中說:“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這就是關於商鞅的軍功授爵制度的描述。


這個新的爵位授予制度是怎樣改變周朝的禮樂制度了?我們從兩方面分析。

新的爵位授予制度讓諸侯公室他們不能躺在家族的榮耀和爵位上,他們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尊貴的地位和權力。而且他們看到公室貴族面臨著法治帶來的損害和限制,這是一個特別緻命的舉措。

新的爵位授予制度,讓那個他們遵從了幾百年的尊卑確立制度轟然崩塌,改變了社會結構,就像後來隋朝創立的新的選官制度——科舉制,讓平民有機會和貴族平起平坐,跟他們一樣享受爵位,擁有尊貴的地位,擁有巨大權力。這個是他們不能接受的。


所以從上述來看,商鞅所主導的政治變革,其實改變了周朝以來各諸侯國的政治生態,改變了遊戲規則。這件事雖然只發生在秦國,但是戰國以來,由於思想百花齊放,而讓區別於傳統世族的士人崛起,他們開始進入各國朝堂,影響當時天下局勢。因此各諸侯國擔心這件事情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那些士人會鼓動各國國君有樣學樣,推行類似商鞅變法的舉措,那樣那各諸侯國的公室貴族都會面對的問題,而且是致命的打擊。

這一切都是因為商鞅這個人,所以他成為了整個戰國諸侯公室貴族的公敵。山東六國貴族針對共同的敵人,聯名逼著秦國殺掉商鞅也就也可以理解。


雲夢澤中的無名之士


商鞅這個人事君謀職的情商很獨特。是個有能力的悲劇人物。


商鞍的悲劇就在於剛愎自負,價值自私,為實現個人價值,謀職事君不謀身。這一點與晁錯非常相似。兩個的結局讓人嗟嘆不止。即便壯志得酬,最後竟死於非命。這倒底是怎麼回事?

商鞅眼中只有一個支持他變法的秦孝公,一件事就是建功立業,飛黃騰達,實行前所未有(吳起幹過)的變法。

秦孝公力排眾議,為了擯除"諸侯卑秦"的恥辱,下決心要崛起。支持商鞅變法圖強。

有了這把尚方寶劍,所有阻礙變法的障礙,無不被削得頭破血流……

變法措施出臺了,就要施行,必定有鐵腕手段才有推力。商鞅懸賞搬木頭,揭開了變法信用的帷幕。從此以往,阻礙前進道路的障礙紛紛披靡,迎頭避路,不敢正面反對。


這變法是好,但不可避免地損害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引起舊貴族宗室的強烈反對。被秦孝公壓下去了。商鞅得罪了上層,尤其是以王太子嬴駟這幫人。太子犯錯,犯了商鞅的變法條款,得治罪。秦孝公不言語,商鞅不動太子,但動了太子的老師公子虔。這下就埋下禍根了。變法有了成效,人們讚揚新法,商鞅又說人家是"亂民",抓起來嚴肅教育。這樣上層下層都得罪了。

秦國強了起來,有兵有糧,引起各國恐慌,各國也相繼學習秦國的變法經驗,但都因支持無力,收效甚微。於是,各國對商鞅側目而視,心生畏懼。魏國馬陵之戰後,元氣大傷,趁此機會,商鞅就去打魏國。商鞅是秦將,公子昂是魏將。商鞅欺騙魏將,並把他俘虜了。這魏國是商鞅的"祖國″,商鞅一點情面不講,得勝回秦,被此功勞封商君了。這讓魏國人恨得牙齒痛,從此敵對秦人和商君。商君這下讓六國見識是什麼叫言而無信。他們並對魏人深表同情的反面就是認為此人"非常不直"。這個"直"就是"由此諸侯不直秦"的"直″。

商鞅此後又幹了許多得罪人的事,又不聽朋友勸說,剛愎自用,自以為有功於秦,秦人不會虧待他,這是他不自知的結果。


過了幾年,秦孝公死了,隱忍了多年的嬴駟上臺,是為秦惠文王,他繼續推行商鞅的變法,但他不要商鞅這個人了。這是不是"抄襲”"剽竊"能人的變法章程和竊取別人的變法成果?

秦惠文王上臺後不久,昔日代他受過老師公子虔以及宗室貴族合夥汙告商鞅謀反,秦王一聽,派人去抓,商鞅就逃亡了,到了函谷關下,關吏嚴格執行商鞅變法條款,對他說"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

商鞅這才知道什麼是"搬石頭打自己的腳",自己出不去,全是自己制定的法律制度圈定的結果。這叫"畫地為牢″,自己的法為難自己的身。沒辦法,他繞關去魏國,魏國痛恨這人,自然不讓他進入境內。商鞅只好回到封地,帶人去攻鄭國,也不知犯了什麼神經?人家秦惠文王正愁找不到充足而坐實的由頭收拾你,你現在私自在秦境之內結兵,結兵去打友好鄰居鄭國。這不是往坑中跳,自己作死又是什麼?秦惠文王發兵去打,商鞅寡不敵眾,被秦兵殺死在黽池。秦人還不解恨,又來個五馬分屍。真是歹毒的碰上悲催的,結果立刻分曉了人性的陰暗和乖繆。

六國君臣先是對商鞅敢怒不敢言,及至商鞅逃亡,各國使者不絕於路,要求秦王誅滅叛逆,並願意提供幫助。

商鞅到底是被殺了,六國君臣高興了幾天,以為人死法除,秦王會拋棄變法。不曾想,秦王繼續商鞅的變法條款,加大力度推行深入變法,這又讓關外諸侯各國失望之後再度恐懼不己。剛燃起的熱望被秦惠文王兜頭澆了個透心涼……


劉一千五


正史中並未見商鞅失勢後六國發國書請誅商鞅的記載,商鞅失勢後,據《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大意為:商鞅入魏被拒,理由是:強秦的盜賊入魏不可留。無奈商鞅再返秦境。之後便是返回自己的封地之內,其隨從調動商邑中的軍隊往北改鄭邑。秦惠王派兵攻打商君,在鄭黽池殺死他,並車裂商鞅的屍體以示眾。這是正史關於商鞅人生最後經歷的記載。



提問者所說的情形很明顯是小說《大秦帝國》裡的情節,小說情節是不能作為正史來看的,原因在於:小說可以因為主題的需要,在不脫離主題的情況下創造情節。這是完全可以的。然而正史則不能,正史則是一便一,是二便二,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要說小說《大秦帝國》裡為何要出現“六國聯書誅商鞅”這一情節的話,本人認為作者無非出於這幾方面的考量:一是出於封建保守派對於改革派成功的仇視;二是出於對改革的成功例子影響到自己國君效仿從而觸動自身的利益;三是起到強化主題的作用。



總之,雖然《大秦帝國》是一部非常接近正史的小說,但小說畢竟是小說,絕對不能當正史來看,正史與考古是講究鐵證的。


海馬論史析理


就問題而答分析其合理性。

商鞅之死與六國沒有直接利害關係

商鞅在秦國失事以後,六國紛紛給秦國新君下書,要求嚴懲商鞅。按理說商鞅在秦國實施變法前後共計不過20餘年,秦國真正的崛起也並非在商鞅變法之時,而是在秦惠文王嬴駟當政之時,採取合縱連橫的手段才對各國造成壓力。商鞅變法主修內政,奪回河西,與魏國倒是有解不開的淵源和恩怨。但是秦孝公時期並沒有主動的興起大規模的軍事征伐運動,向除魏國以外的其他國家進攻。



所以商鞅被捕以後山東六國紛紛向秦君下書要求處死商鞅,並非因為商鞅與秦孝公主政時期對六國造成的軍事壓力最多,只有魏國這一個國家而已。而且魏國在當時也沒有完全衰落。在此後十年秦國與魏國在河西地區一直處於戰爭拉鋸狀態。在當時秦國對外軍爭,雖然逐步勝利,但是並沒有獲得壓倒性的優勢,還急需日後的發展。



六國為何要商鞅死

第一,對於政治上層尤其是六國貴族而言,他們很顯然看到了這一變法的顛覆性。雖然商鞅在秦國變法與它們並無關聯,但是商鞅這種人也一定會在日後出現在自己的國家內。哪一個興盛數百年的貴族家族願意被一個變法者奪得所有的土地民眾,與曾經自己所欺壓的普通百姓平起平坐,共同獲得軍功。所以他們對於商鞅的仇恨怨氣是很大的。這是六國貴族,要求秦國承辦商鞅的原因之一。



第二點,商鞅並非秦國人,而是魏國人。我想各國的君王和貴族也討厭這種本國的有能之士為他國效力的現象,尤其商鞅使秦國煥然一新。為了杜絕這種現象再次發生,防止本國的優秀人才流往他國,給其他人以警醒。六國也要求秦國嚴厲處置商鞅,給那些想要到其他國家效力的本國人才威脅。並大肆宣傳商鞅這種叛國者到秦國變法時秦國煥然一新,之後遭到秦君的賜死。一方面可以威脅一下本國有能力的人,禁止他們到其他國家效命。另一方面也要向秦國潑髒水,不能容有功之臣。杜絕其他國家的人才爭相奔赴到秦國效力。對於魏惠王這種人而言,這原因一定佔主要部分。這也是六國誅殺商鞅的第二個原因。



另外,各國或多或少都看到了,商鞅變法對自己的威脅不論是君王也好,貴族也罷甚至在六國的民眾當中也因為貴族的宣傳而變得妖魔化。

商鞅訂立的是一項法治,而這些人的思想卻是徹頭徹尾的人治,他們認為人亡政息,只要果斷處決商鞅那麼秦國的變法就會擱置,秦國也不會崛起。

像商鞅一樣的變法人才也會投鼠忌器。貴族們的利益依然可以得到保護。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商鞅以及其變法並不是他們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事情是秦國的變法後繼有人。



秦君贏駟對秦法的崇拜並不亞於他的父親秦孝公。

處死商鞅在人家看來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但是對於六國貴族而言處置商鞅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最終目的就是要擱置秦法,甚至秦國能夠自行廢除變法。

但是秦國新君嬴駟的政治智慧遠遠高出他們一截,人亡而政不息,處置商鞅而留新法。聽從貴族處置商鞅而不給貴族實權,變法派和保守派都在國內爭論當中,被贏駟妥善平息,樹立起自己的君王權威。

既不因為保守派廢除新法,也不因為改革派而造成國內動亂,而是將法律纂在自己的手中,將權力也去攥在自己的手中,使秦國法律真正成熟定型。這恐怕是六國想要懲辦商鞅的人,不願意看到,但卻不得不接受的,更是在他們看來匪夷所思的。在前面數個變法當中包括管仲變法包括吳起變法都因為改革者的死亡,法律就被廢除。

在此之前從來沒有這樣一個特定的情況,商鞅雖死秦法猶存。



六國看不懂,包括秦國的那些貴族們也看不懂。當時恐怕只有贏駟,這個秦國新君是唯一的清醒者。

同時我們為什麼說秦國的商鞅變法是歷史上最徹底最深徹最成功的變法,而其它變法都是失敗的呢?

因為第一點秦國的這場激烈的變法不僅使得國富民強,也使國家性質發生變化,由原先的貴族制變為封建制。由原先的貴族部落制變成中央集權制,而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國內動亂。每一場社會性質的變革都會引來數百年的國內戰爭。但是秦國沒有,而且短短20年轉型成功。不僅在中國史上在人類史上也是絕無僅有。




第二點,秦國變法後繼有人在之前和之後的一系列變法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堅定變法的大臣和堅決支持變法的君王。但是他們的第二代通常虎頭蛇尾,雖然有些變法沒有被明確廢除,但也遭到了擱置和無視,慢慢的變法的效果和紅利也趨近於消失。但是新君嬴駟依然堅持秦法並未因噎廢食。這也是商鞅變法成功的基礎,否則商鞅死後秦法廢除商鞅變法也將是一場失敗的變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