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汉朝时最霸气的外交家,出使楼兰,竟在宴会上杀死楼兰国王

说起傅介子,虽然知道他的人可能不多,但他在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诗人杜甫曾写诗赞他:“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

汉朝时最霸气的外交家,出使楼兰,竟在宴会上杀死楼兰国王

傅介子像

  汉宣帝时,西域较为混乱,各国经常在汉朝和匈奴之间摇摆。楼兰王更是为了讨好匈奴人,竟多次阻拦或杀死汉朝通过西域各国的使者和商队,致使汉朝蒙受损失。

  傅介子多次出使西域,发现西域各国国王不设防,想到通过刺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傅介子找到当时的实权人物霍光,把他的建议跟霍光讲了一下,得到霍光的支持。于是傅介子携带重金来到楼兰,声称要送楼兰王重礼,引起楼兰王的窥探之心。楼兰王就举办宴席缓待傅介子。在酒酣忘情之时,傅介子把楼兰王叫到一边,让手下人拔刀将楼兰王当场杀死。当时现场大乱,楼兰人想杀死傅介子为国王报仇。傅介子说:“楼兰王有罪,天子派我来杀他,应改立在汉朝为人质的太子为王。汉军马上要到,你们不要轻,否则灭你国家。”

汉朝时最霸气的外交家,出使楼兰,竟在宴会上杀死楼兰国王

傅介子墓

《汉书》: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业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

  傅介子不仅行动上充满霸气,说话也很霸气。楼兰人畏惧万分,经过一番思考,就按照傅介子的要求另立国王,并臣服于汉朝。而实际上,来到楼兰的只有傅介子和他的几个手下,汉朝并没有派大军前来。

  傅介子杀死楼兰王的整个过程绝对是惊心动魄的。试想傅介子就带了几个人,就敢深入楼兰国,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傅介子之所以能得手,原因主要有两个:1.傅介子的谋略和勇气确实值得赞赏;2.汉朝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支撑。如果汉朝实力不强的话,傅介子即便得手,也会被剁成肉酱。

汉朝时最霸气的外交家,出使楼兰,竟在宴会上杀死楼兰国王

楼兰古城

  然而傅介子作为汉朝使者,竟在他国当众杀死他国国王,这种行为是相当霸道的。所以后人对傅介子一直是褒贬不一。司马光就曾在《资治通鉴》中批评傅介子:如果楼兰背叛,则应发兵征讨,如果臣服,则不应追究。楼兰王已服罪,却又杀死他,如何取信别的国家?司马光认为以大汉的强盛没必要采用这种强盗的手段。

汉朝时最霸气的外交家,出使楼兰,竟在宴会上杀死楼兰国王

楼兰美女像

  其实司马光是文人出身,在历史上的贡献也是以记载历史为主,对政治、军事涉略不多,他这种看法略显迂腐。司马光是站在道义的角度上看这待这个问题,却忽略了实际情况:1.西域各国向来表面上是臣服汉朝,实际上是阳奉阴违;2.汉朝如果能够堂堂正正地出动大军去讨伐不臣服的国家,那自然更好,但军队出征劳民伤财,岂能是说出兵就出兵的?如果汉朝屡屡出兵讨伐,用不了多久,汉朝自己就先垮了。3.政治和战争采用的手段向来是无所不用其极,以达到目的为主,哪有什么强盗不强盗之分?军事上也是讲究“兵者诡道也”。

汉朝时最霸气的外交家,出使楼兰,竟在宴会上杀死楼兰国王

汉朝人

  所以,如果按照司马光的做法,汉朝永远都不可能解决西域边患问题。司马光是宋朝人,宋朝在我国历史上恰恰是个外交怯弱的王朝,司马光很难会体会到强大的汉朝应怎么去处理外交事宜。

  汉朝自汉武帝北击匈奴以后,一直都非常注重经营西域,并在西域建立西域都护府来管理西域。西域各国虽然畏惧汉朝实力强大,却又亲近匈奴,打的就是左右逢源的主意。那些袭杀汉朝使者和商队的国家,一般也只会偷偷摸摸地去做这种事。再者汉朝距离西域太远,西域各国认为汉朝不可能兴师动众、劳师袭远。汉朝虽猜测是谁所为,却也无法获取到充分的证据。

汉朝时最霸气的外交家,出使楼兰,竟在宴会上杀死楼兰国王

汉朝人

  傅介子曾多次出使西域,对西域各国了如指掌,知道楼兰王曾多次暗地里给汉朝下黑手。傅介子曾受命去指责楼兰王,这种口头上的指责毫无意义,朝廷又不可能真派大军去攻打楼兰。傅介子通过这种刺杀的手段杀死楼兰王,并扶持新的亲近汉朝的楼兰王,可以说是最小的代价达到了解决楼兰问题的目的,汉朝几乎没有任何损失。同时傅介子所为还可以震慑西域各国,让他们知道即便不派大军前来讨伐,汉朝仍有办法对付他们,让他们不敢轻易背叛汉朝。汉朝在外交上再给予西域国家恩惠,做好恩威并济,西域各国才会真正臣服于汉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