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暴力的狂欢:读《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

导语:汉学家罗威廉所著《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从湖北麻城入手,探寻了这个中华文化中的暴力因素,及后来诸多运动的原因,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暴力的狂欢:读《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

1.书中内容与优点

昨日,终于看完了罗威廉所著《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最初这本书的观点我是极为不赞成的,因为看过一些西方汉学家的著作,他们的研究往往以猎奇为主,研究结论也往往让人大跌眼镜。当时罗威廉提出在湖北麻城这块地方存在着悠久的暴力史,而且翻译的质量也是难以卒读,所以我看得很痛苦,我经历了严重的观念冲突。但是越往后看,我越觉得罗威廉不愧是一个伟大的汉学家,他的研究功力实在了得。


暴力的狂欢:读《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

罗威廉


首先从学术角度上谈论这本书的优点。资料非常详实。关于这点傅斯年就曾说过“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做历史研究一定要尽可能多地穷尽史料,当然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当数日本学者,他们的史料功夫实在了得,值得我辈学习。在本书中,罗威廉引用了各个时期的麻城县志、民国报纸、档案、家谱、民间传说、前人研究成果,史料种类多样,而且非常详实。研究视角独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麻城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无足轻重的地方,但是却引起了罗威廉的注意。可以说,以往的史学研究,往往存在重视中心区域轻视边缘地区,重视发达地区轻视落后地区的研究取向,罗威廉的这份研究可以说是对这一主流的纠正。研究结论新颖。中国人研究中国史,颇有“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容易受到传统观念、传统研究方法的干扰,外国人则没有。罗威廉正是利用这一独特的优势,破除了我国文化中以和为贵的陈旧观点,通过对麻城的研究,他发现了中华文化因子中的暴力因素,这是一种新的突破。

2.书中的不足

上面谈了这本书的一些优点,下面再谈一些本书的不足之处。这里仅提几点,罗威廉提到麻城不是一个拓荒者或男性旅居者为主的社会。这种说法值得怀疑。因为在大别山地区流传着江西移民的传说,有许多人的家谱可以佐证这种说法。在四川也有麻城孝感乡的说法,即川地有许多湖广移民的后裔,其中多数是从麻城迁往的。罗威廉应该是不了解上述历史,所以才妄下结论。


暴力的狂欢:读《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

麻城


另外在文本解读方面,罗威廉也存在一定的失误。比如,罗威廉列举了逃跑新娘的例子。这是当时麻城非常著名的一个案件,他引用了袁枚的版本,但我经过查阅《麻城县志》和相关史料,罗威廉使用的这个版本是有问题的,因为选择一个文学的版本从而得出了曲解的结论,这种错误实在不该犯。但是在近代,尤其是民国时期的历史,错误则很少,这或许是罗威廉更擅长民国时期的中国历史,而对之前的历史有所隔膜所致。

3.蓑翁说

总体来说,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好书总能引发思考。本书中的许多研究就使我有了许多新的想法,进而对清代以来的麻城史有了更为广泛的了解。譬如关于阶级矛盾与资源的关系方面,这本书实际上为阶级冲突提供了解释,即阶级冲突往往易发生在资源匮乏、社会又刚刚出现分层的地区。

又比如在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方面,地方与中央是保护与效忠的松散关系,而不是像我们今日垂直行政体制,这或许能解释国民党政府社会动员能力弱的问题。

再比如清代麻城地方,地方官在治理地方时,会巧妙利用既存的矛盾来维持社会平衡,尤其是于成龙巧妙利用了麻城存在的几对矛盾,使得麻城恢复了和平的状态的例子。为此,我也专门写了几篇相关文章。总而言之,罗威廉利用长时段来研究麻城县的暴力史,为我们复活了一场跨越数个世纪的暴力狂欢,这其中充满了血腥和暴力。我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

参考文献

1.《麻城县志》

2.罗威廉:《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本账号保留诉诸法律权利。


暴力的狂欢:读《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


合作与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