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好圣孙,可保大明三世无忧”,事实果真如此?

“好圣孙,可保大明三世无忧”,事实果真如此?

  • 题/“好圣孙,可保大明三世无忧”,事实果真如此?
  • 文/福尔摩小登
  • 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
  •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在历史剧《大明风华》中,皇孙朱瞻基成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朱亚文饰演的朱瞻基英气逼人,聪明睿智,深受朱棣喜爱,被称为朱棣的“好圣孙”。

那历史上这位“好圣孙”到底为明朝做了哪些事呢?

“好圣孙,可保大明三世无忧”,事实果真如此?

一、“好圣孙”朱瞻基让朱棣坚定了造反的心。

朱瞻基出生在燕王的封地北京,那时候朱棣还没造反。野史记载,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朱棣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的父亲朱元璋给了他一个大圭,大圭是权力的象征。并对朱棣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觉得十分吉祥。

紧接着下人就来报告说,朱瞻基出生了。朱棣立马跑去见孙子,只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忙乎:“此乃大明朝之福也”。这件事对朱棣下决心发动靖难之变有着很大的作用。

“好圣孙,可保大明三世无忧”,事实果真如此?

朱棣在登基后,在选择继承人方面,朱瞻基也是立了大功的。朱棣的太子朱高炽因其仁爱儒雅深受大臣拥戴,更是朱元璋亲选的燕世子。二儿子朱高熙因为其英俊勇武更受朱棣的喜欢,在靖难之战中救过朱棣。所以朱棣一心想把朱高熙立为太子。

但废太子乃大事,必须和大臣商量。其中有个著名的大臣叫解缙,因为编撰永乐大典有功,受朱棣喜爱。

“好圣孙,可保大明三世无忧”,事实果真如此?

朱棣曾向其询问意见,解缙只回答道“好圣孙,可保大明三世无忧”。就这一句话让朱棣如梦初醒。

最后朱棣下定决心让太子朱高炽继位大统。朱高炽死后其子朱瞻基登基。明朝在朱高炽朱瞻基两代的治理下国富民强,经济复苏,史称“仁宣之治”。

大明确实也如解缙所说,三世无忧。

可见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其实也是沾了他儿子朱瞻基的光。

“好圣孙,可保大明三世无忧”,事实果真如此?

二、朱瞻基的三个错误决策影响了明朝

朱瞻基虽然被称为好圣孙,但其在位期间的一些决策却差点灭亡明朝,其中一个更是为明朝宦官专权埋下了伏笔。

1、太监读书制度

宦官专权在明朝初期是根本不存在的,明朝第一任专权太监王振出现在明英宗时期,直接导致了明朝土木堡之变的发生,而明英宗就是朱瞻基的儿子。

明宣宗朱瞻基时期,由于内阁已经开始初具规模,皇帝想要控制他们变得不容易了。于是明宣宗开始利用太监制衡内阁。为了让目不识丁的太监能够对抗文官,朱瞻基开始下旨让太监开始读书,这让太监开始具有了抗衡文官的能力,后世的一些太监的能力甚至比文官还强。

虽然有能力的太监终究是少数,可是识字的太监却开始干预朝廷奏折的批阅。为后来的宦官与文臣的斗争埋下了伏笔。

“好圣孙,可保大明三世无忧”,事实果真如此?

2、对外战略收缩

朱棣曾经五次北伐,让仁宣两朝边境比较安稳,在明宣宗时期,明朝开始注重经济发展。整个国家转入了战略防御。蒙古势力在朱棣的打击下已经衰弱,此时瓦剌开始慢慢崛起。

由于瓦剌的崛起,导致亲明的阿鲁台被刺杀。瓦剌部落成为了草原的新霸主。对瓦剌的放纵也导致了后来土木堡事变的发生。

奴儿干都司的内迁,也让明朝在辽东彻底陷入被动,最后彻底失去了辽东地区。

“好圣孙,可保大明三世无忧”,事实果真如此?

3、越南在明宣宗时期彻底独立

安南也就是现在的越南。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曾经多次对安南用兵。并将安南设为明朝的一个省。但是安南却一直不服从明朝的统治,多次反抗。这也导致了安南地区一直不稳定。

到了明宣宗时期,朱瞻基因为安南动乱一直消耗明朝的国力,于是就决定息兵安南,从安南撤兵。宣德六年,明朝册封黎利为安南国王。自此安南彻底独立,脱离了明朝的控制。

安南的失去让明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开始下降,这也让明朝彻底失去了西洋。

“好圣孙,可保大明三世无忧”,事实果真如此?

三、总结

明朝在朱瞻基的治理下,国家确实得到了恢复。其在位时间仅仅十年,但却是明朝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朱瞻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虽然让明朝的国力再次得到提升,但也同样给明朝的衰弱留下了隐患。尤其是其军事收缩战略,让明朝在英宗时期差点灭亡。

朱瞻基可以说是以大明万世基业的衰弱换来了他一朝的国富民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