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何威尔士却从来不闹独立呢?

一溪绿水


相对于蠢蠢欲动的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威尔士的确又低调又老实。

对于威尔士来说,闹独立还真没什么动机。首先独立对自己没好处,没有利益的事儿自然搞不起来;此外,威尔士地儿小、人少,没这个实力;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英国中央政府对威尔士还算是可以的,没有什么能激化起来的矛盾或者国耻家仇,威尔士早在13世纪就并入了英国,时间长了,同化的比较到位。这里先举个反面例子。苏格兰为什么老吵吵着要独立。

在咱们眼中,什么苏格兰、北爱尔兰的,都是英国人。但是,越来越多的苏格兰人,不愿意这么想。

早在大航海时代,英伦三岛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开拓殖民地的各种争霸活动中,而且,在这些舞台上,苏格兰人折腾的非常欢实,赚钱抢地盘要紧,每次出场,都是主动代表“大英帝国”,搞独立在英国强盛的时代,几乎没有市场。

然而,从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英国荣光不再时,苏格兰民族主义开始复兴。

与此同时,位于苏格兰海域的“北海油田”被发现。之后,丰厚的油气储量带来巨大的收益,使得英国成为欧洲第三大产油国和第四大天然气生产国。然而,这些巨大收益都归英国中央政府所有,按比例再分给苏格兰。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时,苏格兰每年还要向中央政府交纳近90亿英镑(约合913亿元人民币)的油气税,这自然让苏格兰人非常有情绪。
如果苏格兰独立,以现有的渔业作业线为国界,苏格兰将获得95%的油田和60%的气田,这无疑将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加上苏格丰厚的渔业收入,分开过,显然更有钱。

于是,在既得利益的驱使下,苏格兰民族主义越来越有市场。什么家国情怀,都比不上眼前的大油田。

咱们再看威尔士,它有啥呢?森林、牧场和羊羊羊........

过去的威尔士还有煤炭产业,但如今,早就在老早前的“产业升级”中,淘汰下来了,目前主打就是农牧和旅游业。因此,威尔士没有苏格兰那种能拿得出手的“大油田”,在英国现有的经济利益分成中也并不吃亏,活得挺滋润的,反倒是真分裂出来自己过的话,生活会充满了不确定性。

此外,英格兰和威尔士也没有什么难以化解的”恩怨情仇“或者常年的血泪史。

对比苏格兰独立运动,别的不说,就看影视行业,特别喜欢拿苏格兰和爱尔兰民族抗争史当素材,细致刻画英格兰统治者对苏格兰、北爱尔兰/爱尔兰各阶层人民的打压(真应该多学习咱们的审查制度)。

在众多热播的文学影视作品耳濡目染下,使得几百年前的历史积怨被放大和演绎成了现代苏格兰的集体记忆,加深了苏格兰人\\北爱尔兰人和其他英伦人的隔阂。耳熟能详”大片儿”的比如,爱尔兰独立题材的《风吹稻浪》、《傲气盖天》;苏格兰题材的电影《勇敢的心》、热播电视剧《古战场传奇》等等。而关于威尔士独立运动的文学或者影视作品,貌似非常罕见。

实际上,使劲追溯,威尔士也闹过独立,在英国吞并威尔士后的120多年,公元1404年在波厄斯亲王欧文·格兰道尔的带领下,威尔士举行大反抗,要恢复自己的威尔士公国,为此声势浩大,坚持了十几年。最后被英格兰成功镇压,自此形成了巨大阴影,再也没敢折腾过。此后,英国加强了对威尔士的同化政策,循序渐进的推行英国语言和文化习俗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还算是非常明显的。

而且,就地位来看,威尔士早在500多年前的爱德华四世时代,就被钦定为英格兰王储的直属领地。之后,历代的英国王储都会被任命位威尔士亲王,是在众多亲王中,地位最高的一个。当今的威尔士亲王就是这位超长待机的老王子,一脸大褶子的查尔斯·菲利普·亚瑟·乔治·蒙巴顿-温莎。
所以,英国的几个板块中,威尔士算是归顺时间最长,最贴近中央,最能和中央保持一致的那个。要是哪天,威尔士也要公投搞独立(大街上吵吵游行的那种不算),只能说明英国的国力已经衰败到无法形容的地步了。不过,这也没准,毕竟,英伦人民就是这个风格,强盛的时候一副“我是英国人,我自豪”的表情;败落了就“树倒猕猴散”,总算计着分家过日子。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坚持不懈创作的人”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英国全国面积24.4万平方公里,人口6563万(2016)。

全境四大地区各有其特点。英格兰典雅秀丽,面积13万平方公里;苏格兰苍劲豪迈,面积7.8万多;北爱尔兰神秘沧桑,面积1.4万。

全国人口在四个地区的大致分布为英格兰占84%,苏格兰占8.3%,威尔士占4.8%,北爱尔兰占2.9%。

英格兰西部的威尔士古朴自然,面积2万平方公里,地势崎岖,以山脉为主,北部丘陵原野,中部是海拔600米的台地。

威尔士人是公元前3世纪定居该地的凯尔特人后裔,以威尔士语为母语,现大多数人讲英语,主要居住在威尔士和英格兰,属新教派系。威尔士从13世纪起受英格兰人控制(1277—1288年,英格兰征服威尔士,1536年威尔士被正式并入英格兰),16世纪前曾有多次起义以争取独立,20世纪以来民族主义者以复兴语言和文学为己任。威尔士传统上是乡村社会,后来南部煤炭业和东部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其他英国人视威尔士人酷爱音乐,喜欢开玩笑,缺乏责任心。在英格兰人看来,威尔士人热情奔放,感情外露,热心友好,但也相当狡猾,非常饶舌。

相对于苏格兰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威尔士人偏安一隅,经济地位不输英格兰人,他们与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没有利害冲突。人少势寡,相安于“大家庭”,又不失自身特色。


ruixuezhaofeng


威尔士全称“威尔士公国”,英国的四个政治实体之一。

英国的全称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四个政治实体联合组成的,其中英格兰是英国的主体,苏格兰的面积和影响力排第二,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则面积最小,影响力也较小。

威尔士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比海南岛还要小(海南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之比北京市大一点(北京面积1.64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约300人,主要是由威尔士人组成。

从英国的整体中可以看出,英国更加类似于一个联邦制国家,在国际上英国的正式简称也是叫“联合王国”。

1536年,英国与威尔士签订第一个《联合法案》,威尔士并入英国。

1707年,英国与苏格兰签订《1707年联合法案》,双方共同组成大不列颠王国。

1800年8月1日,英国与爱尔兰签署《1800年联合法案》,爱尔兰并入英国。至此,英国国号改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当时整个爱尔兰也是英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英国国旗就是有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三国国旗组成的,但是没有威尔士国旗)

但是从一战时爱尔兰就开始闹独立,在经过爱尔兰独立战争后,1921年英国和爱尔兰达成了《英爱条约》,允许爱尔兰南部的26个郡独立,而由于北部的6个郡中英格兰移民较多,因此组建了北爱尔兰,继续留在英国版图内,英国的国号就改成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1949年,爱尔兰共和国彻底独立,由于英爱在历史上的矛盾(当年在爱尔兰大饥荒中英国政府曾见死不救),爱尔兰甚至连英联邦都没有加入,也不再像加拿大、澳大利亚那样继续封英国国王为君主,彻底的与英国划清了界限。

虽然爱尔兰成功地从英国获得独立,但北爱尔兰地区的丢失让爱尔兰政府和与英国之间一直龃龉不断,北爱境内的爱尔兰共和军始终在进行武装斗争,谋求北爱与爱尔兰合并。而以爱尔兰共和军为首的北爱独立运动则被英国政府视为恐怖主义,遭到英国军警的严厉镇压。

并且北爱境内的英格兰新教徒也反对南北爱尔兰合并,这些支持英国政府的保皇党与英国军警一起对抗北爱独立运动。

北爱问题迄今为止已经持续70年了,虽然在1998年双方曾达成停战协议,组建北爱地方联合政府,但是部分北爱民族武装对这份协议并不满意,针对英国的袭击行动仍旧时有发生,使得北爱也成为英国最乃至整个西欧最动荡的地区。到2002年英国政府取消了北爱地方自治。

之后在多方斡旋下,北爱于2007年恢复了部分自治权,但目前北爱问题仍旧没有彻底解决。(2017年上映的《英伦对决》就是以北爱问题为背景)

除了北爱问题,苏格兰独立运动也是英国政府非常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当年爱尔兰的独立给了苏格兰很大的勇气。

虽然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的时间要早于英爱合并的时间,但其实爱尔兰早在16世纪就被英国控制了,而苏格兰的战斗力相对较强,使得英国一直没能彻底征服苏格兰。

直到1603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驾崩,在女王死前将王位传给自己的侄孙,苏格兰国王詹姆斯,詹姆斯成为英格兰的詹姆斯一世,苏格兰和英格兰形成了共主的局面,这为两国合并打下了基础。后来在财政危机的影响下,苏格兰贵族同意了与英格兰的合并。

苏格兰在英国内部的地位要高于爱尔兰,但是随着英国在近代的衰落,苏格兰独立运动也开始风生水起,尤其是在北海发现油气田之后,苏格兰也坐不住了。

在苏格兰人眼中,英国政府偷走了自己的资源,伦敦吃肉让爱丁堡喝汤,这是让苏格兰人无法容忍。

1997年在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布莱尔是苏格兰人)的推动下,苏格兰议会得以重新恢复,这意味着英国政府将向苏格兰下放更大的自治权利。

2014年9月18日,在宿苏格兰地方议会的要求下,英国政府同意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虽然苏格兰独立派对此次公投充满了期待,但次日公布的结果显示,55.8%的苏格兰选民对独立说“不”,苏格兰公投失败。

其实苏格兰谋求独立的原因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石油利益分配,但是待在英国内对苏格兰也有不少好处,在加之苏格兰跟英国中央政府也没有啥血海深仇,因此还是有不少苏格兰人想继续当大英子民的。

相比于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威尔士确实不怎么闹腾,准确地讲威尔士根本不闹腾。

与苏格兰和爱尔兰一样,威尔士的祖先也是一支凯尔特人,他们最早于公元前1000年登陆不列颠岛,对于这些人今天统称为不列颠人。不列颠人曾形成过许多小王国,但后来位于不列颠岛南部的小政权都被罗马人灭掉了。

公元5-6世纪,来自于德国中西部的盎格鲁-萨克逊人登陆不列颠岛并开始扩张,威尔士人的祖先收到这些盎格鲁-萨克逊人挤压,只能不断向西迁移,最终割据威尔士地区自立。

公元9世纪后期,阿尔弗雷德大帝创建了英格兰王国,他的儿子长子爱德华进一步逼迫威尔士臣服,从此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的藩国。

1277年,英国历史上的一点雄主爱德华一世动兵攻打威尔士,并征服其全境。在征服期间威尔士人向爱德华一世提出请求,希望他能同意由一位在威尔士出生,不会讲英语,生下来第一句话说威尔士语的亲王来管理威尔士人。

爱德华一世答应了这个请求,并把即将分娩的王后接到威尔士,王后在来到威尔士后生下长子爱德华二世,爱德华一世随即册封长子为威尔士亲王。此后英国王室就把“威尔士亲王”的头衔赐给长子。这个头衔就成了“英国王储”的代名词。

在英国统治威尔士期间,威尔士总体还算老实,只有在1400-1412年期间爆发过叛乱,不过最终还是被英国政府镇压了下去。

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签署了英国首个《联合法案》,两国在法律上正式合并。(威尔士)

时至今日,威尔士已经与英格兰合并近500年了,当地人在文化和语言上与英格兰人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了。而且威尔士人口只有300多万,经济上非常依赖英国中央政府,独立对威尔士人而言并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威尔士人也没有多少独立的意愿。


千佛山车神


1、威尔士没这个必要和动机;

威尔士与北爱尔兰和苏格兰的性质是不同的,威尔士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与英格兰合并了,并且是通过武力强行完成吞并的。

威尔士地处英格兰的西部,原来是凯尔特人的居住地。早在11世纪初的诺曼底王朝时期,威廉一世就将威尔士将为英格兰的附庸地。到1216年,威尔士又进一步从王国降为英格兰的公国。

后来到1284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发兵彻底征服整个威尔士,并于同年颁行《威尔士法》,开始不断增强对威尔士的统治。也就是说,从1284年至今这700多年的历史里,威尔士一直都依附于英格兰生存。

如今,威尔士的象征性君主,就是英国王储查尔斯。在英国,“威尔士亲王”这个爵位可是储君特有的,实际上已是英国储君的代名词。

由于威尔士受英格兰统治时间长,同化程度很深。所以,虽然威尔士人也属于凯尔特人后裔,血缘上与苏格兰、爱尔兰更为亲近,但在观念上却更认同英格兰。

2、威尔士也没这个实力;

不光是被英格兰统治时间更长,威尔士自身也不具备独立的力量。如今,威尔士的人口为300多万人,而威尔士人却不足一百万,不到威尔士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因此,威尔士人的分离主义在威尔士地区压根就不成气候。

再说,相对于北爱尔兰,威尔士在地缘上也更靠近英格兰;而相对于苏格兰,威尔士与英格兰之间,又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分配问题。事实上,苏格兰近年来闹腾得这么大,除了脱欧问题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自于北海石油的巨大经济利益问题。

因此,综上所述,威尔士并没多少分离倾向,即便有,在威尔士当地也不成气候。



这些历史要读


威尔士不闹独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打不过英格兰,其次是与英格兰已经文化融合,最后一点是英格兰对威尔士很好。下面我就具体说说这几点。

第一、威尔士打不过英格兰

威尔士不是没闹过独立,只不过最后被英格兰加打败,没成功,这就得从公元1400年说起,在威尔士波呃斯亲王欧文·格兰道尔的带领下,威尔士对英格兰闹了一次独立,要恢复威尔士公国,结果被英格兰在1421年痛打一顿,彻底让威尔士人领教了英格兰人的厉害,威尔士从此再也没有提过分家。

第二、威尔士与英格兰在文化上融合的非常好

威尔士和苏格兰,爱尔兰不同之处在于,爱尔兰和苏格兰在文化上有高度的自主性,文化上自然没有威尔士与英格兰相互融合的那么好。英格兰当年击败威尔士以后,英格兰在威尔士不断输出自己文化和语言,以至于威尔士自己文化属性不断弱化,最后威尔士不经意间就完全接纳了英格兰文化,文化一样,自然也就谈不上分家了。



第三、英格兰对威尔士的确非常照顾

英格兰打败威尔士,但是并没有怠慢它,英格兰与威尔士签属了《联合法案》,法案中威尔士的地位非常高,英格兰在威尔士加大投入建设,包括在工业,农业,畜牧业方面对威尔士加大投入建设,威尔士人的生活可以说好的很,另外,英国王室所立王储都是威尔士亲王,在众多亲王中,威尔士亲王最受尊宠,可见,英格兰对威尔士是多么的重。所以,综上所述,威尔士不与苏格兰闹分家也就可以理解了。


怪叔叔是个逗比


一般而言,我们还将英国或者不列颠岛称之为“英伦三岛”,“三岛”指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在英文中,并没有和“英伦三岛”相对应的概念或者词汇。这是由于此前清朝时期对英国缺少了解,形成了错误的理解,并沿用至今。

英伦三岛中并没有提到威尔士。或者说,中国人已经在潜意识里将威尔士与英格兰合二为一。虽然是误解,却反映出部分现实。

英国的四个构成部分中的苏格兰和北爱尔兰都有寻求独立的诉求。北爱尔兰要求独立,更多是基于宗教因素,北爱尔兰中大多数是天主教徒,他们在情感上更加亲近信仰同一宗教的爱尔兰。苏格兰在语言、文化和风俗上都自称一体。近年来苏格兰内部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支持与反对独立的声音几乎相差无几。随着英国脱欧,苏格兰要求脱离英国的浪潮进一步高涨。

然而,和苏格兰享有相同地位的威尔士却没有要求独立,但威尔士和苏格兰在历史发展和宪政安排方面的情况十分相似。据BBC此前做的调查显示,威尔逊人支持独立的只有3%。

威尔士不寻求独立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威尔士人口只有300万,和苏格兰的530相比,人口较少。

第二,苏格兰有北海石油作为其重要的收入来源,但威尔逊并没有明显的收入来源。当然,威尔逊此前也生产自己的矿产资源-煤炭,但这一产业却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已经消失。

第三,威尔逊人对自身既是英国人,又是威尔逊人的身份相对满意。威尔逊有享有高度自治的政府,同时,威尔逊也是一个双语地区,据估计20%的人口讲威尔逊语。

第四,更为重要的是威尔逊和英格兰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威尔逊人更喜欢和英格兰人聊天,威尔逊也为自己的政治家能为英国做出贡献感到自豪。威尔逊人也更容易接受英格兰人在其政府中担任要职。

综上,不难看出,威尔逊由于和英格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往来,更加认同作为英国的一部分。因此,不会像苏格兰那样有强烈的独立诉求。


黄日涵副教授


【英国的四大主体之一的威尔士为何不闹独立?】

我们都知道英国的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其中大不列颠岛中包括三个行政主体,分别是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



威尔士是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部,东邻英格兰、西邻圣乔治海峡,北靠爱尔兰海;面积2.08万平方公里,人口309万人。威尔士和英格兰一样,都是有王室的,威尔士的王室是威尔士亲王,但也和整体英国一样,是威尔士的象征性君主,根本不具有实际的政治权利。

其实威尔士作为英国领土的一部分非常早,公元1277年,英格兰国王爱的华胥引出兵攻打威尔士,直至1284年征服威尔士全境,至今有800多年的历史。

而威尔士在英国的存在感不强,不如苏格兰人一样,喜欢闹独立,其实这是错误的。威尔士如今也开始闹独立了,只不过声势比起苏格兰来,很小罢了!



根据英国《卫报》2019年5月11日报道,威尔士当地时间11日,数千人在威尔士首府加的夫游行,呼吁威尔士脱离英国独立,而组织者称这是威尔士历史上第1次举行这样的独立游行。

这些抗议者表示,他们一直是威尔士独立的终生支持者,具体是因为英国脱欧和紧缩财政政策导致的转变态度。根据最新的民调显示,威尔士中有12%的人支持威尔士自治。

威尔士的抗议者还表示,数十年来,英国政府忽视导致贫困和投资不足,我们有1/3的孩子生活在相对贫困的环境中,只要看英国脱欧引发的混乱,就会发现英国政府不再适合治理威尔士。



威尔士人在2019年5月份的游行示威事件并不大,甚至说根本无法动摇英国政府的统治,但是这是个引子,以后的威尔士人可能会像苏格兰人一样越闹越大,最终走向分离也不是不可能。同时也说明,威尔士人从来不闹独立在2019年5月份之前成立,之后就不成立了。


大正看世界


要说威尔士为什么不闹独立还真的必须得把苏格兰为什么闹拽来对比一下。

有的回答也提到了威尔士地小人少,更重要的是,当年罗马人进入英国这个岛子的时候,一部分凯尔特人退往威尔士的山区,另一部分人退往了北部苏格兰。威尔士虽然是山地,可是地形也并不是很险峻,反而很贫瘠容纳不了多少人口,闹不出大事儿了。因此罗马人对这里的征服也就是马马虎虎的,而北部苏格兰虽然气候寒冷一些,但是地域却宽广得多,能够容纳的人口也多,罗马人没办法打得过就只好修了一道长城。

等着罗马完蛋了,日耳曼族系的安格鲁萨克森人跑来了,基本上也就只能接手罗马的格局。这样一来,因为地小人少在经济上必须依靠着罗马在英格兰中心区的威尔士,就只能继续与安格鲁萨克森人打交道。 英格兰实现统一之后,就利用威尔士内部的继承权争夺问题扶植一派打一派,最后在长腿爱的华使其实现了实现了彻底控制威尔士的目的。

不过长腿爱德华的主要目标还是苏格兰。因为那里地盘大人口多,抢一把成功了油水大,就算是抢不成功也得把他的力量消耗下来,免得有朝一日杀进英格兰来。既然威尔士地区不是重点,那么长腿爱德华对威尔士人的态度就宽松得多,让威尔士贵族在自己的领地里有很大的自治权。不过为了名正言顺的控制住威尔士,他就玩了个花招,把自己的儿子封为威尔士的亲王。

经济上要依靠英格兰,政治上也不吃亏。威尔士当然没有理由闹了。

前面说过苏格兰地盘大人口多,对于英格兰来说,最少也是一个战略竞争对手。所以双方打得会比较认真。到了后来麻烦更大,亨利八世在英格兰搞宗教改革,英格兰成了新教国家,可是苏格兰依然故我还是个天主教国家。

等着因为通婚的原因,苏格兰国王成了英格兰国王,开始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很快这个统治就因为宗教矛盾以及查理一世的乱来,最后英格兰起来造反,把查理一世的脑袋砍了。虽然后来斯图亚特王朝又复辟了,可还是因为宗教矛盾又把詹姆斯二世撵出去。

丢了英格兰王位的詹姆斯二世怎么能甘心?所以他就利用宗教感情去找苏格兰来帮忙。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矛盾关键就出在这一次战争上。

虽然詹姆斯二世最终没能复辟,可是她的儿子和她的孙子都始终利用宗教问题在苏格兰保持了相当的影响力,甚至还发动了一次复国战争。当然没什么悬念这次战争还是英格兰胜利了。

而这两个人在英格兰就没啥市场,还被英格兰叫做大小王位觊觎者。

打赢了内战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实在是对苏格兰不放心,因为参加斯图亚特家族复辟战争的很多苏格兰军队实际上是苏格兰贵族的氏族武装。所以英国国王一边非常严厉的镇压两个王位觊觎者在苏格兰的追随群体,另一边儿更是彻底拆散苏格兰社会中非常有影响力的氏族。

就是这个拆散苏格兰氏族的行为和严酷的镇压以及宗教教派上的纠纷。让苏格兰和英格兰这两个民族之间埋下了历史不和的种子。英国军队在苏格兰胡作非为激起更大的反抗,这种镇压直到工业革命大爆发之后,大批的苏格兰人因为谋生流向了美洲殖民地,随后因为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苏格兰人在世界上也能跟着分到一定的好处,最后才慢慢的逐渐消失了。

有的回答也提到,事情起了变化,是上个世纪70年代,苏格兰沿海周围发现了大量的石油,这一下子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重新刺激了苏格兰人心中沉睡已久的独立想法。

说到这里就很明显了,威尔士是没有资本闹独立,而且在历史上不管有什么新仇旧恨,都已经过去了快上千年。苏格兰则是现在因为石油而胆气壮,更重要的是新仇旧恨本来就多,而且这还不过就是两百年左右的事情。


千里岩


威尔士一直有独立人士和团体在活动。不仅认为威尔士没有闹独立是错的,现在,认为威尔士独立运动不如苏格兰独立运动声势浩大都错了——当地时间2019年5月11日,数千独立人士在威尔士首府加的夫举行游行示威。组织者称这是史上首次威尔士独立游行集会。既然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是必然。

位于欧洲西部的英国是个岛国,历史由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渡海征服英格兰开始迄今。这个国家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1066年以前的英伦历史,以及殖民时期的日不落大帝国,与英国密切相关,却与本文关联有限,不讨论。

今天英国的主体政治、文化和经济,以英格兰为核心。英国的其他部分,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都有或多或少的分离倾向与麻烦。

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之后威尔士独立思想一直存在,只是占比不高。今天英国的大行政区划分为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4部分,威尔士下设22个区。 1999年5月,威尔士选举成立地方议会,设立60个议席。威尔士议会可以决策就业、卫生、教育和环境等问题,税收由英国政府决定。

尽管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威尔士人最不满意的是经济下滑。威尔士独立人士认为,战后英国政府无视威尔士的贫困,放任投资不足,今天威尔士有30%的孩子生活贫困中。

最终引爆威尔士独立高潮的,是全世界的笑柄——英国脱欧。乱成这个样子,英国政府有什么资格再管理威尔士、再代表威尔士?!

一地鸡毛。

(全文完 )


李牧


你这个问题问的好像有点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