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花房子”大而不花 97间庭堂居室却只住了一家人

在阆中,有一处著名的私宅--“花房子”,占地11亩、建筑面积达2700平方米,历经80年的风雨沧桑和“5.12”汶川特大地震,依然坚挺如昔,中西合璧的建筑历经风雨更显古朴。如今,这座大山深处的私宅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花房子”大而不花   97间庭堂居室却只住了一家人

花房子大门

花房子的由来

阆中的“花房子”藏于阆中、仪陇、巴中三地交界的千佛镇三庙场大山深处。因家主姓汪,所以“花房子”又叫汪家楼,是家主汪潮濂所建三座公馆之一(成都、南充、三庙各一座)。全部建筑都是采用中西结合式砖木结构,历经5年精雕细刻而成,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占地11亩。

汪家楼依山而建,呈卧狮状,远远看去,欧式建筑的豪放挺拔显露无遗,走近这栋老建筑还会发现,门楣、窗棂、雕刻又有中式传统建筑的手法,整座建筑气势恢宏、布局精巧。整个院落共有4级台阶,6套天井,97间庭堂居室,外加凌空的绣楼和耸立的碉堡,更显得气派豪华,建筑规模之大极为罕见。

“花房子”大而不花   97间庭堂居室却只住了一家人

花房子建筑外观

拾级而上,是一道对开的大门,再往上走是一道用砖做成的“寿”“喜”字屏风,造型考究,在屏风的上部,雕刻着倒立的蝙蝠,有“福到了”的寓意。汪家楼的大院内,有两个池子,一个种着铁树等植物,另一个里面则是一座假山,假山上有唐僧师徒4人西天取经的雕像,因为年代久远,上面布满了青苔。整个建筑分三层,第一层是卧室和会客厅;二楼是卧室;三楼是绣楼,又称‘虎口子’。

“花房子”大而不花   97间庭堂居室却只住了一家人

院内的珍稀植物

据知情人介绍:“花房子”始建于1927年,家主汪潮濂身份显赫,建房时专门请了重庆的设计师、顺庆府(现南充市)的花工现场设计。因院内种植着上百种珍稀花草树木,所以当地人称它叫“花房子”,从楼上俯瞰院内,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现大院内仅存花木40余种,有些树木还挂上了“珍、稀、古、风景树”的牌子。“罗汉松、君子兰、腊梅傲霜寒;红玫瑰、白牡丹,桂香溢庭院。铮铮铁树岁千年,微微紫荆红烂漫。百花汇,群芳长争艳。”或许,从这首描写汪家楼当年百花争艳的诗词中,可以想象院内百花盛开的情景。

“花房子”曾是家主为夫人所建

汪家楼的主人汪潮濂,阆中市千佛镇三庙人,生于清光绪年间,家有八兄妹,他排行第七,故称七少爷。1916年,到保定军校读书,后转入云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在川军历任营长、团长、副旅长等职。

“花房子”大而不花   97间庭堂居室却只住了一家人

家主汪潮濂像

“花房子”大而不花   97间庭堂居室却只住了一家人

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西安事变后,汪潮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全面抗战”的主张,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七七"事变后,他任国民党集团军第四十一军一二四师三七零副旅长,历经多次战役,亲自指挥了著名的山东藤县战役,此役与日寇激战四天四夜,沉重打击了日寇,奠定了台儿庄大捷的基础。交战中,他胸部中弹负了重伤,回川养伤后又奔赴山东前线,因为战功,他被提升为副军长,授予中将军衔。康复后历任蓬溪县和南部县的县长兼管川北盐务总局盐税。1949年告老还乡。

“花房子”大而不花   97间庭堂居室却只住了一家人

花房子外景

汪朝濂有3个夫人,原配夫人陈氏是仪陇人,未生育;二夫人刘氏,生了三女一男,这些子孙现在都在三庙乡本本分分的种地;三夫人姜氏,成都人,解放后改了嫁。这"花房子"里住过大夫人和二夫人以及他的4个子女。

300万元修缮加固 “花房子”重焕昔日光彩

解放后,“花房子”收归国有,作为千佛镇三庙学校,该校先后培养了学生上万名。为了保护这座建筑,1997年,学校初中部迁走,2000年,学校小学部也搬出。2003年,“花房子”-汪家楼被列为阆中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成功跻身四川省“省保”文物单位。2011年,阆中市投入300余万元对其维修加固,让藏在深山“汪家楼”重新焕发了昔日光彩。

“花房子”大而不花   97间庭堂居室却只住了一家人

屋内设施

“花房子”大而不花   97间庭堂居室却只住了一家人

花房子外观

如今,“花房子”-汪家楼人去楼空,当年的繁盛之景不再,留给后人的只有不语的亭台楼阁和那一段已经久远的传奇。慕名前往的人们到院内里品茗休闲,品尝山村美味,住宿感受山村的鸡犬相闻,在老宅中体验中西合璧古建筑的艺术魅力,寻找当年主人回归山野的闲情逸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