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定軍山一役夏侯淵死在漢中,為何墓地卻在許昌?

黃元中


曹操對於宗室大將的信任是有目共睹的。雖說張遼、徐晃等非宗室將領在戰場上屢立奇功,但曹操卻始終對他們留了一手。以張遼為例,儘管戰績卓著,曹操令其鎮守合肥時,僅僅給了七千人馬,還讓與張遼關係不睦的李典、樂進等人進行牽制。如果不是李典在關鍵時刻力挺張遼,合肥之戰的結果則難以預料。

與張遼、徐晃這些非宗室將領相比,宗室將領的命運則截然不同。著名的常敗將軍夏侯惇儘管屢戰屢敗,但曹操卻始終信任有加,還讓其統率二十六軍,用兵十餘萬眾,成為曹操時期統率軍隊人數最多的一位將領。另一位宗室大將夏侯淵的情況也與夏侯惇類似。儘管戰績遠不如張遼、徐晃,曹操卻委以重任,先後命其掌管西北及漢中的兵權。

不過,與夏侯惇這位堂兄相比,夏侯淵的命運則要悲慘得多了。他不僅在西北戰場畏縮不前,坐視馬超勢力的死灰復燃,還在漢中戰場兵敗身亡,不僅重創了曹軍士氣,也為日後曹操放棄漢中埋下了伏筆。

夏侯淵究竟是如何被殺的呢?史料中的記載有著一定的差異。按照《三國志•夏侯淵傳》的記載,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夏侯淵在定軍山一役中與劉備大軍展開攻防戰。劉備利用夜色為掩護火燒鹿角,夏侯淵派遣張郃防禦東圍陣地。劉備向張郃發動猛攻,張郃眼看局勢危急,派人求援。夏侯淵隨即調撥了一半兵力增援,導致自己兵力不足。劉備抓住時機,以主力向夏侯淵發動猛攻。在混戰當中,夏侯淵被殺。

那麼,是哪一支蜀漢軍隊要了夏侯淵的命呢?答案非常明確,是老將黃忠的部隊。《三國志•黃忠傳》載:“(黃忠)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不過,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夏侯淵並非如《三國演義》所言是被黃忠親手斬殺的。關於這一點,後主劉禪曾經在與夏侯淵之子夏侯霸見面時親自做了澄清。

《三國志•夏侯淵傳》注引《典略》載,夏侯淵之子夏侯霸投降蜀漢後,得到了後主劉禪的召見。劉禪告訴夏侯霸說:“卿父自遇害於行間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劉禪明確告訴夏侯霸,夏侯淵是死於亂軍當中,並非黃忠或某一位將領所殺。

夏侯淵陣亡後,並未像大多數被殺將領那樣被棄屍荒野,而是得到了安葬。據《三國志•夏侯淵傳》注引《典略》載,夏侯淵死後,張飛的妻子出人意料地出面,主動要求安葬夏侯淵。這一請求也得到了劉備的同意。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張飛之妻與夏侯淵有著一層特殊的關係。

據《典略》記載,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親自率軍閃擊徐州。劉備大敗,隻身逃往冀州投靠袁紹。關羽及劉備的夫人被曹操生擒,後來便有了關羽斬殺顏良之事。而張飛則在亂軍中與劉備、關羽等人失散,浪跡於譙、沛一帶。在此期間,張飛巧遇在當地砍柴的年僅十三四歲的夏侯淵的堂侄女。“(張)飛知其良家女,遂以為妻”。就這樣,張飛竟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與夏侯淵成了親戚。因此,當得知堂叔夏侯淵陣亡的消息,張飛之妻才出面安葬夏侯淵。

從以上記載來看,夏侯淵陣亡後,被張飛之妻安葬。如此一來,夏侯淵的墓地就應該在漢中一帶。不過,令人疑惑的是,在如今的河南省許昌市城西7公里河街鄉賀莊北卻有一座夏侯淵的墓地。該墓高十米,佔地三千多平方米,墓前有2012年重新制作的墓碑。這座墓地又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是後來夏侯淵的遺骸從漢中遷到了許昌?

答案並非如此。原來許昌市的這座夏侯淵墓僅僅是一座衣冠冢,是後人為了紀念夏侯淵這位漢末三國時期的曹魏名將而修建的。至於這座衣冠冢最早的修建時間已不可考。在這座衣冠冢的不遠處,原本還有一座夏侯惇的墓地。該墓興建於夏侯惇死後,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尚存。後來因為當地要興建賀莊石油庫,夏侯惇墓被推平,如今已蕩然無存。而夏侯淵的這座衣冠冢恰巧在石油庫的範圍之內,因此才得以倖存。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答:三八縱橫,黃豬遇虎,定軍之南,傷折一股。

感覺夏侯淵在三國中是個非常重要的人物,歷史上夏侯淵為人極重義氣,曹操年少時在家鄉犯了案,夏侯淵居然為曹操頂罪。有一年饑荒,夏侯淵放棄了自己親生兒子,養活死去弟弟的孤女。夏侯淵曾效法霍去病長途奔襲,襲擊韓遂的後方,打得韓遂從此一敗塗地,坐待夷滅。

建安十九年(214年)春,馬超從張魯處求兵,北取涼州,還圍祁山。姜敘等急向夏侯淵求救,諸將認為應當聽從曹操調度,而夏侯淵認為:往來反覆四千裡,路程遙遠,等收到曹操指令,姜敘等必敗,故此舉不適合救急。商議結束後即刻出兵,先派張郃率步騎兵五千人為先鋒,抄近路由陳倉小道進兵,自己則督運糧草隨後出發。當張郃兵至渭水時,馬超率氐、羌數千前來進攻。但雙方未交鋒馬超不戰而退(《資治通鑑》則記載馬超戰敗而走)。張郃於後收整馬超軍遺留器械。當夏侯淵軍到時,諸縣都已投降平定。

曹操給夏侯淵的評價並不代表是夏侯淵的定位!更多的是關愛,“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呼為‘白地將軍’,為督帥尚不當親戰,況補鹿角乎?”;也有非常讚歎的時候!“宋建造為亂逆三十餘年,淵一舉滅之,虎步關右,所向無前。仲尼有言:“吾與爾不如也”。可見夏侯淵在曹操眼中確實是手足!

怎麼可能把夏侯淵一個人扔到荒山野嶺,讓魏延看管呢?既然能給關羽安裝一個木頭軀殼,夏侯淵又沒有屍首分離,英雄級人物,當然要帶回許昌隆重安葬了,以示後人為國捐軀的烈士,就應該被莊嚴的紀念。


中行偃1


據說許昌城西七公里本來有兩個墓穴,一個墓穴為夏侯淳,已經被毀壞,另一個墓穴為夏侯淵的,但是是墓穴沒並沒有屍骨,而是衣冠冢。以當時情況,夏侯淵被黃忠以俯衝之勢當先斬於馬下,後續部隊大敗逃亡是沒有時間為夏侯淵收拾遺骸的,畢竟戰場上還有劉備他們的人,劉備也是仁義之人,肯定會找地方安葬夏侯淵。也就是說其實夏侯淵應該安葬在漢中,但具體位置無從知曉。


瘋狂的碎玻璃


曹操之父曹嵩原為夏侯氏,曹氏夏侯氏宗親曹操兄弟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為曹操集團建立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夏侯淵武藝高強,很有韜略,只是性格魯莽的,他虎步關右,深受曹操器重。曹操與劉備爭戰漢中,曠時持久,曹操留夏侯淵、張郃、郭淮守漢中,自領兵回關中。劉備用法正之謀,搶佔定軍山制高點,窺視曹營情況,待曹軍人馬疲睏,令黃忠率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入曹營,斬夏侯淵於陣前。張飛之妻夏侯娟乃夏侯淵親侄女,讓張飛求劉備將夏侯淵安葬,夏侯淵是當世名將,劉備依禮將夏侯淵安葬在定軍山。

夏侯淵在許昌的墓地是衣冠冢,是曹操不忘與夏侯淵的兄弟情誼和功績,便與祭祀所建。


劉坤忠120


夏侯淵死於定軍山,葬於許昌,這點沒問題,很正常!

首先古代的軍人戰死沙場,馬革裹屍還是極其常見的事情。大將夏侯淵作為高級將領,將其運回許昌安葬,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其次定軍山畢竟是前線,況且還是劉備的勢力範圍,如果夏侯淵的屍骨被劉備方面給弄去了,這在政治意義上有些不利,會讓曹操的下屬感到憂慮。

第三夏侯淵其實是曹操的本家,曹操的父親姓夏侯,打小過繼給曹公公後才改姓曹,所以作為親情來講,將夏侯淵安葬在許昌也無可厚非。這樣還可以體現出曹家的仁義,對於穩定和激勵將士來說,是很有效果的。

這樣看來,曹家的本族其實是夏侯家族,將夏侯淵安葬在許昌,利大於弊。


六千年



用戶孫國起與花結緣


公元219年,曹魏的徵西將軍夏侯淵被蜀漢老將黃忠襲殺於定軍山下,劉備因此奪取漢中而定鼎稱漢中王。

夏侯淵是出了名的有勇無謀,人送外號“白地將軍”,連曹操自己都經常罵他:“初,淵雖數戰勝,太祖常戒曰: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 “魏武軍策令”: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呼為“白地將軍”。

但夏侯淵與曹操的交情無人可比,他夫人為曹操之妻妹。曹操在家鄉受某案件的牽連,夏侯淵代其承擔, 後曹操設法營救,才得以免禍。

官渡之戰為曹操督運糧草,又督諸將先後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亂。後率軍征伐關中與涼州,斬梁興、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族、氐族、屠各等外族勢力,虎步關右。

他擅長千里奔襲作戰,常常出敵不意,官至徵西將軍,封博昌亭侯。

夏侯淵被殺後,其屍首到哪裡去了?

《三國志》史書裡面都未作明確交待,其屍首應該是被蜀國收葬,這其中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魏略》雲:建安五年(公元200),夏侯淵的二子夏侯霸從妹十三、四(歲),在本郡出行樵採,為張飛所得,飛知其良家女,遂為妻,產息女(生女)為劉禪皇后,故淵之初亡,飛妻請而葬之。

據《三國志蜀志》而知,夏侯淵共有五個兒子,長名衡、二名霸、三名威、四名惠、五名和,均事魏受封。夏侯淵死後,二子夏侯霸“常切齒”,欲報殺父之仇,後因魏國內亂。

霸恐受害,故於蜀延熙”十二年(公元249)春正月,降蜀”,後主劉禪“相見釋之”,向夏侯霸解釋說,你父遇害,“非我先人(劉備)之手刃也”。說完,又手指他的兒子劉諶對夏侯霸說:“此夏侯氏之甥也”,後來,劉禪“厚加爵寵”於夏侯霸。

《魏略》:時兗、豫大亂,淵以飢乏,棄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

當時兗、豫大亂,夏侯淵因為飢乏,捨棄了幼子,而養活亡弟孤女(此孤女就是被張飛搶去成為妻子)。

從上述史實記載而知,張飛的妻子原是夏侯淵的侄女,後生一女,嫁給劉備之子——蜀後主劉禪為妻。劉禪繼位後,立張氏為敬哀皇后,生子劉諶。由此而論,夏侯淵當是張飛的岳父,張飛又是劉禪的岳父,夏侯霸是劉禪的妻舅,夏侯淵是劉禪妻的外公。

所以,夏侯淵在定軍山被殺後,張飛的妻子——夏侯淵之侄女感念夏侯淵當年的恩情將夏侯淵的屍首“請而葬之”。夏侯淵第二個兒子夏侯霸降蜀後,又得到了劉禪的信任和重用。

從這一史籍線索推論,夏侯淵的屍首很可能葬在今四川閬中一帶,這也是夏侯淵真正的墓地所在,因為張飛自建安十九年(公元214)至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1)間,一直是蜀的巴西郡太守,治所就在今閬中市西。

至於許昌的夏侯淵墓,不過是曹操為了紀念夏侯淵所修的衣冠冢而已。


70後大叔講歷史


興平元年(194年),留守的夏侯惇,被呂布部將射瞎左眼。夏侯惇大喊一句:“父精母血不可棄也。”,吞下眼珠的一幕,成為了三國的經典橋段。足見夏侯惇作戰英勇。


其族弟夏侯淵字妙才,曹操麾下一員猛將。擅長千里奔襲作戰,興固之戰,長途奔襲以疲憊之師一舉擊敗韓遂,收復河西。


《魏書》記載:“淵為將,赴急疾,常出敵之不意。”

與曹操屬於連襟,深得曹操信任,為人講義氣,善待部下,常將軍糧分發給缺糧的軍士。但性格剛烈,曹操曾常常告誡: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

不想一語成讖。


建安24年,劉備進攻陽平,駐於定軍山。夏侯淵派張郃守鹿角東部,自率精銳守鹿角南部拒之。時值張郃部被劉備猛攻,夏侯淵知曉後,分軍一半往救張郃。如此,劉備火燒走馬谷,趁著夏侯淵前去救火之際,前後不能相顧, 黃忠居高臨下突襲,主將夏侯淵亂軍中被斬殺。諡號愍侯。


根據西漢文學家劉向《諡法解》愍的標準:在國逢難曰愍,使民折傷曰愍,在國連憂曰愍,禍亂方作曰愍。


符合“禍亂方作曰愍”,死於亂軍之中。


一切的根源在於夏侯淵智謀不足,難怪軍中稱他為‘白地將軍’,意指不擅用兵。中了劉備調虎離山之計,又逞匹夫之勇,終殞命定軍山。


死後,劉備還算厚道,將夏侯淵厚葬於漢中,而在許昌的夏侯淵墓,只是衣冠冢,當地用以紀念夏侯淵的。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沒有苦勞也有疲勞 點個讚唄^_^


公子霜塵


漢中當時是劉備的地盤,他按現在的說法應該屬於侵略,況且夏侯是曹操親戚又是高級軍官,自然不能扔戰場,肯定要運回他們大本營……發喪那天曹操痛哭流涕,我親眼所見,可惜手機沒電了,沒有留下證據。


心在天山1861


夏侯淵,字妙才,東漢末年名將,初期跟隨曹操征伐,官渡之戰為曹操督運糧草,之後又督諸將先後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亂,戰績卓著。

  建安二十三年,劉備進軍至陽平關,夏侯淵率張郃、徐晃等將領與劉備軍正面相抗,以徐晃破陳式、張郃駐廣石,劉備攻而不克,雙方相持至第二年。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自陽平渡過沔水,駐於定軍山,夏侯淵率軍相爭。劉備率精銳萬餘人,分十路軍隊夜襲張郃,張郃率親衛奮戰反擊,劉備不能克,夏侯淵派張郃守備鹿角東部,自率精銳守備鹿角南部,劉備於是全力猛攻張郃,張郃不敵,夏侯淵遂分軍一半往救張郃,於是劉備又在走馬谷採用燒圍角之策,趁夏侯淵前去救火、修補鹿角之時,派討虜將軍黃忠居高臨下突襲淵軍,此一戰劉備軍孤注一擲,全力奮戰,魏軍主將夏侯淵遂戰死,諡曰愍。

  夏侯淵此人作戰勇猛,與其兄夏侯惇一樣性格剛烈,但戰場上並非勇猛便可馳騁沙場,在排兵佈陣、使用作戰計策方面夏侯淵著實不擅長。曹操也常告誡他:“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最後還是戰死。正始四年七月,曹芳詔祀夏侯淵等已故舊臣於太祖曹操宗廟。

  夏侯淵墓

  夏侯淵墓位於河南省許昌市城西7公里河街鄉賀莊北,夏侯淵,字妙才,沛國譙人,隨曹起兵屢立戰功,公元218年戰死於陽平關,葬於漢中,此為衣冠冢。

  原為東西二墓並立,東墓夏侯惇墓已毀,現存西墓為夏侯淵墓。西墓夏侯淵墓尚存,墓高10米,佔地3300平方米,有石階小徑可達墓頂。夏侯淵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軍事將領,擅長打運動戰,所以當時軍中流傳著一句話,“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