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其中包括音色、音樂、規定的音準高度和良好的聲學品質,是衡量樂器重要的一個指標,樂器不僅要有合理的精美外觀造型,在材質的選擇上也是非常嚴格的。

樂器是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之一,工藝美術更多的是展現人們生活中美的、與物質生產緊密結合的藝術,就是通過各種美術技巧製造出的工藝品,其具有實用、欣賞的雙重作用,既是物質產品又具有審美性,不僅滿足人們物質生活需求,還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夢.蝶》鋼琴

作品設計靈感源於莊子《夢蝶》的故事,作者將蝴蝶這一具有浪漫主義奇幻色彩的符號形象與音樂樂器結合起來,打破了中西文化的界限,使得夢•蝶系列藝術鋼琴的外形設計無一不圍繞中國傳統文化展開,再結合傳統工藝美術的精湛技藝,細節處處匠心獨運,寓意非凡。在琴體方面,頂蓋的設計打破了西方傳統“翻摺合頁式”頂蓋,大膽採用整板蝶翅形狀設計,配合整板抽拉式琴譜臺和造型鑄銅支架,巧妙的將鋼琴的功能性與工藝美術的美學元素結合在一起。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大鯢魚琴

世間萬物皆歸於泥土,這是作者研發新型泥料的初衷。琴的面板是大鯢的魚頭,琴軸部分代表它的尾巴,創作思路源於中國特產-娃娃魚。用新型泥料製作樂器,並達到專業演奏的音域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用泥料製作的樂器,不同於木材、金屬等材質樂器的音色,它屬於低音域絃樂。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摯愛

作品將傳統大漆工藝髹塗在作品電吉他上,整體以玫瑰群花盛開作為紋理,襯托對傳統工藝與音樂的熱愛。在百餘道的手工製作過程中與演奏時的,手與物的反覆執手之愛,契合作品主題摯愛。在文化上中國傳統工藝與西方搖滾樂的碰撞與對話。工藝美術的存在與空間中,而音樂存在於時間中,也是將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產生結合。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琴·琹

琹在古代有古琴的意思,在此借用表此提琴的不同,古琴是天然大漆做的,和大漆是綁定關係。"今"與"木"代表"琴"和"琹"兩個字的似與不似,前者借指時間尤其是突出當下,後者借指大漆工藝和漆器。之所以取得《琴·琹》二字,是因為古琴、小提琴、大漆等古今中外的元素結合在一起。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仲尼式仿古琴

在傳統仲尼式古琴制式的基礎上調整其尺寸,從視覺上更加精美,髹飾技藝上在傳統髹漆的基礎上嘗試金屬和中藥的搭配,讓古琴的聲音更加通透和流傳。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五絃琵琶

五絃琵琶,是我國古代彈撥絃鳴樂器。簡稱“五絃”。歷史久遠、造型別致,盛唐時期曾流行於我國廣大中原地區,並東傳日本、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馬頭琴

馬頭琴,因琴頭雕飾馬頭而得名。馬頭琴是一種兩弦的絃樂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柄,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琴頭、琴桿多用一整塊色木、花梨木、紅木或松木製作。琴頭呈方柱形,頂端向前彎曲,造型為雕刻精細的馬頭,既有奔馬的馬頭,也有立馬的馬頭,有的是在琴桿上端直接雕出。弦槽後開,多有槽蓋,兩側橫置兩個絃軸(左右各一)。蒙古族馬頭琴音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小提琴

小提琴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國,是現代管絃樂隊絃樂組中最主要的樂器。樂器設計者都是經過縝密的構思後,才設計出既美觀而又符合演奏要求的外形,同時還周密地考慮到內外的一致性,以及聲學的諧和性,使製作的提琴不僅外形優美、演奏方便,還具有動聽而又感人的音色,洪亮而又豐滿的力度,極具穿透力的音量和抑揚頓挫控制如意的品質。


生活中的工藝美術丨樂器

古箏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