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法”字和水无关,为什么是三点水偏旁?

用户133916062


关于“法”字,楼上有高人说得很好了。再补充一点儿。

许慎《说文解字》,对“法”字的解释很全面透彻。段玉裁注,也说得很好。

“法”,小篆写为“灋”。见上图。

《说文》曰:“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廌去。”

就是说,“灋”,是个会意字。从水,表示“灋”须“平之如水”;从“廌去”,表示“灋”要“触不直者去之”。

讲的再清楚不过了。

关于“廌(zhì)”,许慎的解释是:“廌,解廌兽也。似牛,一角。古之决讼,令触不直者。”

这是对“灋”从廌的很好注角。

段玉裁说,许书之“解”即“獬”,“廌”即“豸”,“解廌兽也”就是“獬豸”。扬雄的《方言》亦作此解。传为东方朔所作的《神异经》讲,东北荒有兽,见人斗则触不直。王充《论衡》说,獬豸者,一角之羊,性识有罪,自古有此神兽。《左传.宣公十七年》提及此。

说“獬豸”为龙子,大概不确。

对于“灋”字,段玉裁做了更深入的解读。

他说:“刑者,罚罪也。《易》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引申为凡模范之称。木部曰,模者,法也。竹部曰,范者,法也。土部曰,型者,法也。”

他说,许慎对“模”、“范”、“型”等字,都用“法”来解释。“法”,就是规范。

“模范”,是指“木模石范”,为古代磊土、铸造的模具。以“模”和“范”来解释“法”的含义,再恰当不过。

《说文》里,许慎收录了“灋”字古文字形,还收录了另一字形——“法”,并注曰:“今文省。”见下图。

说明,在东汉,所谓简体“法”已经出现。

后人认为,这是隶变之结果。

东晋王羲之,基本用隶变后的“法”字。

北魏石刻,使“法”字影响扩大且书写规范。

不过,到了唐宋明等朝,仍有人使用不省略的“法”字。见下图。

最后说一句,甲骨文中,尚未发现有“法”字。


一老沈一


恰恰相反,“法”字和水关系大着呢。

法,繁体字是“灋”。《说文解字》释为“刑也”。这个字由三部分组成,氵+廌+去。

氵表示平之如水,公平的意思,现在我们说一碗水端平就是这个意思。

廌是古代的一种神兽,也叫獬豸,龙生九子,獬豸就是其中之一。传说獬豸能够明辨是非曲直,忠奸善恶,只要两人来到獬豸面前 ,獬豸就会用头上的角把奸邪的一方触倒,吃到肚里。所以它是司法正大光明的象征,现在很多司法部门、大学法学院立獬豸的雕塑就是这个原因。

去表示去之,就是离去的意思,使不正直的人离去。

明白了这点,就应该明白法和水的关系了。

题外话再说一句,我们汉字的造字过程中,汉字的每个部分都是有意义的,要么表示它的读音,形声字,如孟、越、间等;要么表示意义,会意字,如家、看、明等,指事字,如末、刃、旦等。

现在汉字以简体为主,是参照了行书草书让汉字笔画变少了,所以要想理解汉字的渊源,还是要追根溯源,从根本上去找。







孙牧之


老祖先创造的汉字是讲理的。“氵”的字绝大多数和水有关。有些字,比如说,法、沙、漠、滚、活、演,猛一看和水没有半毛钱关系,仔细一看,和水还是有关系的。我给大家捯一下。

大家知道,汉字有四种造字法,象形、指示、会意、形声。两种用字法假借、转注就不说了。水是个象形字。这个大家基本不会有疑问。

有了象形字“水”,随后就有了一大群形声字的后代儿孙,个个都留着“水”的血液。一说到这儿,马上就有小伙伴翻起了迷人的白眼,切!“法”字解释一下。

其实“法”字和水是有关系的。不但“法”字和水有关,看起来干巴巴的沙漠和水也是有关系的。在解释“法”之前,先来一则笑话。

老师:同学们,三点水旁的字都和水有关,比如,江河湖海,等等。

学生:老师,沙漠呢?

老师:你给我滚出去。

学生:我滚的时候也没看见水呀。

其实不但“法”字和水有关系,看起来干巴巴的沙漠和水也是有关系的。

先说说干巴巴的“沙漠”吧。

“沙”字是水冲散了石头。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水𢿱石也。从水从少。” “𢿱”就是“散”,分开。沙子就是非常细碎的石粒。从石头到沙子,一般有风蚀和水蚀两种。风蚀时间较长,不易察觉;水蚀较为常见,河滩、湖滩、海滩,古人更容易看见。所以会有这个解释。

“漠”字来源有两种解释:一个是浩瀚沙漠如辽阔水面;一种解释是“水”+“莫”=没有水。许慎说是北方流沙也。无论哪种解释,都和水有了关系。

下面说“法”。法是个简体字。原来写成这样。

隶书的好辨认。由三部分组成:“氵”、“廌”、“去”。这是个会意字。三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氵”表示平直如水;“廌”是一种鹿,这种鹿,专吃一种草,引申为规范,能辨别是非曲直,长着一只犄角,能帮人断案。还有个名字叫獬廌或者獬豸。

(铜獬廌)

东北荒中有兽,名獬廌,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汉杨孚《异物志》)

张揖曰:獬豸,似鹿而一角,人君刑罚得中则生於朝廷,主触不直者,今可得而弄也。(昭明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像獬廌一样公正,把坏人顶走;像水一样平,不能有高有低。在这个”法“字上,古人下了多大功夫,才琢磨出这个字?!可见执法不易。

“滚”字就简单多了,水流翻腾。还有“活”,活着就得喝水,喝水就要用舌头。

最后一个字:演。

这个字,看似和水没关系。先看寅字,寅是这样子的。



双手拿箭(矢),这样箭就为我所用,就有了方向。水为我所用,就形成灌溉网。由此产生演变、推广、推理的意思。所以,演也和水有关。

这些貌似和水毫无关系的字,原来都和水有着某种这不清的关系,好玩吧。


月淡风青


答这个话题之前,先说个脑筋急转弯的故事。一次,上小学的孙女考我:“爷爷,三点水加个来字念什么?”我答:“念涞(lái)。”又问:“三点水加个去字念什么?”我顺口答到:“念法(qù)。”立即引起孙女的大笑和嘲笑,我中计了,这就是惯性思维的后果。

同理,法字,字典的释义无外乎是律令、方式、标准、仿效、佛理等,既和江河湖海等无缘,也和洗漂泡涮等无关,为什么是三点水偏旁呢?也是惯性思维惹的祸。其实法字和水不但渊源很深,而且还有外延。

与水有关之——渊源

古体法字的书写是“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到:“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与水有关之——公平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

这两个解答在字典或百度里都有,我只是简述证明一下,不必多讲。

与水有关之——去水

会意。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法之所以是由三点水和去字组成,就是去掉水分。我认为,法不容情,所以必须去掉水分;法是准绳,不容丝毫玷污;法是干货,不能参杂水分。

例如,法律、法规、命令、决定、司法文书等必须是法言法语,条文中不能使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不能出现呢、吧、啊等语气虚词,也就是说字、词、句和条、款、项必须注意含义的精准性,不考虑生动效果。从而保证法律法规等的严肃、尊严、公正、公平,并且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所以当我们看到的法律法规,总是感觉干巴巴的,没有丝毫水分。这就是法字去水的作用。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有幸参与编写两部法律法规的工作,一次是天津市政府规章,一次是天津地方法律。那时编写的每一句法言法语要精炼到多一字嫌多,少一字不行的程度。所以我对法字多了一点点去水的心得。


赵伯文41762883


“法”字和水无关 ,为什么是三点水旁?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首先要明确,“法”字和水是非常有关!

咱知道,古代衙门里大多都高悬“正大光明”、“清平公正” ,就现在法院的天平⚖徽都是一会事。就是“执法如水”,像水一样那么平、那么清、那么净……

至于为什么是三点水旁?这还得从“仓颉造字”说起。其生而神圣,有四只眼,上仰观天,下俯视地,看鸟迹虫动,取法于万物,始制文字,字成天雨粟,鬼夜哭。“文字”出现,取代了结绳记事,一切事都明了。“法”字是个会意字,“字圣”取于水做偏旁,就是法律必须公平公正,然后去除奸佞邪恶之意!

最后,还得从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来解释,无疑最让人接受和信服!他在《说文解字》中说:“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灋”是“法”的古字,由氵、廌、去三部分组成。其中氵的意思是取法于水,公平、平正。表示法律、法度是公平如水;“廌”乃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一曰:獬豸,二曰:独角兽,三曰:神羊。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察曲直,是勇敢公正的化身;“去”是独角兽在审理案件时,会用角去触当事人,感应而知,谁对谁错,把那个“不直者”去除,还冤屈者以昭雪!

这个“法”字不仅跟水有关系,而且用三点水做偏旁非常妥帖!如果“说文解字侃文化”说的对那么一点点,别忘了加关注、点赞啊!


说文解字侃文化


谁说“法"字和水无关?佛为众讲经说法

叫雨大法雨(就是下大法雨),或霔大法雨。

佛法是正法,正法是最公正公平,平

得像水平面一样清澈见底!

佛法像甘露雨那样润泽万物,能予众生

以津济。


广法居士


能去水者便是“法”。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但在人体身上,水要是得不到充分的气化就不能转化为小便、大便、汗液。停留身体就会成为死水,死水越来越多就成了“饮”证,慢慢就损人体之阳,随之而来的是疾病四起。同理,水在大地上等不到很好的疏通,利用就会成灾。所以能很好的治水去水的办法是人类生存中最高的“法”。故去水为“法”字。



天阳底下一个我


去字的甲骨文写法是上面一个大,下面一个口,本意为离开。灋是法字的本字,右边的上半部分为一种神兽,所以,法(灋)的造字本意为神兽驱离大水,就是去水有方,法就是方法的意思。下图是法字的金文写法



字源其说说


谁说“法”与水无关?那是对我们汉字造字法,及汉字演变不了解才会这样说的。造汉字主要有“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就是象实物之形,如日、月;指示,就是在象形基础上,用指示符号来抽象的概念,如本末上下;会意,就是会合成意,即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来表尔一个新的字义,如休从。法就是一个会意字,法是简化字,繁体是“灋”,



法,刑也,平之如水。廌为神话中一种怪兽,头上有角,能辨别曲直,触不直者,去之,从去。灋,形法,法律,法要像水一样平正,如无风浪时水之平等一样,无波浪不平。法的本义为刑律、法令。法也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引申为标准,准则,又引申指方法,途经,手段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的就是要一碗水端平。过去人认为,无风时的水是最平整的,所以有法从水之意。


树德汉硕


《法》

夫法如治水,因势利导,令其去焉。

水之初蒙,蒸四海化云气,乘风云为变,假雷霆肆威。微乎哉润物无声,如注兮其势何雄。朝连暮接,积潦堰塞。横流恣肆,毁田坏屋。是以挖沟掘塹,导其流入江河而归大海。周而复始。

水抚昆仑而成琴柱,调江河更箸两弦。扬清浊遂分泾渭,疏积愤、化舆情,流怨毁、汇和平。聚汪洋为法,纳百川成海。

至若风和日丽,海天一色。鸥鸟翔集,鱼龙潜跃。舟揖游弋,泛动青云;红尘上下,共唱和谐。万众为水,为平而静;一怨得去,波澜不惊。民心为法所顺,载舟怀德;社稷处水之柔,济世方兴。

至有流敝未除,黑白不分。大伞云遮,小草泣血。怨起沸腾,舆情滔滔。风狂浪怒,樯倾楫折。舟有倾覆之危;人生离贰之想。其势汹汹,上下危惧。水失所平,法失所倚,乱为之生矣!

法治于天下,持水之平以安万民。去黑除恶,人心宁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