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朱元璋是文盲吗?自幼贫苦、命途多舛,但他的学识超出你的想象

纵观中国历史五千年,开国皇帝里面,出身最低微的,要属明太祖朱元璋了。汉高祖刘邦,起码还当过亭长,算是体制内的人,而在我们的印象里,朱元璋就是拿个破碗乞讨,开局连条狗都没有,然后就凭借自己的努力和逆天的运气,击破了那么多的强敌,荣登九五至尊,开创了大明朝的基业。

朱元璋是文盲吗?自幼贫苦、命途多舛,但他的学识超出你的想象

很多人说,朱元璋是个文盲。首先从名字看,朱元璋本来叫朱重八,因为他是八月八号出生的,他的父亲叫朱五四,这是啥名字呢?因为祖宗八代都是贫农,根本不识字,所以就胡乱用生日来取名字了,不光是朱元璋,包括后来的对手张士诚,本名张九四,都是这么取得名字。另外朱元璋一直给地主家放牛,也没什么学习的机会,再说家里也没钱供他念书。所以,朱元璋应该没啥文化。

朱元璋是文盲吗?自幼贫苦、命途多舛,但他的学识超出你的想象

但是这么下结论过于草率,只能说朱元璋幼时,的确没什么机会读书,但是长大以后未必。朱元璋有过当和尚的经历,他17岁时,父母兄长陆续去世,孤苦伶仃的朱元璋入皇觉寺为僧,一直到24岁参加起义军,这中间经过了7年。当和尚是要读书颂经的,这段时间里面,朱元璋应该是学了不少东西。哪怕只是识文断字,但是在那个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年代里,也算是非常不错了。

朱元璋是文盲吗?自幼贫苦、命途多舛,但他的学识超出你的想象

朱元璋在打天下过程中,他的对手陈友谅占领了太平镇,朱文逊、花云等人英勇战死,陈友谅邀请张士诚夹击朱元璋,此时朱元璋形势很危急,徐达、常遇春等众将认为应该先出兵收复太平镇来牵制陈友谅,但是朱元璋否定了这个建议。

太祖曰:“不可。彼居上游,舟师十倍于我,猝难复也。”或请自将迎击,太祖曰:“不可。彼以偏师缀我,而全军趋金陵,顺流半日可达,吾步骑急难引还,百里趋战,兵法所忌,非策也。”

从朱元璋说的话来看,他明显是对兵法有很深的理解,在驳斥部下的建议时,有理有据,不说他畅读百家经典,起码兵法是熟读了的,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是文盲呢?正是由于朱元璋深明兵法韬略,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才让他从容击败陈友谅、张士诚两大强敌,最终取得胜利。

朱元璋是文盲吗?自幼贫苦、命途多舛,但他的学识超出你的想象

朱元璋经常祭祀孔庙、祭祀天地。某次,朱元璋行祭天礼,礼成之后,天气清明。近侍拍马屁说,这是因为朱元璋诚心祭拜导致。朱元璋是怎么回答的呢?

帝曰:“所谓敬天者,不独严而有礼,当有其实。天以子民之任付于君,为君者欲求事天,必先恤民。恤民者,事天之实也。即如国家命人任守令之事,若不能福民,则是弃君之命,不敬孰大焉。”

这一番话讲得非常有水平。这是朱元璋的治国哲学,他既能严格遵守各种礼法,礼敬天地,又不会流于表面,而是追求其实。朱元璋认为,君主想要得到上天的帮助,首先要体恤百姓,如果不能让百姓生活幸福,那就是对上天最大的不敬,把祭祀礼仪搞得再隆重,也都是表面文章。从这里也能看出,朱元璋对天地、对君臣、对百姓的思考,绝对是个富有韬略的治国人才,这种话,岂是一个文盲皇帝能说出来的?

朱元璋是文盲吗?自幼贫苦、命途多舛,但他的学识超出你的想象

对朱元璋而言,他最宝贵的经历,应该就是当和尚那几年,不夸张的说,这几年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去当和尚,本意应该就是混口饭吃,但是在这期间,他开始学习,开始有智慧,并且他不是一门心思死念经的,他去各方化缘,走了不少地方,乱世之中走江湖,获得了宝贵的江湖经验,洞察人情世故,增长了见识,养成了坚韧果断的性格,这些,对于他日后打天下大有裨益。

朱元璋是文盲吗?自幼贫苦、命途多舛,但他的学识超出你的想象

所以,朱元璋绝对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文盲,他手底下有李善长、刘基、宋濂、徐达、胡大海、汤和等文武牛人,但是打天下可不是全靠着手底下的牛人,他自身的能力相当不凡。朱元璋的起点肯定是最低,但是他下的功夫绝对超过常人,靠着自己的努力弥补了先天上的不足,这才有了后来大名鼎鼎的朱元璋,才有了一代开国雄主的传奇生涯。

大家佩服朱元璋吗?他是不是白手起家、最不容易的一个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