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宋朝冬季为何救助流浪乞讨者?是“民意”还是帝王的“一己私欲”

宋朝冬季为何救助流浪乞讨者?是“民意”还是帝王的“一己私欲”

宋史大家邓广铭曾说过"宋代时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得到最高阶段"。诚如所言,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两宋时期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此基础下孕育了中国古代社会最为丰富多彩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在社会救助方面的诸多政策和惠及面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然而与现代社会保障显著不同的是,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的方式集中体现在社会救济的层面上,纵观宋朝的官方社会保障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三大人群: 一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灾民、饥民和流民。二是无人供养的鳏寡孤独者;三是贫困不能自存者和乞丐。

对于这三大人群,宋朝政府都曾颁布不同的政策进行救助,其中,关于在冬季对流浪乞讨者的救助尤为引人注目,不仅是在救助政策与管理层面上,而且在通过对救助原因进行深入解读的时候,我们更能从其中感受到中国自古以来的"大爱无疆"思想。

一、 宋朝关于救助流浪乞讨者的政策

在宋代,关于"乞讨者"的定义与我们不同,凡贫困人口,均纳入乞讨者的范围。关于对流浪乞讨者的救助,宋朝政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是"惠养乞丐法";二是设置官方的社会救济机构。

1."惠养乞丐法"。

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朝廷颁布了"惠养乞丐法",并于次年开始实行。"惠养乞丐法"规定,每年十月份开始进入冬季后,全国各州郡的地方政府必须派遣官员视察自己所属区域的内外情况,检查是否有老年、病患、贫困不能自养等人,其中包括了流浪乞丐,对于这些人群需要一一登记在册,然后从本年十一月初一起至来年三月的最后一天,每人每三天给予"米豆一升,小儿半之"。宋朝宗室南渡后,依然延续了"惠养乞丐法"

宋朝冬季为何救助流浪乞讨者?是“民意”还是帝王的“一己私欲”

2.设置官性的社会救济机构。

根据《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载,国家设置了福田院、 居养院、安济坊等救济性的社会机构,如果在路上遇到饥寒交迫的、无衣穿着的流浪乞讨之人,会被送到附近的居养院,并由相关人员发放粮食,给予救助。对于被遗弃的无家可归的乞讨儿童,则由宫观、寺院养为'童行'(未领度牒的少年出家人),等到这些儿童长大后,由他们自己决定去和留。

到北宋后期宋徽宗时期(1100—1125年)社会收养救济较为普及和完善,遍及全国各州郡。如宋徽宗曾多次下诏"置安济坊养民之贫病者,仍令诸郡县并置"。对于在京城汴梁遇到的"无衣赤露"的流浪乞讨者,要收入其中,悉心照顾。南宋时期,高宗也曾于绍兴三年(1133年)正月,要求都城临安的济养院将在寒冬的街头市区中受冻挨饿的乞丐之人依法收养。

这两项政策构成了宋代政府关于对流浪乞讨者特别是在寒冬时期的进行救助的社会体系。两项救助带有季节性和制度化的特点。救助时间通常是在十一月初至来年二月底,当然,在出现天气依旧严寒抑或是生病未痊愈的情况下,政府对流浪乞讨者群体的社会救济时间变化地延长。

二.救助流浪乞讨者的经费及其管理

1.救助经费来源

如前文所述的社会救助机构,居养院、福田院等都是是属于养老、济贫的性质的保障机构。一开始的对于无家可归的乞讨者的收养政策只是出于统治者个人的仁义,所以所需要的费用都是都由统治者个人承担的,即皇帝的私人库房。

宋朝冬季为何救助流浪乞讨者?是“民意”还是帝王的“一己私欲”

如宋神宗之前福田院的经费来自皇帝的私人收入,《宋史·食货志》曾经记载:"京师旧置东、西福田院。以廪老、疾、孤、穷、丐者,其后给钱、粟者才二十四人。英宗命增置南、北福田院,并东、西各广官舍,日廪三百人。岁出内藏钱五百万给其费,后易以泗州施利钱,增为八百万。"从"岁出内藏钱五百万"可以看出,救助机构的经费来源于宫廷大内,而不是国家财政(户部)颁发。

但是神宗元丰以后,救助机构的经费就慢慢改由户部左藏库支付,这表明了对于流浪乞讨者的救助从一开始统治者个人举措转变为宋朝政府即由官方进行经营管理。正是由此,统治阶级的官方意志能够传达到地方各郡县,全国各地的养老、济贫机构也相对比较完备地建立起来。

2.救助机构的管理

居养院、安济坊等作为官方的社会救助机构,有一套规范的监督管理制度。从京师的开封府尹到路级的提举常平司、提点刑狱司官员,

地方州县的知州、通判、县令、佐再到乡村的保正长,都要对居养院、安济坊、管理负责。

而居养院、安济坊、等内部的管理也相对规范,对于经费的出纳、救助人员、年龄、时间等都有详尽的记载。这些制度的运行,也保证了赵宋政府对流浪乞讨者的社会救助可以更加充分地实施下去,不管是在京都还是在地方州县,使得宋朝政府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社会救助的意志得以贯穿。

三.宋朝政府在冬季对流浪乞讨者进行救助的原因

1.严重的流民问题

流民是因为灾害或战争等原因被迫流落他乡的灾民。造成宋朝流民严重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是自然灾害频仍,在小农经济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家庭抵御灾害的能力十分弱小,遇到蝗灾、水灾等便只能为了生计四处流亡,灾荒也是造成流民的主要原因。如韩琦在益州做知县的时候,灾荒时候流民满街都是,甚至"凡抚活流亡190万"

宋朝冬季为何救助流浪乞讨者?是“民意”还是帝王的“一己私欲”

二是土地兼并严重。宋朝政府在土地政策上不同于以往的封建王朝,采取了"不抑兼并"的做法,纵容自主阶级兼并农民的土地,致使土地兼并问题在宋朝十分严重,大宗时期已是"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到仁宗时期更是"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伪冒,习以成俗",在土地高度兼并的情况下,很多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流离失所,在辗转他乡的途中被迫沿路乞讨者比比皆是。

三是战争频繁。有宋一代都是几个政权并立的时代。环绕在宋疆域的西夏、契丹(辽)、金乃至宋朝后期的蒙古,两宋三百余年的历史,赵宋政权都与周围的政权进行过大大小小的战争,战争频繁导致流民数量的增多。

严重的流民问题给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困扰,流浪人群的大量集中加上生活困窘,极易导致农民起义,威胁封建王朝的统治。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减轻流民带来的诸多问题,宋朝政府不得不对采取一些列的措施,对这些无家可归的乞讨者们进行社会救助。

2.源远流长的社会救助思想

早在《周礼》中就记载着"保息·六政"曰:"慈幼,养老,振穷,恤贫,宽疾,安富",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的"九惠之教"(曰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病,通穷,振困,接绝),在这些封建社会早期的社会福利政策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对"贫困、疾苦"等人群的救济。

这些思想在历代王朝中继续发展,以儒家学说为统治阶级指导思想的封建王朝,更是重视对弱势全体的救助。我们所熟知儒学倡导仁义礼智信,在此基础上要求统治阶级治国安民,关注民间疾苦,如北宋大儒张载就曾呼喊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宋朝政府不例外地对贫困、颠沛的流浪乞讨者给予社会救助。

宋朝冬季为何救助流浪乞讨者?是“民意”还是帝王的“一己私欲”

再来比起炎炎夏日,雨雪漫漫的寒冬季节更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对于流浪街头的人们来说,饥寒交迫无疑会产生对社会的绝望,从而铤而走险。所以不管是出于社会安全稳定方面的考虑,还是社会救济思想的影响下,宋代政府对流浪乞讨的救助无疑是利好的。

四. 总结

从北宋初期到南宋末年,在统治者"任政"思想影响下对流浪乞讨者实施社会救助,设立的社会救助机构,期间经历了从皇帝私库出资赞助到政府财政补贴的转变,逐渐成熟规范。并且由于统治者的多次强调与重视,同时救助机构与地方官员的升迁在一定程度上挂钩,使得这项冬季救助相对完善,也因此能够遍及全国各郡县。

宋代对流浪乞讨者的救助,在大灾大难的时期,救死扶伤效应尤为突出,使濒临困境的普通群众能够有一丝生机,不至于铤而走险。这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缓和了阶级矛盾,使得赵宋政权立世三百余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