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47%,開普雲的成長究竟幾何?

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47%,開普雲的成長究竟幾何?

「成長性」是每一家公司都無法迴避的課題。因為成長性能讓時間的複利價值充分顯現。

一個穩定的國家,一個經濟向上遞增的時代,不會缺少投資機會。關鍵就看能否找到可以永續增長的資產。

最近,又一家公司拿到了科創板的上市批文,它就是大數據服務提供商開普雲。那麼,開普雲會是我們要尋找的優質資產嗎?

從收入表現來說,2017-2019年,公司的收入分別為1.57億、2.28億和2.98億,複合增長率達到37.9%。公司業績增長的邏輯也很清晰。基於業務場景延伸,帶來客戶數量的增長,以及服務由淺及深促進客單價的提升。

比起收入增長,開普雲的盈利能力也讓人驚喜。毛利率的穩定和費用率持續下降,讓公司在過去三年的淨利率持續提升。與成熟公司相比,其費用率還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且淨利率的提升具備可持續性。

同時,與絕大部分To G公司不同,開普雲淨利潤的質量很高。回顧過去幾年的業績情況,其絕大部分淨利潤都會轉化為現金。而現金流正是檢驗利潤真假的唯一標準。考慮到公司有效的銷售策略和審慎的收入確認政策,這一情況還將持續。

開普雲這家公司,應該能改變很多人對於To G公司的認識。

03量價齊升",開普雲三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7.9%

過去三年,開普雲"飛速"成長。

2017-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收入1.57、2.28億和2.98億,複合增長率達37.9%。


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47%,開普雲的成長究竟幾何?


其中,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建設業務增長最為迅速。2017-2019年,該業務從9479.92萬增長到20172.65萬,複合增長率高達45.9%。

這個增速意味著什麼?我們簡單拿開普雲的增速與行業內其他公司進行對比。


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47%,開普雲的成長究竟幾何?

如上圖所示,開普雲是行業內唯一一家在2016-2018年收入增速持續保持在40%的公司。而在2019年開普雲收入增速也達到30.7%。

如此穩定的高增長,勢必有堅實的業務邏輯和產品技術的支撐。具體可從公開信息中拆解為兩個維度:客戶量增長以及客單價的提升。

客戶數量的增長直接體現於訂單數量的變化。

2017-2019年,公司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的訂單數量分別是214個、218個、213個。在受集中化趨勢影響,行業訂單整體減少的情況下,訂單數量保持平穩。

大數據業務訂單數量增長迅速。由於大數據業務產品標準化程度高,可在短期內快速複製,2017-2019年,公司大數據業務服務的項目數量從938個增長到1322個,增長40.9%。

而客單價的提升更好理解。隨著數字化建設由淺及深,數據量和數據的複雜性大大提升,單個項目金額與之成高度正相關。

數字化建設由淺及深的典型代表是互聯網智慧門戶集約化和政府服務平臺一體化。粗略估計,兩者合計將帶來近百億增量市場。

隨著網站集約化、政務一體化建設持續加深,行業內大量小玩家將被淘汰,市場集中度得到極大提升。這其中會出現一個趨勢:訂單金額向頭部項目集中和頭部項目向頭部供應商集中。

在這個過程中,訂單規模也進一步提升,2017-2019年公司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建設的客單價從59.62萬大幅增長至111.45萬,複合增長36.7%。從不同金額合同在收入中的佔比來看,200萬以上合同貢獻的收入佔比有極大的提升。

2017年,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建設業務中金額在200萬以上的訂單共有12個,貢獻了當年36.63%的收入。到了2018年,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建設業務裡超過200萬的訂單數量高達26個,收入佔比也進一步提高到71.08%。

就大數據業務而言,隨著開普雲在上市後大數據服務平臺的升級,其業務延展性將大大提升。除了對現有云監測、內容安全、雲搜索服務進行全面升級外,公司還將服務內容從文本擴展至圖片和視頻等領域,監測範圍擴展至互聯網主流媒體、新媒體,推出政務智能問答、政策網絡傳播等新型大數據服務。

這些都將使大數據業務客單價獲得大幅提升。 "量價齊升"將會是開普雲在相當長時間內的成長邏輯。

02盈利能力持續提升,近三年淨利潤CAGR 47.66%

淨利潤增速遠超收入增速,開普雲的盈利能力不斷增強。

2017-2019年,開普雲淨利潤從3590.35萬增長到7828.43萬,近三年CAGR為47.66%。

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47%,開普雲的成長究竟幾何?

盈利能力指標顯示,毛利率相對穩定、費用率持續下降,從而帶動公司淨利率呈現上升趨勢。


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47%,開普雲的成長究竟幾何?

過去三年,開普雲毛利率分別為62.87%、60.36和59.1%,基本保持穩定。拉長週期來看,隨著產品標準化的提高、收入結構的改善,開普雲的毛利率還有一定提升空間。

公司近三年毛利率略有下滑,很大程度因為開普雲剛剛切入融媒體行業,產品標準化程度較低,導致融媒體項目毛利率只有17.25%,拉低了整體業務的毛利率。

隨著開普雲融媒體業務條線產品標準化程度提高,其毛利率勢必提升。融媒體領域是開普雲依託大數據、雲平臺、人工智能等底層技術對政務領域場景的延伸。長期來看,融媒體產品標準化提高後,兩者產品成本相近。

因此,參考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建設業務51.88%的毛利率,融媒體產品毛利率的提升空間接近34.63%。屆時,整體毛利率也將隨之提升。

此外,業務結構的優化,也會對公司毛利率產生正向作用。

2019年,開普雲的大數據業務收入佔比僅21.23%。隨著大數據產品逐漸成熟,功能日益全面,其服務群體有望向市場規模更大的企業和媒體客戶延伸。屆時,開普雲的大數據業務佔比將大幅提升。

要知道,大數據業務的毛利率最高達到77.91%,該業務佔比的提升,也將為整體毛利率創造新動能。

如果開普雲穩定的高毛利率是其淨利率的基本盤,那麼不斷下降的費用率就是其淨利率增長的主要動力。


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47%,開普雲的成長究竟幾何?

2017-2019年,儘管收入增長迅速,但公司費用並未明顯增長。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和研發費用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銷售費用率下降了1.35%,管理費用率下降了3.73%;研發費用率下降了2.35%。

隨著互聯網內容服務平臺建設業務的集中化趨勢,開普雲的營銷費用率將呈現下降趨勢,而隨著開普雲在一體化政務平臺、融媒體領域業務量的增加,規模效應逐漸顯現,其管理和研發費用率還有一定的下降空間。

綜上,在毛利率和淨利率都具備上升空間的情況下,開普雲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攀升。

03利潤質量高,現金流表現優秀

當我們去看一家公司的成長性,收入和利潤增長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現金流。

很多企業往往受制於上下游或者存在提前確認收入的行為,導致收入和利潤無法直接為公司帶來現金流,而是積壓在應收賬款中。

從這個角度來說,開普雲利潤的質量極高。2017-2019年,公司淨利潤分別3590.35萬、6277.39萬和7828.43萬,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分別為4391.25、5529.93萬和4889.27萬。其中部分年份經營性現金流的表現甚至高於淨利潤。

這意味著,開普雲的利潤最終為公司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現金。所以你能看到,在開普雲的資產結構中,現金佔總資產的比重超過34%。良好的現金流,也可以進一步加速公司後續的業務拓展。

開普雲淨利潤質量高,可以歸結為三個方面的原因:客戶優質、技術實力強因而議價能力高以及公司審慎的收入政策。

首先,開普雲的客戶較為優質。公司業務主要開展在華南、華北等經濟較為發達的區域,其中華南、華北貢獻了公司61.77%以上的業務。以經濟發達地區的客戶為主,這就大大減少客戶因財政問題,而造成的項目回款不達預期的風險。

此外,開普雲致力於優先拓展政務領域的頭部用戶,多為部委級、省級政府,客戶信用及付費能力更強。

其次,開普雲在產業鏈中具備較強的議價能力。對下游客戶來說,數據管理是基於安全性、穩定性的剛性需求,因此行業份額處於領先地位的開普雲,對客戶存在一定的議價能力。2019年,開普雲資產負債表中的預收款項高達8831萬,而其當年利潤為7828萬。

在產業鏈上游,公司的供應商市場格局較為分散。2019年,開普雲供應商高達184個。上游分散且競爭激烈,也使開普雲具備了較強的議價能力。2019年,開普雲尚未支付給供應商的應付賬款為2440萬,而給供應商的預付賬款僅326萬。

對上下游的強溢價能力,使開普雲的現金流表現突出。

最後,開普雲謹慎的收入確認政策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開普雲的收入確認政策裡,項目制業務收入確認時間嚴格以項目完成最終驗收為準。

換句話說,即使開普雲收到預收款,也還是在建設項目完成驗收後確認收入。因此造成了現金流在前,收入確認在後的情況,這也很好解釋了為什麼公司的現金流表現如此之好。

在當下概念滿天飛,動輒虧損上億的新時代裡,一家公司既有不錯的收入增長,盈利能力又在不斷提升,同時賺的錢又能及時變成現金流入自己口袋,顯得極為難得。

說到底,利潤只是數字,自由現金流才是檢驗利潤真假的唯一標準。只有源源不斷帶來真金白銀的,才是真正的好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