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处于“云经济”风口的物联网、云安全龙头上市公司

一、事件驱动

媒体报道,工信部2020年2月22日召开加快推进5G发展、做好信息通信业复工复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基础电信企业加快5G特别是独立组网建设步伐,切实发挥5G建设对“稳投资”、带动产业链发展的积极作用。研究出台5G跨行业应用指导政策和融合标准,进一步深化5G与工业、医疗、教育、车联网等垂直行业的融合发展。重点要认真组织实施512工程,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工信部2020年2月24日印发《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要求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业复工复产,努力实现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目标任务。“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复工复产”一节提出,重点支持5G、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制造、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点评:这将中长期利好航天信息、长亮科技、润和软件等。

二、行业前景

随着云计算技术和应用的不断成熟,其应用范围也将得到更大范围的扩展,进而促使一场从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到公共云的巨大变革,推动云经济新时代的到来。全球云计算的发展热潮,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云经济(Cloud economic)。通过互联网与通信网,把超大规模的云服务中心的计算与存储能力,以低成本、高效能、高可用的方式,提供给全球的政府、企业及个人消费者,以实现数据的分享与交换。

金融科技,也可以简化的理解为是金融与科技的结合,与“互联网+”类似,金融科技主要是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互联网及移动技术、物联网等技术工具应用到金融领域,推动金融体系的创新发展,在支付清算、电子货币、网络借贷、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投顾、智慧合同等领域对于传统金融领域进行变革和创新。

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金融科技由一项新兴的金融综合创新技术发展备受高层重视的金融改革方向。2019年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规划明确了未来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提出到2021年,推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实现金融科技应用先进可控、金融服务能力稳步增强、金融风控水平明显提高、金融监管效能持续提升、金融科技支撑不断完善、金融科技产业繁荣发展。

处于“云经济”风口的物联网、云安全龙头上市公司

全球金融科技产业在2018年开始急剧扩张,中国金融科技市场发展更是后来居上。2014年,中国金融科技企业融资规模为全球的3.1%,但是金融科技在中国庞大市场沃土之下迅猛发展,截至2018年底,中国金融科技企业融资规模已占全球的16.4%,金融机构技术资金投入总额达到2297亿元,其中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主要基础领域投资达到675亿元,2019年我国金融科技投入呈现加速增长状态,金融科技领域累计投资年终有望突破千亿。

数据可见的FinTech高速发展

作为国内外金融科技的发展重心,银行业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在金融科技产业占比极高,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和多元金融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传统银行转型需求迫切,金融科技支出显著提升。

国内银行方面,招商银行将金融科技投入比例写入公司章程,加快向“金融科技银行”转型,制定年度财务预算方案时将持续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具体方案为每年投入金融科技的整体预算额度原则上不低于上一年度本行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3.5%,按照2018年营业收入计算,这一数值高达85亿元。以招商银行为首,多家银行提出投入收入或利润的1%于研发,例如中国银行声明将确保每年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少于上年度集团营业收入的1%,光大银行在2017年及之前每年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约为净利润的1%,2018年开始将比例调至2%等等。

处于“云经济”风口的物联网、云安全龙头上市公司

(图片来源:中国信通院、川财证券研究所)

我国金融科技产业在其他领域同样呈现加速增长状态。以面向金融行业的云解决方案为例,以目前数据来看,2019年中国金融云解决方案市场基本能够实现达到9.3亿美元,预期同比增长40%,是金融行业整体IT解决方案市场的2倍,按照市场推算,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5.9亿美元。银行、券商的智能投顾业务在近两年也得到迅猛增长,2016年中国智能理财服务市场规模仅为300亿元,而在2018年,智能理财服务市场规模就提升到254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1%,2019年这个数字有望达到3400亿元,预计2022年,中国智能理财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7370.5亿元。

金融科技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以及金融机构职能化转型都会为金融科技产业带来巨量的资金投入,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及底层技术提供商将会在以数千亿计的资金支持之下高速发展,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结构性行情的领跑梯队。

三、公司简介


处于“云经济”风口的物联网、云安全龙头上市公司


航天信息(600271)为“数字中国”、云经济物联网云安全龙头企业,也是国内领先金融科技企业。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1日,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以信息安全为核心技术的IT行业高新技术国有上市公司。在金融科技服务领域,以航天信息企业财税金融服务平台为核心,打造极速开票、诺通付、云记账、云代账、企业管理软件、财税增值服务、征信服务、智慧银行、智慧酒店、智能零售、智能支付等系列产品;围绕“智能化+行业应用”,在智慧公安、智慧粮农、智慧市监、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慧军营、智慧应急管理、疫苗追溯监管、退伍军人保障等业务领域形成一系列完整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域拥有咨询设计、产品研发、系统集成、运维服务能力,可为政府和重点行业等市场提供全面服务保障。

经过多年励精图治,航天信息拥有密码与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1+4+2+N”的研发体系布局,以“1”个研究院为技术牵引和新业务孵化,以“4”个产业本部为产品研发主体,以“2”个研发支撑机构为研发资源保障,以“N”个区域公司为本地化、客户化研发单位,形成了“上接技术前沿、下接市场地气”,内部分工有序、高效协同的研发体系。与国内知名学府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成立信息安全、大数据等联合实验室,强强联手,提升公司研发实力与产品科技含量。

四、投资亮点

(1)航天信息(600271)为“数字中国”、云经济物联网应用龙头企业,也是跟国内领先金融科技企业。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1日,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以信息安全为核心技术的IT行业高新技术国有上市公司。

(2)该公司是腾讯公司合作伙伴!航天信息公司公司持续加大包括防伪税控、云税智能、智慧粮农、智慧交通、智慧办公和网信业务等多方面的研发投入。研发团队不断增强,研发投入有效转化比例提升,资本结构不断优化,资产效率不断提高,保障公司战略落地。

(3)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区块链技术与数据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颁发了"2019年度区块链应用创新企业"以及"2019区块链应用杰出贡献奖"。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实验室成员单位,获评"2019年度区块链应用创新企业"。

(4)该股属于IT设备、国防军工、三网融合、物联网、电子支付、电子发票、食品安全、腾讯概念、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人工智能、芯片、央企改革、跨境电商、区块链技术、绩优股等题材。

(5)2019年9月30日披露信息,全国社保基金103组合新进持有航天信息公司2201.0991万股,同时,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2891.56万股航天信息公司股权,表现“国家队”资金看好该公司中长期发展前景。

五、公司估值与投资建议

常用指标

处于“云经济”风口的物联网、云安全龙头上市公司


航天信息公司2019-2021年营业收入预估为343.06亿元、412.84亿元和491.46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6亿元、22.24亿元和24.61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20.0/17.3/15.7倍。

该股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5.11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中长期投资价值很高。建议后市遇短期回调逢低关注,供参考。

六、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子公司管理风险,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