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半个世纪前的电影,穿长衫的二月

一年四季,有十二个月,如果把这些月平均分配的话,每个季节也就只有三个月了。春天也是如此,正月往往被称为初春,二月被称为早春,三月被称作阳春,而到了四月就不是春天了。正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春天也就躲到山里面去了。初春往往给人以希望,因为经历了太多冬的忍隐。阳春三月自不必去说,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是桃李争春了。唯独这早春二月,春寒料峭不说,急切的心更是显得难捱。因为残冬还不愿意走,冰雪不仅依然留在大地,也留在人的内心。

半个世纪前的电影,穿长衫的二月

半个世纪前的电影,穿长衫的二月

现在是农历二月,正是早春的季节,忽然想看一部电影,片名就叫做《早春二月》。这部电影改编自柔石的小说,小说原名只叫做《二月》,并没有“早春”这两个字。在我看来恰恰是“早春”这两个字加得最成功。早春给人以压抑,也给人以希望,早春是希望和绝望搏斗最激烈的时候。而柔石还有一部短篇小说,名字叫做《为奴隶的母亲》,还有一部长篇小说,叫《旧时代之死》。单单这些篇名,就有一种沉重。当时代的洪流走过半个世纪甚至更长之后,当一个人在世上的路走的太多之后,也许才能对感知的模糊世界看得更理性和清晰,就如同对于这部电影,也就有更多的感悟吧。

半个世纪前的电影,穿长衫的二月

半个世纪前的电影,穿长衫的二月

其实,小说原著和改编后的电影,故事情节都特别简单。主人公肖涧秋,在早春二月的时候来到了芙蓉镇。于是他遇到了文嫂,也遇到了陶岚。按鲁迅序言的说法,冲锋的战士,天真的孤儿,年青的寡妇,热情的女人,各有主义的新式公子们,死气沉沉而交头接耳的旧社会……如果把这些素材给了现在的某些文化人,一定会写成另类。眼下的文艺作品竟然按言情、玄幻、古装、仙侠、职场、灵异等等分类,历史没了,现实没了,传统也丢了。如果现在的导演去拍这部电影,我敢保证,绝对拍不出那么有中国风的画面:拱桥,雨巷,学堂,以及小镇的早晨、黄昏与暗夜。更不必说再也找不到孙道临、谢芳和上官云珠了。

半个世纪前的电影,穿长衫的二月

半个世纪前的电影,穿长衫的二月

对于一个没有结果的故事,人们更关心主人公的未来。小说中的肖涧秋依然有些徘徊,他在离开芙蓉镇后寄给陶慕侃的信上是这样写的:我仍是两月前一个故我,孤零地徘徊在人间之中的人……人说光明是在南方,我亦愿一瞻光明之地。又想哲理还在北方,愿赴北方去垦种着美丽之花。时势可以支配我,像我如此孑然一身的青年。而电影则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信是肖涧秋离开之前就写好的,他在信上写道:……我一踏进芙蓉镇,就像掉进了是非的漩涡,几乎将我溺死。文嫂的自杀,王福生的退学,像两根铁棒猛击了我的头脑,使我晕眩,亦使我清醒,从此中止了我的徘徊,找到了一条该走的道路,我将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

半个世纪前的电影,穿长衫的二月

半个世纪前的电影,穿长衫的二月

因为电影拍摄于小说出版后四十余年的一九六三年,人们自然会觉得改编的结尾有太多的时代烙印,而我却不这样认为。我总觉得,肖涧秋的身上有作者柔石的影子,而那一代年轻的知识分子固然经历过很多徘徊,但柔石最终却走上了一条与现实抗争到底的路,三十岁就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自己选择的事业。鲁迅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纪念他,我至今仍然记得鲁迅文章里的那首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半个世纪前的电影,穿长衫的二月

半个世纪前的电影,穿长衫的二月

早春二月,依然是长夜,而在漫漫长夜里心无旁骛地看一部电影,也不失为一种自我消遣。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现在,也是半个世纪的时光过去了,于是,在我以为,权当一部纪录片去看《早春二月》也会有所收获,认真的看下去,你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那里山水,喜欢上那里的油纸伞,喜欢上那里的小桥,喜欢上那里的风景。其实,喜欢这些景物是因为爱屋及乌,看罢《早春二月》,闭目沉思,脑子里最永恒的还是肖涧秋的身影,尤其是他穿的着长衫的形象,特别有气质,特别有中国味道。那一件长衫遮掩不住的还是春的气息,那件长衫成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符号。

半个世纪前的电影,穿长衫的二月

半个世纪前的电影,穿长衫的二月

四季有轮回,年年有二月。二月是早春的代名词,二月是希望和绝望搏斗最激烈的时候,在徘徊面前,积极和消极都是一种选择,但二月过后,大地一定会迎来真正的桃李芬芳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