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现在的人玩音响的少了?

null144386656


我算是做这一行的,早有感触,也来说说:

1,生活节奏,生活压力,改变生活习惯,爱好。并且,现在讲究的是短平快,多元化消遣,音响的确是一个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由浅入深的过程,不是大众化的东西了。

2,现在音乐界堕落,以前80年代至2000年黄金20年之间,无论华语乐坛还是国外欧美的,音乐巨星人才济济,井喷状态,而近年来的原创歌曲音乐,整体的魅力旋律太差劲,许多还是以炒冷饭为主,实在可悲。对比之下就明白了,而音响的生命力完全是依托音乐歌曲的,没有旺盛丰富高质量的各种音乐,音响当然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君不见现在许多烧友听的都是老歌老音乐为主吗?

3,以前我也是长期的业余音响爱好者,多年来发现,朋友或朋友的朋友还是有一定的音响需求的,但在我的引导下(结合多元化,快捷化,方便易用),设计出多功能的,性价比更高的,使用快捷便利的,不占空间的,甚至是隐藏式的音响设备,朋友们也是冲着我这特点,来找我帮做的,而这正好是传统音响市场没办法解决的。比如:a,影音兼顾,看电影(家庭影院)的主音箱,兼顾音乐HiFi箱,多功能高性能素质一体化。老百姓不大可能会花钱买功能单一的产品了。

b,可以手机蓝牙连接的模式,老百姓随便躺在客厅沙发上玩手机,不用起身,就可以手机选歌操控播放音乐,HiFi音箱发出不错的音质,这是举一反三的案例。比较快节奏随心情的,更符合现在的生活习惯。

c,老百姓不愿意家里一堆音箱及功放设备,很占空间,还难打理卫生灰尘,故设计成隐藏式的HiFi音箱,利用装修的电视背景墙或局部吊顶,来做足文章,较好的解决了这问题。在实现功能及音质的前提下,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d,可蓝牙无线播放的各种家居设施情况,比如HiFi蓝牙无线播放的大顶灯,或带HiFi音箱功能的电视柜,花相同的资金,设计制作出带有音乐功能的家居设施,老百姓当然更喜欢,更容易接受。

总之,这些都是举一反三的,今时不同往日,传统音响早已非常小众化,新型音箱明显更大众化,这是趋势。

比如我制作了50万的音响总金额,其中传统的HiFi设计仅为五分之一的比例,而新型音响则为五分之四比例,可想而知现在的音响消费理念情况。


天地之声个性化影音


玩音响的都是小文青,有小资情调的人,也是回头看最失落的人,我也是属于很多不幸中的一个。从卡带,到CD,到DVD,什么好买什么,直到1998年以后几年折腾穷了,就不再折腾了。什么HiFi,杜比,音响一套五六万,一个光盘💿200多,前后一共投入了十几万。后来想想听再多也听不成音乐家,也多不了多少音乐🎵细菌,花的可是真金白银,当时市区(四五线)一个院子才六万块钱,现在都值一百多万,而那套高级音响搬来搬去最后一百块钱卖了,现在偶尔会看看音响的介绍,但不会投入,文艺顶不了饭吃,孩子大了花费很多……


AMERISOM美肃


说实话,玩音响的过程挺悲喜交加五味杂陈的。

我是70后。到90年代开始接触音响,就是那种分体式的组合音响。之前有个双卡收录机就感觉非常牛了。工作后,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所谓的发烧音响。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那时候生活其实挺乏味的。也没有多少消遣的去处,小镇上消遣的场所也不多,工薪阶层也不可能。空余时间倒是有大把。玩音响正好可以填充空虚的生活。

说起来挺惭愧的。我是除了做音箱有些动手能力。其他折腾线路没什么天赋。虽然也买了不少资料想自学但是基础差也就半途而废了。

但是在做音箱这方面还是有些优势。我家老头子是木匠出身。我也就跟着资料学习设计音箱。那些年也做了不少音箱。反正是各种类型都有尝试。前后做了有将近200对音箱。在小镇上也小有名气。

那时候的我们真的是无忧无虑快活自在。业余时间都扑在音响上面了。器材也换了不少,比如湖山,惠威,凤之声,天逸,南鲸,飞乐,银笛。做音箱挣的几个钱都花在这上面了。那时候我们也就20多岁。

到了千禧年。开始要成家立业了。生活终于开始点醒我们。乱七八糟的事一大堆。什么都要钱。生活的担子把曾经富裕的时间都挤占了。很少有时间做下来欣赏了。我周围的那帮老炮小炮也都在为生存打拼。有时候真的很怀念那时候的时光。

对于音乐的爱好其实是人的天性。现在喜欢音响的人还是很多。只是很少有时间安静下来。于是就只有玩耳机,智能音箱之类。说实话,现在人对于音质要求真的不高。或者说不知道什么是好音响。这和快节奏的生活有关。这也导致之前火爆的音响店每况愈下。给人的感觉就是玩音响的人少了。

可能再过些年音响潮还会回归。但愿是个美好的愿望。毕竟,音乐的有吸引力的是美好的。






梦回304


虽然心里向往hifi,无奈太烧钱,还不好买。我就是换了几个电脑书架箱,现在用的是惠威,主要因为获取音源方便,播放方便,我的活动空间都在书房,电脑里几十g的mp3,后来逐渐替换成无损。听起来我觉得很不错了,我的耳朵不金,但也算挑剔,这已经满足了我,也就可以了。还有一个原因是,近十几年歌坛,音乐界已死,没什么新歌了,翻来覆去,综艺闹腾都大多唱老歌,我的心也死了很多。我还有一套jbl家庭影院,配合投影看的,效果不错,有时候也刻录一些无损在大箱子,在客厅玩的时候听,也很不错。。。总而言之,我满足了。建议钱不多的兄弟姐妹们,大家也没必要去烧,毕竟乐坛处于低谷,整体氛围没了。


关外人3


玩音响,首先必须对音响产生的声音品质感兴趣了,才会迷上了。

记得我在16岁时,正值改革开放,大量的进口二手音响涌入广东沿海,当时大多家庭只有收录机。有次去一亲戚家,听到他的一套山水组合音响,被其声音惊艳到了。从此,音响这词就印在脑子里。

过后,就从电子报这些渠道了解了许多知识,也利用课余和假期做手工活攒钱,终于买了一台JVC的卡座带扩的机子,音箱是做木工的亲戚帮做箱体,自己买的珠江喇叭组装的。从此就踏上烧钱的发烧之路。

现在的年轻人,可娱乐的选择太多,加上住房条件,基本都没有这爱好。喜欢听歌,大多也是手机就听得津津有味。有玩耳机的,都是HIFI啥的一大套一大套的。对音响系统基本也没认识。

还有一大因素制约年轻人玩音响就是上学,学校的课业,家长的严管,被读书压得喘不过气。根本没有时间用在课余爱好。等到大学毕业了,又是结婚生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去享受音乐。本人也是有10年时间没有音响,只是等到孩子大了才又重新玩起来。

玩音响,需要闲情,需要金钱,需要住房条件,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决定了玩的人很少!


顿愚146373071


玩音响的少了,主要是2个原因。1是现在音源比较少,年轻人接触不到,我记得我小时候路边是有音响店的,放学路过我就会进去听一会,那时候并不是去听音质,而是去听流行歌曲,一两年后当自己家里买了音响后才发现,店里的那些喇叭非常牛逼,后来家里买了个美国狮龙组合音响,算入门了,现在哪有那样的环境和氛围。第二是因为房价,家里能弄出一片地方摆音响的人不多了,音响本身就很贵,加上曲高和寡,二手又很难卖出去,,不像以前,1万多一套玩几个月,亏一点卖掉升级2万多的,旧的卖不掉,堆家里占地方,新的你就进不来,老婆盯着呢,除非你非常有钱。。。玩音响的就剩下以前那批60-70后,年轻人都是用耳机,或者玩汽车音响,家里如果没有专门的隔音房,根本玩不了,左邻右舍都会投诉,所以房价也是制约人们玩音响的因素


黑山老妖37625003


我从小就有买音响的梦想,后来交了许多许多学费终于实现了。

现在还有二套完整的在半休使用,其中一套是订购了乐富豪旗舰级喇叭,连同前后功放、CD,各种线,总价格不低,现在看来当时一想情愿的购买也有点任性,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只是音乐、音响爱好者,所有听取别人摆布,但是音效始终是不理想,但如果正的有声场环境和好的碟片,还是有那种氛围的。



ZZ日月明


我玩音响是从组装矿石机开始的,玩的第一只喇叭是个大舌簧喇叭,然后踏上了焊机的不归路。再生来复式收音机,超外差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对讲机,无线电遥控发射和接收,卡式录音机组装过,搭焊过电子管功放机,胆石混合功放机,OTL,OCL,BTL都安装调试过,乐此不疲。用珠江12吋和银笛做过一对三分频音箱,木工手艺差,请木匠师傅帮助完成的箱体。一路走过来见证了由无线电,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电脑的普及过程,幸运的赶上了这个时代。


用户2454877472299


高端音响音质真的很好,但我们一般人听音乐只要不是太差的还真听不出来多大的区别。十多年前我大姐家买了套上万块钱的音响,她爱不释手没事就天天听,还安利给我让我也买。我当时就跟明确的跟他说不可能买。首先我认为花上万元买个仅仅就是播放音乐的设备价值感太低了。这东西在我家使用率肯定不高。其次,我每天下班回家没那个兴致到客厅坐沙发上欣赏半个小时音乐。我的习惯都是到家先把电脑打开再去换衣服然后回来就开玩。与其花上万买音响还不如买个牛逼的电脑。因为我每天都在用。后来结果被我预料说中了,他们新鲜了一段时间那套音响基本就是摆设了。

还有一个事,我家里有个bose的蓝牙音箱,当初是我姐夫从美国带来送给我的。开始一直没事就连上手机听听音乐,很喜欢。但自从买了小米的小爱音箱就没怎么用过了。因为小爱方便,不用每次连接手机,想听什么随口一说他就给你放了。 所以我认为现在人们生活都是快节奏,没那个闲情雅致来静下心听个高品质的音乐,因此需求就不高了。况且现在可选择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了,音响既占地方又贵所以真正被选择的那都是音乐发烧友。


ztjmax


90年代发过烧,跟风烧器材,后来跟卖我设备的人熟了,才知道当时卖我一套设备才挣不到2万,一下子懵了,那会一套房子才几万,就这么拿着辛苦挣来的钱挥霍了,后来换了房子,虽说预埋了线束,但是一次没连接过,堆在地下室,偶然听听,图片中这个音箱看了好久才下手,主要是给孩子听故事,数码设备更新迭代很快,不差于光碟,最近在考虑要不要再花千把块钱给车里加个回音壁,平时用耳机足够自娱自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