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一群广府人,半部中国近代史

广府人是广东最主要的民系,分布于两广、港澳及东南亚、欧美、澳州等地区的华人,以粤语为母语。


一群广府人,半部中国近代史

广府人是海洋的族群,纯朴、强悍、充满朝气与活力,富于冒险性、开创性,敢为天下先。

一群广府人,半部中国近代史

广府人是怎样形成的?

距今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任嚣、赵佗率五十万大军“征岭南、融百越”。平定后设立岭南三郡,赵佗上书,请从中原迁移五十万人口于南越,以实施“和辑百越”之策。后来赵佗自立“南越王”,这百多万中原来客与古百越女人相互通婚融合,这是最早的广府先民。

随后更多的北方移民与古百越人通婚融合。典型的如六祖慧能,六祖慧能的父亲卢行瑫是北方人,移民岭南娶古百越女李梅英为妻,六祖就是广府人。又如岭南圣母冼夫人,她嫁给北方移民高凉太守冯宝,他们的后代就是广府人。

广东广西的广府人就是这样形成的。

一群广府人,半部中国近代史

彪悍善战的广府人。

相对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人都不善战,可广府人却是个另类,好勇斗狠的性格特征已嵌入广府人的基因里。特别是面对外敌入侵时,广府人铮铮铁骨,不惜壮烈殉国,比川湘人更彪悍,更善战。

明朝未期,努尔哈赤率兵攻明,大朝王朝外强中干,连战连败,不堪一击。危急关头,广府人袁崇焕临危受命,率一万广府子弟兵大败努尔哈赤的十三万大军!1626年,努尔哈赤率十万大军攻打宁远,再次被袁崇焕的洋炮打得溃不成军努尔哈赤也被炮击重伤不治而亡!1626年,袁崇焕率广府兵与皇太极在京城决战,袁崇焕再次大败清军,可见广府人的彪悍!

一群广府人,半部中国近代史

镇南关战役,广府人冯子材带上两个儿子,并抬棺出征,表现了视死如归的精神!年近七旬的冯子材率领广府子弟兵亲自上战场与法军决一死战,在与法军两天激战下来,歼敌一千多人,夺取枪炮、粮草不计其数。至此冯子材部取得了镇南关大捷。​

清朝咸丰五年,为争夺资源,广府人与客家人展开惨烈的械斗。这次“土客大械斗”长达十四年之久,死伤逾六十多万人,最后以客家人落败告终。这场惨烈的土客大械斗可以看到一个彪悍善战的广府民系。

1943年,广府人余程万率八千广府烈士死守常德,抵挡日寇三万精兵长达12天。最后常德城打成废墟,弹尽粮绝,八千广府烈士只剩二百多人,惨烈空前!

1937年,南京保卫战沦陷,包括川湘军在内的所有军队全部覆灭,唯一能突围而出的是以广府人为主的66军与83军,

军长是叶肇与邓龙光这两位广府人。

1932年的淞沪抗战,蒋光鼎与蔡廷锴这两位广府人,率领以广府人为主的19路军多次打败打退日军的疯狂进攻,迫使日军四度换帅,死伤万余人,也无法攻陷上海!

1938年,广府人李汉魂率领以广府人为主的六十四军奔赴武汉保卫战,这场战役歼灭日寇1万多人,取得令人荡气回肠的“德安大捷”,六十四军也被称为“铁军”!

对日作战,广府人是中国所有民系打胜仗最多的民系。当年德国军事专家在前线观察日军与广府军开战时惊呼:没见过这么能打的军队!1938年日军军官编注的【广东省兵要地志概说】评述广府人:比北方的中国人勇敢,富有团结力,敏慧、狡黠、顽固、性极残忍。

一群广府人,半部中国近代史

天下先的广府人。

翻开史册,敢为天下先的广府人,比比皆是。

广府人孙中山在广东发动反清革命时,被天下视为大逆不道,骂革命党是“反贼乱”。1900年,革命党发动三洲田暴动,民间几乎没有支持者。孙中山自己也承认,“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但在滔滔者天下皆非的处境下,孙中山独能坚守其宏愿孤怀,以担当世运的精神与魄力,一往直前。就凭着他所经历的艰难、奋斗与牺牲,称他做“敢为天下先”的革命先驱,也是当之无愧的。

广府人康有为、梁启超及其追随者在1898年刮起了一场改革风暴――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的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政治变革,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对中国影响深远,

康有为被称为中国的维新之父。

【盛世危言】的作者郑观应是广府人,他提出一系列富国强民的方略,在当时发挥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他被称为中国启蒙思想之父。康有为、孙中山都深受该书影响,毛泽东年轻时也经常阅读《盛世危言》

六祖惠能大师(公元638——713年),中国禅宗杰出大师。六祖惠能的思想,集中体现于《六祖法宝坛经》。六祖是中国佛教的实际创始人,是广东新兴广府人。六祖慧能被称为东方的释迦牟尼,是中国最伟大的宗教人物之一。

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冯如是广府人,1909年,他试制成功了第一架飞机,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航空之父!

广府华侨杨仙逸从美国回来,孙中山鼓励他到漳州筹建中国第一支空军飞机队。1923年,杨仙逸又在广州大沙头创办了中国第一间飞机厂。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成功生产出第一架真正由中国人设计、在中国本土生产的国产飞机。

杨仙逸也被人称为中国的空军之父。

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是广府人。1905年,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出色完成了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程,他也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中国第一位留美学生容闳是广府人,著有【西学东渐记】,他被形容是第一个“打开窗口看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也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中国的语言学泰斗王力先生是广西广府人,其代表作有《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语法》等等。现在普通高等教育的《古代汉语》教材就是使用王力先生主编的版本

中国建筑之父梁思成是广府人。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中国第一个总理唐绍仪是广府人,

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 ,国民党政府官员。曾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

中国物理之父是广府人吴大猷,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共同导师。

中国岭南画之父是广府人高剑父,中国近现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

一群广府人,半部中国近代史

伍连德博士,祖籍广东广府人。中国著名医学家、公共卫生学家,中华医学会三任会长,中国现代医学领军人物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创始人,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的主要筹办者,是华人世界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候选人。

中国新史学之父是广府人梁启超,梁启超顺应时代潮流,吸纳西方现代史学之精华,高举“史界革命”的大旗,艰难探索新史学之路。他思考新史学时之所以痛苦纠结,是因为他希望他所挚爱的“中国人”能够在新史学的影响下走向重生。

一群广府人,半部中国近代史

推翻清朝,广府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作用。

国父孙中山是广东广府人。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了同盟会。

1906年12月2日,孙中山创建了三民主义。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在上海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代行颁布《退位诏书》,正式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912年元月正式成立中华民国,孙中山担任总统。

1924年,孙中山创建了黄埔军校。

国父孙中山在1894年11月24日在美国檀香山创建兴中会,其成员大部分是广府人,如杨衢云、陈少白、陆皓东等。孙中山和陈少白等四人被清政府列为“四大寇”时,被指称“广府民贼”。后来湖南人、客家人才加入广府人主导的气吞山河的辛亥革命,换句话说,天下先的是广府人。

国父孙中山革命活动的经费很大部分是来自海外的广府商人的捐款,所以才有那句“华侨为革命之母。”

黄花岗起义失败,洪门大佬司徒美堂是广府人,他将加拿大的多伦多、温哥华、维多利亚三地的四所致公堂大楼典押,筹到了所需款项15万元。

富商邓阴南是江门广府人,他跟随孙中山,为了广州起义,变卖了所有家产筹得一万多元作为经费。

杨鹤龄:与孙中山是发小,同为“四大寇”,广东广府人。

他把自己的家居“杨耀记”献给孙中山,作为革命活动的“总部”。杨鹤龄的七妹夫、澳门富豪吴节薇,在杨鹤龄的游说下,为孙中山做担保,贷款“二千大元七二兑重一千四百四十两正”。杨鹤龄18岁那年,从祖父手里继承一大笔产业,但他没有用这笔产业来收租生财,而是把它们变成革命经费,先后变卖掉,用作提供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的经费。

孙眉,广东广府人,孙中山胞兄。孙中山创办兴中会他积极宣传革命,游说组织亲朋戚友华侨二三十人参加,这些华侨都是广府人。1895年广州起义急需经费,孙眉则以平贱价钱出售牲畜,以捐充军饷。190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行债券,孙眉将千多头牲畜变卖认购债券。孙中山奔走革命旅费之需,孙眉曾将珍藏的“龙涎香”赠给变买作旅费。为了革命,从巨富变赤贫。

追随孙中山革命的有大批广府籍军事将领,比如李济深、许崇智、胡汉民、余汉谋、李汉魂、黄绍竑、杨仙逸、蒋光鼐、蔡廷锴、陆皓东等等著名的军事将领,这些军事将领追随孙中山北伐,为推翻清朝立下汗马功劳,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与牺牲。

国父孙中山及其追随者,通过屡败屡战,坚韧不屈,最后终于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制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的国家,以新的生产关系代替了旧的生产关系,为中国立下不朽的丰功伟绩。

一群广府人,半部中国近代史

广府文化的影响力。

广东音乐、岭南画等广府文化元素影响了整个中国。

广东音乐主要流行于珠江三角洲,2006年5月20日,广东音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有《赛龙夺锦》《鸟惊喧》《醉翁捞月》《匕星伴月》;吕文成的《步步高》《平湖秋月》、《醒狮》《岐山风》《焦石鸣琴》;尹自重的《华胄英雄》及易剑泉的《鸟投林》等。

岭南画是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东洋、西洋画法,自创一格。岭南画与京派、海派三足鼎立,成为20世纪主宰中国画坛的三大画派之一,可见岭南画的巨大影响力。其代表人物有高剑父、黎雄才、居巢、关山月等大师。

明清数百年间,广东诗林开亘古未有的盛局,有如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又如挟五湖百渎之水赴海朝宗。前有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的“南园五先生”,后有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的“岭南三大家”。

在三大家中,陈恭尹与屈大均的诗,以气节自负,山川清高悠远之气,一一从胸襟中自然流出。而梁佩兰的诗文,则以酬赠咏物见长,往往情寓于物,物中见情,浑然物我,情景俱出,读来韵味无穷。郁郁乎文哉!中原虽然是诗礼传家的冠冕之乡,但面对广东一时无两的气势,亦不得不退避三舍。这些人都是广府人,你敢说广府没文化?

一群广府人,半部中国近代史

粤语是两广人的根。

粤语的形成时间在公元前862年――389年之间。在全球说粤语的人数高达1.5亿人,195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保留古语言”之一。

2009年被联合国定义为流通的一种语言。

也是被定义为世界上通行的语言。

中国只有两种语言被联合国定义为世界流通语言。第一种作为中国官方的语言普通话。

第二种,粤语作为全球海外华人的流通共同交流定义的语言。

方言是一个族群的身份认同,是一种凝聚力。方言蕴含了丰富的地方人文内涵,一种方言的消失,势必会使它所传达的那种地方文化也随之萎缩和贫乏化。正如美国一位语言学家所说:

“一种语言从地球上消失,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所以从文化的角度看,普通话固然应该推广,但方言也不应听凭它消亡。

可惜今天已有很多小朋友不会讲粤语了,粤语的传承堪忧!广东是外来人口最多的省份,保护粤语已刻不容缓了!

一群广府人,半部中国近代史

粤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首。

粵菜其实主要是指广府菜。

2014年,顺德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称号;2017年,澳门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美食之都"称号。粤菜是中国所有菜系唯一能两次获得"世界美食之都"称号的菜系。中国菜系所有的荣誉都是粤菜获得,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中国唯一能与法国大餐齐名的菜系。注意,这两个地区都是广府区。

2018年有200多家广府粤菜餐厅入选《米其林指南》,广州成为其发布的第32座城市。广府菜是中国所有菜系唯一获得米其林奖的菜系!

一群广府人,半部中国近代史

广府人对中国现代经济的贡献。

广府诞生了世界首富、亚洲首富、中国首富及无数世界级富豪,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不仅是常客,而且占据了中国富豪榜的半壁江山,在中国所有的民系无出其右。

大清时的广州十三行,富可敌国。潘、伍、卢、叶四大广府富商,跻身世界级富豪。广府人伍秉鉴更是凭借2600万银两成为当时的世界首富,也是中国目前为止第一个荣登世界首富宝座的中国人。

根据福布斯2019年中国十大富豪排行榜显示:中国的十大富豪榜,广东人占了7席!其中李嘉诚、马化腾、刘銮雄来自潮汕,杨惠妍、何亨健、李兆基、吕志和来自广府,广府人占了4席!

2019年中国前20名富豪,广府的富豪人数几乎占了近一半!

一群广府人,半部中国近代史

我们清楚的看到一批矗立在行业之巅的广府企业,厚积薄发,逐渐跻身世界知名品牌的行列。这些知名品牌的创立,很好地诠释了广商精神的内涵与外延!你敢说广府人只是靠收租的?

广府人的性格,就是大海的性格。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前有所承,后有所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广府人都可以挺胸昂首,自信地说:“我是广府人,讲粤语,吃粤菜。我们不只是靠收租过日子,我们是一个伟大的民系,来自南海之滨!”

结束语:

广府无疑是个优秀的民系,可广府人也有不足。高谈阔论,建构学说从来不是广府人的专长。务实低调是广府人的性格特征。广府人很小就被教育“少说多做,不惹事”,并奉为金律玉律。因此,即使外界抹黑诋毁广府人,很多广府人也不辨护,这是一种病态!这个讲究包装,讲究宣传的年代,你不出声,别人真的当你是死的,你越低调,别人就真的当你不如他!低调是广府人最大的缺点,广府人必须要改变这种性格特征,主动宣传自己,宣传广府名人和广府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