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哪个是枣庄的主城区?

华为国际体验中心


枣庄市目前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是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2016〕79号文件批复的2011-2020年版的城市规划。枣庄定位为山东省重要的现代煤化工、能源、建材和机械制造基地,新兴科技创新基地,鲁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一是,依据该规划,枣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结构是形成“一主、一副、两轴、两区”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一主即中心城区;一副即滕州市;

两轴是依托京沪、鲁南两条区域发展轴,打造枣庄城镇和非农产业发展轴。在此基础上,加强城区与周边乡镇的联系,形成城镇联系轴,强化东城区、西城区、滕州城区的互动,形成枣薛滕城镇密集区。两区即台儿庄城区、山亭城区两个片区。

二是,依据该规划中心城区也就是枣庄主城区的具体范围如下。

规划范围为:西至常庄镇、沙沟镇行政西界,东至吴林街道行政东界、枣木高速公路至临沂延长线,南至沙沟镇、榴园镇和吴林街道行政南界,北至常庄镇、画庄镇、邹坞镇、齐村镇行政北界,面积为892平方公里。

三是,规划的中心城区由西城区和东城区两大城区组成,两城区之间以农田、林地为生态隔离带,加强中心城区南部万亩榴园及山体的培育和保护,形成“双城拥山”的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结构。


1、西城区:是枣庄市行政办公中心,商务金融、会展、文体中心,教育培训和高新技术研发服务基地,城市新门户、物流新枢纽。规划人口规模5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70平方公里。西城区包括薛城、高新区和新城三个城市发展组团。

2、东城区:传统商业和商贸中心、新兴产业和转型示范产业基地、民族工业游和休闲度假游基地,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物流基地。规划人口规模62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68平方公里。东城区包括市中老城、市中新城、开发区、峄城区三个城市发展组团。


城乡规划师qal


作为枣庄人,实事求是地介绍一下枣庄的情况。



枣庄是有名的煤城,是资源枯竭城市,辖内有一个县级市一一滕州市,还有其他六个区,原来说五个:市中、台儿庄、峄城、山亭、薛城,现在增加一个高新区(不过它不是单列的行政区)。市中区原来是枣庄市的中心区,是人员集中的地方,后来市委市政府及大部分市直部门迁往高新区,也就是位于薜城区东部,现在我们称新城,近年来发展挺快,



修建一条由市中至新城近三十公里的光明大道,开通了城市快速公交车一一BRT,建立了高铁站,是北京与上海的中点站,交通非常方便,建筑及配套设施发展也非常迅速,学校医院也陆续新建搬迁,比如枣庄三中的新城校区,市立医院、市妇保院等。估计过几年应该成为枣庄的中心城市,但现在人员仍集中于老城区较多。枣庄出过很多历史名人,如匡衡、墨子、贾三近等,也有很多旅游景点,如台儿庄古城、



峄城冠世榴园、



山亭革命老区石板房翼云部落等等,



枣庄是铁道游击队的故乡,是驰名中外的台儿庄战役的家乡,



枣庄有名的小吃有辣子鸡



、菜煎饼、羊肉汤等,会让游客留连往返,枣庄名片为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枣庄人具备山东人的典型豪爽,热情好客,欢迎全国各地朋友光临枣庄!


红皮书1


本人住在老城,在新城工作,也在滕州工作过,谈谈看法。

所谓主城区,是一个行政区划单位的行政中心区、城镇居民主要居住区、文化教育区、商业经济中心区等非农业人口聚集区。作为地级市,由于不能像一个国家那样划分为经济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等若干大城市,一般就是一个集行政、商业、教育、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核心城区。

枣庄历史上是有主城区,就是现在市中区城区,也是原来的市住地。后来在90年代,枣庄市委市政府启动城区搬迁计划。由于规划过于超前,人口和产业并没有随着光明大道一路向西,导致新城和老城之间存在20公里的经济空白区。现在形成了枣庄新城为行政中心区、枣庄老城为文化中心区、滕州城区为经济中心区这种奇怪的三足鼎立态势,这对一个人口只有420万人,面积只有4000多平方公里、国民产值2000多亿、财政收入只有150亿元的小型地级城市来说,实在是大大的不利,严重的佝偻病。作为小型城市,又是资源枯竭型创新转型城市,最应该做的是抱团取暖,做大做强。如果各自为政、各自为战、一国三公,犹如枣庄话:“撒芝麻盐”“摊薄煎饼”,结果只能是小弱散慢、或为鱼鳖。

前有济宁的正例,后有莱芜的反例。作为枣庄人,你想明白了吗?


和实物生


枣庄五区一市,可以说是山东省最小的市之一。感觉枣庄区多,是因为枣庄只有一个县级市,滕州市。滕州市是枣庄实力最强的县区,曾经多年都是全国百强县,人口也最多,城市面积最大,只是2017年落榜了,不知道因为什么。所以滕州很自负,一直有传闻说滕州想脱离枣庄,也不知道真假。五区分别是市中区,薛城区,山亭区,台儿庄区,峄城区。市中区原先是枣庄市政府驻地,是枣庄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之一,可以说是主城区,现在有点没落贵族的感觉。现在市驻地搬迁到了薛城区,随着新城区(非行政区,市驻地新搬迁地的习惯叫法),高新区(非行政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无行政权)和薛城区的整合,目前薛城区成为枣庄的政治中心,由于基础条件好,配套优,吸引力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山亭区面积大,人口少,曾经一直是枣庄经济条件最差的,不过城区全是新建的,统一规划为欧洲风情,建筑风格统一,非常整洁,是一座小而精小而美的养生圣地。台儿庄区,因为台儿庄古城,近年来后来居上,台儿庄古城是聚全枣庄之力而建的,非台儿庄一区之力所为。峄城区就尴尬了,近年来城区几乎没有变化,两条东西路非常窄,不对是三条东西路,近几年新修了一条新路,城区建筑非常陈旧,整个感觉黑乎乎的,幸好2017年,该区抓住了棚改政策的尾巴,要将几个老片区全部进行棚户区改造,相信两三年后,峄城区一定会大放异彩,成为新星。

以上仅是我个人看法,不当之处别当真,就当没事闲拉呱了。


八股文害死人


关于枣庄主城区是哪个区的问题。实话实说我也弄不清楚。以前是市中区,因为枣庄的政府驻地原来在市中区。二十多年前时任枣庄领导提出建设枣庄新城,把政府驻所由市中区迁往薛城区与市中区的中间。结果二十年后的今天,因为城区框架拉的过大,造成市中区和薛城区耽误了发展,新城区没人气,三地之间仅有一条光明大道相连。两区三地并没有联结在一起。因为没有主城区,城市形不成很好的聚拢效应。造成城市发展严重滞后,各项发展指标在鲁西南三城中垫底。反观邻居城市济宁,依托老城区采取东拓西跨南连北延的扩展模式,已发展成建成区面积205平方千米,城区人口约170万的一类大城市。就算鲁西南三地市发展最差的菏泽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区人口也远超枣庄。且各项经济指标也是逐年提高。因为当年的决策失误,枣庄市已彻底没落。枣庄若想发展,就要彻底抛弃原来的思想观念,以五区一市发展最好的滕州市为中心,以摊大饼的模式以点带面的进行发展。否则难逃被撤消地级市资质 ,被兄弟城市肢解的命运。


莲青山下种花人


枣庄五区一市实际上是二县,峄县和滕县。滕县在滕县专属(济宁市前身)先后吸纳白彦,凫城,临城等县,扩大了滕县专属驻地,滕县专属搬出改名济宁专属时,滕县区域没做调整,一直沿用到山亭区成立,将原属于白彦县部分乡镇划归齐村区成立山亭区。峄县一分为五,市中区(峄县枣庄镇)峄城区(峄县城关镇),台儿庄区(峄县台儿庄镇),薛城区,山亭区。峄县八大家:崔,宋,黄,梁,牛山孙,南常褚,郗山殷,夏镇的叶(武。)


12396562


目前来看枣庄的主城区还是市中区,虽然市驻地已经搬迁薛城近十五年了,单从城市人口、购买力来看,薛城或者新城区都没有达到主城区的实力。

不过随着新城的不断发展,教育、医疗等方面倾斜,市中区人口有向新城搬迁的意愿逐年增加,五年后的新城将会是枣庄的主城区是铁定无疑的啦。


市井阡陌


看了很多朋友的专业分享,真是涨见识了。下面谈谈本人愚见。

说到枣庄的主城区,退回十几年前那肯定是市中区了,市中区是枣庄的政治文化中心,政府各机构,医院、学校都在市中区。

再说现在,首先,市政府及各大部委办局都搬到了新城,随着枣庄高铁站的开通使用,新城的人气迅猛发展!各大楼盘,学校、商场、医院也是建设的如火如荼。所以,现在要说枣庄的主城区在哪里,答案是肯定的,非新城莫属。



有朋友要问了,那滕州发展这么好,为什么不是枣庄的主城区呢?的确,滕州的经济在全国都是排名靠前的,当然也是枣庄市其他城区比不了的。但是,正如青岛在山东的地位一样,青岛总想着是中国青岛,而滕州也从来没觉得自己是枣庄的,所以……咱就不谈滕州了。


小强汇生活


我感觉是滕州,滕州相对来说比市中,薛城要好很多,更不要提峄城,山亭,台儿庄了。


加速度奔跑在路上


建国后,主城区依次为,滕县(50年代),峄城区(60年代),市中区,薛城新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