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昆明雜談》第9期:老昆明的美食總盤點

除了前面幾期和大家分享的美食,昆明還有很許多小吃,大多走街串巷,如餃摻面、餃擔擔、白糖涼糕、米涼糕、蘭花豆,在家只要聽見叫賣聲就讓他煮好,在家門口就可以吃到,晚上也在叫賣。

《昆明雜談》第9期:老昆明的美食總盤點

昆明的小吃還有豆寇飯店的面片,文廟街桂花藕粉調糕,吉慶祥合香樓的月餅,金碧路越南硬殼麵包,曉東街的咖啡,護國路桂美軒的重油雞蛋糕,金碧路冠生園的早茶,官渡的麥粑粑,呈貢的豌豆粉,七甸腐乳,洋芋粑粑、茴香粑粑、豌豆粑粑等。

《昆明雜談》第9期:老昆明的美食總盤點

值得一提的是昆明的稀豆粉油條,最好吃的在景星街勝利堂對面小花園。昆明的油條是炸成圓圈的,要買幾個就用一根筷子穿幾個帶走。用一大口銅鍋將豆粉攪好,沒有店鋪,搭一個棚,幾張桌椅板凳就行,生意十分火爆,據說他一天要賣五大鍋稀豆粉,油條兩口鍋,炸多少數量就不清楚了。稀豆粉是東川及昭通人賣的最好吃,景星街的就是昭通人。另外,昆明西靖路(長春路)賣的摩登粑粑,一品香的蛋糕及哈鬥(奶油做的)餅也非常有名,據說老闆還有秘方。

《昆明雜談》第9期:老昆明的美食總盤點

現在外部環境改變,如空氣汙染,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垃圾處理不當,地下水質汙染,大氣全球性的改變,土質鹽鹼化,造成各種植物動物的異化。加之內部原因,人們為了多謀利,用各種添加劑,如什麼吊白塊、瘦肉精、色素、激素、生長素,注水,染色,化學藥品,防腐劑等等。大多數豬飼養半年就有幾百斤,養雞場飼養一個月的雞就可以出市場,名為士雞實為飼料雞。真正放養的土雞不用飼料,放養在外由它們自己找蟲子、青草食用,用包穀少量餵養,一般要養一兩年才能上市,這種雞的味道鮮美,市場上很難買到。

基於各種原因,昆明的各種食品要想還原到民國時期的口味,還需做大量的努力。制定各種嚴格的政策,加大懲罰力度及監管力度,提高人們的素質,不能偷工減料,是可以基本達到原有的口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