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這四條才是老師工資低根本理由,老師你認同嗎?

1.市場規律

首先,供過於求。

每年有多少師範生畢業,又有多少新崗位產生?激烈競爭,不僅專業限死了,有些地方中學都要碩士了。虛高的門檻意味著供過於求,這其實也是大學教育的浪費。

其次,技術含量。大多數工種都是專業性強的,可以不斷展開同個技能樹,比如挖掘機、媒體運營、編程、銷售等,做得越好,掙得越多。

而教師要學的技能,不只是講課就可以,還要教學設計和做課件,在授課時還要兼顧班級管理,在課下還要兼教學研究、試題分析和心理輔導等(結果是缺乏了學生的精確輔導,這就成就了課外輔導的市場)。試想,除非有三頭六臂,教師怎麼可能點通以上的種種技能呢?

在講課方面,學校教師只有極少數能達到專業培訓師的時評。

在教學設計方面,絕不可能達到一份其他行業的需求分析+活動策劃的水平。

在多媒體設計方面,也不能達到動畫製作的水平。

……

缺少專業分工和行業標準,首先就不利於從業者的發展。其次,對於多任務工作者,是很難評價其技術含量的,就算你某個方面足夠精進,只要不夠全面也得不到待遇上的加成。

2.機構地位

在目前事業單位架構中,學校是基層組織。它經濟上沒有自主權,管理和人事上沒有自主權,教育內容上沒有自主權……除了各方面要完全接受上級管理外,甚至文化上也沒有多少自主權(少先隊共青團文明辦……)。能直接干預學校工作的組織列出來會嚇死人,這可以看出地位有多低了。公務員還能想著不斷往上爬,教師做到校長就到頭了。所以教師待遇“和公務員持平”也可以解釋為“和同樣是基層的公務員持平”吧。

這四條才是老師工資低根本理由,老師你認同嗎?

老師工資低?老師說出這五大理由

3.教師地位

雖然學校地位低,但教師本身的地位可不錯吧,畢竟身邊的人都這麼認為的。

非常遺憾,雖然在人們印象中教師地位挺高,但那只是相對的。

1、首先是相對於一小部分群體——本學校中的學生及其家長。在他們眼中主科老師是可以左右睡眠質量的存在啊,比星座的影響還強烈呢。(不是我們學校的老師?管他幹嘛!)

2、其次是相對於一生的一小部分時間——小於或等於6年人一生中待在一所學校的時間基本不超過6年。當你終於從K12畢業後,你就是局外人了,老師們再也壓迫不了你了,歐耶。

3、最後是相對虛無。教師地位高,只存在於人們的認知中,不存在於現實中:一沒有權利,而沒有影響力,三沒有威脅,政府想重視也有心無力。

這四條才是老師工資低根本理由,老師你認同嗎?

老師工資低?老師說出這五大理由

4.教師隊伍

我們要求教師工資與公務員持平,這基本上很難,要做到的話財政需向教育有很大的傾斜才行。一個地方教師的數量要高於公務員的數量。一個區的政府單位就那麼幾個,但是一個區的學校卻有上百個。從全國來看公務員和教師的人數比是1:2,多了一倍。假如行政和教育的財政支持是同樣多,教師理論上只能拿到公務員的一半。但現在教育財政支持有多少?

政府應該儘可能讓教師安心投身工作。當待遇提升不大,而消費水平卻迅速增長時,教師們簡直活得像loser,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又如何去教育學生呢?當半年的工資還不夠買腳下一平米的時候,當教師買車會被質疑的時候,你會為自己惡意揣度老師而愧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