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從蒙元貴族女子冠帽形制看其背後的歷史成因和文化內涵

蒙古族自在草原上的部落生活起直到統一全中國並建立元朝,他們根據所處地理環境和生活習性,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再結合借鑑其他遊牧民族的服飾精華,最終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一套服飾體系。由於蒙古男子和蒙古女子的服裝幾乎沒有區別,都是清一色的長袍,因此以冠帽的不同作為性別的區分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尤其是蒙古貴族婦女的冠帽和髮飾,可以說是作為蒙古服飾文化的閃光點的存在,它們太有特色了,以至於稍微瞭解元代文化的人都可以在眾多朝代的服飾造型中一眼認出哪個是元代的。這個是非常了不起的。今天雪梨就想跟大家探討一下元代蒙古族女性的冠帽及髮飾。

從蒙元貴族女子冠帽形制看其背後的歷史成因和文化內涵

一、從髮型說起:成年女性的“雙垂髻、包髻”和未婚女性的“雙丫髻”

13世紀中期,一位名叫魯不魯乞的法國傳教士來到蒙古,他根據自己的見聞寫下了《魯不魯乞東遊記》。書中對蒙古婦女的髮型有記錄:“在結婚以後,婦女就把自頭頂當中至前額的頭髮剃光。”

可見婚後的婦女是有剃髮規矩的,不知道她們怎麼想,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樣的髮型難免會讓女人接受不了。但由於包括蒙古在內的遊牧民族一直都存有剃頭的規矩,所以可能在他們自己看來已經習慣了。

婚後的婦女流行扎“雙垂髻”,即將頭髮分左右梳成雙髻,垂於兩耳旁。在出土的元代女俑中,這種髮型非常常見,如劉貫道的《元世祖出獵圖》中的位於元世祖左側的皇后徹伯爾,她就留有典型的雙垂髻:左右兩側各有三個繞成環狀的細辮。

成年女性還有一種髮型叫“包髻”,即頭髮中分,梳成長辮,盤於頭頂。最開始只是漢族北方婦女梳這種髮型,後來蒙古女子也受影響開始梳這種髮型。

那未婚的女孩梳什麼髮型呢?

她們梳“雙丫髻”,即頭髮中分,兩邊紮起丫鬟。不少墓葬壁畫的侍女都是這種髮型。說白了就是在現代影視劇中我們常見的丫鬟頭。

從蒙元貴族女子冠帽形制看其背後的歷史成因和文化內涵

從左往右依次為:包髻、雙丫髻和雙垂髻

二、貴族女子最重要的身份象徵:罟罟冠

那蒙古族女子是不是也像男子一樣有戴冠帽的習慣呢?當然有!遊牧民族的冠帽文化是非常發達的,這與他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蒙古女子戴的冠帽中最有名且最有特色的就是“罟罟冠”了。關於這種冠帽的起源,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我們這裡暫不討論。我們先看一下它長什麼樣吧。

根據中外史料記載,“罟罟冠”是用樹皮或樹枝等很輕的材料製成的,比較長,大概有50-70釐米高,圓筒形,頂端是四方形。空心的,外面覆著名貴的綢子,頭飾頂端插著羽毛或細長的棒子,上面裝飾著孔雀羽毛,周圍是野鴨毛和寶石。

這種圓筒狀裝飾底部連接著一種中間有洞的帽子,蒙古婦女先把頭髮束起在頭頂上形成高髻,再將其放到帽子裡穿過中間的洞,再把圓筒裝飾戴到帽子上,最後把帽子牢牢系在下巴上。這才算完事,步驟真是不少。

從蒙元貴族女子冠帽形制看其背後的歷史成因和文化內涵

魯不魯乞作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

“當幾位貴婦騎馬同行,從遠處看時,她們彷彿是頭戴鋼盔手執長矛的兵士,因為頭飾看來像是一頂鋼盔,而頭飾頂上的一束羽毛或細棒則像一枝長矛。”

這個形容非常生動,讓人腦海中很快浮現出幾個並排騎著馬,頭戴罟罟冠的蒙古族婦女。

戴罟罟冠是有象徵含義的:

首先,只有已婚婦女才戴罟罟冠。很多文獻如《蒙韃備錄》、《蒙古史》中都確實了這一點。因為蒙古女子穿的袍服和蒙古男子幾乎一樣,再加上她們身材魁梧結實,長期在馬背上馳騁,外貌和舉止多少有幾分男兒氣。所以沒結婚的女子和男子在一起,有時候很難分出性別。

其次,戴罟罟冠的婦女地位比較高貴。葉子奇在《草木子》中載:“元朝後妃及大臣之正室,皆戴姑姑,衣大袍,其次即戴皮帽。”

句子中提到的“姑姑”就是罟罟冠。這種冠帽那麼長,行動很不方便,“出入廬帳,須低迴”,在坐車時還需將翎毛取下,交予下人,一般人家的婦女天天要勞作的,肯定不會去戴這麼影響行動的東西。

再加上冠頂上的孔雀毛和諸多寶石裝飾,一般人家的婦女肯定也是戴不起的。戴上罟罟冠,就在不自覺地提醒著佩戴者自己尊貴的身份,所以必須時刻注意舉止得體端莊。

從蒙元貴族女子冠帽形制看其背後的歷史成因和文化內涵

最後,罟罟冠代表了夫權。普蘭諾•加賓尼在《蒙古史》中記錄過這樣的句子:“不戴這種頭飾時,她們從來不走到男人們面前去。”可見罟罟冠和丈夫是有很大關係的。元代還保留著遊牧民族的部落習性,採取一夫多妻制。

因為蒙古族崛起的過程一直在四處征戰,所以損失了很多男人,也從各地俘獲了很多女人。為保證蒙古後代的繁衍,成吉思汗規定眾多妻妾地位平等,不許互相嫉妒。在當時的貴族階層,一個丈夫有幾十甚至幾百個妻妾都是允許的。

國外學者裡叩勒得認為罟罟冠是蒙古婦女用以紀念征戰的功績的:

“……蒙古人為紀念功績,得允許其妻子戴一肘尺以上的高冠,但恐婦女因而誇功,乃於其冠頂置以腳形物,以提示婦女之所以獲勝,為由其夫居救援之故,蓋為在夫權社會中,表示對於已婚婦女的夫權的象徵……”。

根據上文提到的葉子奇《草木子》中的說法,元朝後妃與大臣正室除了以戴罟罟冠為主外,其次就是戴皮帽。

元末詩人歐陽玄作《漁家傲南詞》十二首,第一首說道:“正月都城寒料峭, ……國人姬侍金貂帽。”詞中的“國人”是指蒙古人,“姬侍”就是侍妾,這種貴重的貂皮上飾以黃金做成的帽子,只有身份高貴的蒙古女子可以戴。

從蒙元貴族女子冠帽形制看其背後的歷史成因和文化內涵

還有元宮詞中有一首詞是這樣說的:“十五胡姬玉雪姿,深冬校獵出郊時。海青帽暖無風冷,鬒髮偏宜打練椎。”裡面的“胡姬”是蒙古少女,“海青”是鷹的一種,即海東青,是一種大型猛禽,非常健壯,羽毛主要是白色,夾雜著些許褐色。這裡的海青帽應也是皮帽的一種,可能製成海青狀或者用海青的羽毛做成。可以想象很漂亮。

三、“重而大”的奢華頭飾:民俗文化和審美意識的體現

我們以元歷代皇后的圖像為依據,可以看到她們除了佩戴華麗的罟罟冠以外,頭部和雙鬢都綴有很多珍珠樣的裝飾,盤成菱形或花形的樣子,雙耳戴著又大又長的穗樣珍珠耳飾,下端墜有金質珠託和寶石滴水珠;有的則戴著稍微簡約的大顆珠寶耳墜。

當時的寶石種類、圖案紋樣、工藝造型等,在貴族婦女的頭飾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此外,這些精美的垂飾還充分體現了地球的引力法則,它們隨著身體的運動來回擺動,其中的一些珠子相互碰撞發出動聽悅耳的聲音,使戴上它們的蒙古族女子顯得更加雍容華貴、儀態萬千。

從蒙元貴族女子冠帽形制看其背後的歷史成因和文化內涵

元世祖後徹伯爾像(左),元英宗莊靜皇后速哥八剌(右)

美則美矣,但是看起來很重吧?真實的情況是確實很重!一個盛妝的頭飾輕則3、4斤,重則10幾斤。再加上那麼長的罟罟冠,罟罟冠上還有珠寶,可以想象她們的頭有多累。

這樣以“大、重”為美的裝扮並不是無緣無故的。據說在成吉思汗時期,各個部落不停交戰,相互爭搶牲畜、婦女據為己有。俘虜來女性以後,怕她們偷偷溜走,便打一些金屬飾物戴在她們頭上。這些東西很重,戴在頭上走不快,飾物相互碰撞的響動只要逃跑就會被發現,久而久之,這種繁冗的頭飾就成了約定俗成的風格。


結語:

本文通過對元代蒙古貴族女子的髮型、冠帽及髮飾三方面的盤點,把原本形象的東西用文字呈現了出來。此外,我們在瞭解了其形成的歷史原因後,可知元代還是處在一個典型的男尊女卑的社會體系中。已婚貴族婦女生活中總要戴著這顯眼、巨大的華貴冠帽,可以想象行動是非常不便的,身體也不會覺得很舒適,但是這除了滿足丈夫審美和征服者慾望以外,從女性角度來看,處在那樣的時代,有了丈夫才可能在社會上有地位,有依靠。

在這種環境的長期影響和薰陶下,女子們被動或主動地接受了這樣的裝扮,最終形成習慣,代代相傳,成為了高貴身份的象徵。最後從服飾史層面來看,不得不說罟罟冠這種冠帽形制,對研究元代民俗文化和服飾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乃至在整個世界服飾史中都會一直有它的一席之地。

從蒙元貴族女子冠帽形制看其背後的歷史成因和文化內涵


您的點贊、關注、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期待與您一起交流服飾文化,非常感謝!

參考文獻:

1.車玲,《以圖像為主要材料的蒙元服飾研究》,東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1月。

2.範晶,《試論蒙古族傳統婦女頭飾之符號象徵》,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2015年5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