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汉征西将军曹侯”为何让曹操魂牵梦萦


汉朝是中国军事制度发展的草创时期,各项制度的建设还不是很完善。西汉时期官员允文允武,没有出现专职的军事武官人员。到了东汉时期,由于国家在击退了匈奴之后仍然面临着西北羌人叛乱,西南蛮夷入侵等军事压力,所以国家逐渐开始出现长期担任军事职务的官员,但当时的文武界限仍不清晰。征西将军是汉代诸将军之一,在汉代属于杂号将军之一,负责国家西部的防御和战争。东汉时期多位名将曾经担任过此职务,封侯拜将,显赫一时。以至于东汉末年的一代枭雄曹操都将之视为自己的理想目标,即使在官拜丞相之后依旧念念不忘、魂牵梦萦。这一官职究竟有何特殊,在东汉复杂的政治格局中居何地位?且待笔者慢慢道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汉征西将军曹侯”为何让曹操魂牵梦萦

一代枭雄——曹操


浅谈汉代的征西将军

征西将军是在东汉时期才正式出现的官职名称,虽然出现的时间不长但在东汉的军事体系中却具有重要地位。以至于曹操在年轻时一直以这一官职为毕生的追求目标,在《三国志》中记载为:

“(曹操)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这个官职在整个东汉时期被授予的人并不多,先后有耿秉、马贤、刘尚、皇甫嵩等人出任过征西将军。从这些人的身份履历中我们不难发现,征西将军这一官职的确有不同之处,在政治环境下具有明显的仕途指向性意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汉征西将军曹侯”为何让曹操魂牵梦萦

横槊赋诗


耿秉是东汉开国功臣建威大将军耿弇之侄,大司农耿国之子,是东汉第二代将领之中的翘楚。在他的履历之中可见他凭借父辈的恩荫为郎官,而后出任谒者仆射备受皇帝重用。永平十六年,他率军征讨北匈奴,匈奴逃散,不战而还。而后与窦固等人一起平定车师,因此而获封征西将军,戍守酒泉,巡行凉州。耿秉一生最辉煌的经历就是在征西将军任上,于章和二年辅助车骑将军窦宪击溃北匈奴,彻底瓦解了威胁汉朝数百年的匈奴之祸。因此功获封美阳侯,食邑三千户。最后出任诸卿之一的光禄勋,卒于任上。耿秉是东汉最杰出的征西将军,建功立业,威名赫赫,让后世敬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汉征西将军曹侯”为何让曹操魂牵梦萦

耿秉以征西将军击溃匈奴


刘尚和马贤这两位征西将军都是曾经平定西部羌乱的将军。和帝时期的征西将军刘尚于和帝时期讨伐羌人。和帝永元九年

“遣行征西将军刘尚、越骑校尉赵代副,将北军五营、黎阳、雍营、三辅积射及边兵羌胡三万人讨之。尚屯狄道,代屯枹罕”。

将军马贤在顺帝时期出任征西将军,《后汉书》记载:“顺帝阳嘉二年,西羌反叛,征西将军马贤与护羌校尉胡畴征之。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这两位将军的经历充分证明汉代征西将军的职属在匈奴被击溃后,逐渐转移到了防备西北羌族方面。负责西部地区的安稳,以防止羌人入寇抄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汉征西将军曹侯”为何让曹操魂牵梦萦

征西将军墓碑


东汉晚期的征西将军就是皇甫嵩。皇甫嵩与曹操是同时代的人,他发迹较早应当也比曹操年长。他是黄巾之乱的主要平定人之一。

据《九州春秋》记载:中平元年,车骑将军皇甫嵩既破黄巾,威震天下。

《后汉书》中记载:“即拜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合八千户。”

这是皇甫嵩的人生巅峰期,很快他就遭到了朝中阉党的嫉妒被贬。董卓上位之后,他由于之前曾经与董卓有宿怨而险死还生,最终被投闲置散。董卓灭后,他由御史中丞被加封为征西将军,但是并没有实际的作战任务,只是级别上的恢复与升迁。很快皇甫嵩又晋为车骑将军,数月后升为太尉。这说明征西将军在东汉晚期具有很强的仕途指向性,是在由中级官吏晋升为高级官吏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汉代官职体系中车骑将军位比三公,据《后汉书》记载:

“将军,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汉征西将军曹侯”为何让曹操魂牵梦萦

皇甫嵩是平定黄巾军的功臣


由此可知车骑将军在东汉已经是军事领域的最高官职之一。而御史中丞属于中低级官吏,史书记载:

“御史中丞一人,千石。本注曰:御史大夫之丞也。御史大夫转为司空,因别留中,为御史台率。”

很显然御史中丞达不到汉代高级官吏的门槛——二千石的级别。皇甫嵩当时在御史中丞的位置上不能直接跃升至比次三公的车骑将军,需要一个过渡和跳板,于是选择了征西将军的位置。由此我们可知,征西将军虽然史书中没有记载具体的级别,但是应该在两千石左右,属于高级官员。在东汉时期作为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高级将领的第二梯队存在。

为何征西将军一职对于曹操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对于曹操而言,他虽然是宦官之后。不过他的父亲在灵帝后期通过买官做到了太尉的位置上,加上祖父曹腾曾经为大长秋,拜爵费亭侯。所以说,曹操也算是累世官宦之家的子弟,但是他却将“征西将军”这样一个官职作为自己的目标,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

首先,曹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抹去自己宦官之后的污点。征西将军是实干型官员,有很大的机会建功立业,纵横沙场也符合曹操“为国家讨贼立功”的价值取向。在东汉时期的青年心中,最令人激动的就是窦宪、耿秉击溃匈奴,实现了汉朝数百年的愿望。而窦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掌政外戚,对于青年时期的曹操而言是很难达成的目标。所以曹操退而求其次,以耿秉所处的征西将军作为自己的目标更为妥帖。再加上灵帝晚期西园卖官,

“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汉征西将军曹侯”为何让曹操魂牵梦萦

汉灵帝西园卖官


这类买来的官职基本上不具有实权,也为人所不齿。征西将军的位置不在其中,因而成为曹操心目中的理想职位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官至征西将军便已经进入了汉代高级官吏的门槛,就会有很大机会进一步跻身权力核心。汉代正常的官员晋升体系是以级别为主要参考对象的升迁方式,两千石的级别就是中级官吏和高级官吏之间的分水岭。从皇甫嵩的例子来看,达到征西将军的级别之后很快就会有晋升的机会,甚至可能直升三公。即《后汉书》所载:“嵩为征西将军,又迁车骑将军。其年秋,拜太尉。”东汉初的耿秉也在征西将军之后随即封侯,不久即晋升为诸卿之一的光禄勋。畅通的仕途前景也是该官职受到青睐的原因。

第三,东汉羌祸严重,征西将军正有用武之地。羌人作乱是东汉时期非常严重的地方问题,几乎贯穿了整个东汉时期。

汉光武帝建武十年:“先零羌寇金城、陇西,来歙率诸将击羌于五溪,大破之。”

汉献帝兴平元年:“八月,冯翊羌叛,寇属县,郭汜、樊稠击破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汉征西将军曹侯”为何让曹操魂牵梦萦

西羌之乱


在当时,东汉政府的用兵方向有两个,一方面是对西方的羌人作战,另一方面是向西南部的蛮族作战。征西将军是负责西部防御的高级官员,可以一展曹操在军事上的专长。而且,从当时的政治格局看来,西部也是凝聚力量逐鹿天下的上佳之选。董卓的班底成员基本上都是他在西北作战时所积累下来的资源,这些力量也成为了他后来入京为祸的本钱。像李傕、郭汜等人都是西北地区的豪强,投靠董卓帐下,显赫一时。所以,担任征西将军可以很好地吸收资源,培植势力,这对于胸怀大志的曹操而言无疑是最佳职位。

最后,世家大族在东汉时期的官场中有很强的话语权,征西将军再往上的位置基本上都被一流的大族所垄断。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都是四世三公的大族,在整个国家体系中位高权重。三公之外的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也基本上为世家和外戚所垄断。就曹操的出身而言,很难在正常状态下与第一流的世家大族一较短长。所以,曹操也并没有什么过高的期望,仅仅就是“征西将军曹侯”,余愿已足。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汉征西将军曹侯”为何让曹操魂牵梦萦

征西将军曹侯——余愿已足


征西将军一职对于后世发展的影响

曹魏建立之后,国家内部的政治秩序重新洗牌。在军制方面,魏文帝黄初中,定征西将军为二品,位次三公。魏、西晋时多授予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者,驻长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的文武官员体系正式建立。武将系统中形成了“征、镇、安、平”四级将军体系,每一级别中又分“东、西、南、北”四位将军。这十六位将军中以征东将军为首,平北将军为末,分别镇守国家的军事要隘。特别是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四位将军负责镇守京畿四面。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征西将军定为从一品中,是国家军事体系中最高等级的将领之一。由于当时的关中地区是天下最为重要所在,因而北方的政权一般都是由征西将军负责经略该地。到了隋唐时期,由于军制改变国家不再重视类似的武将军职,隋初征西将军被列为散号将军,降为正六品,后来被废除。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汉征西将军曹侯”为何让曹操魂牵梦萦

北魏征东大将军元羽墓志


综上所述,东汉时期征西将军地位显赫,是晋升为车骑将军、太尉等高级官员的重要途径。同时它也是实干型官员,纵横沙场建功立业,不仅可以获得荣誉和地位,更可以吸纳当地的势力来扩充自己。在东汉世家大族和外戚权贵垄断最高层官吏的情况下,征西将军这样的两千石官员就成为了曹操等普通官宦子弟的首选。所以,这一官职成为了曹操年轻时的追求目标,后来即使位居丞相也依旧魂牵梦萦。魏晋时期,这一官职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成为了国家军队中的重要武将。这对于南北朝时期的军制发展和政治秩序架构具有重要意义,对当时北方政权的稳定也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后汉书》,《三国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