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渭南市臨渭區語文老師劉莉萍:疫情下的網課,在於“走心”

疫情下的網課,在於“走心”

臨渭區育紅初中教師 劉莉萍

渭南市臨渭區語文老師劉莉萍:疫情下的網課,在於“走心”

當前形勢下,有人戲謔:老師變主播,家長成班主任,學生還是神獸。這樣的神侃一方面指出網絡教學的瓶頸,那就是如何馴服神獸,另外,似乎網課是給老師減負,學生的監管自有監護人。

其實,第一個問題的確值得重視,也是網課亟待解決的。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老師不能把學生的監管寄希望於家長。一是家長的文化層次教育方式參差不齊,二是有些學生對家長的話置若罔聞,不予理睬,三是各個家庭的情況也有差異。

綜上所述,老師上網課,要“走心”,不要想著能依賴他人。網課的挑戰,還得我們自己來面對。

我們設計出精妙的教案,具體的任務清單,殫精竭慮地上課,可是,網課參與率低,或者號掛在直播間人不在,或者對清單上的任務不是獨立思考完成而是連線度娘,或者無視任務清單忙其他的事,或者不能認真完成家校本上的作業……這些現象,都會讓我們精心準備的教學預案流於形式。因此,我們上網課特別要重視對學生的監管,要“走心”。

那麼,怎麼做,可以較能實現網課的有效性呢?筆者根據兩週來的教學實踐,提供點參考意見,和各位同仁商榷。

渭南市臨渭區語文老師劉莉萍:疫情下的網課,在於“走心”

一、無規矩不成方圓

要上好課,先得立下上課、做課堂筆記、完成作業的一些規定,讓學生有規可依,如果他們不能遵規做事,老師也有據可責。

二、隨機抽查及時反饋

上課時,首先要時刻關注參與人數。其次,利用教學互動巧妙監督學生的聽課用心程度。對於互動活躍的同學,多鼓勵表揚。對於互動不活躍,甚至不吭聲的同學,採用提問、複述老師講課內容、評價同學答案、完成某道題等形式進行抽查,他們是否認真在聽課,一試便知。而且,下課後,還要和上課不認真的同學及家長私下分別溝通。再其次,課後第一時間,有針對性地讓學生上傳聽課筆記,也可以瞭解學生聽課情況。同時,後面再上課,對之前存在的問題做到及時反饋,引起同學的注意。這樣做,雖然很難保證每個同學都能認真聽課,但是,只要做了,努力了,就有效果,就能起到震懾的作用,就能幫到一些孩子。學生也是很愛面子的,多少還是忌憚老師的一追到底。

渭南市臨渭區語文老師劉莉萍:疫情下的網課,在於“走心”


三、作業分層佈置用心點評

作業要精而少,以基礎知識檢測為主,不能讓學生產生疲勞厭倦之感,而且要使學生有解決問題的愉悅感和滿足感。同時,佈置作業不講究一視同仁,做到區別對待。作為老師,一方面及時通報作業上交情況,偶爾未交作業的,老師和學生溝通,給予理解,甚或不要理睬。發現作業未交頻率高的,老師就需要電話微信私下溝通。儘可能不在全班通報批評。另外,老師對於學生上交的作業,要及時點評糾錯,多表揚優秀作業,少批評甚至不要批評不優秀的作業。對於作業問題大的,仍然建議私下和學生談心。

四、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由於網課的特殊性,學生上課回答問題,或者課後作業,一些不自覺地同學就會上網查詢,不動腦子。咱們老師,就要像孫悟空一樣,火眼金睛,識得真偽,巧妙糾偏。對於課堂上答案錯誤、甚至不完整的同學,多給予關注和鼓勵。俗話說,生意不成,說事未到。老師耐心地工作,學生便會逐步醒豁,慢慢進步。

渭南市臨渭區語文老師劉莉萍:疫情下的網課,在於“走心”


我們老師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世間沒有完美,我們的耐心、細心、愛心,可以換來越來越好即可。說到底,網絡教學並不比學校教學更簡單更省事,反而更費時費力,更舉步維艱。可是,越是有挑戰的工作,越有價值和意義,不是嗎?

我們只要“走心”教學,絕對不會勞而無功。相信,心若在,愛就在,人生不怕從頭再來。

渭南市臨渭區語文老師劉莉萍:疫情下的網課,在於“走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