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飞越唐乾陵:航拍气势恢宏的神道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修建在咸阳市乾县北侧的梁山之上,埋葬着大唐和大周两个朝代的帝王。2020年3月4日,我前往乾陵景区,操作自己的大疆无人机,对这里的神道进行航拍——

飞越唐乾陵:航拍气势恢宏的神道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1995年春天,在爸爸的带领之下,我第一次游览乾陵。转眼之间,25年过去,这是本人第八次进入乾陵景区。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元月,乾陵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我虽然对乾陵非常熟悉,但是每次来都感觉不同。这次正值疫情期间,景区里面空空荡荡,飞无人机,非常安全。在乾陵景区东门内的停车场上,我操作无人机升起来,从神道南端的华表前,沿着神道上空,径直向北飞去。

飞越唐乾陵:航拍气势恢宏的神道

乾陵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气势恢宏。陵园占地约40平方千米,南北轴线长度约5公里,南侧的神道长约1公里,宽约20米,呈斜坡状。

在神道的东西两侧,矗立着高大的唐代石刻,从南向北依次为:一对华表、一对鸵鸟、五对牵马人、十对翁仲,整齐排列,左右对称。它们是关中唐代帝陵之中,设置最早的一批神道石刻,被后代帝王争相效仿,彰显陵墓的威严之感。

飞越唐乾陵:航拍气势恢宏的神道

神道侧面


飞越唐乾陵:航拍气势恢宏的神道

神道正面

飞至神道北端,朱雀门赫然呈现,三出阙东西相对,中间有一对石狮,前方竖立着著名的无字碑和述圣纪碑。右侧是无字碑,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98.8吨;左侧是述圣纪碑,武则天亲自撰文,唐中宗李显书丹,为唐高宗李治歌功颂德。

在三出阙的后方,两侧竖立着六十一蕃臣像,西边32尊,东边29尊。他们代表大唐周围国家和地区的使者,石人大小和真人差不多,只是石人基本都没有头。

飞越唐乾陵:航拍气势恢宏的神道

朱雀门正面


飞越唐乾陵:航拍气势恢宏的神道

朱雀门侧面

飞进朱雀门,便是乾陵的核心区域,埋葬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梁山,有一条蜿蜒的小路一直通往山峰顶部。在道路的前方,竖立着清朝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的石碑,以及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竖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梁山海拔1047.9米,从山下到山顶大约100米,乾陵地宫便开凿在中部的山腰上。新中国成立以后,修建西兰公路时,人们在山上采石,发现石条,找到地宫。1960年,当地计划发掘乾陵地宫,周恩来总理得知此事后,说道:“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给后人来完成。”

飞越唐乾陵:航拍气势恢宏的神道

通往山顶的道路


飞越唐乾陵:航拍气势恢宏的神道

雄伟的梁山主峰


航拍完神道之后,无人机转过头来,雄伟的神道全景尽收眼底,周围的村庄和田野也一览无余。其中,最显眼的便是神道南端的东西峰,海拔大约900米,好像一扇大门。如今,乾陵已经成为陕西著名的旅游景点。由于地宫没有打开,游客只能欣赏神道上的石刻。但是,我们相信:作为一座没有被盗掘的帝王陵墓,乾陵的地宫一定保存完好。待到幽宫重启日,还期翻案续新篇!

飞越唐乾陵:航拍气势恢宏的神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