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农村老人都在地里挖野蒜?野蒜有什么用处呢?

一起种植


说到野蒜,相信不少农村生长的小伙伴都有吃过吧?野蒜是很受欢迎的一种野菜,乡居小菜也吃过,小时候还经常跟家里的大人们去挖呢;现在农村里虽然人们不缺菜吃,不过还是有人喜欢去挖野蒜吃,特别是上了一定年纪的老人。

那些老人为什么喜欢挖野蒜呢?其实这更多的是一种喜好吧!以前的农村人们主要靠种植为生,大部分的土地都拿来种植粮食作物了,就剩些自留地来种菜,而菜地里种植的蔬菜一般都是叶菜类、瓜类,人可以吃,也可以喂鸡鸭猪等家禽的蔬菜,葱蒜之类的调味蔬菜就特别少,吃得没那么自由。

而野外地里长的野蒜是不用种植的,而且味道方面比平时地里种的比野蒜大棵很多的蒜苗还要鲜香!这么自然生长的野菜,人们当然不会错过了,去摘来吃,等到下次可以采摘了还去采,吃不厌,渐渐的也就形成一种习惯了,不去挖来吃,觉得浪费。

像乡居小菜的爸妈就对野蒜这类的野菜很钟情,我们这边是南方山区,就算冬天也不是那么冷,穿短袖都不奇怪,过年前后到清明前后那段时间,野外的野菜很嫩又多,他们就喜欢出去摘野菜;摘回来了还特别自豪的说,你们是不是好久没有吃过了?这些东西可是比平时地里种的蔬菜好吃呢......。

要说野蒜有什么用处,具体还真的不好说,毕竟又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不过野蒜也是蒜,跟平时我们地里种的大蒜相比,营养价值差不到哪去,而且因为是不受人工干预野外自然生长的,不用担心喷药、施化肥会残留啥的,是天然的蔬菜,味道更赞,拿来做酱料或者是跟些荤肉类一起炒来吃,让人更有食欲;本身食材好,人们吃得开心放心,这也是野蒜的一大用处吧。

当然了,野蒜的生长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若是太干旱,野蒜生长也是比较差的,有时候人们挖野蒜回来会拿些到地里去种,就类似种木耳菜、车前草、艾叶等野菜一样。


乡居小菜


野蒜因为生长在灌木杂草之中,所以个子比较细小苗条,不走近看会以为是野葱。

跟野葱一样,用野蒜做菜的配料,还真能“香飘十里”,野蒜炒鸡蛋、野蒜配酸菜炒河鱼炒豆腐等等,味道非常浓郁,家里人工种植的无法跟它相媲美,就为着这个美味,小时候每年六月七月,常到溪边搬大石头砸水中的石头,击晕石头底的石斑鱼和各种鱼,这些鱼肉很肥,就成人手指般大小,然后到河边和田埂边拔了很多野蒜回家,这是我童年美好的回忆。

听老人说,野蒜有许多药用价值,只要经常配入菜中食用,既能除疝气和小儿肚子疼,估计不是真的,我小时候肚子疼,爷爷奶奶用野蒜炒鸡蛋给我吃,越吃肚子越疼,去医院才好起来。

我山区老家山边路边河边的野蒜,在七月之后会开两种颜色的花,一种粉红色,一种黄中偏绿的色,小时候以为;黄偏绿色的是“男野蒜”,粉红色的是“女野蒜”,如果野蒜有雌雄之分,在没有开花之前,哪种是雌哪种是雄谁也无法区分出来的。

几十年没有吃过野蒜了,有个疑惑至今没有答案;小时候每到一地拔野蒜,常常是连根拔光,第二年,还是这个地里,又会长出与往年一样多的野蒜,它的种子是从哪里来的?


半个画家天上来


我的老家就在大山里面,每年到了野蒜出来的季节,也是我们比较忙的季节。小时候读书上学就是靠他来做咸菜,那时候从家里到学校需要走山路两个多小时,乘车也要一个小时,乘船的话也要一个半小时。农村里条件有限,非常的艰苦,这些咸菜度过我的小学童年。

早些年农村的人中他就是用来做咸菜。除此之外的话也有新鲜的直接就吃了也有,他可以生吃,或者直接炒菜,然后打汤,做各种菜馅,现在城市上面主要是大棚里面种植的多,野生的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没有肥料和其他的人工干预,都是野外自然生长的,吃起来特别的香。

缺点就是数量有限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挖得到,也不是什么地方都有,不过很幸运我们老家还有,想吃的朋友你懂的。



花亭湖三农坤哥


记得八几年时,单位组织春游去翠华山,天池西山上的“石海”(其实就是自然崩塌方的一大片乱石滩,听说现在叫啥“翠华山地质公园”);正如临川先生那句名言“世之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因爬到了人迹罕至的地方、突然发现一簇一簇一大片很多分布的野蒜,我们当地民间称之为“小蒜”、这是传统珍馐美味呀!结伴爬山的那位同事不认识、听我介绍后,我们一块动手一人各采了一大捆,结果临到下午返回时他却仍存疑:看是否能吃?他准备扔,我说你不要给我。拿回家后吃了几天,炒出来那种爨香、太诱人,大自然馈赠予民间的美味佳肴呀!今天想起来仍流口水……

可惜、年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秦时月399


在我们这里山区田地里生长的野蒜是比较多的,农村老人小孩在生长季节通常采挖食用。我们常叫“小蒜”,一些地方叫小根蒜、野蒜、团葱等等。

据我查资料,人们叫野蒜的植物,正式中名叫薤白,是百合科葱属植物,它是多年生草本,通过鳞茎进行繁殖。在全国各地(青海、新疆不产)都有分布,通常生长在田间地头、荒地等处。外形特点:鳞茎圆球形,直径一公分左右,基部常有小鳞茎;

叶子3-5片,半圆柱状,中空,表面有槽,比花葶短。

花葶圆柱状,伞形花序半球形或圆球形,有许多小花,五到七月开花。

野蒜的用途有两个方面:

第一鳞茎和叶子可以作蔬菜食用,我们常在田地采挖野蒜食用,吃法主要腌制咸菜、

炒菜、

做调味菜,味道浓香,也可以做浆水酸菜非常好吃。

第二,据资料,它的鳞茎有药用价值,主要含有由21种化合物组成的挥发油,其中硫化物19种,酸类2种;还含有薤白甙等十多种皂苷、腺苷、胸苷等含氮化合物,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主要是十七种氨基酸和钙、镁、磷、铁、铜、锰、锌等,含有前列腺素A1、前列腺素B1、谷甾醇、胡萝卜苷、琥铂酸等化合物。药理学研究表明薤白具有抑制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作用、抗氧化、平喘、镇痛和耐缺氧等作用。

由此可见,野蒜分布广泛,采挖容易,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因此人们采挖食用野蒜,对人体是有益的。


老姚谈植物


你们说的野蒜,我们这里叫小根蒜,学名薤白。

东北这里,主要是用做咸菜的,朝鲜族的泡菜中,这个是最常出现的一种。味道来说,没有大蒜那么辛辣,如果腌的不是特别咸的话,其实是可以空嘴吃的。很多的朝鲜泡菜,我都是空嘴吃,不吃主食都可以。当然,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

单纯说薤白,中药中,这个有行气导滞,消胀止痛,还有温中散寒,下气行滞,强健筋骨作用的。《伤寒论》中就开始用这个来治疗疾病了,比如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之类的。

现代研究中,所含大蒜辣素的主要成分是硫化丙烯,有降脂作用,且性味辛温,能温阳散结,可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高血脂症。大蒜辣素能杀菌消炎,对多种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感染疾病有治疗效果。能促进消化功能,增加食欲,还可加强血液循环。


医家故事


野蒜在我们这里叫小蒜,我看网上说有人专门在种这个东西,我们这里是没人种的,都是野生的。但这个时间段是没有的,即使有也特别的小,一般要到六七月份才会长到可以吃的样子,农村老人去田里挖它,自然是拿回去吃的喽。


在我们这里,野蒜的吃法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炒葱花,把挖回来的野蒜蒜头去掉,将叶子洗净切碎,随后起锅烧油,油热以后下入切好的野蒜叶子,放上一点盐和鸡精,随后就可以出锅了,炒好的葱花主要是用来拌面吃的。第二种吃法就是野蒜苗炒鸡蛋,同样是将蒜头去掉,将叶子切碎和鸡蛋炒在一起,方法就和韭菜炒鸡蛋,辣椒炒鸡蛋是一样的。第三种吃法是腌蒜头,挖回来的野蒜将叶子去掉,蒜头放在坛子里,加入调料水、醋、酱油、白糖、白酒等,过上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捞出来吃了。

说实话,我个人觉着野蒜的味道并不咋好吃,根本比不上自己种的大蒜、大葱又或者是韭菜的味道。但现在的人就是这样,白面馍馍吃的又想吃黑面馍馍了,啥都讲一个绿色纯天然,尤其是城里人,对这些野菜什么的都特别追捧,野蒜也是野生的,自然也就在追捧之列了。除了野蒜之外,还有荠菜、灰条菜、苦苣菜等等,都受到了他们的追捧,这些野生的菜有时候在城里面卖的,比自己种的蔬菜还卖的贵。

但实际上在农村,这些野菜虽然到处都是,然而真正的农村人,吃的都特别少,有些农村人甚至是看到城里有卖的这东西,城里人买着吃,才尝试着回去搞了一点自己尝尝,结果大多数人都是尝过一次就再也不吃了。这也可以理解,我们想想,这些野菜又不是现在才有的,大多数在古代都有了,如果它真的好吃,古代人为什么不人工种植它呢?自然是因为它没有现在我们自己种植的蔬菜好吃,所以才没有人人工种植它。

这个道理,就像现在的有些人迷恋野味一样,他们吃穿山甲、吃果子狸、吃蝙蝠,结果到最后吃出来了问题。我们的祖先从千万种动物中给我们精挑细选的驯养出了猪、牛、羊、鸡、鸭、鹅等可以吃的动物,但我们偏偏觉得这些东西不好,总觉得自己比祖先能的多,非要吃那些野生的,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因此不要盲目的迷恋,觉得野生的就是好的,家养的或者自己种植的就是不好的。


搬砖的农村娃


我现在在湖北恩施的一个小山村,这几天随着气温的升高,不少野菜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这不今天早上我们还挖了这边喊得“旱藕”的一类野菜,准备下午腌制后来吃点,也算是一道家常小菜。当然在农村的老农民们,似乎对野蒜情有独钟,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您且接着往下看。

野蒜的用处

首先这个野蒜有一股特殊的风味,是家蒜所不具备的。老农民把这挖来的野蒜切成蒜沫后,打入两三个自家散养土鸡下的土鸡蛋,加入一点盐,用筷子搅拌均匀后倒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就可以食用。这样吃野蒜不需要加其它的作料或香料,可以保持鸡蛋和野蒜最为原始的风味,好多城里人想吃都吃不到。所以在我们农村,绝大多数野蒜挖回来后都是被人们所食用的。


其次老农民用这个野蒜治咳嗽也是很好的。现在不正是流感易发的季节,如果那些个老农民有个咳嗽,就会让子女给他们拿一把野蒜,然后放入点盐,加入野蒜煮成汤之后喝下去。通常只是咳嗽,喝那么个三四次就会起到明显的效果。这也算是老一辈农民为了节约药钱所搞出来的方法。

野蒜的其它作用

其实在我们农村,通常来说野蒜生长的地方都是环境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这个野蒜和其它野生农作物不一样,不是说野生环境下就能产生,能有野蒜的地方必定是没有人类活动过,而且还方园几里都得没有一丝的农药气息。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农村地区野蒜也是越来越难找的原因。


所以野蒜还可以作为测量一个农村环境好不好的条件,一般您要是能够在您所在村里挖到野蒜,那么您村的环境肯定不会很差。其实我也挺怀念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一起挖野蒜的情景的,那个时候找野蒜也不费劲,不像现在可能得花费半天才能找到一小撮。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当然其实野生的农作物和家种的也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那个寻找的过程给它们加了不少的分数,对于咱们农村农民来说,特殊时期能够在山上活动活动也挺不错的。


爱茶者九号


题目中的农村老人多数是指农村老太太,对于山里有关野字开头的菜和果,农村老太太对它们有着特别的喜爱情怀,而野蒜也属于野菜的一种。

说农村老人都在地里挖野蒜用了夸张手法,不可能都去挖,很多老人去挖野蒜是为了来添补家中的菜,当吃自己种的菜腻歪了时,用野菜来换换口味也是不错的办法。

野蒜是一种叶子像大蒜一样,只不过比蒜叶纤细,有茎干,还有一个小小的白色蒜头,这种野蒜在我们这里会被拿到大酒店里,洗干净了切成段,就那么蘸酱吃,口感微辣,并不是很美味的样子,但绝对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虽然生吃野蒜味道并没有那么好吃,但经过加工后的野蒜味道可就好吃多了,比如野蒜切段后用五花肉炒熟来吃,又或者用味极鲜腌制一下,都是很不错的小菜,我个人最喜欢的吃法是用野蒜包饺子,剁成肉馅以后包野蒜肉馅饺子,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挖野蒜要找肥沃泥土、沙土多的地方挖,泥土越肥沃,那野蒜的茎叶也越粗壮,大的跟粗韭菜似的,无论是挖、摘或者最后吃,都比细如牛毛的好很多,味道比较足。


从资料调查得知:这种野蒜你茎干位置竟然还有药用价值,据说有抑制血栓形成的功效,还可以预防动脉硬化,并且具有镇咳平喘抗氧化等作用。

野蒜的营养价值也很高,据说是由21种化合物组成的挥发油,含有薤白甙以及多种皂苷、腺苷、胸苷等含氮化合物,拥有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矿物质是野菜中营养价值比较高的一种菜。

现在农民们种地不那么忙碌了,因此当大家意识到野菜能带给人体一定的好处时,大家就经常去挖野菜回来吃,其中包括野蒜,而野蒜更是所有野菜中最受欢迎的一种。


悠然见东山


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对于在农村里,有很多的野菜可以吃,有的野菜也是属于冬天特有的野菜,比如这个荠菜,荠菜就是在冬天生长的,而且荠菜富含的维生素也是比较多的,荠菜的口感也是非常好,在农村里以前在麦地里挖上点荠菜,回家包饺子也是很美味的,或者是用鸡蛋炒个荠菜也是非常好的,野菜也是成为了农村的随处可见的美食了,除了荠菜之外,还有很多的野菜,比如,马齿笕,蒲公英等都是比较好吃的野菜,但是还一种野菜就是野蒜了。

野蒜在我们老家这里叫“贼蒜”,也叫小蒜,这种野菜的根部和大蒜差不多,吃起来也有点辛辣味,和大蒜非常的像,所以我们这里都叫它小蒜,这种小蒜基本上在河边上的河沿比较多,有的时候在一些坟地上也是能看到这些小蒜,以前这种野蒜也是农村的美食之一,主要是以前农村人吃的很多,后来也不想去挖野蒜了,吃的就少了,后来人们的生活好了,可能鱼肉吃的就多了,肚子的油水多了,就想吃点素的,那么小蒜又回归到大家的餐桌上了。

现在我们老家这里,很多的农民都是去挖小蒜,后来一打听,这个挖野蒜还是挺赚钱的,据说往大城市里卖,每斤都能卖10多元一斤,还有的大城市人根本也是没有见过野蒜,觉得这些野菜也是比较可口的,贵点也就贵点,但是吃起来还是比较健康的,纯绿色的食品,像野蒜这些种植的几乎没有,所以现在很多人去挖野蒜也是出售给城里的市场和饭店里,野蒜素炒或者是凉拌都是很好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