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胡越小院,小诗生活


这是个小生活的大师之作,让人畅想阳光下的午后,一个人在胡同里自在漫步,听北京、看北京,胡越老师在这里注入了他对生活和建筑的理解,建筑从平淡生活出发,在当代北京的节奏中,他以建筑师的身份触摸新老北京变迁的纹理。


胡越小院,小诗生活

城市再大,人们生活所需要的也不过是个

小院落,它带着我们熟悉的记忆

让我们安然入眠

胡越小院,小诗生活


谁的墙

白色的面、灰色的瓦和灰色的砖

有的墙拆了,又砌了新的

胡越小院,小诗生活


转过这个角,会遇见谁,又会看到哪棵树

二月的风吹进来,带着春的气息

一层、两层、三层

院子里,是北京的

晨雾

胡越小院,小诗生活

我看见

寒风路过的树枝,在阳光下墙的投影

玻璃的折射、隐藏着黑色的把手

屋子里,棕色横梁、楼梯、门与窗

这边到那边,不需要走过去只需要光

看过去,一样的明丽

胡越小院,小诗生活

不知道

院内,不知南北,只知日出和日落

听得到,巷里的自行车

穿着花裙子的姑娘不知道敲着哪家的门

也不知道,是谁家锅里的肉香

在这里飘来飘去

胡越小院,小诗生活

最后

清茶浮起青芽,咖啡画出树叶,我在明亮的灯下

在草场胡同院落,让我在这儿休息一会

让那星星找不到我

晚安,北京

胡越小院,小诗生活

设计师

胡越小院,小诗生活

胡 越

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胡越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邰方晴,现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胡越工作室副室主任。

赵默超,现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胡越工作室建筑师。

吴汉成,现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胡越工作室建筑师。

反响

马里奥 · 库奇内拉(Mario Cucinella)

Transformation of No.8 & No.19 Courtyard

The recovery of historic heritage of living is an important sign for discovering the identity of the city and the culture of a country. The project honours with great respect and attention the great tradition of court houses and includes elements of modernity with empathy to existing architecture. Recovering and understanding how houses worked in the urban fabric of Beij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 light and ventilation is a great lesson to re-establish a dialogue with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is a great challenge for architects, and this project demonstrates great sensitivity in this complex dialogue.

草场胡同院落

修复过去人们寻常生活的历史遗迹,是发掘一个城市的特色和一个国家的文化的重要标志。这个项目充分尊重大院这种传统民居形式,同时加入现代元素,让传统与现代产生共鸣。从自然采光与通风的角度来发现和理解老房子在北京城市脉络中的存在,可以为我们恢复建筑与城市历史的对话提供宝贵的经验。历史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是建筑师面临的一大挑战,而这个项目在这一复杂的对话关系上表现了高度的敏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