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追憶草莓之父一李萬春

追憶草莓之父--李萬春

每當東港大地紅莓花兒盛開的時節,心中總是要泛起一陣陣酸楚。曾經多次要去馬家崗夏家村看看草莓之父李萬春的弟弟李萬忠,聊聊有關他哥哥的那些事兒。但是,萬萬沒有想到,2015年農曆 7 月 2日,他卻永遠離開了東港草莓發源地--馬家崗夏家村“三間房”。前些年,我時常去李萬忠家坐坐,聆聽他慢慢的述說他的大哥李萬春的故事。記得那是2014年冬月廿十八,他家殺年豬,捎信讓我去他家吃豬肉。那時他已經87歲了,背駝的很重、目光有些呆滯,樸實憨厚的面容,表情有些木然。但是,他的頭腦卻特別清醒,幾十年前的事兒,記憶猶新,畢竟還是“國高”畢業嘛。辛虧那次和他聊得很透,有關他大哥李萬春的那些事兒,瞭解的比較多一些。

李萬春,1902年,出生在遼寧省東港縣馬家崗鄉夏家村一個小地主家庭,終生未娶,未留下後人,56歲去世。父親叫李清廷,兄弟姊妹六人,三男三女,李萬春男女排行老大,李萬忠男女排行最小。

追憶草莓之父一李萬春


1921年,李萬春考入了黑龍江一所林科大學,由於學習成績優秀,1932年被派往日本留學。留學期間、他滿懷著報國情懷,發奮讀書、報效祖國,決心把在國外學到的農業先進技術,引進到家鄉和祖國。兩年留學生涯結束後,他在想,日本草莓產業已經很興盛。但是,在家鄉和祖國,還很少有人知道什麼是草莓。根據家鄉的土壤、氣候條件和他所掌握專業知識,他認為草莓完全可以在家鄉種植和繁殖。於是,他在啟程回國前,冒著風險,用飯盒裝了7株莓苗,漂洋過海,回到了家鄉。雖然是小小的草莓苗,但是,對李萬春來說,就像命根子一樣。回到家裡,他精心的培育繁殖,在老家夏家村“三間房”進行了大面積種植。幾年後,傳遍當時的馬家崗鄉,而後,逐年在全東溝縣和全國繁衍發展。

如今,東港市草莓已經發展到15萬畝,產量達到45萬噸,成為東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東港草莓已經名揚全國,被譽為中國草莓第一縣。草莓已經成為東港的一個靚麗的名片和東港人的一大驕傲。草莓產業的發展,可以為東港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近1000元。如今東港市的草莓種植戶獲得收入達到十幾萬幾十萬的,已經是比比皆是,許多的農民從貧窮走上了富裕。這幾年來,東港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農村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為草莓產業的發展開拓了更大的市場空間,目前 東港市草莓線上交易額,超過40多億。

草莓讓廣大農民富裕起來了。當我們分享草莓給農民帶來幸福和快樂的時候,千萬不忘記李萬春這個名字。應該告慰這位為中國草莓產業的創始人,國人會永遠記住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