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山藥種植新技術,高產量、全靠它、不要錯過了喲

山藥的栽培技術

山藥具較為可觀的經濟價值。本文山藥的適宜的生長環境入手,分析討論山藥的栽培種植技術要點,以期對相關工作人員有所啟發和幫助。

具體如下:

山藥種植新技術,高產量、全靠它、不要錯過了喲

1、適宜山藥的生長環境

山藥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並不太苛刻,適應能力較強。山藥喜溫,並且能夠耐寒。但是種植山藥不能澇或乾旱,不能夠積水。山藥的地上莖葉部分喜溫怕霜,比較適宜的栽培溫度為二十五至二十八攝氏度;適宜塊莖發芽的溫度為十五攝氏度左右,在二十至二十四攝氏度時,塊莖生長最為迅速,但當溫度低於二十攝氏度時,塊莖的生長便會受到阻礙。塊莖的生長需要充足的陽光,適宜於塊莖積累養分。栽種山藥適宜選用向陽的地塊。山藥的病蟲害較為厲害,適宜於輪作,同一地塊,最多連續種植兩年,不能連續種植。

山藥種植新技術,高產量、全靠它、不要錯過了喲

2、山藥的種植技術

2.1 整地

山藥種植應該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結構疏鬆,排水性能以及透氣好的沙質土壤。山藥種植需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土壤肥沃。排水透氣性能差的土壤不適於種植山藥。由於山藥的病蟲害比較厲害,同一地塊不能夠連續種植山藥,應輪作其他作物。選擇好地塊後,進行翻耕後,應施足底肥。根據山藥的品種的不同,選擇適宜的溝寬、溝深。例如長根品種,行距可選擇為1m,開挖南北方向的深溝,溝寬不宜過大,28cm~30cm即可,深度約為150cm左右。山藥種植一般採用隔行開挖的方式,先挖開一條溝填平後再繼續開挖另外半條溝。挖溝時,將上下兩層土分別堆放在兩側,經過晾曬後,再分別填在底層土上。開挖種植溝時,應該清理掉土壤中的瓦礫等雜質。

山藥種植新技術,高產量、全靠它、不要錯過了喲

2.2 選種

山藥分為蘆頭和珠芽繁殖兩種繁殖方式。兩種繁殖方式的目的有所不同,蘆頭繁殖主要是生產山藥的,珠芽繁殖主要是用來育苗的。由於蘆頭連續的栽種易於使品種退化,這時便可以用珠芽進行育苗培養。兩到三年便需要進行一次珠芽育苗。太谷山藥、鐵棍山藥是比較好的品種。蘆頭繁殖是在山藥收穫的時候,在蘆頭7~15cm處切斷後,再切成10~15cm的小段,切口處抹上草木灰,以使切口癒合,風乾四到五天,將處理好的山藥塊放於室內進行沙藏,以備播種需要。珠芽繁殖則是在山藥植株成熟枯萎的時候,摘下珠芽(零餘子),選擇色澤好、個頭飽滿,並且沒有病蟲害的作為育苗的種子。於放於室外越冬或者室內沙藏。

山藥種植新技術,高產量、全靠它、不要錯過了喲

2.3 出苗搭架

山藥適宜於在清明青後進行栽種。珠芽栽培一般採用的是壟作或者高畦進行種植。畦作一般以畦間距20~25cm進行開溝,畦溝深約6~10cm。壟作則在隴上開溝栽種。無論壟作還是畦作,株距均約為10cm,栽種下兩到三個珠芽。之後進行覆土,栽種後需要及時澆水或者在其上覆蓋一層穀草,以使土壤能夠保持水分,保持溼潤。當年秋季來臨時,便可以挖出來以備栽種。蘆頭栽種則適宜於平畦及壟作。畦作行距則相對於珠芽種植的行距較大一些,一般為30~45cm,溝深較深,為15cm左右。蘆頭栽種可以單行或者雙行種植。雙行種植可將蘆頭放置於溝內中心線兩側。栽種後,施加糞土,或者直接覆土,並進行輕微的壓實,之後再進行澆水或者覆蓋一層稻草以保證土壤水分,保持山藥生長環境的溼潤。

山藥種植新技術,高產量、全靠它、不要錯過了喲

3、栽培管理

3.1 澆水

山藥種植需要及時適量澆水,以保持水分。適宜的水分能夠使得山藥的根系能夠及時吸收水分供養上部組織。使得山藥的根莖葉都能夠茁壯生長。乾旱則易於使植株枯萎,根部產生畸形。在對山藥植株進行第一次澆水時,不應該澆得過多,澆水過多易於使山藥長成粗脖子。在地表還沒有乾透時,應該進行第二次澆水。往後澆水的次數應該慢慢地增加,但是澆水深度以不超過山藥的根部為宜。澆水應該在早上或者晚上進行,切記不能在中午對植株進行澆水。中午澆水易於使得植株根部的溫差過大,使得根部受損。

山藥種植新技術,高產量、全靠它、不要錯過了喲

3.2 支架引蔓

山藥出苗的時候就需要將搭支架以引蔓。搭架引蔓能夠使山藥植株能夠透光、透風,並且能夠避免藤蔓伏地生長。一 般採用樹枝或者細竹竿搭起人字架子,架高2~2.5m。因山藥藤蔓較長。在材料及場地限制時,也不能夠低於1.5m。支架要堅固,以避免山藥植株倒伏。

山藥種植新技術,高產量、全靠它、不要錯過了喲

3.3間苗

蘆頭種植或者珠芽種植都可以萌生數個芽,使得山藥能夠一株上數蔓。太多的莖葉間相互競爭水分和養分,使得山藥的產量和質量有所下降。因此,需要進行間苗處理,以保障養分、水分、陽光以及通風的需要。每株山藥保留1到兩個健壯的芽,然後摘去其餘的莖葉。

山藥種植新技術,高產量、全靠它、不要錯過了喲

3.4追肥

山藥喜肥沃土壤。從播種到到發棵都可以施加有機肥料。有機肥在施加之前需要完全腐熟,以避免病蟲害的發生。沒有腐熟的有機肥容易損傷山藥的根系,根據土壤土質選擇不同的有機肥種類,比如,豬糞、牛糞分解較慢,宜施加在砂質地中,而馬糞、牛糞則適宜於施加在黏性土壤中。施加有機肥能夠有效改善土壤質地。在山藥生長的初期,應施加氮肥。在苗出齊時應該施加氮肥,植株先蕾時再重新施加一次氮肥,保障莖塊的生長有足夠的營養。在莖塊生長期間,氮磷鉀肥的需求量較大。山藥是忌氯的,在施肥中不能夠引入氯離子。

山藥種植新技術,高產量、全靠它、不要錯過了喲

4、山藥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

4.1山藥褐腐病

是由於腐皮鏈孢引起的。感染褐腐病的山藥在初期地下部分不會出現,明顯的感染症狀,但在收穫時地下部分的病變便可見。切開後可見山藥塊莖褐色。導致山藥褐腐病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土質粘重,排水性能較差,或者使用了沒有完全腐化的雜肥。防治方法為,山藥種植實施輪作,在收穫時將病株及時燒燬,並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在褐腐病發病初期,可用藥劑進行防病處理。選用百分之七十的菌清可溼性粉劑一千倍液、甲基硫酸磷五百倍液、氫氧化銅懸浮劑八百液,硫磺懸浮劑八百倍液,噴灑一到兩次,間隔為十天。

山藥種植新技術,高產量、全靠它、不要錯過了喲

4.2炭疽病

山藥炭疽病的病原為子囊真菌,其症狀為葉片中間呈現灰色或者暗灰色,葉片邊緣呈現褐色,健康部位和染病葉片部位的界限分明,後期染病葉片會生出小黑點。染病莖部長滿黑色小點,嚴重的全株變黑而乾枯。預防方法為加強田間水肥的管理,不能夠過量施加氮肥,及時排水,保證植地的通透性。

山藥種植新技術,高產量、全靠它、不要錯過了喲

4.3紅斑病

山藥紅斑病是由線蟲引起的疾病。紅斑病主要發病在山藥的塊莖上,感染的塊莖呈現圓形紅褐色的斑點。嚴重的斑點連接成片,使莖塊顯現紅褐色的斑塊。防治方法為實行輪作。用TMK浸種秧24h,TMK的濃度為百分之零點一至百分之零點三五。有效防病率可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山藥的藥用價值及食用價值都較高,是具有較大經濟效益的農作物。在山藥種植時,應該根據山藥品種的特性及種植環境的特性,選擇適宜的栽種方式,達到高產高質。本文從栽培山藥的細節入手,分析討論了各個環節應該注意的事項,以期對相關工作人員有所幫助。

山藥種植新技術,高產量、全靠它、不要錯過了喲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大家都能夠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種植方式,如果對你有用的話,記得給筆者點贊轉發評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