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计算机磁盘是怎么存贮数据的,是存的二进制码吗?空间大吗?

潮涌浪平


硬盘以0和1组成的二进制形式默默地储存着各种数据,随时等着写入或读取数据。

硬盘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

机械硬盘

对于机硬盘来说,最主要的结构就是中间那块涂满磁性材料的磁盘。一旦通电,它将高速旋转(3600转/分钟、7200转/分钟)。每片磁盘被划分为若干个圆环一样的磁道,每个磁道又被划分成若干个扇区。扇区作为存储的最小单位,大小一般为215字节。所以我们的数据就以磁性材料对应的0和1的方式存储在这些扇区中。

写入数据时,磁头将会利用电磁铁,改变磁盘上磁性格料的极性来记录数据,两种极性分别对应0和1。

读取数据时,磁头将会用旁边的读取器读取磁性材料的极性,再还原成0或1。

由于机械磁盘必须在电机驱动下,先找到磁道,再找到扇区,所以会出线十几毫秒的延迟(根据质量不同有些许差异)。这就让机械硬盘在读取分布在磁盘各处的数据时,速度有所降低。

固态硬盘

机比于机械硬盘依赖电机和盘片,固态硬盘基于电路就不用担心这种延迟,而且固态硬盘储存数据靠的是闪存(类似于U盘)。下图以SATA固态硬盘为例。


整个闪存就是由若干个晶体管(如下图)构成。通过电压将电子从浮栅极往下拉,或者送进去。来完成整个读写过程(内部操作复杂仅作参考)。

由于不受电机及盘片的限制。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的读取速度更快,存储同样多的数据的情况下固态硬盘更小。但是断电后,机械硬盘比固态硬盘存储时间上更长。

现在的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大都可以达到TB级,能完全满足日常使用。


李老师tome


1,磁盘演变过程:最早512KB的5.25时软盘一1.44MB的3.5吋软盘一>机械硬盘一>电子盘(固态硬盘,CF卡,U盘,移动硬盘都属于电子盘。

2,外部存储器的基本结构

软盘(FDD)与机械硬盘(HDD)结构基本一致。

它的构成主要由盘片,磁头组成,HDD还有盘片转轴、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机械硬盘中所有的盘片都装在一个旋转轴上,每张盘片之间是平行的,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所有的磁头联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运动。盘片每分钟几千转的高速旋转,磁头就可以定位在盘片的指定位置上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

电子盘是FLASH类,更快,更稳定,因为没有普通硬盘的旋转电机,因而抗震性极佳,不怕碰撞、冲击、振动。普通硬盘比较,固态硬盘的优点:启动快、读取延迟小、碎片不影响读取时间、写入速度快、无噪音、发热量较低、不会发生机械故障、工作温度范围更大、体积小重量轻。

电子盘缺点主要是:成本高、容量低、易受断电磁场静电干扰、写入寿命有限、数据难以恢复、能耗较高、有时会出现假死现象。

3,记录数据的结构方法。在存储器中,分主引导记录(MBR:Main Boot Record),操作系统引导记录(OBR:OS Boot Record),文件分配表(FAT:File Assign Table),根目录(DIR:Directory)和数据区(DATA)。

4,最早的DOS,现在的windows各操作系统的作用。

DOS是磁盘操作系统的简写。所以,操作系统的一个作用,就是负责把你要存储的数据存到未用的空间里。

我们一般写的APP中的文件读写操作,就是借助于底层的bios程序完成的。我们一般只需要知道读写那个文件,内容是什么,不需要知道在磁盘/电子盘中的具体位置。

5,至于你说的,是否存的是二进制码,答案是肯定的。所有存储设备都用二进制码存储,以字节为单位。

关于空间,早期硬盘一般几十MB,后来250MB,500MB,1GB……现在,N个T的都有。


beijingwanger


分三方面回答你。

1,磁盘怎么存储数据的?先简单说下磁盘的结构,磁盘是机械、电子,电磁一体化的产品,从下面的图片中可以看出,磁盘内部有盘片和读写磁头。

盘片上按规则从外至内规划出了一圈圈的磁道,磁道上按一定密度又分割出了一个个的存储位(一个数据位bit),这个存储位就最基本最小的存储单位了。当需要储存时,就控制写磁头去改变这个数据位上磁性介质的磁场的NS方向,比如N方向代表0,S方向代表1,而众多这样的数据位连在一起后根据编码就成为了人直接识别的数据了,

实际情况是若干个数据位连在一起划分不同的功能标识(编号区、校验区、数据区等、)组成一个扇区,而只有数据区才是真正存储用户数据的地方。若干个扇区又组成一个簇,扇区和簇才是操作系统直观使用的最小单位。

2,确实是按二进制进行存储的,众多的0和1按规则连一起,编码成为人直接识别的字符等数据

3,关于容量,目前采用磁记录技术的硬盘主流的盘片尺寸有2.5和3.5英寸两种,存储原理相同。前者多用于笔记本电脑等,后者多用于台式电脑。

若想要在有限的盘片尺寸上获得更大的容量,只能提高存储单元的密度,或是增加盘腔内的盘片数量。为了增加存储密度,业界开发了新的存储技术,如从早期的水平记录技术(LMR)、垂直记录技术(PMR)到现在的叠瓦技术(SMR)等。又有为了增加盘腔内盘片数量而推出了氦气硬盘。虽然目前8T、16T的硬盘早已上市,但磁记录技术的硬盘的容量潜能似乎越发的捉襟见肘,期望硬盘技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不然势必被固态硬盘所汰。

以上希望帮到您。


硬盘数据拯救专业户


磁盘用微小可识别磁性单元的极性表达逻辑1或0.

对!就是1或0,不要说是二进制。01数字串可以是二进制,也可以不是二进制。只有把01数字串按二进制解释时才是二进制数。

磁头靠近磁盘,当磁盘旋转时,磁场运动,磁头有感应电,感应电的方向取决于磁性单元极性。因此,电路可读识1,0或无。这就是读数据。不同半径不同角度划分磁盘网格,也就是最小磁性单元。

写数据时,磁头内线圈通电带有磁场,靠近磁头的磁盘被磁化,就写入了1或0。

由于磁化过程较长,所以写入数据较慢,而读数据相对较快。

磁盘空间大小,与磁盘有效面积有关,也与磁道划分细密程度有关。


散居猎人


从磁盘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他是用磁性来存储数据的。我们目前主要使用的磁盘就是机械硬盘。它有外壳,主轴电机,盘片,磁头等组成。

圆形的盘片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很光亮,上面涂覆着一层薄薄的磁性物质,当它通电的时候,会在主轴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对于大部分的台式电脑的机械硬盘来说,转速可以达到每分钟7200转,笔记本的大部分机械硬盘是每分钟5400转。当盘片达到相应的转速并稳定以后,石头绕轴从盘片的外缘进入,悬浮在高速旋转的盘片几维密的上方,定位到相应区域后,根据盘片上磁性物质的极性来读取数据,写入时则更改盘片上磁性物质的极性。

在机械硬盘的整个工作过程中,盘片始终保持高速旋转,磁头则根据需要悬浮在盘片上空或者停停泊到休息区!我们目前使用的机械硬盘最少的都是1 TB,2TB甚至更大。还可以多硬盘组合起来使用是容量更大。不论是对于电压的高低,开关的开关,还是磁性物质的极性他们都可以使用其中的一种状态来代表一或者零。所以在计算机内部,最终都是使用的是二进制,因为它足够的简单。


风来了156


说到底,所有的数据都是二进制位存储的,也就是1和0,那对应的在磁盘里怎么存储的,简单来说,就是高电位和低电位,高电位代表1,低电位代表0,也类似二极管这种,通电1,不通电0。正是基于二极管这种特性,才有了如今计算机的发展。


PPt小助手


固态存储靠的是电子,机械存储靠的是磁性颗粒,1T硬盘可以存储八万亿个零和一


嘴上笑嘻嘻心里mmp


你直接理解为,机械硬盘分成无数小方块,就是硬盘的大小,然后区别就是有磁性为1,没有磁性为0。固态硬盘可以理解为无数小电容的集合,有电为1,没有电为0。空间大不大人家都标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